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休假期,是我们要到苗寨的大好日子,虽然外面下着雨,但我自己仍很兴奋,兴奋得快飞上天了呢!
路途中,有许许多多的车辆、连绵不绝的山和高高低低的大楼从车窗外掠过,让人看了真是心旷神怡啊!下了交流道,首先,我们到龙腾断桥,那里是上 次造访苗寨的遗珠之憾。因为地震而断掉的龙腾断桥显得非常老旧,好像在述说着山里的故事。后来,我们爬上小山丘,到旧山线老铁轨走走,走在铁轨上时,因为 自己的平衡感不好而紧张得全身发抖呢!
到了中午,我们到老街逛逛,才走没几步路就看到一间特色小店,走进去一看,哇!大部分都是猫头鹰的吊饰呢!接着,我们到一间客家小馆用餐,我津津有味的吃着道地的粄条,在半户外的空间里,一边欣赏着云海,这个山成真是美丽极了!
晚上夜宿的农场有一个最吸引我的地方-鳟鱼,农场的主人说鳟鱼营养价值高,是极为娇贵的鱼种,水温要维持在十至十五度,利用山泉活水让鳟鱼活得更 好。农场里的民宿虽然不大,但是环抱在青山绿水中,时时都有美丽的风景可以欣赏;晚上,大家随兴地到民宿餐厅点了数道家常菜色,享受独特的客家风味餐,饭 后散步在广场上,徜徉在宁静迷濛的夜色里。
隔天早上,农场里猛然下起倾盆大雨,过不久,雨虽然停了,原本笼罩在山顶的雾气却渐渐往下移,真是令我大开眼界,我们也准备下山踏上归途,结束这两天一夜的旅行。
经过16个小时的旅途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贵州省的凯里市。导游领着我们上了一辆中巴车,汽车开始沿着凯里市区的街道向大山深处驰去。
导游要带我们去的地方是西江镇,那里居住着1200多户苗民。从凯里火车站到西江镇有36公里的路程。一路上,只见公路两旁的民居有点特别,每座房子顶部的中央都有个形似牛角的东西,屋角也是弯弯向上翘起。苗族人信奉牛图腾,他们在建造房子时都会在屋顶正中央用青石砌一个大大的牛角。
越往里走,人烟越来越少,待汽车进入深山腹地,渐渐地可以看到半山腰有一些木头房子,房子下面用石块垒成,上面用木头柱子支撑整个房屋,远远看去,屋子好像悬在上面,这就是苗族人居住的吊脚楼。据导游说,由于少数民族都是依山傍水而居,苗族人喜住山上,房子就用山上的树木建造,而布依族大多临水而居,住的是用石头搭建的石板房,因此有“苗族爱山、布依爱水”之说。吊脚楼的周围是层层梯田,这是苗族人赖以生存的土地。
上午九点,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西江千户苗寨。
到了苗寨,不能不看苗家歌舞。来到芦笙场,演出正好开始。演员们都是当地的青年男女,他们穿着各种鲜艳的服装,姑娘们头上戴着的银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跳起舞来,身上佩挂的银饰“沙、沙”作响。他们在台上用优美的舞姿、嘹亮的歌声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苗族人爱好歌舞,缘于他们的文化生活极少。在很早以前,苗族人一直过着较原始的生活,物资、精神匮乏,苗民们在一天的劳作之后,身心疲倦。为了驱散疲劳,他们就地取材,用树叶吹奏歌曲、用板凳即兴舞蹈等形式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后逐渐演变成一种特有的苗族文化,吹芦笙就是其中之一,在苗族有“不会吹芦笙就不是苗族人”之说。
到了苗寨,不能不吃苗家饭。按照苗家人的习俗,客人进门之前要先喝牛角酒。主人家的两个小姑娘一左一右站在门口,一个手里托着牛角,一个手里提着一把酒壶,还用苗家方言唱着歌,意思是“欢迎你,远方的客人。”进到屋里,是一排的长条桌,桌上摆满了各式菜肴,有苗家风味的酸汤鱼、鼓藏肉、熏香肠、腌肉炒折耳根,还有各种凉拌小菜。吃到一半,主人家的两个姑娘开始为我们敬酒。来之前,导游已经交代了我们,如果不会喝酒,就用嘴唇轻轻碰一下碗边,千万不要用手去扶,否则被当作要喝,那结果是一碗一碗地往下灌,非把你喝倒不可。
