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描绘画当中,最关键的当然是结构。
现实中很多画家,由于对人物或物体结构缺乏了解,最后只能走形式的路子,在创作中很难拿出具有深度的力作。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方便的照相机(现在都使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可以在电脑中处理图形,能够省却很多造型的麻烦,但是,形是形,结构是结构,并不是一个概念。对绘画的过程而言,形是附着在结构之上的表象,而结构才是对象的支撑;外在形的轮廓无法真正表现对象的内在美。
我们所观察到的对象的外形,那是一种表象,一种轮廓。当对象一旦变换位置,而我们又缺乏对结构的了解,就很难着手。在初学阶段,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利用稳定的三角形来确定形体的大体位置和构图,然后再用小的虚拟的三角形、方形等分解被画对象局部的位置,这样的方法最后只能是比葫芦画瓢,照相般描绘对象。
就像我们已经走过了充饥的年代一样,我们已经走过了缺图的年代,正跨入一个读图的时代。各种图形、图像、图库层出不穷,再用照相的方法——抄照片去再现对象,倒不如干脆去搞摄影算了,那我们还不如照相机来得客观。对画家来说,最难以接受的便是被人夸奖为:看画得多好,像照片一样。也就是说,那些个作品没有强烈、强调和更深层次的东西,缺少画家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和对对象的内涵表现的创意,这又怎么能算得上绘画的艺术作品呢?
艺术的真实,并不是纯客观的真实,而是画家通过自己的感官和手,表现画家内心的感受的一种艺术的真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刻画与刻划。
2. 便羡慕天上高飞的鹰。
3. 村落房屋,像是被风儿携来的沙砾,闲散地搁置在平原处,歇息着旅程的劳累。仿佛再一阵风,便又会携了走,再不知落到何处。
4. 当群山越来越像一盆静止的水浪的时候,才想起寻找人的踪迹。
5. 而那静谧的山野,却千年万年的守候着。一样的山,一样的水,一样的春夏秋冬,一样的风景,重重迭迭、似曾相识。
6. 飞得越高,视野里所容纳的山便越多。
7.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8. 或许,你是去过草原的。但,你没有和我一起去亲近过草原,没有。
9. 开时间的牵绊,邀阳光作伴,约清风同行,收拾起行囊,我们去亲近草原吧,去亲近辽阔无边的草原。
10. 可是,那心魄毕竟不是大地的,也不是天的。
11. 冷,天气依旧是那么冷。但阳光毕竟是和煦的。晌午,太阳朗照着大地。金色的阳光,洒浇在旷野和屋顶上,洒落在人们的肩膀上和脊背上。一股热乎乎的暖流在周身洋溢,头昏昏然的,骨头软软的,多么舒坦,多么惬意。
12. 那荷叶,大的似磨盘,有的舒展似伞,那荷叶上的'水珠,有的像情人的泪珠,有的分散成细小的碎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闪烁着斑斓的光彩,远远望去,在周围的翠绿的群山映衬下,在红红的晚霞映照下,那一团团的荷花,像一团团红云,一层层的丹霞,你看那一望无际的荷田,如胭如染,令人如入仙境。
今年寒假,我和范布宁等三个小朋友一起去报了一个“素描班”,除了画架等材料,学费全免,连“学生”也是“老师”组织起来的。哈哈,其实是我想学素描,妈妈帮我组织的,因为她就是老师。
第一节课是教画圆柱。在正式画之前,先需要整理用品:铅笔要削好,画架要搭好,纸要铺好……我高兴得不得了,恨不得直接动手画,还得先看示范吧。先打一个框架,再打线条,深深浅浅……转眼间,一个漂亮的圆柱就诞生了,好像是放在纸上的,超有立体感。因为素描有高光点、亮面、灰面、阴影、明暗交接线五调子,把这五调子表现出来就有立体感了。看着妈妈画,我想:“这简单,看我的!”于是开始学妈妈的样子打框架。但有句话说的好:看事容易做事难。
刚开始打圆柱上面的那个扁圆时就发现:原来这么难!笔好像故意在和我作对似的,怎么也打不圆。而妈妈要求用直线组成圆,我却直线画成了圆弧。这时我一开始的高兴劲全像天边的云被风吹走了一样,无影无踪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勉强画好了我的框架,但“不幸”还是发生了:妈妈说我画得:1、太小;2、结构不对。两个原因就把我的这幅“佳作”PS掉了,并让我在反面重画。这真让我“欲哭无泪”啊!我只好老老实实地看妈妈是怎么画的,然后学着妈妈样用心去临摹,终于又一次勉强把框架画好了。看看范布宁:哇,她画得真快!但我告诫自己:不能急,画得太快会把好不容易搭起来的框架搞糟的。
