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是1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1进大门,就是扑面而来的绿色,翠竹萧萧,给兰亭增添了几分幽静。再往前走,便是1湾清澈的溪流,远处的青山和近处的翠竹绿水相辉映。可真所谓“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1觞1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1个小池子里,几只大白鹅在水里悠哉游哉,还不时地引吭高歌,传说王羲之10分爱鹅,在这里养鹅,大概也是为了纪念他吧!小池子的前面还有几个荷花池,碧绿碧绿的荷叶长满了池塘,荷叶上偶尔带着几粒小露珠,就像是碧玉盘里的珍珠。荷花有的含苞待放,粉红色的花瓣,微微张开,像羞答答的小姑娘,有的正在怒放,粉红色的花瓣向4周伸展开来,露出了金黄色的花蕊,亭亭玉立。这可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为了纪念王羲之,那里还有写字的.地方咧!我看见许多兴致勃勃的游客,蘸着水缸里的水,在青石板上写字,也有许多游客,拿着干毛笔,在沙子上写字。我的心痒痒的,忍不住,也去露了1手。
这就是兰亭,林木繁茂,竹篁幽密,风景秀美的兰亭,怎么样?要是有兴趣,你也去玩玩吧!
我继续往前走着,来到了一座小桥边,我看到旁边的石碑上写着“墨池”,我一头雾水,正想问妈妈,突然听到了导游阿姨正在向游客解释“墨池”的典故,我便挤进人群,细心地听着,原来这里是王献之小时候练习书法的地方,这里还有一个很有意义的小故事:他的父亲“书圣”王羲之让他用这里的水在石板上书写“大”字,王献之写完了三缸水,觉得自己已经写得不错了,有一天就写了一个“大”字拿给父亲,请父亲评判,他本以为父亲会好好地夸奖他,可没想到王羲之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在“大”字下面加了一点,便把字还给了王献之,王献之也是一头雾水,拿着“太”字给母亲看,母亲说,这个字写得最好的就是那一“点”。王献之一听,惭愧地地下了头,从此更加发奋练习书法,终于成为了像他父亲一样的大书法家。听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任何人做任何事唯有勤奋、刻苦,并且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就。
最后,我们来到了《兰亭序》碑文前,据说王羲之的真迹已经被作为陪葬与唐太宗一起埋入地下,现在的碑文是康熙皇帝写得,最有特点的就是他写得“一”字又粗又大,而且字体全部一样,原来这是康熙皇帝觉得自己是一代帝王,所以“一”字也是独一无二的。
原来,看似平常的汉字里蕴藏着这么多的文化和故事,我会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让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将来也要像他们一样。
游完了兰亭,我被名人的书法艺术和文化故事震撼着,带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我永远记住了这里兰亭。
兰亭位于绍兴市区西南十三公里的兰渚山麓,因越王勾践种兰与此,汉代在此设有驿亭,故名兰亭。公元353年,王羲之邀集挚友四十一人在此修禊,饮酒赋诗,并写下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兰亭由此成为著名的书法圣地。
我们买票进入了兰亭,刚走过一条弯弯的小路,前面出现了一群鹅引吭高歌,四、五只大白鹅站在池边的石头上,伸长了头颈,左右右盼,抖擞着羽毛,拍打着硕大的翅膀,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过了一会儿,鹅群便排队下水,领头的嘎嘎两声,似乎在说:“可以下水了!”鹅群便乱了套似的争先恐后地扑入水中,扬起一大片水花,我被它们逗得哈哈大笑,向左一看,亭子里大石碑上两个笔酣墨饱的.大字映入我的眼帘,原来这就是“鹅池”啊!我不禁惊呼道。
走过鹅池,再往前又来到一个亭,亭子里有一块巨大的石碑,走进一看上面写着两个斑驳的大字——蘭亭,石碑上这两个字的某些笔划已经无法辨认,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它经历了多少风雨;目睹了多少朝代的变迁。
走过碑亭,就来到了大名鼎鼎的曲水流觞。相传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大家坐在清溪两旁,在上流放置盛酒的小木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到谁的面前,谁就得饮完杯中酒并即兴作诗一首。在绍兴,这一儒风雅俗历经千年,一直盛传不衰。
走过“曲水流觞”,迎面是一座祠堂——右军祠,里面是回廊形的建筑,刚好把墨池围在中间,墨池的顶端是王羲之的雕像,回廊的四周挂满了历代名家大师临摹的《兰亭序》。我放慢了脚步,细细品味着这些书法名家写的作品,想:如果我也能写出他们一样的字就好了,回去我一定要好好练字。
