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发明、发现都是从生活中找到灵感的。
最近,我就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个疑惑不解的问题。外婆给我买了一个粉红色的新书包,它的形状有些像四分之一个椭圆形,上面还印着一个白雪公主。昨天我对着书包发呆。从上看到下,从左看到右,还在用手画着它正和反的轮廓。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都说眼睛看见的所有东西都是反的,现在我看见书包是正的,书一本也不会掉出来;但其实现在的书包是倒过来放的,书包里的书为什么没掉出来呢?这不是与科学家牛顿的发现矛盾了吗?难道那时科学家并不知道眼睛看见的一切东西都是反的?那这属于是研究的一点疏忽吗?
自从我发现了这一点,我就有些怀疑磁场的原理是真是假。我打算以后去好好研究一下,说不定我的发现也能震惊世界。
笑归笑,我脑里不由得浮起一个问号:书上说蜗牛是有眼睛的,它不只是靠触角识别方向。但蜗牛的眼睛在哪?我怎么看不见它呢?
于是我捉了几只蜗牛,放进玻璃缸里,扔下几片白菜叶,想看看清楚蜗牛的眼睛到底在哪儿。
第一个探索目标是蜗牛的上身,我想蜗牛的眼睛应该和其他动物一样在嘴巴周围吧,我躲在柜子边偷偷观察玻璃缸中&ldqu;熟睡&rdqu;的蜗牛。不久,一只大一些的蜗牛从&ldqu;门口&rdqu;探出了头,头上的两只触角也伸了出来。只见它慢吞吞地爬到菜叶上,又慢吞吞地找嫩叶,才慢吞吞吃起来。见它吃得正津津有味,我才悄悄地直起身,用放大镜对着它看,朝嘴巴那儿看。也许是它的嘴巴太小了,几乎看不出在咀嚼。但放大镜中的.蜗牛嘴巴周围,除了细小的条纹外,没什么像眼睛的。
第一个探索目标失败!
我的第二个探索目标是蜗牛的触角,因为它吃叶子的时候。都要先用触角碰一碰。
又有一只蜗牛&ldqu;醒&rdqu;了,我正好验证一下是不是每只蜗牛吃食时都用触角碰一碰。
果然不出我所料,那只蜗牛爬到菜叶上后,便伸长了触角碰了碰。我便用放大镜对着它的触角看。只见触角的顶端有两颗圆圆的眼睛‐‐跟其他动物一样,眼白中间有一点黑圆点。
我又反复对其他蜗牛作了观察,结果都一样。
第二个目标探索成功!
真高兴,我发现了蜗牛的眼睛,在触角的顶端。
生活中的发现,细小微略的往事。这种偶尔往往是微妙的。往往产生于生活的偶尔,也孕育在生活的偶尔中,杉树林的快乐,夹翼在生活中的发现,火烧云的奇妙闪现在生活中的发现。以至于,牛奶加茶,也晃在生活的发现。但却总是存在于偶尔中。即使你挖空脑袋去想,也未必能发现什么。其实,这也是生活的多彩。
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提起重大的发现,大家可能会想到科学家,似乎和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距离。但是,只要用心,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耐人寻味的科学现象。
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我开始留心观察了:偶然中,我发现在冬天,高高的电线总是绷得很紧;而到夏天,电线就会耷拉下来。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我怀着一颗炙热的好奇心,上网查了资料。原来呀,这是因为热胀冷缩的原因。最有趣的一次——我在家里画画,没过多久便画了大半。最后,只剩下用油笔勾线了。可是不听使唤得手不小心把笔掉到了衣服上。于是我想到用清水洗。没想到却越洗越脏。心急如焚的我想到用纸巾擦,用开水泡。却还是消灭不掉可恶的污迹。我不知不觉走进了厨房。一眼望过去,看到了那瓶白醋。我马上想到:油笔的油是油性的,白醋是酸性的,那就一定能用醋把油污弄掉!于是我在衣服上脏的地方滴了几滴白醋。等它干了以后,再放到加了醋的水里面。我又搓又洗过了一会儿,那油污竟然没有了!那又磋又洗又泡都洗不掉的油污,竟被几滴白醋消灭了。还有一次,我不小心把200毫升油倒进了水里面。我心想:这下可惨了,妈妈非得骂我了。过了一会儿,油竟然浮在了水面上!原来啊,油的比重是比水轻的。真是塞翁失马,焉祸得福啊!
