赞美溶洞景观的作文(柞水溶洞作文350字)

赞美溶洞景观的作文(柞水溶洞作文35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2-03-05 12:00:28
赞美溶洞景观的作文(柞水溶洞作文350字)

赞美溶洞景观的作文【一】

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距西安79公里,位于秦岭南麓的柞水县石瓮镇。而我呢,恰恰幸运的来到了这个梦幻般的地方。八月二日的上午,阳光明媚,鸟儿叽叽喳喳的声音宣告了一天的好心情。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出发。

八月二日早上八点,我,爸爸妈妈还有另外的一家人,坐上了去往西安柞水溶洞的车。此刻的我很是兴奋,这是第一次暑假出去玩。路程遥远,我慢慢说给你们听。

因为路程很远,所以在车上的时间无疑是最多的,大中午的炎炎烈日也没有阻挡我想要玩的决心。大概几个小时吧,车进了山里,我向窗外望去,四面环山,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行驶了好久,竟然还在山里打转,可见山有多大,不知道当初修路的人们是怎样的心情。

不一会儿,车子就进了一个长达几公里的隧道。隧道悠长悠长的,静匿而深远。或许是因为隧道太长,在隧道的中间地方,种植了好多树,色彩斑亮的灯光打在上面,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人恍如隔世。

总之在很远的路程之后,我们最终到达了目的地---柞水溶洞。一下车,一股子热浪迎面而来。买了票之后,每个人都怀揣着激动的心情闪上山。一开始,都是兴致勃勃地往上爬,渐渐地到了后面越来越力不从心,是的,楼梯很陡峭比较难爬,而且之前都耗费很多体力,所以最后真的是“爬”上去的。刚踏出一小步,山渐高,回头凝望,远处荒芜的山,在阳光下竟熠熠生辉,一种悲壮、沧桑之美,美得人心疼。

经过好久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溶洞入口。凉气扑面而来,在这个太阳高照的日子里,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这温度,比十六度的空调还冷啊。不过我们还是进去了,超级凉爽!这个溶洞我之前只从书上看过,现在一看,真的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作品啊。

进了天佛洞之后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里已经没有之前那种刺骨的'寒冷,取而代之的是凉爽的风。这些石头啊,有的像天宫的玉兔,有的像一尊大佛,等等这些都是由于水滴经过几千年之后自然形成的。自然界真的是无奇不有呢。

最有意思的还要数迷宫了,许多条小路交错杂接,令人眼花缭乱。迷宫很长,也很黑。在迷宫里边走边看那些石乳。也是很好看的呢。

时间缓缓流逝,不一会儿,就到了尽头。一出溶洞,身上的湿气全都蒸发干了,又变为之前那炎热的样子。在溶洞里呆的时间很长了,我们出来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这一天,很尽兴。

赞美溶洞景观的作文【二】

今年暑假,我慕名来到桂林游览银子岩溶洞。

一走进溶洞大门,我便惊呆了!如水的清凉扑面而来,身上的燥热一扫而光。洞中各种各样的石钟乳、石笋、石柱和石壁形态各异,色彩斑斓。

我们首先见到的是“万里长城”。说是“万里”,其实一里也没到,但的确是活脱脱的一座小型的“长城”呢!更奇特的是“佛祖论经”。我抬头往上看去,“佛祖”正高高地端坐在洞顶,下面围绕着众多弟子,正在全神贯注地听“佛祖”讲经呢!最壮观的要数“音乐石屏”了。它由许多深浅不一、厚薄不同的石片组合而成,在灯光下像一条条被冻结的大瀑布,又像是整齐排列着的`冰凌。更绝的是:当你轻轻拍打时,它还会奏出空灵妙曼的仙乐。我和妈妈赶紧合影留念,一起见证它的神奇与美丽。

洞中还有“擎天一柱”、“狮子回头”、“母爱”、“金钥匙”等一些数也数不尽的奇观,都是我从没见过的。它们在各色灯光的照耀下,有的红似珊瑚,有的绿如翡翠,有的白若羊脂,熠熠生辉,令人叹为观止。

秀美而神奇的银子岩溶洞真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神奇礼物,令我大开眼界。

赞美溶洞景观的作文【三】

夏天的天气,说变就变了!

刚才还是好好的晴天,一会儿万里无云的天空霎时变得漆黑一片。忽然,刮起了风,风有小变大,一会儿就狂风怒号起来,连参天大树都“摇头晃脑”。

突然天空之中闪出一道强劲的电光,把天空劈成了两半,把漆黑的天空照得亮如白昼,紧接着一阵霹雳在耳边隆隆地回荡,把路边的一棵大树给烧焦了。瞬间,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珍珠粒般大的雨滴打在奔跑的行人身上。狂风也毫不逊色于雨,可真是风雨交加,大雨倾盆,路上的行人寸步难行:撑伞的,伞被吹翻了;没有伞的用衣服顶在头上往家里狂奔;有的年人就更疯狂了,他们光着膀子让雨淋——怎么也淋不湿吧!

霎时地面上就积满了水,雨点铺打着地面,把水面砸出一个个水坑,翻起一个个水泡,像鱼儿吐泡泡似的,溅起了一个个的'小酒窝,有时候还酷似一朵盛开的水花儿,街道形成了一条条流淌的小溪。人们在上面行走就要多加小心,一不留神就会摔倒。路上的行人慌慌张张找着避雨的地方,躲在屋檐下不敢走。街上的车子也少了,车速很快,在路上飞奔着,溅起一片片的水花,车轮后面好像都拖着两条白色“长尾巴”。

夏天的雨说停就停,雨水将夏天的酷热和灰尘全部都赶走了,给人们带来了一阵凉爽。天空中还带着些湿气,小鸟儿低飞着,太阳也露出了笑脸,天空更蓝了。

夏天的雨,把花园里的花儿浇得一朵朵像负重似的低下了头,小草身上增添了许多的露珠,迎着阳光晶莹剔透、闪闪发光,真是好看极了。

突然天空的东边出现了一道彩虹,这是我有生一来看到的彩虹里最美的一次:它从天的南边一直通往天的北边,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座宏大的彩虹桥!

