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老幼的态度是关心,还是漠视,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方面。我们亲爱的祖国是文明古国,更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和传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就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的是我们不仅要尊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尊敬别的老人;不仅要爱护自己的孩子,还要爱护别人的孩子。《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它讲的是孔融按照长幼顺序分梨,而自己却挑选最小的。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尊老爱幼,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现代伟人鲁迅也有一段“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意思是:冷酷无情未必是真正的英雄豪杰,而疼爱小孩子的又如何不会是大丈夫呢?你可知道山中的猛虎兴风狂啸,尚且频频回顾它心爱的小老虎。是啊!连最凶恶狠毒的老虎都知道疼爱自己的孩儿,那么,当我们的.小弟弟,小妹妹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更要以宽广的胸怀去原谅他们,帮助他们呢?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前辈们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
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不能只停留在思想和口头上,而要付诸实际行动,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比如说:当爸爸妈妈辛苦劳动的时候主动端茶递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以减轻他们的负担。我认为这就是尊老爱幼的开始。还有,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我们虽然能力不大,但也应该有所作为。比如说:当我们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不小心摔了一跤,旁边的人却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的时候,我们可以主动跑上前扶起老人,如果摔伤了,还可以扶他到医院去;当马路上的车辆络绎不绝,小孩子吓得不敢过马路的时候,我们可以带他们安全地通过斑马线;当老人提不起重东西的时候,我们可以主动帮他提。总之,每一次充满爱心的行动,每一次尊老爱幼的行为,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甚至毫不起眼,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就必将起到榜样的作用,在无形中可以感动和潜移默化周围的人们。如果全社会的人都能养成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会更和谐,更融洽,更亲密,人间将到处充满爱。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行动吧!
一天,小猴出去摘桃子,他走得非常匆忙,都忘记关门。
一头狮子经过,看到这么美丽的房子,就先住了进去。过了一会儿,小猴回来了,他看到一头狮子在自家沙发上休息,吓得连忙跑到门外,大声对狮子说:“这房子是我的,你赶紧离开这儿。”狮子不理它,不讲理地说:“现在我住进来,那么就是我的。”猴子在外面急得团团转。突然它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对里面的狮子叫道:“既然你说这房子是你的,那么我们来比赛搬南瓜,谁最快到达终点,谁就是这房子的主人。”狮子想:“这么小的猴子,怎能比得过我?”就自信满满地说:“好,我接受挑战。”
等他们准备好了的时候,天都快要黑了。狮子吃力地把南瓜扛在背上,不一会儿,就累得大汗淋漓,趴在地下。而猴子呢,把南瓜当皮球,不一会儿就滚到了终点,它十分轻松,一点儿也不觉得累。猴子毫无悬念地胜出了,狮子呢,垂头丧气,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猴子很聪明,夺回了自己的`房子。狮子只能灰溜溜地回到了自己潮湿的洞穴。
我最喜欢看漫画了,这不,语文书上也有一幅。
奇怪!“母子上车处”怎么会站着一个个身强体壮的男人们啊?你看看他们一个个衣着光鲜,道貌岸然,俨然是一副副知书达理的样子。可是,他们怎么就没有看见那五个醒目的大字?怎么就没有看到那一对被挤到一边无辜而可怜的母子?噢,对了!这不正是一个个“假文盲”吗?在这五个醒目的大字面前,他们要么视而不见,把眼睛闭得紧紧的,一脸的冷漠;要么,就扮成文盲,好似一个字也看不懂。
想想我们的身边,装文盲的事儿多着呢!有人明明看见“请勿践踏草坪”的警示牌,却照样在上面睡觉的;有对医院那么大一个“静”字好像没看见,动辄就大声嚷嚷的;公共汽车上明明写着“老幼孕妇专座”,却坐满了虎背熊腰的男子……像这样的.例子一火车也装不完呢!
我们以前一直引以为荣地称中国为“文明古国”。在古代,外国人一听“中国”这个词就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弟子规》《三字经》,妇孺皆知,孔融让梨,我们耳熟能详。一个个头最小的梨让我们懂得了谦让。一个几岁的小孩子尚懂得先人后己,礼让三先,难道一群大男人就不如一个孩子?将不属于自己的方便据为已有,还索性冒充文盲?
看着这幅漫画,我真想大声呼吁人们:让我们行动起来,让那些假文盲真自私的人无处可逃,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沐浴着文明的阳光。
记得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以看出来我们国家有多么重视尊老爱幼的美德,社会上有多么重视尊老爱幼的美德。“百善孝为先”这句话从古代流传到今,可见古代的前辈也多么重视尊老爱幼的美德啊!国家也非常重视尊老爱幼的美德,如:社会上建立一些孤儿院和老人院,孤儿院是那些被父母狠心抛弃的小孩的大家庭;老人院是那些被子女放弃抚养权的父母的大家庭。
老人需要什么?老人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需求,而不是物质上的需要。老人只是想要孩子们能够回家陪陪他们吃饭,聊天……孩子们需要什么?孩子们需要的也只是精神上的需求。孩子要的不多,只要父母能够多呵护多关爱他们。其实老人和孩子要的真的不多,要的只是家人的陪伴,难道也不可以吗?
