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上映,我带着父母和孩子共同观看了这部电影。
观影的时候,我深切地感受到这部电影的力量,满场座无虚席,大家都在不停地抹泪、喝彩、自豪地笑,而我有时还会攥紧拳头。为什么呢?
因为电影中的这些故事,无不激发了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记忆,也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脊梁。
影片七个不同的故事,回溯了普通人与祖国在这70年的奋斗历程。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开国大典的前夜,以及关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故事。
开国大典前夜,我们的国家不但一穷二白,而且岌岌可危,这就是大典现实的背景。而整个大典,流程复杂,每个环节都不能出纰漏,电动升国旗只是众多环节中的一个。
为了国旗顺利升起,有捐出孩子长命锁的妇人,有捐出自己录音机的男人,有捐出实验室最后一块样板铬的教授……就像战争中推着小推车,给八路军送物资的百姓一样,他们是最朴素但也最热诚的。最终,国旗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成功升起。
在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的道路上,也是无数人的牺牲与无私奉献的结果。当年一批批的科学家、工程师、军人,在戈壁滩上隐姓埋名,把青春韶华都无悔地挥洒在荒无人烟的地方。
这样巨大的牺牲,为的就是让全体中国人可以安然入睡,让我们的后代可以享受和平,让新中国傲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我的儿子虽然只有5岁,他仍然耐心并认真地看完了2个多小时的电影。
每个故事一出现,他就有好多的问题,问中国以前什么样子,问研制原子弹为什么会有人死去,为什么中国夺冠了高兴还要哭泣……
在回答他每一个问题的时候,我感到的都是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而在他小小的心中,也埋下了对无数前人的敬佩,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正是这些不畏困难,不畏艰险的前人们为我们拼下的美好盛世,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祥和生活。
在这美好的环境下,作为工程建设公司国际事业部的一名普通员工,我该做而且能够做到的,就是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坚定不移、保质保量,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应有之力。
看完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血液开始沸腾,心开始剧烈地跳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回荡起那婉转的歌声。而我印象比较深,使我比较后感触的两个故事,帮我向着祖国诉说。
前夜
林治远是第一次开国大典自动升旗装置的负责人。在开国大典的前一天,因一场意外使军方全面封锁了天安门广场,而林治远在不能五星红旗能万无一失地升起的情况下,不能反复升旗的问题所在。于是林志远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办法——按照实际升旗的三比一的比例制作成一个一模一样的模型以反复,然而在实验的过程中状况百出。比较后他们发现了问题所在——生锈的阻挡球容易松动,很可能在升起国旗的那一刻掉落,解决方法就是加入三种很少的化学材料使阻挡球变成“钢“,再安装到旗杆。
当我看到一整条街都是密密麻麻来捐赠自己的家具物品的人群时,我感到了一种的团结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比较后,有恐高的林志远爬上了接近30米的旗杆,装上了新的阻挡球。
是林志远的责任心与爱国情怀,使他战胜了对高度的恐惧,让我国第一面国旗,冉冉升起。比较让我感动的,是林志远反问助手的一句话:“你以为升起来的,仅仅是一块红布么?”不!那是两千万中国人民的牺牲和血肉拼成的,那是所有中国人的奋斗织成的,那是四万万爱国人民的热血的心化成的希望!
那是一种红色的情感!
北京你好
出租车司机张北京幸运地抽到了一张北京奥运会的门票,准备给与前妻一块儿生活的儿子作为生日礼物送出,却被一个来自四川的十三岁小孩留下八百块钱拿走了。后来发现小孩的父亲不幸在汶川大地震中去世,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会场的栏杆是小孩父亲焊接的,于是张北京选择把票让给了小孩。奥运会当天,大屏幕上出现了那个四川的孩子,他怀着无比感激的心说出了票的由来并且向他不曾知道对方姓名的出租车司机道谢。
我隔着电影荧幕都能感受到张北京的善良和对他爱人孩子的深厚情感。
善良是一种金色的品质。
有一种红色的情感叫做爱国,叫做团结,它融进了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化进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有一种金色的品质叫做善良,这也是一种无私的爱,它映在我们的眼睛里,钻入我们的心里,而我们的旗帜便是这两种颜色组成的,它无时无刻不在替我们对我们的祖国母亲说——我爱您!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0月1号上映了《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是由七位导演分别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中国从千疮百孔到强起来,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普通人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唤醒全球华人在这70年来的回忆。影片观看过程中,不少干警热泪盈眶、不少老红军热泪盈眶,大家纷纷表示非常震撼,为祖国点赞,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而自豪,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
开国大典前夜,天安门广场旗杆设计安装者林志远等人,为了升旗仪式的万无一失,在最后14小时里争分夺秒的研究电动旗杆顶部的阻动器。他们遇到了重重困难。先是材质的缺少,几个小时过去了,三种稀有金属还没找到,幸亏清华大学把唯一的一块金属标本送来了。时间只剩一小时时,国旗的阻动器突然断了,可是,保护天安门广场的士兵不让入内。历经百般周折,他们才得以进入广场。新的困难又来了,会焊接的只有恐高的林志远。最终,他克服了内心的恐惧,爬上了22。5米的旗杆,修好了阻动器,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确保开国大典上***转动电钮时,五星红旗万无一失地升起并稳稳停住。
这让我想起了《红岩》中重庆地下党的同志们,他们反抗残暴国民党的任何举动都要小心谨慎,绝对保密。像开办《挺进报》,像从渣滓洞的秘密孔道传递信息,都做到了万无一失。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革命力量,羸得最后斗争的胜利。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和平年代的我们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勤奋努力,长大了发展祖国,让祖国的科技走上世界顶峰,高端的技术不再依靠别国,芯片、滚珠都能自己生产!