赞美溶洞景观的作文【四】

出了金华城区大概15公里到双龙洞,洞口的前方就是叶圣陶碑文。再往里走,一只龙的爪子清晰可见,形象逼真。还有一挂“石瀑”,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隐身于此。往前是“骆驼昂首”、“石蛙窥穴”、“金鹞展翅”等景观。“石瀑”旁还有一洼清泉水,我在此还看见了不少的非常小的小虾。马上就要坐小船了,我激动得心里像是有一只小鹿在跳。

终于轮到我坐船了,我平躺在小船上,自以为全身都像叶圣陶先生一样紧贴在船底了,刚刚躺稳,船就开动了,只见头上的`岩石渐渐逼近了,我大胆地摸了一下。不一会儿,到了出口,我心中悬着的石头落了下来。

如果说外洞是龙厅,那么内洞就是龙宫了。一走进内洞,我就看见了名叫“仙人帐”的石钟乳和石笋,还有“倒挂蝙蝠”、“海龟探海”、“龟蛇共生”、“寿星与仙桃”,让我过目不忘的是“青蛙盗仙草”,这还有一个传说呢,那望着仙草的“石青蛙”真的非常逼真。双龙洞游完后,我们来到冰壶洞。

往上爬,会发现一泓清水从洞顶飞泻而下、瀑声轰隆、震耳欲聋,非常壮观。之后,我们还去了桃源洞。

赞美溶洞景观的作文【五】

眺望大海,平静的水面上插着一排排整齐的篱笆,还有一个在水面漂浮的小木屋,数只残破的小船,有鸟儿立在船上啄鱼虾。这时,我想起了诗人韦应物的一首诗,情不自禁地朗诵起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明。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妈妈好奇地问:“你朗诵这首诗干什么?”我指着水面上景色说:“妈妈,你看这景色像不像诗的最后一句‘野渡无人舟自横’,妈妈说:“像,真像!”

我们顺着岸堤往前走,这时有一些鸟在海面的上空展翅飞翔,姿态优美,宽大的双翅优雅地一收一收,从容不迫,宛若一名绅士淑女。我们开始找鸟飞起的源头,发现它们都是从红树林里飞出的,远处看去,绿色的一弯小岛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白色,要不是亲眼所见那只鸟从里面飞进飞出,我真不敢相信那些都是鸟。这时,走来了一位工作人员,我连忙跑过去指着落在近前的一只鸟问他:“叔叔,这是什么鸟呀?”工作人员说:“这叫黑脸琵鹭,是一种涉禽,具有很长的黑腿,适于涉水行走。由于它全身羽毛白色,嘴黑色,形状长直而上下扁平,呈琵琶状;它的额、脸、眼周、喉等部位也都呈黑色,所以叫“黑脸琵鹭”,“黑脸琵鹭”全世界仅存800多只,到深圳红树越冬的每年约有200多只,所以十分珍贵。“哦,原来是这样。”我又问:“难道红树林只有这一种鸟吗?”工作人员连忙摇头,说:“不是,红树林共有189种鸟类,其中23种为珍惜濒危物种,有26种为红树林常见鸟类,还有一些普通的鸟。”“哇!红树林怎么有这么多种鸟啊!”

“你看,为了让自然保护区的鸟们不再受噪音侵扰,深圳市政府还斥2000万元巨资的红树林段建造起了全国第一道专为鸟儿‘享用’的隔音屏。”我顺着工作人员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远处矗立着一条长长的玻璃墙,象一个屏障将大马路与保护区隔开。

“其实……”,工作人员继续说:“红树林内不仅有大量的鸟类,还有各种植物、沼泽、浅水等多种自然景观,在此经常可观赏到落霞与千鸟齐飞,静水共长天一色的自然美景。”作文

“这里的自然风光的确很美”,我赞许到。实际上,游览红树林不仅使我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美,还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只有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我们的家园才会更加美丽。

赞美溶洞景观的作文【六】

今天去了柞水溶洞,说是溶洞,其实“精华”都在里面,我们玩的太多了,那我不多说,就“轻装简行”说一个吧!

走了三百六十五个台阶,累得快要透支了,眼下有个滑梯,一滑少走几百级台阶,谁不想错过?于是,我们乘着“天机”坐上了滑梯。还没等我坐稳,就像在冰上一样“哧溜”一下子滑了下去。哇!这简直像进入了混沌,我们火速往下冲着,身边的景物都顾不上看。我们顺着“Z”形的路往下滑着滑着,好像随着爱丽丝掉进了兔洞,要是没把身体放好,估计早就撞成一坨黏糊糊的口香糖了,突然,时间好像静止了似的,前面的人都突然停下,哈!那个景象简直让人又哭又笑了,所有人都撞到了一起,后背被踢得一阵生疼。突然,这时间又飞跑起来,所有人都不受控制地痛快地往下滑。眼前的只有前面人的后脑勺,其他的都只是一闪而过,像一个浑浊的调色板,又像坐过山车一样。不一会儿,终点就到了。我们所有人都沉浸在刚才的“折腾”中,好一会儿,我才缓过神来。

作为户外活动的组长,我的任务就是让同学们尽兴,让这一天变得更丰满甜蜜,让同学们丢掉烦恼。我觉得这次活动很成功,下次我会努力做得更好!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