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每天都要起早上班,早上叫我起床的差不多就是闹钟了。父母的陪伴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前的“月下时光”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时间似乎没有了。直到那句话的吐出,那杯水的出现,我知道如何形容父母对我的感情——点点滴滴的细节——爱。
那天,我照常放学骑车回家。到家后,我口渴至极,那时,我是多想有水直接“吞”下去。可惜,等待我的是那不容易凉的热水。于是晚上我有一句没一句的向父亲抱怨了一会儿。也是从那天开始等待的事物也变了。
又是一天,天气闷热的不行,骑车回家的我已累得汗流浃背,回到家时,父母也出去干活去了。我扫了一眼家中,“啊,水!”我和姐姐看到目标,冲了过去。这谁好甜呀!当时的凉白开多么美味。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就去学习了。不一会儿,父母就回来了。我并没有发现什么什么异样。说来奇怪,连续几天,天气都是闷热的,回家后的第一位“迎接者”都是我朝思暮想的水。接下来的`几天,“迎亲团”也增加了“新成员”新鲜的水果。一日复一日,我也习惯了“迎亲团”的热情招待。开始的疑惑也没了踪影,随着天气的变凉,那杯水的温度也缓缓增加。
那天,我回家比以前都要早,回到家时又习惯似的去喝水,当握到滚烫的杯子把手时,我喊了一声:“哎呀!”连忙放下手中的杯子,感到十分不解。半晌,我才如梦初醒。那杯水的滚烫与从前温度的适宜……心中暖暖的,又一股热潮涌入心房。一杯杯的水,每天都为我们准备,而一切,却因为我不知多久前的抱怨。
因为我的一句话,使父母操心,为我准备。因为一句连我自己都没有注意的话,被父母牢挂心中。
一杯水的温度,从夏天到冬天,原来,一直都是暖的。
不过在童年,这是一杯多变的水,拥有着神奇的魔力。但是现在,我感觉这些魔力好像减小了,童年也要溜走了,令人不禁感叹。幼儿园的水特别甜,好像加了糖似的,是因为四岁时的糖葫芦,把水泡甜了。幼儿园老师是位活泼、欢快的.女老师,她总是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教导我们,印象最深的是老师教我们做糖葫芦。孩子们多爱吃糖啊!光看着摆放好的水果和蜂蜜就忍不住流口水,才刚串上几个水果就忙着涂上蜂蜜吃起来,我真怀疑自己上辈子是不是一只“吃不饱的乌苍蝇”,吃起来和饿死鬼投胎一样,结果长了一身肥膘,减也减不掉。
七岁的水是酸苦的,因为我的性格和妒忌。首先因为我内向,不敢主动交朋友、不敢打招呼,也不敢和陌生的人说话,和不常见的亲人说话也小声而害羞。虽然也有朋友吧,但不多。直到后来还是因为妈妈的话才化解开的,她说她和爸爸以前也很内向,喜欢不声不响地把自己藏在一个角落里,但是要在社会上生活就必须学会与人交流,现在我们俩都觉得好笑:为什么我们家的人在社会上生活还要过别人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这一关。那时的水好酸,不过我知道,过了这个时段后水就会变甜。
然后是妒忌,妒忌一个没和我有什么关系的女生、后来是一位朋友,不过我不会像电视上那样做什么事害她,但是我就是妒忌,妒忌她为什么学习比我好(当然,有些学科我也比她好)。一开始没什么,也没有和她吵过什么架,反而是从做朋友开始妒忌的。那时的水里有苦、也有甜,甜和苦加在一起,真不知道是什么感觉。
现在的水变淡了,不是因为所有的感觉消失了,而是因为他们相互抵消了,酸甜苦辣出现的越来越多而相互融合、消弭了。不过,即使是淡淡的水,也有它的味道
一杯水,是什么味道的?有人说是甜的,有人说是酸的,还有人说它没有味道。但是,它真的有没有味道呢?或许,全靠你自己去慢慢品
只有半杯水……
只剩下半杯水……
还有半杯水……
半杯水在每个人眼中的衡量度是不一样的。我听说过一个有关“半杯水”的故事:有两个在沙漠中迷路的人,走着走着,两个人分别看见沙漠中有半杯水,其中一个人看见这半杯水心情无比失落:“为什么只有半杯水?”说完将水一饮而尽,继续沮丧地行走。而另一个人看见半杯水却惊喜无比,心中顿时燃起了希望:“还有半杯水!我真是太幸运了!”于是宝贝似的捧起这半杯水继续行走,心中多了信心和勇气。最后,那个将水一饮而尽的人很快就渴死在沙漠中,而另一个人却捧着那无比珍贵的半杯水,饥渴难忍时就小心翼翼地嘬一口,最终走出了沙漠。
“态度决定一切”,米卢的.这句话,激励过多少在运动场上的足球队员以乐观坚韧的态度竭尽全力拼到最后。态度是填涂我们生活的彩色画笔,生活的色彩由我们自己来决定。谁也不希望生活永远都被填充着灰黑色,而乐观的态度能使我们的生命五彩斑斓。“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命运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而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这半杯水足以决定成败!在我眼中,这半杯水是价值连城的水,抓住它就等于抓住了希望。
有一位哲学家说过:“除非你死去,不然没有任何理由让你不快乐。”可见,乐观在我们生活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它让我们能面对失败,泰然处之,吸取教训,从头再来;它让我们学会当困难来临时有不屈不挠的勇气;它让我们懂得当真正面对“半杯水”,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
半杯水里悟人生,我在那清净透明的液体中看到了曙光,看到了希望,这是前所未有的收获!我会紧紧抓住那半杯水,努力勇敢地走向成功的“绿色之洲”。
还有半杯水……
是的,还剩下半杯水……透过玻璃杯,我看到了我的笑容。
近日,广东深圳蛇口湾厦山公园出入口,出现了大批被人为破坏的共享单车。几种品牌的数百辆共享单车堆积成两座“小山”,不少单车的车把、车篮等零件散落在周围地上,一片狼藉。
看到这样的新闻,正在享受共享便利的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管理问题。只是,该打板子的对象,到底是公共管理还是企业对自身资源的管理?
