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有先入之见,认为作者想表达的是一个现象问题。正如同在他那个时代当中电视广为普及,人们一方面惊讶于电视—这种科技扩宽了人们的视野,让知识更为普及化,一方面也觉察到其中稍有不妥。正如同当今的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但事实上看完整本书之后才发现并非如此。科技,就任何时候而言,不存在好坏,因为它仅仅是个工具。道德属性是人们发明创造的,正如同我们不能用人类道德去批判动物世界的好坏一样,以道德的好与坏来评价一件工具本身就很可笑。
当然言归正传,在我看来,作者实际上想表达的,其实是对知识的不尊重。大多数人通过电视(网络)轻而易举地接触到不同的知识。正因为如此轻而易举,故而产生懈怠,从而不认真对待。Postman在文中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如果一个人在做报告过程中三番两次不断中断,或是上个厕所,或是泡杯水诸如此类,听报告的人不仅会觉得莫名其妙,更会对这场报告的专业性产生质疑,从而不认真对待。电视便是如此。当然其还以传教和电视娱乐做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在此姑且不表。由此看来,寓教于乐,前提是教,而非乐。学习本来就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或许在几千年前孔子已表述的非常明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思考,思考了再学习,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基本环节。且Postman进一步指出,娱乐化下的批量知识生产知识给予人们的是模式化的思维模式,限制了思维的多样性。不记得曾经在哪里看到过的一个例子,颇为相似。人的眼睛是一种很独特的器官,我们可以看的范围其实很广阔,但人们通常会将焦点放在自己关注的事物上,而忽略周遭。但值得注意的是,是人们自己决定焦点在哪,但电视(或诸如此类)却是替你决定焦点在哪。或许不是很恰当,但足以说明一二。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还提出了两个解决办法。其一是让人们清楚地明白自己只是在看电视,但作者自己也承认这操作起来很难。另一个则是依靠学校教育。而在我看来,或许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学校应该教会学生尊重知识,认真对待学习,也该教会学生以何种态度对待娱乐。显然,以身作则的'方式更为可取。
三秦儿女翘首以盼,九州儿女共聚一堂。开幕式的第一项是运动员入场,一共37个代表团,上千位运动健儿带着自信、阳光迈入了主会场。来自五湖四海的同胞们,将由此汇聚在一起展开拼搏。身为东道主的陕西体育代表队共派出了741位运动健儿,他们代表了陕西,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胞们。激昂的国歌在开幕式上响起,我们全体同学虽然不能在现场观看开幕式,但是当听到国歌的那一刹那,我们自发的全体起立,向国旗敬礼。看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次升国旗不同于我以前参加的任何一次,因为这面国旗是在陕西西安——一座我生活了17年的地方升起来,我又怎能不为之自豪,为之骄傲呢?
在带着憧憬与希望的歌唱声中,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节目展现在全国人民眼前。身着精美华服的`少男少女们组成了华服方阵,一瞬间,仿佛让人梦回盛世长安,人们在音乐声中期待回味。一曲高亢的秦腔,诉说着三秦大地的风土人情,让全国人民在秦腔中感受陕西人民的热情与豪放,感受着陕西人民对于全国运动健儿们的热烈欢迎。如果这两个节目让人们感受到了陕西的韵味与古朴,那么接下来的《创新未来》便让人们耳目一新。平衡车、5G技术、载人航天工程,一个个科技感十足的节目登台,让我们了解到陕西在科技创新方面,为我们的祖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在陕西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上,孕育出了新的生命力。陕西正紧跟时代步伐,在追赶超越中突破自我。
开幕式的最后一项是点燃全运圣火。来自宝塔山的圣火,经过苏炳添,马龙,杨倩等奥运冠军之手点燃,让我们感受到奥运冠军就在我们身边,运动离我们并不遥远,全民健身并不是空谈。我们也要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这不仅是响应全民健身,更是为了自己健康的体魄。
穿过千年期待,追着未来出发。全运会正式拉开了帷幕,也希望所有的运动健儿能够赛出风格,赛出水平,为第十四届全运会增光添彩!
