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描绘画当中,最关键的当然是结构。
现实中很多画家,由于对人物或物体结构缺乏了解,最后只能走形式的路子,在创作中很难拿出具有深度的力作。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方便的照相机(现在都使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可以在电脑中处理图形,能够省却很多造型的麻烦,但是,形是形,结构是结构,并不是一个概念。对绘画的过程而言,形是附着在结构之上的表象,而结构才是对象的支撑;外在形的轮廓无法真正表现对象的内在美。
我们所观察到的对象的外形,那是一种表象,一种轮廓。当对象一旦变换位置,而我们又缺乏对结构的了解,就很难着手。在初学阶段,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利用稳定的三角形来确定形体的大体位置和构图,然后再用小的虚拟的三角形、方形等分解被画对象局部的位置,这样的方法最后只能是比葫芦画瓢,照相般描绘对象。
就像我们已经走过了充饥的年代一样,我们已经走过了缺图的年代,正跨入一个读图的时代。各种图形、图像、图库层出不穷,再用照相的方法——抄照片去再现对象,倒不如干脆去搞摄影算了,那我们还不如照相机来得客观。对画家来说,最难以接受的便是被人夸奖为:看画得多好,像照片一样。也就是说,那些个作品没有强烈、强调和更深层次的东西,缺少画家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和对对象的内涵表现的创意,这又怎么能算得上绘画的艺术作品呢?
艺术的真实,并不是纯客观的真实,而是画家通过自己的感官和手,表现画家内心的感受的一种艺术的真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刻画与刻划。
黄昏,我来到深深的幽谷,在一片沧绿而茂密的丛林边静静地坐下来等待着布谷鸟的叫声————“布谷布谷,布谷布谷”。这声音似乎从远处传来在整个山谷里回响,“听起来像在啼鸣,那凄凉哀怨的呼唤,常激起人们的多种情思”,古人说它“啼”得满嘴流血因而引出许多关于“杜鹃啼血”“啼血深怨”的传说和悲情的诗篇。古人这样的理解,我是刚刚才看道的,这跟我一往的记忆和印象,真是大相径庭,呵呵!布谷鸟属杜鹃科,就是因为喜欢它的叫声,从而对它情有独钟。
很早就听过布谷鸟的叫声,并深深地被它吸引,至今依然不喜欢提个鸟笼到处去遛鸟,就是因为实在不喜欢家养的鸟那叽叽喳喳的噪音,就像是要忍受一个没有头脑唠唠叨叨的凶婆——。然而在寂静的丛林深处,浓密的雾气尽头——布谷布谷的啼鸣就像悠扬的挽歌,一声一声地穿透了整个森林,并穿透了你的身体,久久地在你的心头回想!
沏上一杯茉莉花捧在手里暖暖的,似乎在感念着深秋的来临,想想夏日的狂热,不免由生了一丝惬意,这份清爽,就连随风轻摆的衣袖都婀娜自如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夜渐渐深了,然而却睡意全无,一分一秒地在感受着季节给予我的莫大恩赐!如此我才能得以在这片静谧的浮空之下寻得一席舒适的栖身之地,感谢上帝!每一个季节都有着本该属于它的独特魅力,这使我又想起了曾经的伙伴我们一起去汤峪风景区游玩,听到布谷鸟的叫声。我们闭上双眼心里默念着:布谷鸟,告诉我,我能活多久?一声;两声;三声;四声——如果你能听到4组叫声,你就能活到80岁,更何况它整晚都在鸣唱。哈哈!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每一个听到布谷鸟叫声的人,不妨静下心来多给自己一点点时间,听听它梦幻般的歌声,这歌声会舒缓了你生活的压力,也给你带来平安和祝福!
我们生活在繁华的都市,心里去向往着“田园”般自由自在地生活!这真是很矛盾。财富的积累并不能填满我们向往大自然的原始心态!我们辛劳了一日,但是我们还有着美丽的夜晚,秋日的夜晚其实有着很多很多的遐想,跳跃在指尖的文字里我始终钟情秋风的凄艳、月光的皎洁、雪松的矜持以及初春的懵懂!就像布谷鸟的叫声来自于丛林深处,可是你很难看到它的身影,仿佛在翠绿的松柏枝头,一声声圆润的鸣唱,会给自小在都市长大的并坚强生活的我们,送来一股山泉般的甘甜,就像美酒!
