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4月3日去春游,我高兴的不得了。
虽然不知道春游去哪里,但是我的心情非常激动。而且我希望那天天气晴朗,不冷不热,不要下雨。春游的时候我带点白开水·面包·水果······到时候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目的地出发。玩累了,老师就带领我们到阴凉的地方去野餐,老师们在一起聊天,我们在草地上玩耍,还能躺在草地上休息一会儿。欣赏四周景色,看着到处百花盛开,争奇斗艳一定很漂亮。
我真希望时间过得快点,好早点去春游!
这一类型的读书笔记是欣赏作品的同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评析。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思辨能力和逻辑能力。主要有评析法。所谓评析法是指把读书时对摘记要点的认识、疑问、意见、评论与自己产生的启发、创见、顿悟、灵感结合起来写,既可以寻章摘句,也可以质疑问难,抒发一己之见。一般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叙是议的依据。总的来说,不受内容和字数的限制,不讲篇章结构,既可以大发议论,成段成文,也可以点到为止,三言两语。
从意义方面评析,如:
“人生,治学,亦如游山,要有出众的成就,须立志穷极险远,即使不达顶峰,尽吾志者也可无怨无艾了。生命给每个人只有一次,有志者才可以让生命之花常开不败。衣带渐宽终不悔,有志者才能经受风雨人生。不懈进取。”评析:所摘两段是关于“有志”的感慨,它让“我”明白怎样为自己伟大的目标而努力,而奋斗,成功了是一种壮美,而失败了,也要会心一笑,不气馁,回过头来,前进前进再前进。
从语言形式方面评析,如:
“欣赏高山自然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找到强悍和凝重;欣赏大树,自然会在大树的伟岸中获得自立和尊严;欣赏小草,自然会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执著与希望”。(《欣赏》)评析:这组排比句,语势强烈,对欣赏的底蕴阐述得十分深刻,读来既有音韵的感觉,又让人在思想上深受启迪。
对作品的欣赏评价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前者侧重对思想的启发和情感上的熏陶,后者侧重对写作技巧的借鉴。无论从哪处着手,关键是写出自己对作品的认识,有感而发,有理而评。
当老师对我们说:“下星期二春游!”我一下子兴奋起来:盘算着买什么好吃的东西,和同学玩哪些项目。同学们也个个欢呼雀跃,叽叽喳喳开始讨论起来,完全不顾老师在说什么了。
从上周的星期五到这周的星期二,感觉这段时间是过得多么的漫长。
时钟终于指到了星期一的晚上,吃好晚饭,立刻让妈妈带我去超市买吃的东西。平时妈妈不让我吃的膨化食品,这个时候可起了大作用了,难得一次,妈妈也开恩了。
要到睡觉时间了,我却无法入睡,一直很激动很兴奋,想:“我带去的“三国***”游戏,谁会赢呢?春游跳长绳,我会不会绊倒?打羽毛球我会赢吗……”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从我脑袋里闪过。一阵又一阵的兴奋感刺激着我的神经。看来今晚是个不眠之夜了。
渐渐地进入了梦中。不知怎么会事,我在十二点醒了过来,感觉睡不着,躺在床上想着想着又睡着了。睡到二点十分,又醒了,接着又慢慢地入睡。感觉这一晚好长好长。终于到了早上六点,我迫不及待地叫妈妈起床做早饭。妈妈揉着睡眼朦胧的眼睛,说:“这么早,去学校也没有人啊!”不顾妈妈的“抗议”,我就催着妈妈给我烧早饭,让我早点去学校。
一到学校,和同学们聊起天了,他们也说很兴奋睡不着觉呢。
车子出发了,希望我的春游愉快……
脚一踏进菜市,便是站在两行菜篮子的中间。菜篮里的菜,或是多得顶尖,或是少得可怜。菜篮的后面,总有一双渴望的目光。只要你在某个摊位迟疑一会,那目光便向你投来:“买菜吗?”那目光,那声音,近乎乞求,使我不忍接触。若是你点点头,那目光便立即变成欣喜和兴奋。接着,便手忙脚乱地忙着拣菜。然而买菜的人多自己动手,这时,卖菜人的手便多余了。在空中顿了一下,然后,慢慢地缩回去,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菜被买菜人翻得乱七八糟。若是你摇摇头走了,你背后的目光便暗淡下来。如果你仔细点,定会听到一声淡淡的.叹息。此时,我总是觉得他们好可怜。不买他们的菜,仿佛做了一件亏心事。
还价是常有的事。买菜人心想:“你往天上抬价,我就往地上压价。”于是乎:“这菜多少钱一斤?”
