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天朗气清、春意盎然的星期天午后,小记者班的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了荡口古镇。听说这里是以“水文化”“名人文化”和“义文化”而著称的一个古镇。虽然以我现在所知道和掌握的知识并不能完全地了解和懂得这些,但当我踏进古镇时,我就被这里的水乡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从这里我真正体会和领略到了什么是美丽江南。
这里没有水送山迎的秀丽风景,古镇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灰墙土瓦。这里所有建筑都围绕着小河,连接它们的便是一座座各不相同的石桥。站在这些有着精美雕刻的石桥上,吹着温和的春风,看着河边随风摆动的柳条,让我想起了我们学过的一首诗中的两句话:“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接着,我们参观了关帝庙,华氏义庄。在这些文化遗产面前,我驻足停留,这些都是荡口人的骄傲。除此之外,最令我难忘的是古镇的小吃。这里有很多土特产:有走油肉,萝卜干,还有年糕和青团子,我最喜欢的是吹糖人。
短短数小时的游览已经让我对这个古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我流连忘返。回家的路上,我在想:如果有时间的话我还会来的。再见古镇!
江南,杏花、春雨的江南。诗意、浪漫的江南。仅仅凭想象,她就足以以令人心驰神往、梦萦魂牵。
她的美丽、温和、安闲、富庶,哪一样都足以令人流年忘返。然而,江南最令人难忘的,还是这里的水:碧波荡漾的湖泊、星星点点的池塘,纵横交错的河渠。池塘连着湖泊,湖泊连着江河,就像蛛网一般稠密。在碧水环绕和波光荡漾中,山丘、平原、乡村、城市反而成了点缀,像是眼角的弯弯画眉,像是漂浮在水上的绿色翡翠或闪亮珍珠……江南是水做的,水是江南的灵魂。阅读江南,应该从水开始……
正是江南的水和水做的江南,那安闲稳重的气韵,养育了江南人含蓄内敛的人格气质和处世方式-----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在这里被升华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象,被演绎到每一个日常生活的细节中。
永远的江南,在水一方。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姐姐、奶奶和姑姑一起去了绍兴的安昌古镇。
安昌古镇最有名的就是腊肠了,还有乌篷船,我和妈妈、姐姐坐了一次,觉得很好玩,乌篷船有时平稳,又有时摇摇晃晃,非常好玩。我还去看了绍兴晒酱油的地方,那里除了天然晒场,还有一个太阳能仿天然晒场,那里不但晒酱油,还做腐乳。听说这里的酱油很好,于是,我们决定买一桶酱油和一瓶腐乳回去尝尝。
我们坐完乌篷船,看完大晒场、买了酱油和腐乳。就去吃午饭了,来到一家餐馆点了一些菜我们就坐下来聊天,不一会儿菜就上来了,一看菜都不对我胃口,我就去吃了一碗馄饨。
吃完午饭,我们又逛到了进来的地方买了四只酱鹌鹑和一块酱肉。然后晒了一会儿太阳,我们便结束了古镇之旅。
有“中国第一水乡”之誉的周庄历史悠久,始于北宋元祐,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明清建筑,古风犹存。
车窗外,周庄四面环水,街靠河岸。见得些小桥流水人家,老人小孩安静、悠闲地坐在门口晒着太阳,说笑着。冬天的阳光也是这样的静谧,暖融融地撒了下来,真是一派祥和。我不由得增添了几分期待。
下了车,便见游人如织,隔着行人细缝,一家一家店铺,有卖丝织品的,有卖各式各样的土特产、小吃的,也见杂耍着的小丑吹着气球逗孩子们开心。隔着两岸店铺的,是一条极为狭窄的河。阳光依旧暖,照着绿水,闪一片金光。河上载着几条小木船,见一位差不多六旬的老大爷,满面红光,手轻快地摇桨,唱几首当地的歌谣,不时和游客们说笑。也许,这对他来说,并不仅是一份对工作的热爱,更是对周庄、对家乡的一种无法割舍的依恋之情。
