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的是,伽利略选择这座中世纪的古城作为他实验的场所:一是用以吸引民众的眼球,这是在向权威亚里士多德挑战;二是比萨斜塔的“斜”,一定不同凡响。比萨斜塔适合铁球坠落时的观察角度,我大概还恶意地想象,那种斜拉桥状的古塔,三角形一样的弧度。然后两颗铁球,从高空直线坠落,砸在草地上或者石板上,尘土飞扬。
上世纪末,都说比萨斜塔堪忧。人类贪婪对地球的索取,导致比萨城地下水被过度开采;加上比萨斜塔年代的久远,这座闻名世界的斜塔面临倒塌的危险。意大利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关键是修复者经过严谨的推算和演绎,成功运算了比萨斜塔坍塌的时间。然后模拟修复的可能,终于找到一种可行的途径,完成对比萨斜塔的修复。既然已经修复了,那么比萨斜塔还是中世纪的比萨斜塔吗?这座每年以微小的角度倾斜的比萨塔,所有的魅力都在这种微小的倾斜运动中;都在将倾不塌的诡异路径上。人类是不会允许斜塔的毁掉,修复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这段路途仍然属于托斯卡纳。金黄成熟的向日葵地掠过车窗,看见成堆滚成圆柱的草垛,在午后的艳阳里,像极了外星球。真的,那种陌生感从踏上托斯卡纳就一直出现。在这样美妙金黄的阳光里,万物都会自然发酵成熟。旷野的边缘,山丘渐渐平缓,在这样成熟的阳光里我们进入比萨。比萨临近意大利西海岸,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喧嚣的集市,比萨冷清的`让人迷惑。千年一叹,绝非平常。
车子泊在城角的一家加油站,意大利的加油站一般都是自助式。土路尘灰,城墙是新修的,内斜。几个垛口开发成观景台,巨大石块垒成的缝隙里,野草萋萋。城内城外,两种景观。虽然都是低矮的建筑,城内大多古老而有规划;反而是城外的民居,杂乱的,一幅休闲图景。隔着一条大路,间或几个空旷有院子的住宅,也清爽地改建成酒吧、饮食铺,或者民宿。这样的比萨,闲散慵懒;配上午后的艳阳,人人都想躺着,听风看景。
过了一座古老的城门,内里豁然开朗。中世纪的建筑体在眼前晃动,这样逼真,有这样梦幻。比萨的这份被人遗忘的清冷,在这古城的遗址前面得到很好的诠释。我们站着看了历史变迁,秘密都在这些中世纪的建筑里。一抹断墙,几粒砖瓦,都沉浸着历史的风雨。几棵松柏常青,默默兀立在时间的清流里,亭亭如盖。
我们沿着石头铺就的街面行走,尽头就是比萨斜塔。几杆铁臂戳在那里,一架杂乱的重型机械。边上就是比萨斜塔。逆光,挺在斜阳的界面上,是几何学。路旁的阴影里零散地坐着几个黑人老外,看见我们居然说:“你们好!”我晕。意大利有大量做生意的华人,也许前人的慷慨,让这些黑人老外品尝到甜头。
路上没有什么游客,现在的比萨还太热,这里的温度更是离谱。靠近斜塔的路面一侧有大量的意大利餐厅,石头路面上摆着餐厅的桌椅,即使这样热火朝天的夏季,意大利人依旧可以浪漫地在座在热浪里喝一杯意式浓咖,或一杯葡萄酒。巨大的排风扇吹着雾化的水汽,桌布飞扬。我感觉四周的是热腾腾的,选了一家餐馆吃饭,随口报出:“巴萨尼奥!”四周投来惊疑的目光。
不是我们太大声了,应该是我们太随意了。服务员笑了,点点头去忙。我们吃到了地道的乡村千层面,闷热的餐厅里忽然想起早年去过的卡帕多西亚仙人烟囱,我们也是这样坐在平常人间的房子里吃馕,一室闷热。饮料是烫的,千层面是烫的,连着木头的桌椅都是烫的。
比萨,绝不是只有一座孤零零的斜塔。这里已经被开辟成成熟的景区,一条甬道的尽头是教堂,教堂绵延着教堂,侧边的空地上就是比萨斜塔。一层地基下陷,又叠上一层地基,中间兀立着的就是大理石斜塔,弧形的窗,拱形的洞檐,筒状升起;顶部有廊道,可以观看低矮的比萨城。我可以想象当年伽利略的实验,他是对的,这斜塔有点古怪!斜得骇人听闻。入口处有铁栅栏,没有什么游客上塔楼。
然而,斜塔是新的。边上不远有铁臂,叠着巨石,想来是修复的时候用来平衡斜塔。斜塔的石头居然全是新的,不是以旧修旧吗?这完全不是我以为的中世纪比萨斜塔。它成了现代实验的产物。修复,没有还原比萨斜塔的历史。那些石块上的青藤和苔藓已经完全没有踪迹了,大理石块被打磨的异样完整与光滑。这座斜塔,还可以矗立无数个世纪。
比萨斜塔的鼎鼎大名早以如雷贯耳,暑假里,我终于如愿以偿,有幸参观了这座百年不倒的斜塔,亲身体验了它的奇特与奇妙。