“两毛五。”
“这也值两毛五?两毛吧?”
“早上我还卖三毛呢,两毛五不贵,看这菜多新鲜啊!”
“两毛吧,就差五分钱,何必计较呢?”
“不行啊。”卖菜人不甘愿。
“哼,不卖就算了。”买菜的抬腿就要走。
“喂,请等一下。”卖菜的人着急了,只好咬咬牙,将最不愿的话喊了出来,尔后无力地说:“两毛就两毛吧。”
买菜的满意了,慢悠悠地转过身,慢条斯理地拣着菜。挑了半天,又将菜上的水甩了甩,才拿给卖菜的称。
每到这时,我总是庆幸自己不是卖菜的。我一直在亲人的呵护下成长,卖菜的那份艰辛我无法想象。对他们,我常常流露出一种同情。
我渐渐知道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同样地播种,却有异样的收获。所以,人与人越来越难相处,越来越不愿相助!
清早伸了个懒腰,呼吸着外面的新鲜空气。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山峦映入眼帘,偶尔听到几声鸟叫--唧唧喳喳声音清脆响亮。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我又回到了这熟悉的校园,看着那高大的`教学楼和宽敞的操场。心里似有一股热流在涌动。这一天,也就是9月2号的那一天。我竟是带着一丝羞涩踏进新班级的,心里空空的,感觉这新教室不像是我的家。放下了书包,我就无缘无故地发起呆来:想到了原来的五年三班是多么可爱--虽然有时候吵吵闹闹;虽然有时候朋友之间闹了点小矛盾;虽然有时候班级得不到流动红旗。但是--
那可是我熟悉的大集体呀!可是那个集体像云雾一样溜走了。
低沉的上课铃敲响,我带着忧伤的心情走进这陌生的班级。
林老师上的第一堂课使我感触很深。她并没有像蜗牛一样地一味地讲要怎么努力,怎么认真。而是通过了几个游戏把我们给深深地吸引了。林老师和蔼可亲地地对我们说:我们来做个一,二,三的游戏好吗?大家听后都欢呼:耶--"此时班级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都瞪着大眼睛,想看看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林老师笑盈盈地说:这个一就是一个公式。于是老师在黑板上快速地写下了成功=正确的方法+艰苦的努力+少说空话--爱迪生。接着老师滔滔不绝地分解这个公式,同学们认真听着,思索着。第二个实验是:在左手的中指上画一个圆点。然后把画圆点的中指放在额头的中间。有不少同学闹出了笑话--为什么老师的额头上没有,我的却有呢?原来老师是用;另外一个手贴在额头上。这说明我们平时要仔细观察,不然会闹笑话最后,林老师还送给了我们三个词:自律,奋进,无悔!这堂课是多么地静啊,连一跟针掉下来都会听得到。
接下来的几堂课,也是磁铁般地吸引着我。尤其是英语课。新班级表现的还不错!不会像原来的班级一样,吵吵闹闹。体育课上,到处是欢声笑语。
我越来越感觉新班级有趣了!再也不忧伤了。老师上课精彩,同学们也不赖。瞧,那个同学多么认真;作业多么工整;发言多么积极。
现在,我还有几个同学的名字叫不出来。甚至混了起来,但这并不影响我交友。这个新家让我感觉很good,我深深地爱上了。
新的一天,新的班级,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课本,到处都是新我越来越喜欢这新班级了,越来越习惯这新班级了。我相信我们的班级一定是最棒的!
“王媛,你为什么不算分数啊?”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哦,美琦呀”我漫不经心的答了一句。“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美琦依旧不依不饶,仿佛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可我并不打算回答“不乐意就不算呗,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啊?”我没好气的答了一句。其实,不是不想算,而是怕算过之后心中更感到自卑,感觉自己落后越来越大,一个个红叉叉已经把心中的自信磨灭了3/4,我已经没有太多的自信去算什么分数了,我怕分数出来之后心中会更加难过,或许,逃避会让我的自信“飞一会儿”。……或许,逃避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别人会帮你冲在前面,打探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些风言风语终于引起了空气的振动,刺激了鼓膜,经过听小骨传入了我的听觉神经,进入了我的大脑的听觉中枢,引起了我的思考。“听说,这次王中正考的不错哦!”“不会是第一吧!”“很难说啊,这个时候的男生,不仅仅个头蹿的.快,成绩也上得很快呢!”我转做不经意的看着书,微微不经意的一皱眉,拳头不经意的一紧,心中不经意的一思考:“我怎么能这样,我不能让别人代替我的位置!我不能将好不容易努力来的第一拱手让人!”努力吧!进步吧!奋发吧!
