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完《名人传》后深有感悟。本书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他曾经说过:“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我觉得这句话说出了整本书的主旨。
这本书分别给我们介绍了三个伟人: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列夫.托尔斯泰。这几个我们“熟悉”的人,被罗曼.罗兰描写得淋漓尽致,自愧不如。
贝多芬,他在音乐方面有很大的成就,是家喻户晓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贝多芬长得并不漂亮,甚至还有几分丑态。他的人生是不幸的,贫穷围绕着他,孤独伴随着他,然而这一切还不够!双耳失聪让他变成了一名残疾人,病痛让他经常卧床不起。但贝多芬没有被打垮,仍然坚持着,当我看到他把树枝插到钢琴内部,咬着树枝感受音乐波动的事迹时,被深深地感动了。命运对他如此不公平,他却丝毫没有怨言,也从来没有放弃,甚至还在歌颂世界的美好。贝多芬的一生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世界给他一片黑暗,他却给世界一片光明。”
书中第二位是著名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我不得不佩服米开朗基罗的毅力,尽管家庭的重担拖着他的腿,病痛扯着他的'手,他仍一步一步往前跨。人们都太注意他的成就了,并不想去了解他的生活。他出门在外,处处有人讽刺,处处有人讨厌,要不是教皇保护,早就家破人亡了。我只想说:“米开朗基罗就是一块钢铁,千万次的捶打,只会让他更具有光芒”。
最后介绍的是托尔斯泰,他是俄国民族的伟大灵魂,是当代人民的光芒,是文学世界的一个太阳!他跟其他人不同的是,他是贵族出生,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使他债台高筑,只能逃之夭夭。不过,托尔斯泰很快改邪归正,先后出版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这两部作品引起了文坛很大的风波,深受人民喜欢。然而托尔斯泰很热爱生灵,他曾说过:“世界上还有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你们为什么都在这里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风,吹绿了大江两岸,雨滋润了大江南北。小草争先恐后的长出芽来,报着纯的消息。是啊,三月到了,我们怎么能不激动。
然而,家乡的三月,更是美不胜收。
春雨过后,竹子长了,花儿开了,鸟儿归了,冰块化了,风来吹来。给人们带来一阵阵两双。家乡的三月,呈现出美不胜收的晕向。
来到那边树林,小鸟在智斗婉转地报着春的消息,鸟儿成群地飞来了,松鼠在松树林中快乐的嬉戏,大闹。而我,沉浸在这美景之中,于是,我拍下来这美景。
我特别喜欢桃树,因为它开的那么美,那么香,香飘四方,我又特别喜欢去赏花。桃花是我喜欢的花之一,因为桃树十分高大,桃花十分美丽。我又喜欢那条小河,里面有鱼,有虾,而且河水膝盖的二分之一。春天,它又更加欢快地流淌。脚步快乐轻快。心情美好欢乐。
我也喜欢满地的野草和竹笋。它们顽强地将压在它们身上的石头掀翻。为了见一见春天,为了给三月带来更多绿色美丽。它探出了小脑袋,长得茁壮坚强。编织成了花地毯。这便是春姑娘选给大地的一份礼物。
家乡三月美景,,美不胜收,有了风的凉爽,有了遇到滋润,有了花儿的美妙,有了河流的轻快,有了树林的绿色,有了树林中小动物的活泼。编织成纯的'美好,春的美丽。
我爱家乡,爱家乡美丽的三月,爱家乡每一条美影,爱顽强的春天的草,爱春天的风,爱春天的雨……家乡的春天如此美好,有了花的点缀,有了草的编织,有了河的欢快,有了许许多多的美丽。因而,我如痴如醉。觉得家乡的春天如诗如画。
【教师的话】:在这篇作文中,小作者借描绘三月的春色,抒发对家乡一草一物的怀念,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文中语句优美,字里行间流露亲情的渴望,行文流畅、点面结合,结构严谨。
家乡是一幅画。阳春三月,无论是哪个角落,都点燃了春天的色彩——绿。树木从沉睡中苏醒,伸出嫩芽和嫩枝,显得是那样地生机勃勃,小草也将它那小小的头探出地面,东瞧瞧,西望望,好不惬意。放眼望去,不知是那位丹青高手为之润墨染豪,潇潇洒洒,琳琳点点,甩挪拨挑,摇洒倩影,花香妙舞,怡乐神态,兴然纸上。
家乡是一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一首思念故乡的诗,但我的家乡是一首写在大地的诗,天地是意境,山河是物象,人们是情愫,月亮做砚台,江河做墨水,星光来点缀,每当游子远离故乡就只能用这句诗来表达对家乡的无尽思念与热爱。
家乡是一段情。我生于斯,长于斯,爱于斯。是家乡的乳汁哺育了我,让我品尝到了她的甘醇,我是吸着她的乳汁长大的,无时无刻,我眷念着我无法割舍的家乡,今生今世,这段不了情,将直到永远。
家乡是一条河。家乡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大河,因而取名“清江河”,她是那样恬静,那样美丽。她就像一匹大绿绸缎铺在纵横决荡的山谷里,阳光下,熠熠生辉,她欢腾着,一路高歌,当清风吹过,荡起层层涟漪,又似乎要掀起她那美丽的裙裾一睹芳姿。
可爱的家乡,让我火热的情随着你炽烈的意,永远燃烧在故乡的大地上吧!
很少写到家乡,总觉没什么可写的。
一切都那么平常,又是穷乡僻壤。
家乡的东西也都常见,没什么稀奇。
莫说景象,连像样的地方也没有,这样的地方,到底可以写些什么呢?
