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过去认为咬春就 是吃萝卜,其实也包括吃春饼;二是所谓讨春就是迎春之意。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盘是由五种辛辣食物组成,用葱、蒜、椒、姜、芥等调和而成,作为就餐的调味品。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除夕之夜,人们在外开篝火晚会。夜十二点,大家一起把旧物扔进火里烧掉,并围火歌舞,狂欢至黎明。新年是全美各州一致庆祝的主要节日之一,但在美国,新年远不如感恩节或圣诞节那样热闹。美国人过新年,最热闹的是除夕晚上。是夜,各地教堂都举行隆重的礼拜活动。人们聚集在教堂、街头或广场,唱诗、祈祷、祝福、仟悔,并一同迎候那除旧更新的一瞬。午夜12点整,全国教堂钟声齐鸣。乐队高奏有名的怀旧歌曲《一路平安》。在音乐声中,激动的人们拥抱一起,甚至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互相亲吻。人们就这样怀着惜别的感伤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共同迎来新的一年。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台湾道教总庙·玄义宫指出:原本南北朝有六十位甲子神,因为太岁与甲子之间关系密切,大概在明朝晚期到清代初期,六十甲子神就被六十位太岁所取代,成了现在各地有安奉太岁的庙宇里面的六十太岁。
太岁文化自古以来便与八字论命、风水、生肖相融合。如宋代《渊海子平》记载:太岁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则凶。明代《三命通会》说:“真太 岁,又名转趾煞,要大运日主与太岁相和相顺,其年则吉;若值刑冲破害,与太岁相战克则凶。”与太岁相顺则吉,相逆则凶。又说“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 神之领袖。太岁当头有灾祸,刑冲破害鬼推磨,流年若还逢忌神,头破血流难躲过。”清末民初的命算大家袁树珊说:“夫太岁,至尊,非煞也”。在江南也有安奉 太岁之俗,主要为改善家中风水。俗话说“太岁头上不动土”多见于风水学等书籍上。由于汉人对太岁降祸的畏惧,当太岁运行到某个生肖的位置,属该生肖及其相对生肖者,唯恐触怒太岁于己不利,便于当年祭拜太岁神,以祈福消灾,此活动便称为安太岁。
官方在每年立春日会在迎春礼的时候祭祀春神、春牛、芒神和太岁。民间重视立春也会祭拜太岁,如浙江地区在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 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八字风水等术数领域也认为要在立春日拜太岁,每年媒体多有报道。当然,民间也会在正月 初一过年、初八、十五等时候祭拜太岁。
小年这天的主要习俗有:
一、祭灶:这是小年这天最重要的活动。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传说,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灶神(也称为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爷、灶王,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小年这一天,灶神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灶神的汇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进行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小年这天,要把经过一年烟熏火燎,已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饴糖或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再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以便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
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灶神画像,将灶神请回来。在中间这几天内,由于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赌博,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
关于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魏晋以後,灶神有了姓名。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搏颊”。《杂五行书》又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灶神初为女神,或称是老妇,或称是美女,说法诸多。《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当属男神。
二、扫尘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 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
旧时各家各户都要在年前在进行认真彻底的清扫,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
三、剪窗花
建好窗花后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给家里增添了许多过年的喜气。
窗花图案有各种动、植物、人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四、沐浴理发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而沐浴理发的活动,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
五、赶乱婚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六、吃糖瓜、饴糖、麻糖等
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得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七、地方禁忌
小年各地的禁忌各有不同。
相传湖北部分地区,小年忌宰***。
河南有些地方忌讳捣蒜,认为小年捣蒜会把家里捣穷了。
台湾则忌舂米,据说会有把风神捣下来之虞,恐怕给来年带来风灾
小年的习俗 大扫除
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活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小年的习俗 沐浴理发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而沐浴理发的活动,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
小年的习俗 赶乱婚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小年的习俗 吃糖瓜、饴糖、麻糖等
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得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戴春鸡是陕西铜川一带人民的古老风俗。每年立春日,母亲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表示祝愿“春吉(鸡”立春日,妇女用线穿豆挂于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免患麻疹。前者称为“禳儿疹”,后者称为“散疹”。
立春是二十节气之首,春秋时期已经形成了占气的信仰。孔颍达疏:”凡春秋分,冬夏至,立春立夏为启,立秋立冬为闭,用此八节之日,必登观台,书其所 见云物气色。若有云物变异,则是岁之妖祥既见,其事后必有验,书之者,为豫备故也。”由此可见,春秋时期在立春的民俗节气,登高观云、占卜测算巳经作为一 种风俗开始形成。
民间是以立春日和时辰为一年农事之始,俗以为立春宜晴不宜阴。如当日晴则代表未来的一年之内是大丰收之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如果是阴天或下雨, 则代表未来的一年内不太顺利,农作物不会有好的收成,因此民间有“晴则诸事吉,阴乃万事愁”的说法。这本是来自于民间的一种俗语。
此外,中国古代还有一种从立春日预测新一年农业收成的办法。古籍中“占立春吉凶”的歌诀:“富贵在神天,十年紧相连,但看立春日,甲乙是丰年,丙丁偏大旱,戊己好收田,庚辛人马勤,壬癸水逢天。”意思是说,从立春日当日的日柱天干,就可看出这一年农业收成的好坏。在传统的农耕社会,农业收成的好坏, 就决定了这一年的吉凶。具体来说:如果立春日的日柱天干是甲木、乙木的话,这一年就是丰收年;而如果是丙火、丁火的话,就可能会大旱;如果是戊土、己土的 话,也有好收成;如果是庚金、辛金的话,也是丰收年,人马都不得清闲;但如果是壬水、癸水的话,就有可能遭遇大水灾。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