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的传统作用就是作为教材的有声注解,将教材中的字句篇章嚼碎“喂”给学生,教材如是说,教师就如是说。知识的传承需要这种细致的讲授,但只有讲授是不够的。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学习都有一段停滞期、迷茫期,因为大学里的教师大部分不会将教材打开到具体的页数,然后一句一句的讲解,课堂中的许多理论都是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甚至与教材不相合,那么如何去读手中的教材呢?该怎样选择不同的意见呢?新的理论该如何有序合理地安插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呢?
教材犹如是一扇神秘的大门,打开门后的世界更加精彩,学生想要打开这扇门,特别是刚刚进入学习状态的学生,离不开教师的帮助。我们经常说在辅导学生学习时要由扶到放,逐渐让学生摸索出学习的方法,积累学习的经验。一百个读者有一百种对文章的不同理解,不同的学生对于教材的理解也会有不同,教师不是教材的代言人,给学生的只能是方向和方法,至于学生最终会得出什么样的感悟,那就需要他们自己去思考和探求,让学生在离开我们以后也能有效地进行自学。一句话,我们是教材和学生间的纽带,必需却又不着痕迹。
从一开始就猜得到剧情,十足的凑520档期热闹的商业爱情片,张亮和张雨绮从小青梅竹马,断了联系若干年,一个结了婚,离了,对婚姻失去希望;一个三十岁的女人,恨嫁恨到了米国,虽然没有合适的人,还是心急火燎的要结婚,俩人都心照不宣的想重新开始,又不明说,剧情发展用脚趾头都知道哦,完全不用剧透,好像新时代的.不见不散,但是时代变了,作为观众的我们也变挑食了,你继续来这种套路不觉得骗钱骗得太明目张胆么?不建议花钱看这片子,也浪费时间,风景也没拍出来,美国西海岸,好像赶不上一个青岛大……
准确把握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恰倒好处地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三者的关系,这都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本领。现在的教师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必须要有自己对教育的独特的理解,有完善先进的教育理念做指导,并籍此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因此教师的终身学习成为必然。
适应当今信息社会的教师,首先要有先进的理论作为思想指导。教育行为的发生离不开教育思想的作用。现在,伴随着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这一时期,我们教师所要面对的难题和矛盾会很多。如何在应试和素质教育间寻求平衡点,如何正确判断新生的理论方法,又如何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重……一个教师如果能形成一定的教育理念,那么在处理师生关系、处理教学策略与学习的学习策略等方面上就会有自己的特点,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地方造就了出了一批批出色的教育工作者。所以,当今的教师要有自己的灵魂,要具有自己的智慧,这样才能在教育领域发挥自己的长处,大展拳脚。
其次,在提高专业理论的同时,不忘全面发展自己的知识能力,接触新的事物。我们提倡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生出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一名教师,面对着一个班的学生,是否有能力一一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正确快速地解答呢?现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也加速了知识的传播和更新。在网络面前,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变得微不足道,作为教师,想要在课堂上自如地对待学生的质疑,平等地与学生对话交流,那就少不了要更多更快地进行自我知识的更新,活到老,学到老。
爱情轻喜剧《不期而遇》讲述的是一对青梅怨侣之间的爱情奇葩事。大长腿男神张亮扮演的范小闲,是一个十足的捣蛋大王。在一次去往美国治疗病症的旅途中,偶遇少女心爆棚,正义感井喷的李心(张雨绮饰演。
范小闲与李心算是从小长到大的老朋友,但两人之间却水火难容,甚至怨念重重。尤其是范小闲,甚至从小就毒舌、咒怨李心“永远都嫁不出去。”但就是这样一对怨偶佳人,却在一次旅途中狭路相逢了。欢喜冤家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戏码,也由此开启。
既然是欢喜冤家,那旅行的一路上少不了口舌之争。范小闲与李心之间也难免会上演怼天怼地怼空气的麻辣片段。不过,正是在这见神怼神,见佛怼佛的过程中,两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相知。原有的偏见也一次次被剥离,爱的可能也就此生根发芽。