给我一双慧眼,让我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我不禁发出了感叹。这个世界,有太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去发现。我真想把它们都找到,品味世间的奥妙。
发现,可以让一个人提升自身知识,丰富自己的积累。一个人只有善于发现,才会离成功更近一点,因为,成功的道路上只有不断发现,才会走向成功的彼岸。
你走在路上,你会发现树叶在动;当你和别人对话的时候,你会发现嘴巴在动;当你观察太阳,你会发现太阳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当你早晨不再赖床,早起的时候,你会发现早晨的空气是多么的清新……只要你善于发现,就会知道这世界许多奥秘。
还记得,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明明是红色的,他却看成了蓝色,他觉得自己的色觉有问题,研究了两年,发表了论文《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病症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还记得,法国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到熨烫的衣服上,后来,他发现被灯油滴染的地方,不仅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促使他发明了干洗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这两个例子告诉了我们要善于发现,只有善于发现,才会知道这么多的'奥秘。所以,做个有心人是十分必要的。
就说学习吧,只要你有心,善于发现,通过用心,切实的理解和把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处处留心皆学问,否则,不管你再怎么聪明,也无法理解问题的实质,掌握知识。想想,中外名人、科学家,哪个不是生活的有心人呢?当你在学习上碰到一道难题是,也许你立刻就会说;“这道题不懂做,还是不要想了,直接放弃。”但是,如果你仔细研究,慢慢发现,也许你就不会觉得难了。你也许这时就会笑着说:“原来这道题这么的简单
所以,凡事只要善于发现,你就会发现其中的许多奥秘,离成功又更近一步。
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暑假的一个星期天早上,当我从睡梦中来时,天以大亮,爸爸妈妈早已上班去了。当我穿好衣服,肚子已经咕咕叫了。我赶紧洗脸牙,就去吃妈妈早已准备好的稀饭。我一边吃,一玩弄着桌上的东西。忽然,我发现桌上还有一个鸡蛋呢!我使劲一转,真好玩!我又从冰箱里拿了一个鸡蛋,两只手同时将两个鸡蛋一起转。原先的一个鸡蛋转得又快又稳,时间又长,可刚从冰箱里拿出的那只鸡蛋却转不了两三圈,就歪歪斜斜地躺在桌子上不转了。
我一下子来了兴趣,又去转动那“罢工”的鸡蛋,可还是老样子。而原先的那个鸡蛋还在欢快地转呢!这是怎么回是呢?
我看看“罢工”的鸡蛋,又看看还在转的鸡蛋,真看不出有什么差别!我摸摸“罢工”的鸡蛋,又摸了摸刚才欢快地转动的鸡蛋,都一样光滑,沉沉的,也没有什么两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又不停地转着鸡蛋,一边探索着它转与不转的原因。突然,“罢工”的鸡蛋“啪”的.一声,掉到地上;蛋液流了一地。我急忙从桌子上拿了一块抹布去擦地上的蛋液,不料却把桌上的另一个鸡蛋带到了地上。咦,这个是熟蛋!然而,我冷静下来想:为什么熟鸡蛋转得快而生鸡蛋转得慢,甚至不动呢?
我看着两个已破的鸡蛋,熟鸡蛋蛋白蛋黄凝结在一起,是一个整体;生鸡蛋蛋白是液体而蛋黄是半固体。我用双手搓转熟蛋,整个蛋一起转动;搓转生蛋时,蛋白和蛋黄不能一下混合起来转动,鸡蛋自然就不能旋转了。
啊!我高兴极了!我发现了熟蛋和生蛋转与不转的秘密,我恨不得马上告诉大家我有个“伟大”的发现!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几千年来,文人身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自我和狂妄。或是恃才傲物,或是自命清高,或是孤傲不群,皆而有之。然而,擅于发现并学习他人长处,事之以礼,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
楚国音乐家俞伯牙,善弹,却曲高和寡。遇樵夫钟子期,善听,能感悟伯牙心境。两人成为“高山流水”般知音,遂结为兄弟。第二年,子期病死,伯牙摔琴谢知音,不再抚琴。知音的故事流传数千年,已经成为惺惺相惜的“英雄识英雄”的典范。它向我们昭示,学会欣赏他人也是做人的一种至高境界,欣赏与被欣赏同样是快乐的,成功的。
人们常用“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来阐释善于发现人才的问题。然而,谈得上欣赏的却又是一回事。人才常有,发现人才也常有,但真正懂得欣赏的却很少。欣赏是一种发自肺腑、源自灵魂的感觉,是心与心的交流,是“士为知已者死”的动力,绝非阿谀奉承、曲意逢迎所能及的。当然,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人才也不例外。知音的故事为我们诠释了真正的欣赏,是必定能客观对待他人的优、缺点,“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
小时侯,《晏子使楚》的故事让我懂得“橘生淮南为桔,橘生淮北为枳”的道理,明白“土壤”对人成长进步的作用,也让我明白待人接物不可戴“有色眼镜”,有时换个角度,也许另有一番景象。我们知道,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都会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也会有属于自己的“贵人”,正由于他们在你奋斗、拼搏过程中,鼓励你,支撑你,并欣赏你,让你明白自己的`个人价值,重拾信心,发挥出个人潜能,最终将成就你自己。相反,没有人去欣赏你,发现你,那你可能会一直消沉下去。如果一定要说是金子就会发光的话,那么也要有人去把它从不见天日的矿里开采出来,放到合适的地方才行!
学会欣赏他人必须要能胸有雅量,能阅人,能容人,放大他人优点,忽略他人缺点,这样既能让别人感觉自身价值,也能让自己从中受益,这也是所谓的双赢效益。欣赏他人大多是擅长发现“类已”的人,见贤思齐,因为他们觉得英雄所好略同。然而,真正懂得欣赏他人的人,也应当会欣赏“不类已”的人或者说是敌人,尊重对手,欣赏他们可敬之处,让别人受宠若惊,才能蠃得别人的真正尊重。有时候,还能达到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谈笑间矛盾灰飞烟灭,何来不痛快?而鸡肠小肚容不了人,成不了事,最终也成就不了自我。
欣赏自己是孤芳自赏,欣赏他人才是慧眼识才。惟有“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胸襟,才能真正学会欣赏他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