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的早晨,我轻轻地推开窗户,一阵醉人的清香扑鼻而来,我顺着香味看去,原来是院子里的两棵桂花树开花了。
桂花虽小,但开得很茂盛,像一粒粒用金子做成的米粒,躲藏在碧绿的树叶丛中。桂花虽然没有牡丹那样高贵,也没有荷花那样亭亭玉立,但是它却默默地为我们带来一缕缕清香。
听奶奶说,桂花晒干后还可以撒在年糕和猪油米花糖上,撒上后,整块糕和米花糖都会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有人还收集桂花干做枕头,做成的枕头又香又软。
俗话说:“八月桂花,十里飘香。”我喜欢桂花,不仅喜欢它的清香,更喜欢它的朴实无华!
我看到妈妈把鸡翅放进微波炉,就对妈妈说:“你在和我开玩笑吧,烧菜都是用锅的嘛!你用微波炉怎么烧呀?”妈妈说:“你这就不懂了,用微波烧只要四分钟就可以烧好了,而且好像烤出来一样好吃。”“不会吧,这么快啊!”
“哎呀,鸡翅都快烧焦了吧,快去拿呀!”妈妈赶快跑过去把热腾腾的鸡翅从微波炉里拿了出来。哇,真香啊,终于可以吃了!我的肚子都饿得咕咕叫,口水都流出来了。刚出炉的鸡翅吃起来又香又嫩,好吃极了。
对了,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就是在烧鸡翅之前,在每一块鸡翅上撒一点碎冰糖,这样的鸡翅吃起来会更加好吃一些呢。
相对来说,音乐活动是大多数教师很难把握的活动,也曾观摩过一些音乐活动,发现了一些音乐公开课出现的需要我们推敲的地方,结合陆老师的这堂课,想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活动目标是否适宜?在音乐活动中,大多数老师会将目标定位于“学唱歌曲”,这当然毋庸置疑,但是,“学唱”仅仅是学会记住歌词吗?答案是否定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学唱的\'内容应该不一样。大班孩子的学唱应该还包括一些音乐技能的掌握,如:附点、节奏、休止等。《七彩光和果娃娃》这首歌曲的特点是歌唱、念白相结合,那么,念白部分的节奏掌握、休止符运用、轻快演唱是否可以作为活动的目标呢?
二、图谱的完整出示是否有必要?在这个音乐活动中,教师为了便于孩子们记住歌词,把整首歌曲用图谱来表现。但我认为,图谱只适合具体形象的歌词,比如:“橘子、香蕉等”,这些用图片表示的话一目了然。但有些抽象的歌词,如“光宝宝溜下地”等,就很难用图片来表现。聪明的老师会想尽办法来画图片,并告诉他们 “这代表什么?”由于图片不直观,孩子们看到后还要想一想 “这是什么?”,才能记起歌词。那还不如直接讲解歌词来的爽快、有效。所以,我想,像《七彩光和果娃娃》这样的活动,教师的重点在于歌曲的念白部分,那么,念白部分的图谱是需要的。其它部分老师经过讲解,孩子们理解了也就可以记住了,不必大费周章地全部使用图谱。
三、幼儿主体性是否体现?这可能是所有公开课的弊端。特别是借班上课的公开课,由于对孩子们不熟悉,老师们为了使课堂万无一失,往往采取保守策略。包括目标定位的下降、开放性提问的减少、师幼互动的局限等。在整个活动中,老师有很多放手的机会,但都没有敢放手。比如:在学念白时,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发现“前面两个水果都是两个字,最后一个水果是三个字”。也比如:在分角色演唱时,老师不必安排,孩子们完全可以自主选择唱歌唱部分还是念白部分。
以上看似振振有词的反问仅供参考,还有待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又是一个桂花飘香的季节,不同的校园,不同的朋友,一起坐在教室门口的桂花树下,微风乍起,偶有几个小精灵在空中回旋着飞舞。闭了眼,轻轻地小吸了一口,却始终品不出浓郁香味中的那份原有的甜,心中顿时有一种酸酸的感觉。猛然地,时光把我拉到了那个难忘的傍晚。
也是秋天,放学了,可班上总有一群和我一样不愿回家的野孩子。其中一个忽然提议:嘿,你们知不知道学校里的桂花开了?可香了!不如我们去捡桂花吧!大家一听,一致称好,于是便一起冲出了教室。
我可不愿跑,一个人漫步着。那时正值傍晚时刻,太阳早已隐去了,可余晖依旧,金灿灿的,安静的\'教学楼在余晖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威严。我走在小道上,远远地便听见他们的笑声,走近了一看,他们早已忙开了,跑来跑去。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和伙伴们笑着,抢着,好象地上满是捡不完的宝贝。手里拿不下了,就放口袋里,口袋装满了,就塞在帽子里,开心极了。整个校园回荡着我们的叫声、笑声。快,快捡呀,哈哈!