作为一部爱情轻喜剧,《不期而遇》将喜剧与爱情的元素融入的恰到好处。尤其是一些小细节的设置,都让人深感笑意满满。范小闲与李心之间的嘴炮大战,更是让人见识了欢喜冤家的高能。不过,刀子嘴下,豆腐心里,两人都还装着对方。这也让观众在笑出腹肌的同时,深深感受到了真情真爱的弥足珍贵。
读了丁昌桂《名教师是写出来的》一书受益匪浅,我觉得他里面很多话很有道理。其实,不仅仅是名教师需要写作,普通教师也需要写作。写作能够丰富教师的专业智慧,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师的实践智慧和专业技能需要在反思中提升,这就需要写作。
记得有一次在宜兴市实验小学听讲座,主讲者是管建刚老师,他讲怎么教学生写作,怎样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口才非常好,滔滔不绝,让人佩服之至。翻阅有些作文杂志,也经常能够看到他的教学生写作的文章,当然一些教育杂志上的论文更多了。很好奇:这个管建刚老师是如何有这么好的文笔,这么多文章见报。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有一次看他的《教师成长的秘密》一书,才豁然明白。“一个老师要从‘平凡’走向‘卓越’,他的10%是什么?现在,我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诉你,就是两个字:记录!”坚持记录。“只要上班,我就记录,不记录不回家。这是我一年出一本书的秘诀所在。 ”管建刚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做教书匠》《一线教师》等等,记录的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记录里多了思考,多了分析,多了研究。
管老师在书中提到:每天花48分钟的时间用在记录上,记录当天的教育喜悦,教育烦恼,教育小失败,教育小智慧,记上三年,你一定能从平凡走向优秀,再记5年,你一定能从优秀走向卓越。细想我们身边,不乏教育故事,不乏教育灵感,缺乏的是记录的手。只有记录下来,才会永远保存,记录,不是写文章,它是随意的,一两句,可以,八十句更好。不用构思,不求成篇,只要真实与及时。真实,才有价值。及时,是怕遗忘。遗忘非常可怕,当初的一点感想,第二天就会遗忘掉一大半,过几天就忘得所剩无几。只有记录,才会让你的灵感永远的保存。
记录只是管建刚写作的一部分,正因为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写作,才从一个普通教师走向成功,成为特级教师,名教师。
所以,我觉得记录是个不错的写作方法。平时可以记录哪些呢?
一是教学的成功之处。每节课下来,我们总会有一些好的地方,词语教学中,你是怎么样教学生记住词语的。比如,今年教三年级语文,在教“聪”字时,这个字很难记,我就这样教:一个人要想变聪明,首先要用耳朵听。在黑板上写下“耳”。还要用眼睛看,这两点就像是人的两只眼睛,在黑板上写下点和撇。还要口中说,在黑板上写个“口”,还要心里想,再写一个心字。通过这样形象生动的拆字,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聪字。以后只要说到怎么写“聪”字,学生就会说:“耳朵要听,眼睛要看,嘴巴要说,心中要想。”这个聪字的教学很成功,这就是教学中的一个亮点,我们可以把它记录下来。
二是教学的失败之处。即使是特级教师,也不可能每节课都成功。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设计自己觉得很不错,但教学效果却一般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失败的地方记录下来。
三是对比着来写。同一节课,同一个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教学,教学效果肯定也不一样,把这样的对比记下来也是不错的素材。将来写教学论文的时候,就可以运用上这些。
当然,除了一些技巧之外,我觉得要想真正成为管建刚这样的人才,更加需要的是坚持不懈。
《名教师是写出来的》一书,值得每一位教师拜读。
命运的礼物晚一点儿,慢一点儿,波折一点儿,只是为了用心扎个漂亮的蝴蝶结。
别总抱怨自己命运多舛。
世界那么大,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清早忙着出门,竹子没吃早点,在路边摊急急忙忙买了个肉夹馍。
挤上公交车一口咬下去,红色的酱汁四溅,弄脏了她的白衬衫。
竹子在心里把卖肉夹馍的阿姨埋怨了个遍,年龄太大了吧?不记得该放多少肉了?这样做生意还行?
竹子不知道,阿姨每天都会看到这个背着沉重的电脑包,一溜小跑赶着去上班的女孩子,工作辛苦却只舍得买一个肉夹馍充饥。
那天她忍不住把一整个卤蛋切碎了加进肉里。没有多算钱,也没有跟竹子说,只是因为馅料意外地多,所以才会溢出汤汁。
上午公司开会,前台小妹端着一托盘咖啡走进来,绕过庄峰直接给别人先分发了咖啡,最后一杯才放到庄峰面前。
庄峰悻悻地想,不就是自己最近做的项目成绩比较差吗?连前台都知道看人下菜碟了。
庄峰不知道,上次开会,前台小妹听他无意中抱怨了咖啡太烫,胃不好,喝了不舒服,于是她特意把最后一杯咖啡给他,是希望可以放得更凉一点儿。
中午,林骄走到报刊亭,想买一本期待已久的刊物。
老板今天的心情似乎不大好,说没有了。
林骄奇怪地指着摊上说那儿不是还有一本吗?
老板恼羞成怒,跳起来连吼带挥手:那是我自留的!说了没有就没有! 别烦我!走走走!
