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市被誉为华夏第一都,以钧瓷文化、大禹文化、中医药文化著称。历史上,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都地、中国“五大名瓷”之钧瓷的唯一产地,同时也是明清时期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禹州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位列全国各项综合实力百强。
1.陶瓷文化:禹州是中国陶瓷文化之乡。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而禹州则是中国瓷器的重
要发祥地,是著名的“中国陶瓷文化之乡”。其陶艺制作已有1700多年历史,而钧瓷又以其贵、神、奇、妙四大特点堪称瓷中极品,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
2. 2.大禹文化:禹州是中国大禹文化之乡。禹州市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
之一。文化遗迹上古时期,禹州属于应龙氏部落领地。发祥于黄帝,昌明于大禹,传承于夏启。于中华5000年文明史同步。
3. 中医药文化:禹州地理气候优越,盛产动、植、矿物药材1084种,蕴藏量达到12
万吨。唐朝药王孙思邈曾长期游居禹州,行医采药、著书立说,孙思邈去世后,禹州人民在西关购地建“药王阁”永久纪念。故有“药不经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之说。禹州的中药文化自此开始繁荣。
4. 颍川古郡:上古时期禹州就是华夏文明发祥地,而后来在历史上禹州有颍川之名,
颍川郡为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以颍水得名。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省禹州。长期为中国除都城以外最大的郡。也因其历史而成为中国众多姓氏的发源地和兴旺之地。
5. 画圣故里:钟灵毓秀名士辈出。揽不尽古都风采,听不完名人轶事,禹州人杰地灵,
数千年历史发展中孕育出了杂家吕不韦、先秦法家韩非子、西汉留侯张良、西汉改革家晁错、三国名士徐庶、司马徽、谋士郭嘉、唐代画圣吴道子、行书鼻祖刘德升、补缀《史记》的褚少孙、《笑林》祖师邯郸淳、独步书坛的褚遂良、明代五朝元老马文升、游侠原涉,屯田制创始人枣祗等一批志士仁人,声振华夏,遗址犹存,流传下来许多佳话趣事,令人流连忘返。
我的家乡禹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许由、许地、许县、许都到现在的许昌。现在的许昌还保留着许多历史遗迹,有春秋楼、文峰塔、霸陵桥……我最喜欢的是文峰塔。
文峰塔在许昌市博物馆内,塔高五十二米,共十三层,每层的角上都挂着漂亮的风铃,每当微风吹过,便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好听极了!
走近文峰塔,首先看见塔前有三座石碑,其中一座石碑清楚地记载着,此塔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再向前走,便是高高的塔基,塔基是用条砖砌成。登上台阶,步入塔内,迎面是一尊慈祥的“千手千眼观音”佛像,环顾四周,墙壁上还有许多画像。塔内建有多级台阶,通过台阶,便可登上塔顶。
据说,这座塔原名叫“文明寺塔”,是为了振兴文运所建。我今天参观了文峰塔,希望文昌神能给我带来文运。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禹州,这里还有更多美丽的风景,希望大家抽空来许昌参观!
“孝”是一种伦理思想,一种道德准则。“孝”从最初的敬奉祖先发展成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孝文化”,其间,历经了几千年悠远而又缓慢的演变和完善过程。
许昌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土地上讲孝敬、遵孝道,为博大精深的孝文化增添了许多值得后人传颂和借鉴的正能量。
《二十四孝》是古代各种孝的故事的集大成,个个都是孝的经典,其中有两个就与我们许昌有关。一个叫《扇枕温衾》,说的是汉朝江夏安陆人黄香,9岁时,母亲不幸去世,安葬母亲后,黄香在母亲坟前盖一草庐,坚持为母亲守孝三年。黄香对母亲是这样,对父亲也同样孝敬。每到夏天,他为父亲摇扇驱蚊解暑,直到父亲入睡,方才回墓庐学习;严寒冬日,黄香总是先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焐热后,再请父亲入睡,唯恐父亲受凉。黄香的孝行感动了朝庭,后来,被皇帝重用为官。据说,黄香的官一直做到魏郡太守。其子黄琼在他的影响下,后来也成了一个大孝子,做官后,在许昌还有封地。黄香死后,被他的儿子葬在许昌的孝山岗上,也就是现在禹州市郭连乡的黄台村。今天,人们还能在黄台村的孝山岗上见到黄公祠以及二十四孝洞。当地人还把流经黄台的两条河,分别叫做孝父河和孝母河。
另一个叫《拾葚异器》,讲的是汉代汝南人蔡顺,少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为了活命,蔡顺带着老母逃荒到了许昌椹涧,住在一个寺庙里,由于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熟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生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被蔡顺的孝心所感动,不仅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只牛蹄子,让他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而且,许多赤眉军还纷纷洗掉赤眉,仿效蔡顺回家孝敬爹娘。后来,蔡顺母亲死后,被葬在了所住寺庙的外面。蔡顺死后,也葬在了当地。当地人为纪念孝子蔡顺,在许昌县椹涧乡的北头村建有一座蔡公祠,人们还把蔡顺母子住过的寺庙改称为等子寺,把流经当地的那条河改叫洗眉河了。
孝不只在民间,一些古代君王孝敬父母的故事同样感天动地。
相传,春秋时期,郑国的国君郑庄公,名寤生。他出生时,母亲难产,其母姜氏为此十分厌恶他。后来,姜氏又顺产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段。其母十分喜爱段,并一直想立段为太子,始终没能如愿。后来,郑庄公的父亲郑武公去世,郑庄公继位时,姜氏与段密谋起兵篡权,后被郑庄公及时发现并平息,段也兵败自***了。郑庄公对母亲姜氏的做法十分恼怒,于是就把姜氏软禁在颍地,并发誓“不到黄泉,绝不相见”。时间一长,郑庄公孝心萌动,又想念母亲了,但又不好违背当初的誓言,于是就安排软禁姜氏的地方官颍考叔掘地见泉,使母子于地道相见。姜氏见到儿子,对自己过去的做法也深表后悔;郑庄公见到母亲,亲情也融化了过去的'恩怨,从此母子和好。后人在称赞郑庄公的同时,对颍考叔把孝敬自己母亲的孝心,推及到郑庄公,并帮助郑庄公母子和好大为赞赏,于是在当年挖地道的地方建起了颍考叔庙。今天,我们来到长葛市董村镇的吴岗村,还能见到颍考叔庙和地道等遗迹。
“百善孝为先”。从以上故事可以看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身为平民,还是位居高官,孝都是大家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当前,我们正在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愿我们每个人从有孝心、讲孝顺、遵孝道开始,让尊老敬老蔚然成风,为家庭的和睦、为社会的和谐做出我们自己应有的贡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