我邻居家的亲戚的一个小姑娘她很可怜,父母在她六岁的时候出车祸死了。本来还有爷爷奶奶带她,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染白了爷爷奶奶的头发,爷爷奶奶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爷爷奶奶就靠早上捡些破烂,下午在农田干活来维持生计。渐渐的,这个小姑娘长大了,懂得爷爷奶奶的辛苦,于是,放学后就帮着爷爷奶奶干些家务活。吃饭时爷爷奶奶问她:“乖孙女,你帮我们干活不会影响你的学习吧?”她连忙说:“不会,不会,你们怎么这样说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的日子就这样度过:爷爷奶奶为了孩子的未来努力着,而小女孩则是尽力帮助爷爷奶奶,为爷爷奶奶分担。
同学们,你们看这个小女孩多么孝顺。我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平常有为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分担过家务吗?”我觉得大部分同学的回答都是:“没有。”那么从现在开始,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家人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吗?要让这尊老爱幼的美德从我们这一代精彩的发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春秋时期有一个很高明的画家,这天被请来为齐王画像。画像过程中,齐王问画家:“比较起来,什么东西最难画呢?”
画家回答说:“活动的狗与马,都是最难画的,我也画得不怎么好。”
齐王又问道:“那什么东西最容易画呢?”
画家说:“画鬼最容易。”
“为什么呢?”
“因为狗与马这些东西人们都熟悉,经常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只要画错那怕一点点,都会被人发现而指出毛病,所以难画,特别是动态中的狗与马难画,因为既有形又不定形。至于鬼呢,谁也没见过,没有确定的形体,也没有明确的相貌,那就可以由我随便画,想怎样画就怎样画,画出来后,谁也不能证明它不像鬼,所以画鬼是很容易的,不费什么神。”
在这个寒风凛冽的早晨,是上班的高峰,许多车站都挤满了人,有几个身强力壮的叔叔为了方便早一点坐上车,竟全然不顾站在旁边的一对母子,面无愧色地把他们挤到一边,自己却霸占了这个专门为母子而设置的上车处。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刮着,那四个叔叔仍无动于衷。母亲抱着孩子,眼巴巴地望着这几个高大魁梧的“男子汉”……
这是我在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一幅漫画――《假文盲》里看到的景象。作者借着漫画的形式,揭露了社会上这种不文明的举动,讽刺了社会上这种不道德的人。看了这幅漫画后,我不由得联想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像这样的假文盲并不少见――公共场所分明贴着“不许抽烟”的牌子,但仍有不少人在旁若无人的抽着烟;草坪上立着“请勿践踏”的告示,但依旧有许多人从草上穿过……难道他们都不识字吗?不是的。在他们中间不缺乏有知识分子。但是,在利益面前,他们却宁愿做这样的假文盲。这样的人,只能成为社会的蛀虫。一个国家,如果都是这样的假文盲,那会成为什么样呢?那么,这个国家肯定乌烟瘴气,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国家也会一天天衰败下去……
真不明白,如果那些生活中的假文盲,看了华君武先生的这幅漫画后,会做何感想?是羞愧?是不屑?还是像木偶人一样无动于衷。
近期我读了《格列佛游记》,这不是我第一次读这本书,但较以前来说这次的感触深一些,距离作者蕴藏在小说中的思想近了一步。《格列佛游记》这本书出自1762年,作者斯威夫特借助一次充满童话色彩的奇幻之旅批判了社会的堕落,批判了英国资产阶级的腐朽和罪恶。小说讲述了酷爱航海的外科医生格列佛因为海上遇险落难小人国,小人过的居民把它当做怪物,将他捆绑,用弓箭射他,或施以拳脚。但他却帮小人国击退入侵者,帮小人国的居民盖房子、种地… …终于得到居民的认同和赞扬,但最终得罪了国王,国王要射瞎他的双眼,格列佛便离开小人国准备回国。他的旅行当然没有这么简单地结束,格列佛旅行的第二站是大人国,他在这里的境况和在小人国完全相反,他成了这里居民的玩偶,被当成赚钱工具,可以说苦不堪言,幸亏后来得宠于王后。