她气得面红耳赤,扭头离开,想着再也不光顾这破摊位了。
林骄不知道,一个走到她身侧的小偷,正想要把手伸进她甩在屁股后面的挎包里,由于老板的叫骂,也只能停下来任她走掉。
下午,上司叫肖薇进办公室。
他说:你将被外派到非洲公干一段时间。
肖薇瞪大眼睛,问为什么,以往被外派到非洲的人员都是公司的落后分子,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上司说没有为什么,必须服从。
她被噎得说不出话,愤愤地一扭头走掉。
肖薇不知道,上司为了帮她争取这个名额,付出了不少努力。他想升肖薇的职,但肖薇太过年轻,董事会决定让这个女孩子去非洲历练两年,回来便提拔到领导层。这是许多人求之不得的好事。
傍晚,下了一场雨。
利安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辆救护车忽然呼啸着从她身边飞驰而过, 她被溅了一头一脸的泥水,瞬间成了一只落汤鸡。
她想哭哭不出,只觉得倒霉到家。
利安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刚刚生了急病,这辆救护车就是赶着去抢救他的。担心老人家撑不住,所以加快了速度。
小桢出国留学那一天,乘坐的出租车司机是个新手,车速像乌龟,慢得让人抓狂。
赶到机场时,飞机正从头顶呼啸而过。
她欲哭无泪,只能悻悻地去改签。
小桢不知道,几小时以后,在另一班飞机上,会有一个临座的男生,他幽默的谈吐和阳光的笑容征服了她,成为她的真命天子,呵护她,照顾她,陪她共度余生。
母亲给阿睿打来电话。
阿睿正站在刚刚装修好的新房门前,抱怨着单位分的房子多么偏僻,交通多么不方便,听说是老员工遗留下来的,已经很久没住人,不知道荒芜成什么样。
还有即将展开的工作多么艰难,薪水多么微薄……
母亲却在电话那端发出中气十足的笑声。
她说女儿啊,你太有出息了!这么年轻就分到了房子,一定工作很努力吧……妈妈像你这个年龄时,还要自己存钱买砖头和水泥,亲手盖房子呢。家里人听说了都羡慕死了。女儿啊,妈妈真的好为你骄傲。
阿睿一边听着电话里因信号不好断断续续的絮叨,一边渐渐开心了起来。
下一秒,她顺手推开了大门。
毫无预兆地,一大片玫红色三角梅蓦然出现在眼前,充斥着整个院子, 怒放着,如火似霞。
阿睿吃惊地睁大了眼睛。
这里的确太久无人打理,却给了这些美丽精灵足够的空间肆意生长。
她慢慢地放下行李箱,对着满院的阳光与花香,忽然幸福地笑了起来。
……
不要对那些生命中的错过充满怨怼,更不要为此堕落和蹉跎。
哪怕颠簸艰辛,风雨难挨的日子,也是无数双手在暗地里轻扶一把的结果,经历过多少次在万丈崖畔擦肩的幸运。
不要觉得遇到的`是一只等候亲吻的丑陋青蛙。
尝试在它身上落下一吻吧,王子出现在眼前,一切为之改变。
哪怕在此之前,只觉得所有人都把自己当成一个小丑在尽情戏耍……
有些书翻到最后一页,悲伤的情节才会柳暗花明。
有些画绘到最后一笔,才知明暗光影用意何在,呈现出的又是怎样的流金风景。
有些事在转身后才明白,那些看似无意的举动,流露了多少陌生人的善意与真诚。
总有隐匿于黑暗中的钟楼怪人,徒长了一张狰狞的脸,却有着一颗温柔的心。
无处不在的田螺姑娘,在不知道的地方,一汤一饭,安然长伴。
命运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掌控者,更多的时候,它是默默陪伴并随时出手拯救的守护神。它给你的礼物晚一点儿,慢一点儿,波折一点儿,只是为了用心扎个漂亮的蝴蝶结。
上天从未抛弃过每一个努力生长的灵魂,也不曾辜负过每一个擦肩而过的生命。
所有不期而遇的温暖,悄然改变着那些看似惨淡混沌的人生。
这世界偷偷爱着你,只有你不知道而已。
暑假,我读了丁昌桂老师的《名教师是写出来的》这本书,这本书说明了教育写作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提供了教育写作的路径和方法。所以,我想就为什么要教育写作、教育写作写什么、教学写作怎样写这三方面谈谈我的理解。
首先是为什么要教育写作?