“老师,我想知道我的级部排名!”在推开办公室大门的一刹那,我轻轻的道出了这句心中默念了千万遍的话。“第一”我释然了。
这一类型的读书笔记是把对作品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下来。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叙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复述呢?主要有提纲法。提纲法是指阅读作品后,经过综合分析,把作品的内容按照自然段或者意义段提纲挚领地分条列出,针对不同的文体和个人阅读的需要,编写各种类型的提纲。最为常见的是内容提纲,还有把握文章结构脉络的结构提纲和把握故事情节的情节提纲等。关键是条理清晰,使人看了能一下子总揽全局,理清头绪。
例如下面一篇读书笔记就是对高尔基的《童年》做的内容提纲:
“《童年》与其续篇《在人问》《我的大学》共同构成了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是首篇。在这部小说中,描写的是作者10岁以前的童年时代的生活。记叙了主人公成长、生活的历程,描写了那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阿廖沙四岁时,父亲就死了,于是跟着外祖父、外祖母过着贫寒、艰苦的生活。外祖父有着矛盾复杂的性格,他的内心有善良的一面,但贪婪金钱腐蚀了他的灵魂。在这冷冰冰的世界里,只有外祖母庇护、关心着他,给予他无限的温情和钟爱,并对他进行了有益的教导。
整篇《童年》中所描绘的是一种浓厚的、色彩斑斓的、离奇的难以形容的生活。那段生活,仿佛是由一个善良而且极端诚实的.天才美妙的天才讲出来一个悲惨的童话。但尽管作品中描写了那么多目不忍睹的惨事与丑事,整部作品仍然像阳光透过云层一样放射出了乐观主义的思想光辉。主人公阿廖沙没有被艰辛、痛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压倒,他满怀信心,奋斗拼搏,冲破种种障碍与不幸,不断探索新生活,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使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带上了积极的色彩。”
这一提纲从背景介绍入手,然后概括了作品的大致内容,在第二段中又用概括的语言进行概貌似的总结,让人们从整体上了解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风格,条理清晰,语言凝练,抓住了理解——复述型读书笔记的写作要点。
这一类型的读书笔记是阅读完作品后借鉴作品的写作手法,由自己所感所思写作新文章。要把握两点:一是写的内容是由对作品的触发所得,借鉴作品的写作手法。它既有利于对作品内容的把握,又有利于写作手法的借鉴和运用。主要方法是,有随笔,札记等形式。它既可以巩固和提高阅读效果,又可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升华自己的认识和思想感情。写作字数可多可少,可整可零,非常灵活,既可以从作品中生发出的一点来谈,也可以写看完作品后的整体感受,关键是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个人的独特感受,形成自己的鲜明个性风格。如沫沫的《认识生活——〈小红马〉读书笔记》:
“生活对乔迪来说,是优裕和宽厚的,但他的童年却并不快乐。因为,作者笔下的乔迪常陷于忧虑和迷惘。马驹和母马的死,老人的凄凉晚景,这些看起来孤立和偶然的事件,给乔迪心理上的影响是震撼性的,并且将带入他以后的生活中。享受快乐是人之天性,忍受痛苦比之则更多地凭藉后天获得的能力。对一个孩子来说,尽早尽快地认识自己、了解人生、培养独立生活能力,是成长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美国文学有这样的优秀传统,即让孩子活在现实而不是幻想中,让孩子长在风雨而不是温室中。‘失去’,可以说是《小红马》的主题所在。人的一生由一连串失望构成,乔迪失去的不仅是马,更是对这个世界的一份天真和乐观的信心。快乐总是想象中的,生活不是童话。乔迪遭受的忧伤和痛苦,必然也是所有成长中的孩子要历经和学习的人生课程。乔迪面临的一系列孤立事件所构成的无法预料的陌生世界,等待他去探索、去熟悉、去适应,也等待着所有要长大的孩子去探索、去熟悉、去适应”。
在这里,沫沫对《小红马》的感触升华到对生活的认识,写下了这篇读书笔记。这篇短文已经不是对《小红马》的照抄照搬,而是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和认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