离开大人国后,格列佛又到了飞岛国,这里的人利用鸟的下部的天然磁铁和海底下的磁铁力量随心所欲地移动,同时这里也是个可以召唤鬼魂对话,专门搞些莫名其妙研究的国家。后来,格列佛又到了慧马国,这里充满童话色彩,国家的统治者是类似于马的生物,恰恰相反像人一样的耶胡却扮演者我们的世界里马的角色。慧马国里人们不会说谎,内心善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这里就好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好似春秋战国人们向往的大同社会。格列佛的终点站当然是自己的祖国,回归后的他发现自己原来生活的地方丝毫未变,也是作者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当读完这本书,合上书本,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就好像自己经历过一次绚烂多彩的大冒险。再细细品味,其出彩之处不仅仅是故事的生动,还有隐含在故事背后的斯威夫特对社会的看法及自己的向往。在小人国,宫廷就相当于英国的朝廷,这里一样有明争暗斗。高根党和地跟党因为吃鸡蛋先打破哪一端而引发战争,讽刺了英国议会中的党派斗争,而作者恰好将这样的背景设立在了小人国,从格列佛的角度看这都是多么渺小,就好比玩具的战争。更好的反映出作者对英国资产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屑一顾。其辛辣的讽刺有何不触及到我们呢?反思一下,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难道就没有因为小事而兴师动众吗?我们中华悠悠五千年历史,有那么多的圣人贤士,沉淀了那么多优秀思想,为何还不能响应国家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方针。在大人国,格列佛遇到了一位博学多识,性情善良的国王,他用理智和常识,公理和仁慈来治理国家。
这是斯威夫特心目中理想的君主,与现实中残暴蛮横的君主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作者也借助大人国切入另一个批判的要点:人性的怀疑。在大人国,作为“小人”的格列佛用自己可怜的几片小金币讨好巨人;和王后宠幸的侏儒闹矛盾,舞刀弄枪,展示英勇… …其都是在围绕利益,无论是谁都会为利益所驱使,甚至会强迫自己做一些事,这也是自古至今,也会延续下去的一种人性弱点。当然,飞岛国奇遇中的讽刺显而易见,统治者高高在上,需要子民来养活,很贴切英国的现实,展露出的统治集团色厉内荏的真面目。但我所看到的另一个闪光点是斯威夫特对这里奇特研究的描写,作者是想表达自己对科学的热爱。在最具童话色彩的是慧马国,格列佛在这里结识了仁慈、诚实的慧因,并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生活。这里大概就是作者心中的理想世界,这里没有恶的行为,甚至没有恶的观念,理性至上,博爱和平。智马们没有文字,但天赋道德,知识少但精悍,没有欺骗,没有尔虞我诈。但这种想象如浮萍一般。恰巧这里代表人类的耶胡却贪婪好斗,欺骗肮脏,明显的讽刺了现实中的人。这里的智马锻炼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们学会自己解决困难,最终智马个个孝顺父母,这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现在的孩子都是“小皇帝”,温室里的树,逆来顺受,最后很难自己在社会上站稳脚,甚至成为啃老族,更别说尽孝道。在慧马国作者表述了自己心中的爱,亲情之爱,友情之爱。读完这部小说,我能感受到斯威夫特对当时社会的极度不满,他看透了统治阶级的残暴、贪婪、腐朽,看透了人性的丑陋、人与人之间的怀疑,他对这个世界失望至极,但又抱有自己对理想世界的想象。作者对现状无能为力,他只能通过辛辣的讽刺来表达心中不满。
而从格列佛的旅行来看,我又看到了世界的多元化,并不是指世界有多么缤纷多彩,而是说一件事情的不同选择会让你有不同经历。就好像在走一条路时遇到一个分岔口,你选择走这条路,但又怕错过另一条路上的风景,这是贪婪,这样无论选哪条路都不会好好享受即得风景。同样,这个分岔口又可以比作做一件事的成功与失败,成功 了,你在这条路上看到一路芬芳,有形形色色的花鸟虫石;但走向失败那条路也会看到一番风景,同样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事物。
实际上你走的这条路并不是想停就能停的,因为你的每一个步伐都是时间的进程,时间不会停止,所以你的\'人生路不会停,无论你痛苦也好,欢喜也罢。所以无论选择哪条路,都要懂得珍惜这条路上的经历,你走的每一步都不会重来,都是独一无二的。
(1他们遇到了村里的小姐、父亲的`朋友、挤牛奶的女孩、牧师。
(2村里的小姐:认为父子很傻,应该骑驴而行。
结果:父亲让孩子骑驴子,自己走路。
父亲的朋友:现在就这么宠孩子将来还得了!为了孩子健康,应该叫他走路。
结果:父亲骑驴,孩子走路。
挤牛奶的女孩:父亲很残酷,孩子很可怜。
结果:父子骑驴,驴子非常吃力。
牧师:驴子太可怜,还可能会在到市场前累死,应该扛着去。
结果:父子把驴子倒吊扛起,最终驴掉入水中被冲走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