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去了云台山。
云台山以水叫绝,“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而著称。云台山以山称奇,奇峰秀岭,连绵不断,使人心旷神怡。
进入云台山,随处可见泉水,这些泉水不知是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将流向何处。泉水蓝幽幽的,水面发出一丝丝淡淡的光。一阵微风吹过,泉水泛起一片片涟漪,使人浑身清凉。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泉水仿佛一块发亮的蓝宝石,一眼可以看到泉底。一群群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在阳光的照耀下,鳞片上闪耀着青蓝色的光,真逗人喜爱!我蹲在水边想抓一条上来的时候,那些调皮的小鱼闪着灵活的身子,飞快地从我手边逃走,向远处游去,瞬间,我便看不见踪影。
进入猕猴谷,走了大约几分钟之后,便看到猴群。这群猴子大约有二十多只,有老的、有小的,它们有的躲在树丛里,有的倒挂在树杈上,有的蹲在树丫间。动作千姿百态,发现有人靠近时,立刻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不知在说些什么。一只老猴王“鹤立鸡群”,坐在猴王宝位上,它自豪地看着自己的子民们。这时,一只最小的猴子一蹦一跳地跑到妈妈怀里,用头在妈妈身上蹭来蹭去,紧紧地抱住妈妈的肚皮,真是母子情深啊!
这云台山之游,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呀!
《活着》是一本有生命、有感染力的书。我深深记得初读《活着》的感受,从初始的悠然到其后的凝重,翻动书页的手指愈渐迟疑,我感到心中似乎有一种隐秘的期待——呼唤着一个转折,一个让主角福贵走向幸福的转折,然而,我失望了,作者是那么的残忍与吝啬,我几乎是一路心痛地读到最终。当我满心酸楚地合上书页,猛然望见封面一袭鲜血般的暗红:刺目一如长长伤口上的血淋淋,却又宛如生命勃勃的涌动……我的泪直直地落下来了。
从一个少爷吃喝嫖赌到最终败坏家业,沦落到为糊口而下地,他挚爱的亲人一个一个地逝去——老母病死、幼子因抽血猝死、妻子得病先他而去、聋哑女儿凤霞难产而终、女婿被钢板所夹意外惨死,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孙子苦根,竟也在那个饥饿的年代里,活活噎死。他布满老茧的粗糙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亲人与泪水,最终只孑然一身与牛相依。他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应是一个杯具吧。然而他淡淡地讲述着,没有大悲大恸,这个被厄运磨砺了一生的人居然嘿嘿地笑着。
这种生命的韧性似乎讲述着人生绝望的不存在。福贵的人生,仿佛是一株盘剥的冬笋——一层层褪去人生的虚华、一层层撕扯掉人生幸福的依靠,一层层摧毁着人的坚强。可到最终,白嫩嫩的,却剩下一个人最柔软、最纯净的人的秉性,只剩下人生存在的唯一的理由——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执着地活着——已成为一个唯一能描述福贵的形容,也是对福贵的最好的肯定与颂赞。
早上泡在图书馆看完了余华的《活着》。我不明白该怎样去评价福贵这个人,说他不幸,他却度过了最为漫长而黑暗的一夜,乐观而坚强地活着;说他幸运,他又亲手埋葬了自我所有的亲人,只剩一头比他年纪还大的病牛陪伴着。
我看到两个福贵一样黝黑的脊背在余晖中发光,听到老人用浑浊的嗓音在空旷的田野间响起: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整本书以老人的叙述为主,作者和我都是旁听者,坐在午时的山头上,听老人默默细数。正如作者所说,很少有人能这么详细地讲述自我的一生,我想这大概是因为福贵这大半辈子都用在回忆过去了,一个人守着7个人的人生,不断在脑海中放映,无论巨细。就像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老人福贵责骂老牛福贵道:“今日有庆,家珍耕了2亩田,苦根还小,也耕了1亩田,你呢,我明白你年纪大了,也就不说出来羞你了。”我不解,明明那里就仅有一人一牛,哪儿来的那么多名字?福贵得意地解释说,:“如果它(牛)明白仅有它在耕作,就会偷懒的。”呵,多么趣味而忧伤的画面,其实福贵和他的牛一样,他们都假想着自我的亲人还在,所以从来不曾忘记。
故事的最终,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仿佛是想要哭出来的,但却又觉得连福贵自我都从未哭泣过,我又在那里流着谁的眼泪呢?
原先,《活着》便是最好的幸运,亦是最大的勇气。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