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月球取样返回作文(嫦娥六号月球背面采样作文素材)

嫦娥五号月球取样返回作文(嫦娥六号月球背面采样作文素材)

首页想象更新时间:2024-11-09 14:28:52
嫦娥五号月球取样返回作文(嫦娥六号月球背面采样作文素材)

嫦娥五号月球取样返回作文【一】

11月18日下午14时许,神舟十一号飞船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主着陆场。14时40分许,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听到这一消息,出席第十届黄埔论坛的73岁台胞宓攸武老先生激动地告诉中国台湾网记者:“我为中国航天人骄傲,为中国航天梦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自豪。”

宓攸武十分关注神舟十一号飞船,收看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的直播现场。10月17日,他也观看了神州十一号飞船发射的直播现场。11月18日14时许,当电视荧幕直播神舟十一号飞船顺利着陆时,他悬着的心放下一半。14时40分许舱门打开,经检测,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身体状况良好。他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完全放下了,称赞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为中国航天梦抒写了壮丽的篇章。

宓攸武还将“神舟十一号飞船已安全着陆”这一消息告诉了参加第十届黄埔论坛的同伴们,大家报以热烈掌声,祝贺中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安全着陆,希望中国航天梦早日实现。

“中国航天梦是属于所有中华儿女的梦想。”中华当代两岸学术交流协会副会长刘镇灯表示,他身边的亲朋好友都非常关注神舟十一号飞船,关注航天员景海鹏、刘冬,时常通过网络查询关于神舟十一号或者航天员的相关新闻报道。中国在航天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台湾同胞亦有荣焉”。他希望两岸同胞能够携起手共同实现“中国梦”。

正在出席第十届黄埔论坛的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理事长王平,观看了神舟十一号飞船顺利着陆的直播。他表示,台湾同胞身为中华民族一份子,“我们真的与有荣焉”,两岸同胞共享中国航天强国与中华民族复兴的荣耀。

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正元老先生说,神舟十一号飞船安全返回为两岸同胞注入了一针兴奋剂。中国航天人为祖国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他希望两岸同胞能够共同努力,继承中山思想,振兴中华,早日实现“中国梦”。

嫦娥五号月球取样返回作文【二】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神十二”的发射为“梦圆九天”立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迈出我国探秘浩瀚太空征程的重要一步,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从神话故事里嫦娥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到苏轼笔下的“羽化而登仙”,再到明代万户“飞天”的探索……中国的飞天之梦穿越千年,但对太空的憧憬与向往没有变,逐梦九天的脚步没有停下。“上九天揽月”是中华民族的梦想,标注于时间的坐标上,也标刻在精神的高度上,航天梦想代代相承,伟大精神生生不息。

“神十二”发射时的轰然巨响是最震撼人心、激荡热血的音符,它的发射成功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此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相较以往,不但出舱时间大幅增加,多次出舱更为飞天增加了难度与挑战,任务的复杂性可想而知。从关键技术的攻克、元件材料的集成到整体构造的优化实属不易,“神十二”的发射成功,背后浸透着几代航天工作者和航天员的辛勤汗水,也见证着中国对航天事业的不懈奋斗。

奋斗是圆梦的翅膀。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试验田”中勤恳耕耘,心有天地经纬、脚向浩瀚天宇,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艰苦奋斗,在反复试验求索中砥砺前行,在精益求精攻关下追求卓越,敢闯难关、勇开新路。一个个航天员在严格系统全面的训练中学经验、强本领,飞天遨游、出舱行走需要扎实的功底,需要他们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寒来暑往的刻苦训练让他们拥有超强的意志力与自信心。为了伟大的航天事业,航天工作者与航天员,将艰辛与曲折作为事业发展的“阶梯”,以志气锻造骨气,以骨气厚积底气,在接续奋斗中实现航天事业更高水平的创新与突破。

从“神一”的发射成功到“神五”“神六”“神七”的`宇宙之行……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成果丰硕。在“追梦”的道路上,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征途,每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前所未有的挑战难度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鲁迅先生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由双脚踏出来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开拓出来的。从1956年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至今,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发展中一以贯之的坚持,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自然少不了弯路,闯前人没闯过的关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为先驱,方能成为先锋,唯有敢闯,才能闯出新天地,抢占“新高地”。