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我要迎难而上,艰苦钻研,要有奋斗精神,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小数点一位都不能错。只有这样,将来建设祖国时才不会因粗心而导致无可挽回的损失。我相信,只要从现在起,我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到万无一失,将来一定会有一番成就。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从电影院走出来的时候,《我和我的祖国》的歌词还在脑海里回荡。
电动旗杆上冉冉的国旗,大街上喧嚣的庆祝,鸟巢的一张门标,天际滑过的“流星”无一不体现了我们中国团结、爱国的精神。
近代的中国,人民受尽了耻辱,但我们终于站起来了,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我们赢得世界的尊重,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祖国七十年伟大历程的背后,有许多人默默付出,但不曾让人们知道。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开国大典片段中的准备工作和奥运会中的那张门票。
第一个片段,《前夜》中的那位伟大的工程师打动了我,为了让电动升旗装置万无一失,他制造了按1:1比例缩小的电动旗杆,为了制造车旗,我看到了北京市民的热心,就在阻断球破裂的时候,一位先生送来了宝贵的铬当材料,那位工程师也克服恐高爬到旗杆上焊上那颗阻断球。
《北京你好》中,张北京将自己好不容易得到了地一张奥运会的入场票给了一个来自四川的孩子,当孩子接受采访时,他感谢了那位热心的北京司机,却发现自己忘了他的名字,在屏幕前助人为乐却没被记住名字的张北京笑得灿烂,丝毫不以为意。
我们和国家的关系,就像是大海和其中的浪花一朵,即便我们那样渺小,依旧可以铸就伟大,今天的我们要努力学习,明天的我们要为祖国各地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偶然发现《我和我的祖国》刷爆了老妈的朋友圈。很多学校和单位都高举国旗、用歌声向祖国献礼。
“咦?这可是我第一次见到,我们身边也刮起了如此猛烈的爱国风啊?”我和妈妈这样聊着。
国庆一放假,老妈便邀请我和闺蜜去看电影——正是那《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彻底颠覆了我对祖国、对国旗的认知。
该电影由七个历史瞬间构成,七个故事,153分钟,从1949年的开国大典到2015年9月3日的抗战胜利的70周年阅兵式。都没有直接上映那些恢宏的大场面,而是从大场面背后的一个个小人物入手,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深刻阐述着那个年代那些中国人的影子。
让我最有感触的便是第一个情节《前夜》,黄渤饰演的工程师林治远,负责开国大典上的电动升旗工作,为了一面红旗,他和同事走街串巷去找红绸子。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么较真时,他嘶吼着说:“你以为升起来的仅仅是一块红布吗?28年革命,2000多万人牺牲,换来的红旗,我们能做的只有四个字:万无一失!”
为了这四个字,开国大典的前夜,整整一个通宵,多少人连眼皮都不敢眨一下。特别是当林治远发现阻断球的硬度不够,不能保证国歌奏完后国旗顺利停下时,他便疯了一般,在全城筹集这三种能使阻断球变成钢的材料,正在他们近乎绝望时,老百姓们将自家的锅、碗、瓢、盆、老烟杆儿全都送了来。在时间相当紧迫、安全措施极度贫乏的情况下,他们克服了重重阻碍,在庆典即将开始的前一个小时,一步一步极其艰难的爬上旗杆顶端,修复了故障。当国歌奏响,国旗缓缓升起时,场内场外,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那一刻,我一直紧紧揪着的心,也像林治远一样激动地要跳起来!那一刻,国旗升起时,便是所有中国人心中最美的风景!