面对堆积成山的.共享单车,从事此领域的企业,显然难逃其责。共享单车作为企业自身的资源,是需要善加管理的。纵然是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标榜的企业,其技术与手段也是让管理服务更加完善,否则要在所谓的公共便利中谋求自身的价值与利益,便是一种滑稽的幻想。
但还应该说,在这一问题上,企业管理的不善与公共管理的缺位很难完全切割开。就如同当年的流动小贩一般,自从共享单车出现在街头,便遭遇了各种管理的困境。比如车辆被恶意损坏,车身上的二维码被贴上了牛皮癣广告,而此前媒体报道,四川成都城管干脆一次性收缴了数百辆共享单车,理由是“非法占道经营”。
基于便利与有序这一矛盾体,人们借助堆积成山的共享单车来反思公共管理,似乎也合情合理。但无论是提供共享单车的企业、参与享受共享单车便利的个人,还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机构,面对有助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共享单车,反思的视野目前尚停留在那辆街头的单车上。企业认为,只要将单车投放到市场,就达到了共享的目的;消费者认为,只要自己能够有辆单车骑就可以了,至于下一个人如何使用并不重要;政府认为,只要把乱占道的单车收缴起来,就实现了城市管理。
但这是我们想要的共享经济吗?我们对共享单车的管理反思,难道不是为了让共享经济有一个良性的土壤环境吗?我们共享的到底是那辆街头的单车,还是一种思维,一种能够根本性重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维,一种企业、个体、政府共同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的思维?
倘若承认我们共享的不只是一辆单车,而是一种社会运转的思维,那么就需要将反思的视野放得再宽阔一些,投放到一个社会良性运转的基石——信任、规则与秩序。这个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要科学规划,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市场要用主流方式推广良好的出行方式,实现健康运营;社会也要积极参与,诸如以社会信用积分的方式鼓励自觉维护秩序者。今天为共享单车花些工夫,将来才能让更多共享经济产品顺利落地。
共享单车遭破坏?治安跟进不就得了!没那么简单:其一,破坏公共设施被抓,轻则有行政处罚,重则有刑法介入,但共享单车不是公共设施,所有权明确,没有报案就没有立案,更不可能处罚;其二,运营商可以选择报案,但共享单车价值低,要构成盗窃罪等不够标准,报案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其三,人为破坏的原因极其复杂,单车使用者不一定就是破坏者,“活捉”责任人无异于大海捞针,要做到精确打击,规制成本太大了。
如果治理层面都颇感为难,那么寄望于对单车的爱惜使用,则基本上更无可能。虽然行为最后都表现为破坏,但心理诱因可以说千奇百怪:有黑车觉得单车抢生意,也有人就是纯粹看不惯,有的人可能是图个乐,还有人就是拿它撒气。举例说,上海有个人连把三辆摩拜扔进黄浦江,当事人的理由是觉得车里有芯片,不安全;广州有扔车进珠江的例子,理由是喝酒之后图个好玩;还有人想把单车占为己有,竟然在座位上放针……凡此种种,要规制更无从下手。
对此,“素质论”是常用总结,但素质太抽象,没有抓住实质问题。关键在哪里?共享单车的模式问题。虽然名曰“共享”,但它确切来说是租赁经济,特点是使用者和所有者分离。来区分几种情况:1.如果你就是车主,你很难对爱车拳打脚踢;2.假如你坐一辆专车,司机作为车主盯住你,你恐怕难起破坏之心;3.但如果你仅仅在租赁和使用一辆单车,车主完全没有在盯你,你有什么理由要特别爱惜它?可见,共享单车产权和责任分离的状态,导致了很多人对它不怀好意。
既然如此,对症下药就是了,药方就是在研发和设计上多下功夫。摩拜的例子有代表性,要把产品设计成“防止所有意外情况”,二维码特别设计,你就刮不花;轮胎实心,你就无法扎带;极简化设计,你一个零件都拆不下;车子极其笨重,你想拿去卖都搬不走。再说价值性,一代摩拜单车的成本到了6000元,你敢破坏这样的车子够不够立案标准,当然够!上海就有判例,某市民觉得摩拜“高大上”就搬回家,结果被判了三个月。
同样,共享单车还存在违规驾驶和停放的问题,很多人觉得停哪就停哪,想冲红灯就冲红灯,原因太清楚不过——不必为这些行为负责嘛!因此,解决违停和驾驶的问题,也需要针对性施策,大体原则是要把责任明确给租赁人。怎么明确?关键还是在平台这里,通过设计信用分规则、举报机制等,记录租赁人的信用状况,对不守规则的人给予惩戒。如此,抓住单车研发、规则设计这个主体框架,单车破坏率将有效缩减。
由上观之,单车破坏行为至少涉及三个层面:在使用层面上,多数人不够精细化;在治理层面上,具有较大规制成本;在设计层面上,给了破坏者可乘之机。因此,需要三位一体来应对乱象:在使用问题上,把责任明确给使用人,引导使用规范化;在治理问题上,对一些代表性破坏行为报案,以儆效尤;更重要的是在研发和设计上发力,把潜在问题消灭于无形之中。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