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居闹市,心在山林。把闹看作虚无,把静看作享乐。不为官场,不要名利,只为快乐放荡不羁。幽静的山,湛蓝的天,碧绿的湖,搭配掩映着金黄的叶,黄叶姗姗落下,缓缓入水,他醉了,沉醉其中。
累了,歇息在墙下,看见那金色的菊花,忽觉心头一阵,便笑了,正在入微欣赏时,不经意间,眼睛朝前望去,本想感知其菊,悠然见南山,南山胜景,使我倍感精神,天空飞鸟结队而归,这真是令人感慨啊,没有了华市的喧闹,有的只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般的清新脱俗,累了去睡,饿了去食,渴了喝酒,这是一个多么真实的,多么自由的。淡泊是一种心境,一种无止境的心境。 远眺高山,瞻望归鸟,那将是多么的自由,心远喧闹,是对的,不必叹息,弃离官场,不必可惜。清静、自然,永远是不开心时,给予心灵的方向。
我虽然同样也建屋居住在尘世之间,耳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嚣之声。请问人怎样才能达到如此的境界呢?内心远离世俗居所自然就偏僻。在东边的篱笆墙下面采来一把菊花,悠闲自得地抬头就能望见南山。
南山之上黄昏时分的景色最为美好,归巢的鸟儿结着伴飞回了山林。就在此情此景中蕴涵着人生的真谛,要悟懂时却已忘记了如何表达。
作诗最重要的是要有细腻的文笔与感情。就需要提高一个境界看世界:就像一颗草,平庸的人看到的是仅仅的一颗草;又有些人看到了草的生命价值;而文学大师看到的却是草的内心世界。想写,不是像为写诗而写诗的人们那样填词,编字。而是很安然的抒发内心感情,韵味是自然而然的产生的。
更高层的是:需要摆脱匮乏的禁锢思想。现在的社会的人全是卢梭所谓的唯物主义者,太恐怖了,境界高尚的人需要的是澄澈的完美主义。完美主义一定是要培养的。首先,你要明白人生的价值与生存的意义,排开消极思想,不然有时过于悲观了。其次,你要向着本心所向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这正如一条路——路边都是五彩缤纷的风景,你应该在陶冶的同时不忘目标,那彼岸尽头的完美。何顾他人的言行呢?
实际上根本不需要那么在意那么多人的感情,对于平庸的人应采取置之不理,
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方空间,提高生命的价值。千万别听政治书上说的这个世界多么美好,只有真心对你的人你才有面对的价值。
然而,写诗并不在乎单调的词句。所谓的细腻是对情感而言,谢婉莹的`“繁星·春水”就是这样,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那样美妙。在看大师的诗歌时,不是学习他们的套路,而是以自己的眼光,追寻格物的幻想,以自我的感情笔法,与大师交流。
与此同时,多练笔也能提高写作素养。写诗不在多而在精,平庸的打油诗一文不值,要创造自己的意境,实际上不难;在诗的篇头就可以引出切合诗题的背景;结尾就更好结了,意味悠长。富有遐想而与大意吻合。内容可以随着你的心情而定,是飘忽不定的时空转变。
作诗真的很随意,但是你刻意地编出诗却很难。可是,写诗就是从编诗开始的。大概编个几首就熟能生巧,自然而然地写出真正的抒情诗了。从而多加观察社会现象,在美妙的事物中陶冶,追寻自己的美妙青春。你的诗会更加流光溢彩,甚至超越古人。简而言之,“境界”是一个很难的关,它存在外在因素和内在修养。外在的:你和境界高的人在一起,自然而然境界提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内在的修养就更需要在磅礴文学书海中潜移默化的熏陶了。
《论语》就是一本可以提升人境界的好书,别看他枯燥无味,实际上颇有价值。孔子的思想虽然一部分是片面的,可是你看看文下朱熹的批注。完美的文学结合,你会立刻明白许多人生哲理了,心灵境界潜移默化地提升。
之所以境界大师能说出千古流芳的,是因为他们懂天,懂生命,懂哲理。
因此,静下心来。有时间从作业堆里走出来,安心地看看大师的作品,比在学校的义务教育会有多的无法想象的发现与提高。你完美的人格也就油然而生,学校的教育只是让广大青少年摆脱无知,将来与他国竞争的。它并没有按着每个人的特点和素养而区分。所谓的成绩,只是客观的代表一个测验,不要看得太重。
正确地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拒绝平庸,你一定会在求知陶冶的探索中明白价值观的真谛。真正的价值观不是唯物。唯美只是一部分,更高层的应是向着自己所想而奋进,完美的诗篇就很容易作出来了。这时,你一定会发现高层境界里的珍奇。
从编第一首诗开始,慢慢来,循序渐进。你一定可以学会作诗的!你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诗人!
一阵湿呼呼的露水味儿,透过窗户,钻进了鼻子。迎着金色的阳光,我信步跨出屋门,来到小院里。又是一个新鲜的早晨,空气清冷。一轮旭日从东面的山间爬了起来。
渐渐的,街道上热闹起来了,来来往往的路人,过往的车马,熙熙攘攘的人群,好一副热闹的景象。
片刻之后,回到小屋中,斟上一杯清酒,随性作几篇文章,不觉沉浸了美妙的仙境,僻静的`山林,忽的,又好似来到了桃花盛开的桃林中。
酒醒,我安然来到东篱边,随手采了几多菊花。秋日的菊花呀,又是一副灿烂的景象。悠然间,抬头望见了美丽的南山,或许,就有位老神仙住在那有着淡淡清清雾气的山上吧!
秋日的黄昏下,山谷中的微风带着丝丝凉意,裹着点点花香,向山的这头飘来。归巢的鸟儿们合群结伴飞回了家。
此情此景包含了多少的人生真趣呀,这时候,想要用一个词语去描绘这美妙的景色,却早已忘记将用什么语言去形容了。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当代大诗人陶渊明早早地起了床,提起锄头扛在肩上,向自家田地里走去。
我辛勤地在田里耕作,任凭汗水如同雨水一般滴落在田地里。直到正午,我才回到家中时,夫人早已把饭菜端在桌子上。这时,便是我最开心的时候,虽然只可以品尝那仅有素菜的美食,却也可以品尝那自酿的菊花酒。
下午,当我躺在院门外的椅子上欣赏远处风景时,门外已是车马喧哗、人声鼎沸。但,一个心远地自偏的人,何需理会那杂乱的声音?我看着天上嵌着的几朵白云,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其中,一旁是飞翔的鸟儿,一旁是那缓缓移动的`云彩。我的心,仿佛也跟随着云彩随风飘荡。
片刻之后,我来到幽静的菊园中,看着那满园菊花,采摘着那丛菊花,不正是一件惬意之事吗?我捧起一簇菊花,嗅着那一丝淡淡的幽香。无意中,抬头望见了那高耸入云的南山,正巍巍地立于天地之间。
邻居家的年轻人曾经问我:“陶公,为何您身处如此喧闹的环境里,还如此的逍遥自在呢?”如果要问我为什么这样,那只能是因为我选择了避离凡尘俗事。这样,就自然深感幽静深远、逍遥自在。反之,如果终日被凡尘俗事所困惑,又怎会有如此感觉呢?
傍晚,夕阳西下,可我仍然沉浸在菊花的幽香中难以自拔。正当这时,那成群的倦鸟沐着夕阳的余晖,回到南山的怀抱中。而我,依然在怡然自乐中沉醉,沉醉于这幽香的菊;沉醉于这醇香的酒;更沉醉于心灵深处的平静世界……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