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习俗和风格。下面,让我来为大家讲一下苗族的风俗和习惯吧!
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的民族,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894,0116人,他们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出产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
说起苗族的历史,那可是源远流长,让表达能力差的人来说就算说上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祖先起先生活在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和长江中下游;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经常迁移, 一会儿到湖南,一会儿到贵州、过几天又到云南。除此之外,我查阅资料,而资料上还显示说苗族有只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语言。资料上说是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还是个音乐和舞蹈圣地,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除了这些,苗族还有很多的工艺美术,如: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
苗族的简称也有许多,如:他们曾自称“牡”、“蒙”、“摸”、“毛”、 “嘎脑”、“果雄”、“带叟”、“答几”等;他称“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
这就是苗族。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是啊!我们中华民族地大物博,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五十六多民族之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下面,我就想大家介绍一只美丽的“花”——傣族。
在傣族的众多的风俗习惯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傣族的饮食。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尤其喜欢吃糯米。以竹筒饭为代表。傣族把一节竹子一端挖通后装米。这些米要洗干净泡水后才能装。再用竹叶把竹筒口塞紧,要使米掉不出 来,但同时也要留些空隙,才能使米更柔软。装好以后,放温火上烧烤,待竹筒表面烧焦后饭也就熟了。剖开后是香喷喷的竹筒饭。用酸菜、酸笋配上这带有竹子香 味的米饭,百吃不厌,令人满口留香。
除了主食竹筒饭以外,傣族人的副食酸味儿食品、水产和昆虫菜也是别有风味。
酸味食品是傣族人的最爱,像什么酸笋、酸菜、酸蚂蚁……这些几乎每家每户都有。
而水产,如鱼类、青苔、蛙类也是傣族人无法割舍的食品。
最特别的是昆虫菜。这一特色符合傣族人的一句话:“只要是静的都是菜,只要是动的都是肉。”无论是较小的田鳖、蜘蛛、蚂蚁蛋,还是较大的竹虫、蝉、沙蛆、竹蛆只要一加佐料就能立刻变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傣族的食品还有苦瓜、苦笋,甜米酒,槟榔、酸肉、狗肉……而且个个美味无比。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已经垂涎三尺了呢?那赶快去傣家的竹楼中好好过瘾一番吧!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让它化凶为吉。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风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风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三月的春风,吹散了心中的惆怅与阴霾。春天,一个的季节,悄悄走入了心扉。
人生是一条长长短短的路,有的人一直奔跑,有的人走马观花,有的人苦苦在原地守候,也习惯了守候,一辈子,直到轰然倒下的那一刻。
苦苦在原地守候,回望来时的路,尽管高高低低,竟然没有激起自己的半点涟漪。那些逝去的,那些曾还记忆着的,什么时候像风,吹去无踪?也好,没有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便没有了焦灼、无奈、绝望与痛苦。想活如老子,如水,道法自然,处下不争。然而,大多数的情况是:不是不争,是无法争;不是不痛,是不想让自己痛。春天的花、夏日的荷、秋天的月、冬天的雪,赏不够,自然也忘不掉。从老子到庄子,从陶渊明到林逋,谁又能真正淡泊,真正清静呢?
苦苦在原地守候,守候什么?守候从前,从前是你已消耗掉的岁月;要么回望,可来时的路飘浮已不可寻。守望未来,一个没有过去的人,拿什么来守望未来?见过云的风涌,一定也见过云的点点消失。云散天开,天上便是蔚蓝的一片,让人向往。有人说,云是天上的龙,永远也别想呆在原地。是呀,如果习惯了守候,将看不到春天的花儿,如何从这头开到那头,白白红红,粉粉黄黄;看不到流淌的河水如何欢唱着从上游奔泄到下游,山岭逶迤,水流腾浪。“人间四月苏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些,永远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
错过不该错过的风景,生活已然苍白。
人,毕竟不是牛,不会傻傻地等到树都不在了,束缚自己的绳子已然解开,还眼巴巴地守在原地,等着天上掉馅饼。生活,原本不是如此无趣!
世上有了老子,便一定会有孔子。纷繁的世界不可能只是一种颜色,河流也不是条条清澈。这世界,注定大多数人做不成老子。行动,可以装扮这个世界,将它装扮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可以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将自己的心情收拾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世界是可以主宰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李世民玄武门一变将自己推上皇帝的宝座。孔子积极入世,让一部《论语》成为人们心中的圣典。无论是成功了的李世民,还是失败了的李建成,无论是开中华盛世的***,还是逼去台湾的蒋介石,在我眼中,都是英雄。英雄,不管成败。
习惯了阳光,夜行便是畏途;习惯了原地,奔跑便成奢望;习惯了单调,颜色便已刺目;习惯了守候,平淡便成主角。如果,你不想将人生染成灰色,就得用手调好颜料。
别让坏习惯成为你的习惯,未来,在你手中!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如此,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更是如此。”法国作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类应该努力追求好的习惯。” 的.确,行为习惯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个人的行动。
习惯犹如一把雕刻刀,人的许多品性都是他的作品。习惯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也不是几天几月的短期行为,它一旦形成就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性,常常会与人相随一生。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可以拴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你相信吗?在印度和泰国,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时,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了小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形成习惯,不再挣脱,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挣脱链子时,也不再挣扎。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这就告诉我们:习惯成自然,一定要养成好习惯。不然,长大后便很难摆脱坏习惯的纠缠。
征服自我是一种幸福,将不良习惯扼***于萌芽状态,努力养成并保持良好的习惯。 管得住自己,你是习惯的主人;管不住自己,那么你就会成为习惯的奴隶。
做主人,还是做奴隶,全在于你自己的选择。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养成好习惯。昨天的习惯已经成就了今天的我们,而今天的习惯决定着我们的明天。祝愿我们所有同学都能拥有更多的好习惯,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由此可见习惯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先要多学习相关的知识。例如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就要多学一些用眼、用脑卫生,如何布置整理房间,存储、摆放物品的知识。要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就要多看一些有关思维训练的书籍。要养成良好的情绪习惯,就要多了解一些调控情绪的方法。
其次,要了解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这有利于克服消极抵触心理,增强行动的自觉性,比如意识到生活中的细节行为对成功的重要性,我们就会在一举手一投足上都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
再次,要培养正当的兴趣,即使有些行为规则的遵守毫无兴趣可言,我们也要靠理智的力量迫使自己去遵守。久而久之,一种自动化的、自然而然的行为,就会取代意志力,使你轻松地去遵守某种行为规则。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还得克服一些坏习惯。坏的习惯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一要经常反省自己,意识到自己有哪些坏习惯;二要有坚强的意志,有坚定的决心。有句西方谚语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所以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础。
我的家乡——宁乡,这个小县城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的西部,这里虽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众,但家乡的闪光点常吸引人们的关注。其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传统风俗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节日的气氛最能体现出传统风俗的魅力。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春节。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猪,特别是在农村里,***猪后会请村里人大吃一顿。我的家乡除夕定会吃鸡、鱼 、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雄鸡,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喻义“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节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灯了,家乡有一个持续了好多年的风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家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了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无奈极了。
我的家乡虽是个小县,但却有着几千年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风风俗,为中国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