“鼓励从低起点的功利性追求起步,但绝不能因此停步,而应向着更高的目标与价值取向迈进,达到把职业价值与人生价值和谐统一的美妙境界。”书里是这么说的。说实话,大部分教师刚开始进行教育写作都是基本都是迫于外界压力:或许是为了评职称、或许是学校要求、或许是为了考核、又或许是为了稿费和荣誉……总之,目的都不单纯,很少有人为因为人生价值和职业价值而自发的进行写作,这也就是说教育写作基本是从功利性追求起步的,创作的思想境界也不高。但是,起步低没关系,只要不停下来沾沾自喜,而是追求更好的目标与价值,那教育写作就有发展和提升的可能。
“教育写作,改变了教师述而不作的定势,让教师从传统的知识搬运工变成了知识的生产者,从感性的实践者变为理性的思考者。”“教师的实践智慧和专业技能,需要在实践中淬炼,更需要在反思中提升,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说,写作改变了他的思维品质,使他怡情养性,静下心来。特级教师管建刚认为,不停地写作使他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提升了教学能力和技术,也提高了教学效能。”这些也正说明了教育写作的发展与提升对教师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随着教育写作能力的进步,教师对教育与教学的思考也会逐渐深入。照本宣科、几十年如一日的机械式教学也许永远在原地踏步,而教育写作可能让教师在反思中提升、在创造中深化。积极的教育写作对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它能够锻炼教师的思维能力,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育写作是基于教育生活中问题的观察,思考与表达,通过仔细观察,勤奋思考,渐渐的洞察力和敏感度增强了。”教育写作有助于梳理教师在教学中的获得的种种想法,能够让模糊的思绪变成清晰的思想,更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力。因此,教育写作是必须的,是基本积极的。
其次就是教育写作写什么?
丁昌桂老师说,教育写作是写问题,问题也就是矛盾。那么问题从哪来呢?我想讲的是“问题从哪来”中的一个小小的点——问题是“从学习中思考辨析而来”。
书中有两个例子,第一个是《清明上河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一直被认为是歌颂北宋的繁荣的画作,我从来没有对这种理解产生疑惑。但是丁桂昌老师在书中写道:“看似包罗万象的《清明上河图》上,少了两种最常见的动物——马和羊。”他认为马匹和羊皮都是军队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从而暗示了北宋重文轻武的窘境,但是皇帝却只读出了歌颂,因此,北宋的积病没有得到救治,最终灭亡。丁老师对《清明上河图》的解读就是创造性解读,在这之前我从未注意到《清明上河图》还能有此深意,这种解读开阔了我的思路。
第二个例子则是对《我不是最弱小的》创造性、深入型解读。在之前的备课中,我对这一课的理解一直流连于课内,却从来没想过思考过为什么“一家四口出行,居然只带一件雨衣”的问题。丁老师从作者入手,终于从他的一本著作中找到了原因:原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孩子都有严重的心灵创伤,所以设定一家四口只带一件雨衣,是为了让孩子去经受风雨的洗礼,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那为什么又要保护蔷薇花呢?因为当时粮食匮乏,蔷薇花果酱要供过冬使用,所以文中的深意是家长会等待时机在暴风雨中教育孩子,保护更弱小的花儿。
这就是从学习阅读中思考辨析,发现问题并创造性解读。因此我们在进行教育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像这样敏锐地发现问题,发现矛盾,创新解读,写出问题,解读问题。
最后就是教育写作怎么写?
不仅文学创作是从思想感情的触发起步的,教育写业也是从思想感情的触动起步的。面对同样的外在现象,有的人会受到触发,而有的人却无动于衷。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果没有对教育材料的高度关注以及敏锐的思想,那么,就不可能抓住灵感、引发触动。
但仅仅有触动,是不能完成教育写作的,触发就像灵感一样,只是一个大体的目标,朦胧的想法。如果你不能够沿着这个思路,一直深入地研究下去,探索下去,那么这个触发,也仅仅只能成为镜花水月,转瞬即逝。所以仅仅有触动,是不能完成教育写作的,触发就像灵感一样,只是一个大体的目标,朦胧的想法。如果你不能够沿着这个思路,一直深入地研究下去,探索下去,那么这个触动,也仅仅只能成为镜花水月,转瞬即逝。如果把教育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人形成的过程,那么触发就是构成人的骨架,它可以帮助你确定大体方向和模糊框架;而对这个触发进行深化,有意识地收集材料,则是为人带来支撑点与血肉;接着,对这些材料进行熔炼、进行规划,、进行精简,也就是所谓的“意化”,这个人才能变得“肌理匀称”;而通过序化,调整并规划教育写作的文章结构,则让这个人的人体结构合理、和谐;再对教育文章进行物化,则是为这个人编织美丽合身的外衣;最后,对教育写作的成果进行“冷却”、“窖藏”,就是让这个人沉淀出出众的“气质”。
这就是教学写作的过程。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丁昌桂老师对教育写作的理解实在太透彻了,这本书只读一遍远远不够,只有常读常思考,才会常有新感受。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