接下来是在框架里用线条画出明暗,这样就有立体感了。打线条也是有讲究的,线条要打得两头一样粗细,做到“两头轻,中间略粗”为最高境界。但这种线条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练出来的,这是一点;第二点更重要的是打线条千万不能乱,打出来要一组一组的,并要有在角度的交叉。如先打横着的一组,再打斜着的一组;第三点是线条的深浅关系,如果要浅,则既可以减少线条数量,也可以把线条加深或变浅,除了手上用力不一样,加深或变浅可以用不同软硬度的.铅笔。
最后,我完成了那张作品。看着有些模样的圆柱,我颇有些自豪:这可是我的第一张作品哦!当时自以为画得不错,等到“培训班”结束,看看真是实在比较糟糕的。我的素描旅程作文青春人物素描作文课间十分钟素描作文
C语言while、do-while、for循环课程5
课程3中,提到C语言基本语句分为:数据定义语句,数据处理语句
数据处理语句又可分为:表达式语句,函数调用语句,空语句(;,复合语句,流程控制语句。
流程控制:指程序代码执行的顺序。流程的分类:顺序、选择、循环。
C语言的循环结构通过三种语句来实现,即while、do-while、forWhile语句的一般形式while(循环条件表达式循环体语句;
功能:当循环条件表达式为真,执行循环体语句,执行完了,再判断条件表达式是否为真,为真,则再执行,直到条件表达式为假时,退出while循环。
实例1:用while语句求1~100的累加和。
#include//C语言编译预处理命令,文件包含为stdio.h
voidmain(//至少有一个用main(命名的主函数,返回值为void无值类型{
inti=1,sum=0;/*初始化循环,定义变量i和累加器sum,定义和之前,累加器清零*/
while(i<=100
{
sum+=i;//sum+=i是一个复合赋值运算符,等价于sun=sun+i;i++;
}
printf("1+2+3+...+100=%d ",sum;//输出十进制数,1加到100累加器的和}
MicrosoftVisualC++6.0运行结果
使用while循环时,一定要对循环条件表达式中出现的变量提前赋值,并在循环体内修改有关变量的值,以使循环能趋于终止。
While循环为当型循环,do-while循环也叫直到型循环。
do-while语句的一般形式为:
do
{
循环体语句}while(
循环条件表达式
实例2:用do-while编制一个求n!的程序,n的值由键盘输入。
#include
voidmain(
{inti=1,n,p=1;
printf("请从键盘输入一个数,进行连乘积: ";
scanf("%d",&n;
do
{p=p*i;
i++;
}while(i<=n;
printf("连乘积的结果为p=n!:%d ",p;
}
分析:此程序,先定义三个变量i、n、p,p从p乘1开始执行,再i进行自增1,循环体中的语句执行完毕后,判断while的循环条件表达式,当i自增1为2时,看2是否<=输入的n值,若为真,则继续返回do循环,直到i自增的值比n大,则退出循环。
do-while主要用于人机交互,do-while循环是先执行后判断,do里面的循环体至少被执行一次。区别于while是先判断循环条件表达式,后执行。
for循环也叫步长型循环
一般格式: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循环体语句;
功能:先执行表达式1,再执行表达式2,如果表达式2的值为真,就执行循环体语句,最后执行表达式3.完成一次循环后,从表达式2执行,直到表达式2为假,退出循环。
实例3:参考实例1,用while求1~100的累加和,现在用for语句求1~100的累
加和。
#include
intmain(void
{
inti;intsum=0;
/*初始化循环,定义变量i
和累加器sum,定义和之前,累加器清零*/
for(i=1;i<=100;i++
{
sum=sum+i;
}
printf("sum=%d ",sum;
return0;
}
实例4:爱因斯坦的`阶梯问题:有一个长阶梯,若每步上2阶,最后剩1阶;若每步上3阶,最后剩2阶;若每步上5阶,最后剩4阶;若每步上6阶,最后剩5阶;只有每步上7阶,最后刚好一阶也不剩。请问该阶梯至少有多少阶。编写一个C程序解决该问题。
#include
main(
{intx;
for(x=7;;x+=7
if(x%3==2&&x%5==4&&x%6==5
break;
printf("Thenumberoftheladdersis:%d ",x;
}
分析:发现x一定是7的整数倍,可以依次递增地求出7的整数倍的值(7*1、7*2、7*3……),每求出一值,就用该值与2、3、5、6进行取模运算,最先得到的满足上述5个方程式的x值即为本题的答案。
用while语句,简单快速实现爱因斯坦的阶梯问题
#include
intmain(
{
inti=1;/*i为所设的阶梯数*/
while(!((i%2==1&&(i%3==2&&(i%5==4&&(i%6==5&&(i%7==0
++i;/*满足一组同余式的判别*/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