在我们看来,一次升旗没有什么复杂的,可在那时,电动升旗在国内还是首次,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他们前前后后,反复试验了5000多次,从细致入微的设计图,精确到克的国旗重量,各项电流电压的测试,修理旗杆顶端的阻断球,让我看到了一段活着的庆典,一段活着的历史。我再也忍不住,在黑乎乎的电影院里,泪盈于睫!
在《回归》这一故事中,讲述了香港回归时中英谈判的过程。当时,英方要求英国国旗在7月1日0时0分0秒准时降落,因为那时才标志英国对香港的统治结束。而中方要求中国国旗必须要在0时0分0秒准时升起,英国国旗则需要提前两秒钟降落。就为了这两秒钟,中英双方谈判了整整十六轮。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时任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交接仪式总指挥安文彬那铿锵有力的一句:“这一秒对你们来说是结束,但对我们来说是开始!这是我们的底线。”
当杜江、朱一龙等人迈着整齐的正步出场时,庄严肃穆而英气十足。这一刻,与其说演员融入了角色,不如说这部影片让我们一起融入了历史。这让我想起了《开学第一课》中杜岚老校长。在新中国成立的那天,澳门还没有回归祖国的怀抱,升中国国旗有很大的阻力。但杜岚校长,没有丝毫惧怕,带领全校师生在濠江中学升起了五星红旗,她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中国人,新中国成立,我们的国旗,我们要升起!”就这样,五星红旗在澳门的上空高高飘扬了整整三天。之后,每年的十一国庆,学校都坚持升起五星红旗。
她身在澳门,心系祖国,把一堂关于五星红旗的“爱国课”,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上到了101岁的高龄。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时年87岁的杜岚女士,把拐杖一搁,再次登上升旗台,亲自拉动滑轮升起了国旗,和孩子们一起迎来了澳门回归的第一天。澳门这个“游子”,终于回“家”了。
这一切,让我明白了国旗的意义。再唱那首《我和我的祖国》,那些奋斗、牺牲、欢笑、泪水都在歌声里与我不期而遇。
五星红旗升起——中国人心中最美的风景!
有那样一个地方,它在世界的东方;
有那样一块国土的版图,是一个金鸡打晓的图案;
世界的第一抹阳光从这里喷薄而出,之后才将蓄足了能量的光热传遍世界。
为这块热土,我想画上一片黄黄的土地,再画一条裹夹着黄沙的大河,还画一群勤劳勇敢的黄黄皮肤的人,这群人在这条大河旁,在这片土地上挥洒青春和血汗,生生不息,自强不息,奋斗不息。
当时光的年轮划上我生命的第13圈,巴塞罗那举行了《我和我的祖国》这样一部电影的首映式,这是我第一次在西班牙电影院看到的第一部中国影片,我想对于西班牙的电影院来说,至少是在巴塞罗那,这部电影也是她来自中国的第一位客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前夜,不知有多少人高度紧张、彻夜无眠,他们在通宵达旦、分秒必争、高强度地工作着,就是为了那一刻准确无误。此时我的笔只想告诉你的是其中一个人,一个普普通通的工程师和他的伙伴的普通却感人的故事。
1949年9月30日下午3点,在北京市的一个普通四合大院里有一队工人,他们正在为明天10月1日上午6点的升旗仪式积极做准备。这是第一次用电动式装置来进行的升旗仪式,他们完全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能够成功。于是,他们中的一位工程师林治远,提出了在院子里搭建一个和天安门广场一样的升旗装置,接着他们做了一次次的测试。终于,决定性的一次测试来到了,大家在心里默默地做着成功的许愿,可就在接近成功的时候,装置中旗杆最上方的那个小小金属阻碍球破了,升旗失败。虽然大家没有沮丧,但是他们却没有金属材料来重做一个。一个工人爬上了屋顶,用大喇叭在漆黑的夜里呼喊大街小巷的邻居们,请大家拿出含金属的物品前来支援。时间一分钟一分钟、一个小时再一个小时地过去了,就在大家在焦急等待中倍受煎熬和感到绝望时,小院子里迎来了争先恐后来“献宝”的人们,当一件件物品呈上来时,所有的人眼里顿时闪起泪花:饭锅、炒菜的铁铲、一把小勺子,甚至座钟里的小小时针……一位化学教授还提供了实验室里最后一点贵重的重金属。倍受鼓舞的林治远用这些东西又做出了一个新的阻碍球……
十月一日清晨六时,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在五星红旗缓缓地升起中拉开了帷幕。
泪花、欢呼、人海、花海,如释重负的林治远一个人走出了会场,飞跳转身……
这就是我的国土和我的国人吗?
为这群人和这片土地,我想画上一个不起眼的小小火花,一个小小的活字码,一张留有草叶木香的小纸片,还想画上一个小小的指南针,因为这是这片土地这群人为这个世界做出的最早的最卓越的贡献,让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星火燎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