读林清玄是起于语文课上的一篇课外阅读《温一壶月光下酒》。当时读到三段就已被这温柔、温暖、温馨的笔触打动,未曾看着后边儿的大量诗词人物就断下心来定要好好地读一读林清玄。等读到后边儿的人物佐证,才晓得这书还是得多读,肚子里装的几斤几两,读书时都得派上用场。只那时下手太快,书已到手,也就略去了这文化不够的问题,还是想从林先生的笔下感悟到哪怕一丝半点儿的性灵。
读《清欢》是起于一首名为《陶然四季》的歌。词是我很喜欢的一位词作者择荇所写。曲中多是二十四节气的串联描绘,充满了淳朴的田园生活气息和古代劳动人民顺应天时的智慧。而其中的“清欢百味,不过粗茶饭。阴晴冷暖,无非布衣衫”也使我对清欢二字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正值外边儿的语文补课也正提到了苏轼的“人间有味是清欢”,看来清欢这书是迫不及待地等着我去翻阅。于是我不得不在数本林先生的书中率先启封了那一本《清欢》。也正是这本《清欢》开启了我对于心之境界的追寻。
天晓不因钟鼓动,月明非为夜行人。
天空并非因为鼓声响起而现出光明,月光也并非为了照亮行人而垂影空中。
林先生告诉我们,人们所感受到的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然的规律更替,而并非有人力相左,之所以有人在这之中留下了情丝万千,皆是源于他们心中的那片景致。
此处不经意让我想起了王国维先生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只要心中有诗,看何物不是诗;只要心中有爱,看何处不是充满了爱。相反地,若是我将愁苦淤在心中,那哪怕是百花齐放、黄鹂欢鸣,也只会徒添了烦恼罢了。张继落榜听到寺中钟声,既是悲情又是抚慰。这其中内涵,皆因心中所想不同而现出不同的风貌。
外物不为己力所改,吾心却因吾念而执。
用心去感,万物皆有灵。用何心去感,万物皆有何灵。此乃一悟。
我赞美眼前的茶、远方的油菜花,还有将永远在心里飞舞的紫色梧桐花,因为我赞美!
天下之大,美何处无存?都市中的我们或许是与钢筋水泥相处得太久,以致忘记了世上还有那么多值得赞美的'事物。
茶美、梧桐美、桃花美……
山美、水美、天空美……
泥土有香、阳光有味,连空气都流存着美的气息……
人人都可以发现这些美,人人都可以忽视这些美。
而林先生说,文学家“是在一切中看出美”。
茶品起来美,制作起来也美;梧桐落叶时美,光溜着肃穆萧条的时候也美;桃花开时美,桃花败后也美……美无处不存,却又善于伪装。文学家总是慧眼,能识出好些美来。我们却“开窍”不久,还得细细地寻找一番才是。
我赞美生命的伟大、赞美造物的神奇;我也赞美生命的衰败、年华的老去。善用发现美的眼睛。此乃二悟。
心里总是不忘对你真诚的祝福,就像夜夜不忘升起的星星。
这是林先生去杭州时,一位少女读者赠与他的装满水土的瓶子上印刻着的两行小字。
林先生就着这瓶水土、信件与小字谈到爱的表达。
我很欣赏赠以水土这样的方式,读到这篇时甚至不觉眼眶湿润。这也是我为什么将此篇内容记载在这“三悟”中的最后一悟的原因。
我从未收到过水土这样的礼物,也从未看到身边有谁收到过这种“廉价”又“不美观”的礼物。同学之间常送的大都是些包装精美的东西,或是一句简单的“生日快乐”,甚至通过网络送你一只虚拟的蛋糕或是一束虚拟的鲜花。我羡煞了古之人的折柳挽留之情,时常对于这种近处的“送礼程序”感到力不从心——这使我不能感受到爱,或者说,这使我无法感受到他们的真心。我不知屏幕那一头的人心中是否真的有个我,还是做套程序,以免我会“怀恨在心”?
林先生此处的表达爱的方式我大抵是能够明了的,其中唯美的意境却真真是让我落了泪来。
我将你放在心上;我对你微笑;我真诚的注视着你,这便是最好的爱。
此,乃三悟。
清欢二字,我时常将它译为清淡的欢愉。没有豪情万丈、没有壮志凌云、没有霸主雄心、也没有浓墨重彩,味道寡淡却回味深长。就像面里面最简单的一碗阳春面,也像是行走间不经意低头看到的那一朵野花。有心之人从中细品,悟出好些美来;粗心之人则粗粗略去,匆匆走过当下。
林先生将“清欢”与“淳喜”放在一起,也因此有了“清淳斋”,我却依旧对这清欢二字情有独钟。
清欢何处寻?且从吾心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