思来想去,惟有附近的山还可以写两笔,说是山,实际上不过是个小土丘子,或者说是小石岗,用书面语说就是培嵝。
但是,那山是我的灯塔,一看到山,我就明白自己离家不远了,望着山,也望着家,一股暖流就涌上了心头。
那山矮矮的,是地图上找不到的一个小不点儿,我们叫它“旗山”,听说有几十米高,可我觉得只有几层楼的'高度。
旗山本来并不小,连绵一大片,可人为的开山采石挖空了它,如今它只剩了一副空架子,中心的洞像怒目而视的眼睛,直直地瞪着苍穹。
从北边看,旗山倒还中看些,像一个标准的三角形,可当你登上这三角形的顶点时,你会发现,另一侧是切削整齐的石壁,削壁百仞,形容它还算合适。
旗山上很少有树。
山脚下有很多桃树,还有一些柳树,那是种在坟堆旁边的。
山脚往上也有坟堆,但由于土壤贫瘠,所以无法种树。
现在往山上看,坟包一个连一个,十分有趣。
山上没有树,所以山显得更加矮。
春天,山上有的地方冒出了绿芽,有的还是不毛之地,到了夏天,山下一片青,一片黄,青黄相交,错综复杂,就像《白杨礼赞》中描写的黄土高原一样。
秋冬时节,那仅有的草也枯萎了。
说“衰草连天”吧,它没有那么大面积,说“草木凋零”吧,它上面并没有树。
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现成的词语来形容它。
只记得那枯萎的草横七竖八地躺在那里,有些不屈的还站立着。
早上,有时还有霜结在草上,显得山也有了几分白了。
跑到山上,看着那凝霜挂露的草,也算一种悠闲的方式。
冬天,一场小雪过去,山更显得白净了。
走在盖着草的枯草上,那声音是与普通雪地上不同的。
当然,肯在冬天跑到山上喝风的人并不多,所以雪在山上能待很长时间,那是山最长也最好的妆束了。
等到雪化了,露出红褐色的土壤(平时是很难看出来的,因为那时大多是灰褐色),那柔软疏松的土壤是很有意思的,以前我们常用红色的细土捏泥巴玩,晒干了很硬,不易变形。
不过那是七八年前的事了。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
以前读赞美故乡的文章,总觉做作,自己写来,也不免同样做作。
其实,故乡是那种你不觉得美但又任何美景都比不上的地方。
生在苏杭的人未必认为苏杭美,生在大漠的也未必割舍得掉大漠。
故乡的胸怀像山一样广阔,它能包容你的全部情感。
我爱吃麻辣辛香的麻婆豆腐,甜而不腻的.回锅肉,回味无穷的夫妻肺片,但我还是对鱼腥草情有独钟。鱼腥草又叫折耳根,它的根与藕节一样,一节一节的,只是细而短。叶子红红的,但味道却极其清新、甘爽。要在田地里找到它确实有些不容易。密密的杂草丛中,也夹杂着鱼腥草。找到后,又要挖开周围的泥土,还要防止把根挖断,真是太麻烦了!但每当我吃到鱼腥草时,之前找、挖鱼腥草的麻烦,都忘得一干二净,只记得满嘴的美味。
鱼腥草既可以炖在鸭汤里吃,又可以脆生生地凉拌着吃。我喜欢凉拌着吃,因为凉拌着吃既方便又好吃。凉拌只需要在洗好的鱼腥草里放入醋、豆油、辣椒面、胡椒粉和少许白糖,搅拌好后就可以直接食用了。夹一根鱼腥草,放到嘴里轻轻松松地嚼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只觉得清清凉凉的感觉从嘴里透进全身,好像有一股甘泉涌进了我的心坎儿里……
鱼腥草不但好吃,而且作用也很大。它的叶子可以泡茶喝,那味道甘甜爽口,喝了以后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还能清热解暑。鱼腥草的根还能入药,止咳化痰,功效更大。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觉得这清爽甘甜的鱼腥草,绝对是名副其实的家乡一绝呢?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红安县柏树岗。那里花开花,树开树,邻居们也很和谐。
我的小家就在里走,前面不远处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哗啦啦的流水声,就像正在演奏一曲动听的曲调。
春天的时候,丁香花开了,像一个公主,坐在一颗小柱子上,轻轻的吟唱。
夏天的时候,我和姐姐一起去钓虾子,在河边玩耍。
秋天的时候,我和爸爸吃着橘子,酸得直叫。
冬天的时候,梅花树开了,不禁想起一首关于梅花的美诗: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我的家乡风景很美,夜晚的时候,银白的月光洒在地上,到处都有蟋蟀的凄切的叫声。夜的香气弥漫在空中,织成了一个柔软的网,把所有的景物都罩在里面。眼睛所接触到的都是罩上这个柔软的网的东西,任是一草一木,都不是象在白天里那样地现实了,它们都有着模糊、空幻的色彩,每一样都隐藏了它的细致之点,都保守着它的秘密,使人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我喜欢在我家楼顶上观月,因为那样觉得家乡真的好美好美。远处的山密密麻麻的,一座座,让天空的一半充满了景物。家前的小河面上银光闪闪,像有星星在上面闪烁着,小河像是湛蓝天空……
家乡就像一颗小巧俏丽的明珠,坐落在崇山峻岭的万绿丛中。无论你离家有多久,无论你地位有多高,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最难割舍的是故乡情怀,最难忘却的是故乡山水,最想吃到的是故乡饭菜,最想做到的是能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自己的爷爷奶奶在那里,自己的亲朋好友在那里,随时随地都要想着那里。
家乡的一年四季有着不同的特点。我的家乡虽然没有多么美丽的风景,但是,在我眼里,我的家乡的景色永远是最美丽的!我的家乡是一个风景如画、依山傍水的地方!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