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来给大家讲讲其中的科学游戏吧!介绍的一个游戏是:盔甲水袋。首先,拿一个塑料袋装满水,再用手捏紧袋口,然后,用许多的`铅笔快速插进装满水的朔料袋里,水却不会漏出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肯定觉得很奇怪吧!袋子都戳破了,水没漏?一个个问号在脑子里打转。告诉你们:因为塑料袋有预热收缩的特性,当铅笔很快地刺穿塑料袋时,摩擦所产生的热会让分子彼此牵引而紧缩,使塑料袋与铅笔之间密合起来。有趣吧!神奇吧!除了这个实验,还有神奇的泡泡实验、鸡蛋变胖实验、易拉罐火花实验……
和我一样喜欢实验的同学们快去看看这本叫《77X2个经典科学游戏》书吧!
“洗洗衣服,搓搓搓……”上课的乐曲声响了,同学们像一匹匹小马似的,争先恐后地跑进教室,科学老师迈着轻快的步伐,满面春风地走来,手里抱着一大堆电器教具,同学们想这堂科学课一定很精彩!
首先,潘老师站在讲台上,让我们观看两只一号电池,一盒小灯泡和许多根电线。他面带笑容的对大家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大家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实验。”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我更是不知道老师要做什么实验,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老师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一会儿,老师让每个小组的材料员到讲台上领实验材料。紧接着,要求我们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使小灯泡“自觉”地亮起来。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把干电池包装拆开,放在桌上,便七手八脚地弄了起来。我们先拿来一根小电线,把它压在干电池的锌壳下面,把小灯泡放在干电池的铜帽上,再把电线的.另一头放在连接点上。令我们惊奇的是:小灯泡居然没有亮。我们不禁心慌意乱,几个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老师仿佛看穿了我们的心思,走到跟前鼓励地说:“别慌张,按顺序再认真检查一遍。”听了老师的话,我仔细观察,原来是电线没有准确放在连接点上。
找出了原因,我们振作精神,又开始第二次实验。同学们按着顺序,一步一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准确无误地连接好。“啊!我们终于成功了!”我们拍手叫了起来,高兴得心花怒放。
这堂生动的科学课,不仅使我明白了电从电流的一端流出,通过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初步了解了“电是怎样流动”的科学道理。更教会了我在学习上,一定要多动脑筋,要自己动手,要知难而上,永不后退!
四年级,我们班来了位新老师——晋老师,她教我们数学和科学。晋老师说话既精辟又和蔼,她对数学知识十分了解,时常给我们出奥数题来扩展思维。她不仅布置的家庭作业特别少,还对学生特别亲切,所以深受同学们喜欢。记得在那年冬天,几乎没怎么下雪,到了本该春暖花开的时候,却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小雪。同学们都想下课出去玩雪,但出乎意料的是,晋老师竟然主动提出讲完科学就提前出去赏雪!同学们不仅对这位新老师更加喜爱!
一提起晋老师,我最先想起的就是一堂有趣的科学课。一直以来,我认为上科学课是最无聊的事,一翻开书,那一列列,一行行蝌蚪般的文字便令我望而生畏。硬把知识往脑子里塞,实在是枯燥乏味的过程,你看——读一遍,便想把书合住,读两遍,便想出去玩……如此反复读下去,不但一点儿收获也没有,还浪费了大把大把的时间,这可真是令人头疼的事。不过,自从上了晋老师的'那堂课,我便爱上了科学课。
科学课,我们照例要背一些知识,不过,晋老师教了我们一个新招——理解记忆。只见科学书上印有一个插图,记录了蝴蝶生长的全过程:卵——幼虫——蛹——成虫,我们的背诵任务就是这些。晋老师先让我们看书读,然后看着书上的插图背,最后看着黑板背,再有慢到快。在背诵过程中,我脑子里不仅浮现出一组连环画:一个圆圆的卵里,爬出一只令人望而生畏的毛毛虫——蝴蝶的幼虫,这个幼虫经历几次脱皮,把自己结成蛹,挂在树上,过了几天,幼虫破茧而出,成为成虫,也就是漂亮的蝴蝶,然后蝴蝶再生下卵……周而复始,大自然向我们展现了许多神奇的事情。
同学们越背越快,也越背越有兴趣。这不再是背书,而是一场游戏,谁背得熟练,谁就是冠军!在我们忘情地背的同时,读书的诀窍——理解,也悄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任我们细细品味。
这真是一次令人终生难忘的科学课!