入夜,苗寨家家户户亮起了灯,远远看去,整个苗寨掩映在点点灯火之中,好像天上的星星,给这个美丽的山寨增添了一抹亮色。
美丽的西江、美丽的苗寨,你用大自然的山水哺育了一个民族,你用勤劳和勇敢锻造了一个坚强的民族。
第一次来到贵州凯里千户苗寨,给我印相最深的,除了美丽的风景,那就是美食。
千户苗寨依西江边陡峭的山坡而建,由远望去,只见连绵的黑灰色瓦片,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很是壮观。在品尝的各种美食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本地鼎鼎有名的特色美食:贵州凯里酸汤鱼。
来到千户苗寨,我们一行人直奔酸汤鱼而去。为了学做鱼手艺,我们围着老板一边询问一边观察。只见老板将黄里透红的当地锂鱼先去鳞后洗净全身和鱼腮,但不去腮。接着开肠破肚取出苦胆,但肠肚原封不动,肚子里的血也不冲洗。弄好后直接将整条鱼放入当地的冷山泉水中开煮,接着倒入用米汤等发酵而成的苗家秘制酸汤、大蒜、姜片、香草、小米辣,待水涨后煮10分钟,放入西红柿再煮20分钟,撒上葱花,一锅香气扑鼻的酸汤鱼就抬到我们的餐桌上。我眼疾手快,迫不及待地凑了上去,用汤勺晃开汤表面的佐料,只见汤红通通的,鱼肉白嫩嫩的,使我馋涎欲滴,巴不得先尝为快。但我还是强忍着口水,先舀了一碗红汤递给同学的幽默老爸。他先闻了再品,摇头晃脑,半天才竖起大拇指,说了二个字极品。接着大家纷纷来品尝,我也舀了一碗,汤酸中回甜,肉鲜中带嫩。最后,老板告诉我们很多做酸汤鱼的秘诀:鱼是稻田里的原生态鲤鱼,用酸汤煮,鱼味重、鲜、香;香草有天然的清香味,西红柿有提鲜、调色的作用。
每当回想起贵州凯里的酸汤鱼,我还是会馋涎欲滴,唇齿留香,回味无穷。有机会我还想再次去千户苗寨探密苗族文化和美食,您想去吗?
暑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贵州旅游,当我踏上西江千户苗寨这片神秘的土地时,我立刻被当地的风土人情深深吸引。我们住吊脚楼、吃长桌宴、观赏着盛装的苗家姑娘载歌载舞,我瞪大了双眼,要把这新奇的一幕一幕都看个够、看个遍。
远看西江苗寨,乌瓦黄木的吊脚楼层层叠叠依山而建,村寨相连成片,形成了规模壮观的建筑群落,尤其夜幕降临,一盏盏桔色的灯火陆陆续续亮起,金黄色的`吊脚楼映出软暖的光晕,整个苗寨就像璀璨绚烂的星空,无数前往参观的游人和众多的摄影爱好者为此流连忘返。
苗寨吸引我的不仅是美景,还有奇特的饮食文化,好客的苗家人在风雨桥摆起十几米的长桌宴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热情的苗家姑娘笑容可掬地端来牛角装的米酒,用苗语唱起了祝酒歌,我用筷子沾了一滴酒,“好辣啊!”逗得满座的宾客呵呵笑,大家都其乐融融。苗族的菜品最出名的是酸汤鱼,是由我爱吃的西红柿和豆芽做佐料的,可是不太合我的胃口,因为苗疆自古少盐,以酸调味,虽然现在生活好了,也有盐了,但地道的当地口味还是源远流长,传承下来。
体验了苗寨特色佳肴后,广场上开始了歌舞表演,苗家姑娘从头到脚挂满银饰,身着五颜六色的绣花衣衫,在悠扬芦笙声中翩翩起舞。妈妈告诉我,这些苗银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只有节日和客人来了才戴出来,我想我要是苗族人就好了,就有这么多精致好看的银饰了。妈妈接着说:“快看她们的裙子绣花多好看,都是心灵手巧的苗家姑娘自己绣自己的衣服,还有她们的百褶裙多的有500多个褶子。”我心想还是不要是苗族人了,我可没有耐心绣花、做百褶裙。
时间过得很快,一天一夜的苗寨旅行要结束了,我多舍不得啊,多想再多了解一下这儿的习俗、饮食和服饰文化,多想再多亲近这儿的美景和风土人情……至今,我的耳畔还常常响起热情的苗家姑娘的祝酒歌,脑海还常常浮现挂满银饰的盛装,苗寨,真美!我们56个民族,真美!
