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年龄小,因为好奇……童年,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快乐。可以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来表现,也可以通过几件事来表现;可以重点写有趣的想法,可以重点写有趣的语言,还可以重点写有趣的动作。只要重点突出“有趣”,便成功了一半。
比如说,学飞翔。看见天空的鸟儿和飞机都会飞,于是给自己装上诸如衣服、树枝之类的“翅膀”到处“飞”;甚至可以写为了真正“飞”起来,爬上树往下跳,一不小心摔个鼻青脸肿,挨大人的训。
再比如,模仿大人。大人所做的一切对儿童来说,都充满诱惑,模仿大人,也是我们小时候的一项“重要功课”。试穿大人的鞋、衣服,要么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要么在小伙伴们面前“臭显摆”;模仿大人做饭,大人不在家,自作主张打开煤气灶,好的把饭菜做糊了,不好的,险些造成火灾;还有,几个小伙伴在一起“过家家”,扮爸爸、扮妈妈,扮孩子,像模像样地模仿大人过起“日子”来;像电视剧里的人物那样做各种各样有趣的事情……
怎样引出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议论文论点的亮出,既要开门见山,又要讲究艺术。一切优秀之作,其论点的安置是有铺垫,有烘托,有背景,有原委的。在写作实践中,经常运用的有这样一些方法:
(一) 稍事铺垫,提出论点
例如:“写论文,时常会碰到一些逻辑问题。概念准确,判断恰当,推理能够连贯,这是一类逻辑问题;论证充分,这又是一类逻辑问题;此外,还有一类逻辑问题,是在研究了实际材料,形成了若干观点以后,找出一个中心思想,一个论述问题的角度,以便把有关的观点贯穿起来,组织成一个条理分明、思路顺畅的全篇结构。这后一类的论文逻辑结构问题,是整篇文章范围内的思想结构问题,对于正确地表达思想、反映事实,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先提出写议论文将碰到不少逻辑问题,随后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理出中心思想,是最重要的逻辑问题”。
(二) 讲个故事,引出论点
例如:“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力气最大?回答纷纭的很,有的说“大象”,有的说“雄狮”,有人开玩笑似地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结果,这一切答案都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显示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文章先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然后引出论点。顺理成章,毫不牵强。
三) 归纳现象,理出论点
例如“表情是人们内心世界同向外界最敞亮的一扇灵魂的窗户。在正常的生活下,它永远是心理情感最直接、最鲜明、最形象的表现者。人们的喜、怒、哀、乐、怨、恨、愤、憎等等,一切细致的内心情绪,只要他不是有意识的掩饰,都会在富于表情的面部和身形姿态中,留下或明或暗或浓或淡的肖影。人们既可以通过自己的表情,窥察和体味彼人的心理。因此,在社会生活中,表情成为人们之间独具功能的交际手段之一。”文章将表情的作用、表现归纳起来,理出论点,显得坚实有力,不突兀。
(四) 交代背景,明确论点
例如:“自从党中央提出精兵简政这个政策以来,许多抗日根据地的党,都依照中央的指示,筹划和进行了这项工作。但是还有若干根据地的同志因为认识不够,没有认真地执行。这些地方地同志还不理解精兵简政同当前形势和党的各项政策的关系,还没有把精兵简政当作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看待。关于这件事,现愿更有所说明。”作者在交代了有关背景和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精兵简政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
(五) 进行设问,求出论点
例如:“学习写作,特别是学习写评论性、理论性的文章,应该首先从何处着手,着重从哪里下功夫?根据经典作家的经验,学习写作,特别是学习写评论性、理论性的文章,应该首先从积累材料着手,着重在掌握大量的材料方面下功夫。”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让人们思索,不等找到答案,本文论点自然道出,流畅通顺,自然天成。
六) 引用名言,导出论点
例如:“托尔斯泰认为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就是艺术。就他特别看重感情在艺术中的地位这一点,还是很有意义的,那也就是我们在给艺术下定义时,必须强调艺术表现感情的特征。”首先引用有说服力的名人论述,在理解何分析名人名言的基础上,合乎情理地导出论点,就使得论点来而有据。
(七) 正反对照,显出论点
例如:“从来的文章家都提倡简练,而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所以,文章还是应该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这样对照提出观点,立论更加坚实。