风和雨总是结伴而来的。早春的,带点儿寒气的风,吹醒了万物,树梢绿了,大地绿了,连高耸的楼房的平台也绿了。宋朝的王安石有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说的多么好啊!但又何止是“绿”?
在风的吹拂下,满山满坡的野花睁开了眼,一朵、两朵,一丛、两丛……连成片,汇成海。人们面对这蓝的、红的、黄的……气势磅礴的色彩的`海洋,烦恼没有了,萎靡没有了。感谢春天的色彩给我们带来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再看看春天的天空吧。怎么天空也是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啊,那是孩子们放的风筝。在蓝天白云映照下,千姿百态的风筝潇洒自如地飘舞着,飞升着,多么使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啊!春天属于孩子们,天空属于孩子们,然而他们不是同时也在努力地打扮着春天,增添着春天的色彩吗?
《布谷鸟的夏天》是一本散文集,也是一本写法点拨的集。书中,每个故事都趣味十足,引人入胜,如同一个宝库,散发着诱惑,使人看完充满期待,看时目不转睛,看后回味无穷。在本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就是《马戏团到了镇上》,《小狐狸买手套》,它们非常有趣,以至于我对这两个故事深记在脑海之中,留下了许多感受与记忆。
《马戏团到了镇上》讲述的是十二岁的爱迪与7岁的亚伦兄弟俩去镇上看马戏,由于家庭原因,他们生活很拮据,没有钱去买票,只好与其它贫困的孩子一起,帮马戏团干活,这样可以免费得到一张戏票,免费进去看戏。马戏团里的“督促员”让他们接绳子,亚伦因为年纪小,力气小,所以干活很吃力,手上磨出了泡,但为了看马戏,还坚持了下来。随后,“督促员”又让他们干活,又让他们把上千把椅子搬进去,催促着他们赶紧搬运。爱迪与亚伦此时精疲力尽,气喘吁吁,等干完活领取戏票后,已经是疲惫不堪了,他们没有力气说话,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直到演出结束,他们才醒来。干了那么多活儿,什么也没有看到——他们默默地哭了。
残酷,这是我对这个故事的第一个感受,现实生活中,有时结果并不与你的希望一样。故事中的兄弟倆,为了去看梦想中的马戏团表演,付出了很多力气,结果一无所有,现实的残酷彻底打破了他们俩的梦想,让他们俩坠入了失望的万丈深渊。无情和残酷是当时的现状,多少希望与梦想在那时破灭,盼望被化为了一个悲痛的记忆。在悲痛中站立起来更让我们敬佩。著名科学家爱迪生小时候在火车上做试验,不小心打碎了一瓶黄磷,把车厢点燃了,车长十分生气,打了他一个耳光,并把他赶下了火车,从此,爱迪生一个耳朵聋了。后来,他在一个公司当报务员,因为一瓶硫酸泄漏,流到了经理办公室,毁坏了一块地毯,被再次赶出公司。但是爱迪生没有放弃希望和追求,终于成为了大发明家。现实是残酷的,只有坚信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同情是我的'第二个感受。兄弟俩为了看马戏,不让家里增加开支,自己打工换取门票,他们多想看到小丑、动物们的表演啊,结局跟他们开了个玩笑。他们没有看到盼望已久的东西——都是困意惹的祸,可是那是“督促员”急催干活,是他们干了不该这个年纪***重体力活,使他们实在太累了。他们付出了,可什么也没有得到,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显然这个世界时残酷的,我很同情这对兄弟,同情他们的遭遇。同时,我也要向他们学习,他们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独立、自立、自强,是我应该向他们学习的东西。尽管他们这次什么也没有得到,我想只要坚持这种自立、自强的精神,他们终究会有更大的收获。
《布谷鸟的夏天》中还有许多这样精彩的故事,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书,读好书,给我带来很多乐趣和感受,也丰富了我的情感与语言。更让我发现了一座宝库,一座知识的殿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趁着年少大好时光,何不以读书为乐,以学习为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我们去惬意领略书中的四季之时,感受它的情感世界。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