比起长城、故宫、江南小镇、苏州园林,西江的建筑谈不上宏伟壮观,西江的文化底蕴谈不上悠久富庶。然而,到了西江您会发现,西江的美不仅仅是依山傍水层层叠叠的吊脚木楼,不仅仅是浓郁古朴的民风民俗,也不仅仅是香甜的米酒醉人的飞歌,西江苗家人的板凳舞、芦笙舞热情而奔放,西江的苗家人真诚、热情而好客,西江的长桌盛宴让您留连忘返,西江的糯米糍粑又香又甜,西江的夜色美,西江的村邑美,西江的山美,西江的水美,西江的人更美!如果您还要问,西江到底是怎样地美?西江的美是“用美丽回答一切”!这是余秋雨先生对西江的赞美。
西江因美每天迎来数以千计的游客,工作和居住在凯里的我自然也成了西江的常客,我也因此自我陶醉。每次来到苗寨,感受一番独特的迎宾拦门酒,这是一种古老隆重的礼仪,以此迎接远方尊贵的客人,以此表达苗家人的真诚和敬意,慈祥的苗族寨佬敬上一碗清香的拦门酒,喝下一口,甜甜的,醇醇的,再来一口!一进寨门,扬起木槌在糍粑槽里尽情地擂上几槌,吃上一口香甜软软的糯米糍粑。欣赏了神奇的吊脚木楼,漫步在青石板上,欣赏着街两琳琅满目的银饰和身着艳丽服饰满脸笑容的苗族姑娘,然后到独具风格的露天舞场近距离感受那神秘、热情奔放的苗族歌舞,这就是西江的美!
来到西江,您可以欣赏田园风光,您可以欣赏云间梯田,西江的夜色更是美。夜幕降临,千家灯火驰目辉煌,仿佛一尊巨型牛角屹立闪烁在旷野星空下,更加璀璨迷人,更加神秘悠远。在苗家小店聆听动人的苗族敬酒歌,喝上一口香醇的苗家米酒,吃上一锅美味的`苗族酸汤鱼,那种感觉象神仙!
西江之美,不仅仅是自然之美,应是人与自然间和谐的美;西江之美,还在于即使往往来来的过客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也打破不了它数百上千年来仍然保持的宁静和悠闲。我更喜欢漫步在盘绕村间的青石小道,欣赏着苗家门前绣花的女孩,欣赏着凉亭里、石墩和风雨桥上悠然自怡的老人,此时此刻仿佛忘记了城市的喧哗和工作的压抑;我更喜欢漫步在夏日清澈灵净的白水河边,聆听潺潺的水流,欣赏着堤上槌衣的苗家姑娘,欣赏水里嬉戏着光溜溜的孩童,此时此刻我仿佛回到了乡村成长的童年。在这里,我找到了暂时的平静,在这里是我们“心灵疲备的家园”,这也许是我眷恋西江的原由。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