累了,我们全都一下子倒在了草地上,头靠着头,腿搭着腿。身子是歇了,可嘴还不闲着,一起讨论着最想去的地方。直到嘴都动不动了,只好安静了。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香气,很浓,伸出舌头,仿佛还能尝到甜滋滋的味道,就这样,不知不觉的,我记不清直到什么时候才醒
嘿,身旁的朋友拍了我一下,我才一下子睁开了眼,下午还要呢!咱们回教室吧!我轻轻地恩了一声,吐了吐舌头,费力地爬了起来。
六一儿童节,妈妈终于同意给我买那块我梦寐已久的橡皮,这块橡皮有股浓浓的水果香味,闻到那甜甜的味道,就想让人一口把它吃掉。
我是娜娜,我有一个非常好要好的同桌叫依拉,她家司机每天都开奔驰接她上下学,在学校我们每天形影不离。可是,最近有点不对劲了。
美术课上,老师让我们写生,依拉找不到她的橡皮了,我便爽快的把橡皮递给她。下课了,依拉却没有把橡皮还给我,我去找她想要回橡皮。“接球”,我远远地看见依拉和同学在“打球”,我凑了过去。围观的同学告诉我,依拉把我的橡皮用成了两半,并且正用一半的橡皮当球和同学玩起来了。
我气冲冲地穿过人群,“依拉你怎么可以这样呢?这是妈妈新送给我的!”我跑回座位上哭了起来。依拉走过来很不屑地说:“什么爸爸妈妈送的\',不就是一块香味橡皮吗?明天还给你一盒就是了,还至于哭吗?小气鬼。”做个鬼脸就跑了,我哭的更厉害了。
第二天一早,我在校门口见到依拉刚下车,兴冲冲地向前跑。刚想喊她,昨天橡皮的事情一下子浮现在我面前,脚步一下子慢了下来。哼!不理她。其实我已经不生气了,但我心里却有点不舒服。我一直对自己说,只要她向我道歉说对不起,还我一块新的橡皮我就原谅她。
不知不觉一个上午过去了,我预想的情况没有出现。午休,我忍不住了,气哼哼地高声问道:“我的橡皮呢?怎么没还我?”可她跟没事人似的,不理不睬的回了一句:“哦,忘了。”我眼睛一瞪,梗着脖子看着她,等她后面的解释。她忙乱地翻着笔盒,嘴上却漫不经心地叨了着:“呀!我的橡皮又忘记带了,太糟糕了。”我一把将我的橡皮紧紧的抓住攥在手里:“这次我不会借给你了。”
她这时才扭过头望着我,眼睛瞄了瞄我紧握橡皮的手,没有说什么,继续写练习。我紧攥橡皮的手一下子泄了气。梗得僵硬的脖子也塌了下来。手不自觉的伸到了她的面前,“给!”我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别再弄坏了,记得还给我。”这时的我像个大姐姐一样,所有的不愉快都释怀了。
宽容别人真好!
这个故事告诉我,人要坚持真理并不是简单的,首先第一关就是不要被荣誉、金钱或其他等等诱惑,像文中第一位学生,想得到苏格拉底的表扬,让同学们刮目相看,他就放弃了真理,即使什么也没有闻到,他还是把手高高的举了起来,还大声回答苹果是香味的,这个同学还没有进门槛就”摔了”。
第二关有许多人都“败”了,他们想跟别人比,觉得别人答的上,自己也要答得上,要不也太没面子了,这样就又有一部分人放弃了真理,选择了回答苹果有香味。
即使有些人过了第二关,那第三关就不一定了。第三关是权威,许多同学都觉得如果自己要是答不上,就会挨批评,他们怕了,只好放弃了真理。
最后一关就更难了,当你“战胜”了权威也不能得意,因为你还有更强的“对手”,那就是群众,当所有人都放弃了真理,他们就会以团队来针对你,这不是,最后一个同学也被群众这庞大的力量给“压倒”了。
在现实中就更加了,会有人不断干扰你,让你不再坚持真理,变得随波逐流,只求与大家一样。如果大家都这样,还会有真理的存在和伟大的事业吗?读完这篇文章,我希望自己能有勇气做一个坚持真理的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