再向里走些,见着些明清时的建筑,还保留着旧时的模样。谁知墙壁上的青苔,掩藏着多少历史的痕迹,又有多少消失殆尽呢?再见门板,已是斑驳,门上了锁,缝隙里隐约看见蛛网,几株发黄的草垂着头。忽然好奇,这门背后,究竟会有什么?是一段化为风雨谁也不可寻的历史吗?不知为何突然幻想一古代女子,着一身飘逸的绿色长裙,头插珍珠步摇,脚穿绣着繁花绿叶的绣鞋。接而便优雅地从门中走出来,莲步小心地踏过石坎。
听了舒缓悠扬的古风歌,尝了有名的特产——万三蹄,游了沈厅、古戏台。
街子古镇,一听就知道定是个人来人往、热闹不凡的地方,有各种好吃的,好玩的。街子古镇,我觉得分为内外两区,外区餐馆占多数,又分为里外两道,中间则为以记录以往街子人生活的雕塑,青石板铺路。内围则以一条主路贯穿到底,内围与外围间隔一个广场,那为两旁都是商铺主道与商铺间隔一条小水沟。以石为阶梯进入商铺,商铺中多余小吃,木雕小耍货为主,种类多样,琳琅满目。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像五元店,十元店之类的卖小玩意儿的商铺,有纪念章,风铃,手串,手链,瓶瓶罐罐,许多好看的玩意儿。其中有一只风铃,甚得我心以,瓷为壳,龙猫模样,以釉饰之,五彩玲珑,勾勒双眼,画起纹理,以线穿之,古朴美观,又不乏童心趣味。若风抚之,嘤嘤作响,似舞女足铃,又似风之裙袂飘飘然,不觉间,忽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似水声清跃,又是春雨之音符悠悠然,若可以,愿抚天空残泪,伴着作文春雨满人间。能闻木屋檐前风铃响,能观,夕阳雨后露沾裳。问君可辨铃声雨声花草声,愿与君观物色月色星辰色。是惬意,亦是温柔。买下这风铃,愿这往后余生的春夏秋冬,寒来暑往,能够温柔我眼前的四季,温柔我眼前的时光,温柔我。
当然,街子古镇的小玩意儿还有很多,有憨态可掬的熊猫玩偶,有各式各样精致的手链,还有颗有戒子纪念的钥匙扣,可以用来种花种草的瓷釉杯……
当时天气火热,人群熙熙攘攘,大有摩肩接踵之势。突然向往汪曾祺老先生写的“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的清新悠然了。繁华的街市,随着落日黄昏,渐渐地失去了它原有的活力。人群渐渐散了,街边那金黄诱人的糖画糖人也渐渐少了,可能我再怎么写也无法写出街子古镇的热闹与繁华。只能将我喜欢的看到的写下来,也许街子古镇会永远这般热闹。在夜里,我听见青石板与雨水的叮咛,与瓦片的私语。
街子是热闹的。
枫泾古镇,地处上海市金山区,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充溢着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借着寒假的机会,我和家人一起来到了这美丽的地方,欣赏那江南水乡的美景。
枫泾古镇具有着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座座房屋,无一不是白墙黑瓦、依水而建。我们坐上了乌篷船,坐在吱呀摇晃的船里,观赏着一路风景。在河道旁,栽种着一片又一片的绿树,向岸上洒下一抹又一抹阴凉。回望另一边的民居,咦!是哪位有闲情逸致的人,在自家院里种了一株蜡梅,梅花迎风傲放,送来一抹清香;又是谁,在屋旁栽下一片青竹,一片碧绿映入眼帘……
古镇民居依河而建,河道四通八达,桥也便成了又一种主要建筑,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巷”之称。在河上方,架起了大大小小的拱桥、平板桥。我们坐在船中,穿于桥下,望着船后荡起的水波,心情顿时闲适宁静。
上了岸,我们开始沿着河岸原路返回。进入一条连着每家屋前的小路,屋顶廊檐每户相连,正好为小路遮挡风雨。若是下雨天走在这小路上,看着被雨点打出波纹的河面,那可不知有多么美丽!