伟大事业孕育着伟大精神。回望航天事业发展史,无论是“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还是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成就;无论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建成,还是“嫦娥”奔月与“天问”探火,从大胆设想到成功实践,无不彰显着中国与时俱进的航天实力。中国的航天事业从艰难起步到艰辛跋涉再到取得辉煌业绩,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国身影、中国足迹,在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必将引领着14亿中华儿女万众一心齐奋斗,激荡起磅礴伟力。

嫦娥五号月球取样返回作文【三】

长达33天的在轨运行,神舟十一号想要“回家”,第一步就是和天宫二号分离,然后是制动离轨,进入返回轨道。

随后,飞船开始自由下降。从离开原运行轨道到进入大气层之前,飞船要完成推进舱分离,建立再入姿态,返回舱要建立正确的再入姿态角(速度方向与当地水平面的夹角。这个角度必须精确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角度太小,飞船将从大气层边缘擦过而不能返回;如果角度太大,飞船返回速度过快,就会像流星一样在大气层中烧毁。

飞船返回舱进入稠密大气层后,是返回过程中环境最为恶劣的阶段。空气密度越来越大,返回舱与空气剧烈摩擦,使其底部温度高达数千摄氏度,返回舱周围被火焰所包围,因此,对返回舱要采取特殊的防热措施。

最后,返回舱开始开伞着陆。在距地面10千米左右高度,返回舱的回收着陆系统开始工作,先后拉出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使返回舱的速度缓缓下降,并抛掉防热大底。在距地面1米左右时,启动反推发动机,使返回舱实现软着陆。为了迎接它,地面回收试验队已进行过多次演练,做好全面准备。

看完神舟十一号返回地球,真是振奋人心,太伟大了。

嫦娥五号月球取样返回作文【四】

11月3日消息,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完成了从总装测试厂房到发射塔架的垂直转运。现在,“大火箭”首飞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长征五号的芯级,也就是中间的主体部分直径达5米,比一般的火箭主体直径大了50%,体格壮实,绰号“胖五”。这次发射任务主要是检验“胖五”设计的正确性、飞行的可靠性,以及发射场和火箭之间的匹配性。作为运载火箭的“重中之重”,“胖五”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从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至今,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237次发射,发射成功率高达97%左右。从国际上来看,从1957年到2015年,全球共发射5400多次,平均发射成功率是91.5%。

如果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比作一个大家族,现在其家庭成员已经有17个了,实现了从常温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运载能力覆盖高、中、低各种轨道,能够满足不同载荷的发射要求。

但是,随着火箭发动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人类对宇宙空间的不断探索,世界主要航天强国纷纷推出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比如欧洲的阿里安5、美国的德尔塔4和宇宙神5。而中国现有的长征家族原有的成员在面对未来载人空间站、探月和探火工程等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任务,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长征家族迫切需要新引入一位“大块头”成员扛起重担。

哪怕不算前20年的研制期,仅仅是立项后的砺“箭”,“胖五”就花了10年时间。按说在新一代成员里,“老大哥”“胖五”是最先启动研制的,但是却比长征六号和长征七号这些“兄弟们”更晚“成家立业”,足见其难度之大、风险之高。

虽然一路走来道路并不平坦,坚韧不拔的“胖五”却比现役火箭的运载能力提升2.5倍以上,还能够与其他家族新成员共享其研制过程中产生的创新成果。

“新一代运载火箭按照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思想进行设计,从国家最高层面规划我国运载火箭的整体发展,尽可能多地采用通用技术,降低研制成本。”长征五号总设计师李东说。

比如,“胖五”用到的推力大、比冲高的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曾被外国专家认为“(中国能设计出来,也不可能制造出来”,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各个不同构型火箭共用的基础动力装置,在之前长征六号、长征七号火箭首飞任务中,都有过出色表现。再比如,“胖五”先进的“新三垂”测发模式和全三维数字化设计也都率先在长征七号上进行了成功应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