游玩过兰亭,我一直都有种依依不舍的感觉。这里虽然地方不大,景点也不多,但每一个地方都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不过,总是有些愿望会马上实现。转眼到了周末,我趁着有一天的空暇之余,告诉爸爸妈妈我想去兰亭一游的想法,没想到他们爽快地答应了。我们叫上姑母和哥哥,让他们和我们同行,再做了些基本的准备便出发了。一路上,通过薄薄的.车窗玻璃往外看,途经的许多美景都尽收眼底:农村、良田、低矮的小屋、附近苍翠欲滴的山峰和一切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却又密切相关的新奇的东西。但这不能掩盖住我内心的喜悦和激动,恨不得一下子到兰亭,纵观它如诗如画的景色和那无比丰富的历史、文化蕴含。
在我万般的急切等待下,终于到达了兰亭景区内。步入景区大门,只见地面上粗糙的石砖、石板上面仿佛刻有精美的花纹,但是经过千年的岁月沧桑,千年的风吹雨打和人为破坏,隐约出现花纹的并不多见。而头上,香樟树枝叶茂盛,翠绿的树叶包裹着那声声轻脆悦耳的歌声令人心旷神怡。而在面前,所见到的情况却有所不同。大人们、老人们在边走边聊,聊得天高地阔;而小孩子们在相互嘻戏玩耍,再小点的小孩有的还在不停的哭闹;还有那些小摊小贩们在高声叫卖他们的产品,但前去购买的却少之又少。眼前的此情此景真是安静与热闹的结合。
走过门口的广场再往里走是一大片绿色——竹林;中间被一条小路分割成两半。踏上小道就感觉一切静谧了,不断向前走,除了那头顶上回荡的声声鸟叫仍然清脆悦耳,林间只是重复出现单调的绿色。但我心中想总应该还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果不其然,在走过一条弯道后,一个小亭子赫然出现在我的眼前,还隐约能听到喧哗,亭子里有一块碑,我大步朝那亭子走去,想看看那块碑上写着什么。走前一看,原来那块碑上用行书公公正正地写着“鹅池”两字。我猛然醒悟过来,一转头就看见远处一条河面宽敞,在潺潺流动的小河,河面波光粼粼,在阳光照耀下泛着祖母绿般柔和的光泽,非常漂亮。当我们走过去观赏风景时,几只大白鹅高傲地游了过来,它们用橙红色的脚掌轻轻拔动着水让它们前行。随着几只大白鹅的到来,人群也沸腾了起来,有的把草叶抛入水中引着它们抢食;有的打开手机拍摄照片,这场面好像迎接明星一样的隆重。
时间转瞬而过,我们在无意间看到那西边已经透红的云霞,已无暇呆下去而准备回家,因为晚上已与人相约,所以匆匆忙忙返回,希望下一次再来时能目睹兰亭曲水流觞的意境。
来到兰亭,只见四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真是美不胜收!进入景区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四角碑亭,碑亭中间竖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镌刻着两个大字:“兰亭”。据说,这两字还是清朝康熙皇帝写的呢!
绕过了石碑亭,前面便是大名鼎鼎的“鹅池”了。鹅池里当然少不了鹅。七八只大白鹅神态各异,有的在悠闲地戏水;有的正闭着眼睛晒太阳;还有的在争抢游人投下的食物……有趣极了。鹅池边上也有一块石碑,上书“鹅池”二字。看了石碑边的`介绍,才知道这两个字还真不简单,这可是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合作完成的书法作品呢!简介上还详细说明了王羲之爱鹅、养鹅、观察鹅、最终把领悟到的心得和书法完美融合的小故事,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穿过鹅池,就来到了兰亭最著名的景点——“曲水流觞”!相传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王羲之和一群好朋友来到兰亭,沿小溪而坐,让侍女把倒满酒的酒杯放入小溪中,让它顺流而下,酒杯在谁的面前停下,谁就把酒喝掉,再作诗一首,故而成就了一件千古雅事,王羲之也为此事作了一篇序来纪念,这篇序正是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走过“曲水流觞”,迎面是一座祠堂——右军祠,里面是回廊形的建筑,刚好把墨池围在了中间。墨池的顶端是王羲之的雕像。回廊的四周还挂满了历代名家大师临摹的《兰亭序》。
参观了右军祠,我们来到了一个高大的台子前。台子上有一个亭子,中间一块碑巨大无比,听爸爸讲,这个碑大有来头——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序》,背面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作的《兰亭即事诗》,所以这一座亭就叫做“御碑亭”。
从御碑亭出来后,我们又参观了兰亭书法博物馆和砚瓷博物馆,再一次领略了我们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游玩过兰亭,我一直都有种依依不舍的感觉。这里虽然地方不大,景点也不多,但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用心感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