继续走,我们看见了一块石碑,那是一块界碑。历史上,枫泾镇正处于吴越交界,一半属吴,一半属越,所以它又有“吴越名镇”的称号。从前,因为枫泾镇的景色和所处的地域,引来无数的诗人,在此留下了上百首优秀的诗词。
忽然,前方飘来了一阵浓浓的香味,原来是有家老字号商店,在卖有名的枫泾烧卖。我们买了一份,我夹起一个烧卖,放入嘴里,咬开皮……顿时,夹着肉香的汤汁,在我嘴里打转,鲜嫩的馅和皮仿佛在翩翩起舞。香味过了一会儿,渐渐地散去了,但我心里仍回味着那种鲜香。
枫泾古镇的历史、环境、情调、美味,无一不吸引着我,再次去回访和。
时光荏苒,锦绣永恒
——题记
有人说,置身于一个古镇,就仿佛在和时光老人谈论岁月的故事,去年假期,在百忙当中回到自己的老家黄姚,去感受一份淳朴的真挚与美好。
告别了令人望而生畏的钢铁森林,脚一沾青石板,便感觉时间倒转了几百年,清凉的感觉顿然涌上心头。行走在青石铺平的小路上,一块块的青石间镶嵌着苔藓。这碧绿而倔强的苔藓犹如一根根四通八达的脉络在无限延伸,年代已久的泥墙屋,斑驳着过往的痕迹。这一切的一切,每时每刻都在和路人讲述着昔日的故事,诉说着昔日的繁华。
往小巷深处走去,就临着石板桥了。来往的女子,不知多少回,坐在垂柳凝望着自己爱慕的男子。劳作的男子,不知多少次,站在桥头上倚桥回首,只为心中的女子冲其会心一笑。这悠长的小桥,这古老的小镇,不知见证了多少次完美的爱情,不知承载了多少代人的故事。
特色的老木屋一座接着一座,而那老屋屋檐下的花蔷早已爬上泥墙,阁楼上的枝藤在风中招摇着,轻哼着古老的民谣,如此富有诗意的建筑,怎么会留不住我的脚步呢?
踏入门槛,向四周望去,只见那悬挂在墙上的木钟,一摇一摆的,甚是讨人喜欢。石磨安然地呆在角落,默默地注视着行人。内屋的绿藤早已沾满了白瓦,慵懒地叭在瓦上,给老屋带来勃勃生机,肥硕的叶子坠在藤蔓上,好生安详。正值中午时分,温和的阳光倾散在老屋上,透过树叶间的空隙,照射出岁月的影子,像破碎的玉片撒落在地上,那么刺目,令人过目不忘。我真想长居在这里,还能像儿时一样,在这并不大的里屋内肆意玩耍。看丝丝的烟云在暖阳轻笼下聚在一起,飘散成一幅绝美的中国画。
古人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我没有愁,有的只是一份平静与清新。而他们却化作一江春水,使我源远流长……
竹排摇曳着,我站在竹排上,微抬着头,两岸的景色便映入眼帘。我并非诗词好手,吟不出一着传世佳谣,我并非绘画奇才,绘不出一幅传世佳作。而我只能用我最真诚的双眼,去饱览着锦绣江山。看着藤蔓浸上岸边,看着泉水随风荡漾。我只有把这江,这景,这情收在眼中,记在心上。
盛满一瓢清水,扬起瓢壶,任期挥撒,这缕清泉,尤如繁星点点,落在世界的每一处地方……
今天是我们四年级第一次秋游,地点是去苏州甪直古镇,上午游玩各大景区,下午去挖红薯。
早上我们来到教室,等待着老师来叫我们,到了八点半,老师来到教室说:“按照小组顺序出去整队。”我们来到校门口,校长讲完话就让我们按照班级顺序依次上了大巴车。
我们很快到了甪直古镇,导游带着我们来到了甪直古镇的大门口,门口前有一只像狮子一样的雕像,名叫甪端,我们在这里拍了一张大合影。古镇里面有好多小玩具,看的我眼睛都花了。
我们接着来到了叶圣陶的纪念馆,还有叶圣陶的墓,叶圣陶纪念馆一进去大门口就是叶圣陶的画像,里面有叶圣陶的书,有叶圣陶戴过的帽子、手套。可惜的是叶圣陶的墓不让拍照,我本来想留着做纪念的,结果不让拍照,我们还在叶圣陶的纪念馆旁边的地方分小组做书签。
中午,导游找了一块地方,给我们吃饭,同学都带了自己做的便当来吃,吃完什么都去超市买东西了,我买了一副墨镜,我们买完了东西,我们去完成一幅超大的画,接下来我们要去挖红薯了,到了挖红薯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领了一个袋子个一个小木棍,地里有好多红薯,都是一大块一大块的,最后我挖了两袋红薯回家。
期待着下次再来甪直古镇!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