从铅笔盒里拿出一支细细长长的'铅笔,又在妈妈的帮助下得到了半个鸡蛋壳儿,把它凸面向上,放在“实验桌”上。鸡蛋像一个堡垒一样,矗立在那儿。我提起铅笔,离蛋壳儿大约20厘米左右,“瞄准”蛋壳的中心,说道:“五、四、三、二、一,准备,——发射!”
铅笔如同火箭一般,直“射”桌子上矗立着的“堡垒”。看来,蛋壳儿要被“打出一个洞”了,实验要成功了!可是——为什么铅笔顺着鸡蛋壳儿“滑”下来了?我揉了揉眼睛。
“再试试!”妈妈满脸急切。
嗯,再试一次!我不断把铅笔的高度提高,可无论试了多少次,结果都和第一次一样。那鸡蛋壳是不是穿上了铠甲?怎么会这样坚不可摧呢?
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要不把蛋壳“翻个身”?蛋壳下垫了一个小酒杯,放上去刚合适,不大也不小。远远望去,就像半个冰激凌球放在了杯子上。我又一次将铅笔“发射”了出去。
嘿嘿,鸡蛋壳儿,小酒杯就是你的葬身之处,你碎定了!“咔”的一声,只见铅笔插入了鸡蛋壳里,像一把宝剑,“刺”中了蛋壳的“要害”。蛋壳上出现了一条条“藤蔓”。
“成功了!成功了!我终于成功了!”我欣喜若狂地尖叫起来,妈妈也在一旁问我鼓掌。
可为什么鸡蛋壳的凸面可以承受住那么大的压力呢?原来鸡蛋是有“薄壳结构”的,曲面可以把外来的力沿着曲面均匀地分散,虽然它很薄很薄,但可以承受住很大压力。然而鸡蛋的内部却无法像凸面那样承受住巨大的压力。因此,小鸡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啄破蛋壳了。
现在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它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
看来,生活中也有许多科学知识等着我们发现哩!
“是”,同学们响亮的'回答。
老师这才走进来,登上讲台,飞快的,工整的写了三个大字:时**。嬉皮笑脸的对我们说:“这是我的大名,大家以后可以叫我时老师。对了,以后我教大家科学。“
“学科学是为了什么那?“时老师问。
“有人说:学科学只是为了增加成绩单上的分数,其实不是的。学科学是为了用于生活。”大家掌声雷名。
“我教大家科学,并不像其他老师一样,只是让大家去死记硬背,那样是没有丝毫作用的,我们要活灵活现的去学,去理解,去应用。现在开始让我们来一起探索科学的神秘吧!”说完他对我们摆了一个剪刀手,我们一阵哄堂大笑。
从这第一课开始,我就喜欢上了科学这一学科,而且成绩一直都是很不错的。当然,这一切还得谢谢我们班主任老师对我的特别”照顾“吧。因为我那时很调皮,他就把我调到了最前排,而时老师一直认为坐前排的都是好学生,所以每次提问都问到我。
正如我们喜欢时老师一样,他也很喜欢我们,因为他总是给我们做小实验,什么土电话呀,跳动的豆子呀!土壤的养分呀。
好戏不长,时老师只教了我们一个年度就被调到别班了,虽然如此,但我还是很尊敬他,不管在校外还是校内,每次见到他,我都远远的站定问好。
感谢我的时老师,您开启了我探索科学世界的大门,我会永远记住您!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