走进斜塔,便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斜塔的“斜”。整个人都不由自主地往斜塔的一边斜,连站都站不稳,似乎随时都有可能“砰”的一声栽倒在地上。我们随着人流,开始攀登斜塔。由于楼梯全部是绕斜塔的边缘沿着圆形360度向上攀延,因此我们整个人都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一会儿向南,一会儿向北。我不得不躬着背,缩着腰,猫着身,向上攀爬,在斜塔内竟会感觉到这么“斜”,真是百闻不如一试啊!
终于,我们有惊无险地登上了塔顶。那旖旎的风光热情地迎接着我们的到来。我连蹦带跳地跑到栏杆旁,极目远眺,瞻望四周,只见一栋栋星罗棋布的房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熠熠生辉,整个比萨城虽然破破旧旧,但却井然有序,也是颇有意境的。房屋虽然外形不一,但在顶层总会有一个小窗户从瓦砾堆里“探”出头来,探头探脑,无言静观着大街小巷内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人群。
我来到了著名科学家伽利略曾经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地方。望着塔下那曾经坠落过两个铁球的石板,踩着那曾经有一位伟人站着做实验的地方,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激动。曾经辉煌一世的成功,尽管已经化为泡影,不复存在,但却深深地埋藏在这座百年不倒的斜塔内。伽利略,这个家喻户晓、举世闻名的科学伟人,尽管已经与世长辞,但却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中。伽利略,告诉了人们“我们要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的人生哲理,就像在漆黑的夜空中为迷失方向的人们点亮了一盏灯,指明了道路的方向!
建塔之初,塔体还是2113笔直向上的。但兴建至5261第三层时,发现塔体开始倾斜,工程4102被迫停1653工。塔体出现倾斜的主要原因是土层强度差,塔基的基础深度不够(只有3米深),再加上用大理石砌筑的塔身非常重,因而造成塔身不均衡下沉所致。这种情况的发生,完全是由于建筑师对当地地质构造缺乏全面、缜密的调查和勘测,使其设计有误、奠基不慎造成的。塔停建96年后,又开始继续施工。
为了防止塔身再度倾斜,工程师们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如,采用不同长度的横粱和增加塔身倾斜相反方向的重量等来设法转移塔的重心。但由于建成的三层倾斜已成事实,所以,全塔建成后,塔顶中心点还是偏离塔体中心垂直线2米左右。600多年来,因松散的地基难以承受塔身的重压,仍然继续而缓慢地向南倾斜。塔基南面已开始下沉。特别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塔已向南倾斜了大约30厘米,斜度达到8度,塔身超过垂直平面5.1米。1972年10月,意大利发生的一次大地震使斜塔受到了强大的冲击,整个塔身大幅度摇晃达22分钟之久,极其危险。幸运的是,该塔仍巍然屹立。这种“斜而不倾”的现象,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使比萨斜塔闻名遐迩。
这座堪称世界建筑史奇迹的斜塔,不仅以它“斜而不倒”闻名天下,还因为1590年,意大利的伟大科学家伽俐略,曾在斜塔的顶层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让两个重量相差10倍的铁球,同时从塔顶落下,结果,两球同时着地,一举推翻了束缚人们思想近2000年的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关于重量不同的物体其下落的速度也不相同的“物体下落速度与重量成正比”的理论。伽俐略开创了实验物理的新时代,被人们称为“近代科学之父”,而他用来做实验的斜塔也因而更加遐迩闻名。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