(八) 归纳全文,得出论点
例如:“上述的一点经验,总起来说就是:多读有名的经典的文艺作品,多练习各种形式的文艺写作,多体验生活。这三项功夫,都对语言的运用大有帮助。”这篇文章的论点是在对问题分析透了之后,在文章收尾处提出来的。如此处理,论点对全文起一个收束的作用。当然,中学生在运用这个方法的时候,可能会有对全局驾御的困难,在写作中,一般不推荐这种方法做全文论点的提出,可以作为全文内容的回顾。
童年时曾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而且所有的动物都可以从小养到大,就像人一样,摇篮里一尺多长的婴儿能长成顶天立地的巨人,蚂蚁也不例外。在歌曲里唱过“小蚂蚁,爱劳动,一天到晚忙做工”,所以对蚂蚁特别有好感。常常趴在墙角或者路边仔细观察它们的活动,看它们排着队运食物、搬家,和比它们大无数倍的爬虫和飞虫们作战……大约5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和妹妹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把蚂蚁们放到玻璃瓶里养起来呢?像养小鸡小鸭那样,给它们吃,给它们喝,它们一定会长大,长得比蟋蟀和蝈蝈还要大。
这件事情并不复杂。找一个有盖子的玻璃药瓶,然后将蚂蚁捉到瓶子里,我们一共捉了15只,再旋紧瓶盖。这样,这15只蚂蚁便有了一个透明整洁的新家。我和妹妹兴致勃勃地观察着蚂蚁们在瓶子里的动静,只见它们不停地摇动着头顶的两根触须,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上下来回地走动,似乎在寻找什么。我想它们大概是饿了,便旋开瓶盖投进一些饭粒,可它们毫无兴趣,依然惶恐不安地在瓶里奔跑。它们肯定在用它们的语言大声喊叫,可惜我听不见……第二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玻璃瓶里的蚂蚁。只见那15只蚂蚁横七竖八躺在瓶底下,安安静静地一动也不动,它们全都死了。我和妹妹很是伤心了一阵,想了半天,得出结论:因为药瓶里不透气,蚂蚁们是闷死的。(现在想起来更可能是瓶里药味使小蚂蚁们送了命。
原因既已找到,新的办法便随之而来。我找来一只
火柴盒子,准备为蚂蚁们做一个新居。怕它们再闷死,我命令妹妹用大头针在火柴盒上扎出一些小洞,作为透气用。当时已是深秋,天气有些冷,于是妹妹又有新的担忧:“火柴盒里很冷,小蚂蚁要冻死的!”对,想办法吧。在妹妹的眼里,我这个比她大一岁的哥哥是无所不能的。我果然想出办法来:用剪刀将稻草剪碎后装到火柴盒里,这样,我们的蚂蚁客人就有了一个又透气又暖和的新家了。我和妹妹又抓来一些蚂蚁关进火柴盒里,还放进一些饼干屑,我们相信蚂蚁们会喜欢这个新家。遗憾的是不能像玻璃瓶一样在外面观察它们了,但可以用耳朵来听,把火柴盒贴在耳朵上,可以听见它们的脚步声。这些窸窸窣窣的声音极其轻微,必须在夜深人静时听,而且要平心静气地听。在这若有若无的微响中,我曾经有过不少奇妙的遐想,我仿佛已看见那些快乐的小蚂蚁正在长大。它们长出了美丽的翅膀,像一群威风凛凛的大蟋蟀……
然而我们的试验还是没有成功。不到两天,火柴盒里的蚂蚁们全都逃得无影无踪。我也终于明白,蚂蚁们是不愿意被关起来的,它们宁可在墙角、路边和野地里辛辛苦苦地忙碌搏斗,也不愿意在人们为它们设置的安乐窝里享福。对它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
【读写互动】
这篇美文选自赵丽宏的《童年笨事》,读来颇为有趣,也勾起我们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回想一下,每个人儿时都做过一些笨事,这并不奇怪,因为儿时幼稚,常常把幻想当成现实。做笨事并不一定是笨人,聪明人和笨人的区别在于:聪明人做了笨事之后会改,并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而笨人则屡错屡做,永远笨头笨脑地错下去。
小时候你也做过不少笨事吧,现在想起来也许还会忍不住发笑。试模仿此文,用生动形象有趣的语言,把童年时做过的笨事写出来。可以详细写一件事,也可以把几件事情结合起来写。注意:要根据文章的内容为作文拟一个漂亮的标题哟!
这篇文章写得特别有韵味,不仅写了一件有关大人的“谎言”和童年天真的事,而且很好地写出了对于童年生活中大人“谎言”的思考,这思考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的,没有给出答案,但也分明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这就是韵味,你读出来了吗?
三、四岁之前的事情对于我从来都没有留下任何记忆,我的故事,都只是奶奶与母亲闲聊时的往事,我曾很仔细的听着,用这些往事尝试着再一次编织起幼时的记忆。后来的变化,我都亲身经历,在我幼稚的脑中,牢牢地记住了我快乐时的许多物景。就像老屋被雨水冲刷参差而颤抖破裂的土墙,晚上睡下,便有老鼠在墙缝中欢跃奔跑,墙下枯藤老树,西风瘦马,母亲种下的豆角红色的小花,顺着院中的苹果树,一直攀上墙头。墙角古井辘轳,被岁月旋扭打磨得光滑圆润。墙侧的鸡巢中仍带着鸡腹温暖的蛋卵,被我的黑手一把抓住,欢呼奔跑着交给奶奶。我的身影,就在老屋的处处,我怀念着,就像记起当年的自己。
离开老屋时我只有三岁,随着父亲的奔波,要搬到河西戈壁一处劳改农场去,父亲为实现让我们一家辗转迁往城里的愿望,毅然背井离乡。奶奶不愿我离去,心里难过,时常在打理那么一点贫寒行囊的瞬间,眼泪便掉在破旧的包袱上。我们特意请来邻居的照相师傅,在我出生的床前,母亲抱着我,照了我的第二张相片,我歪着脑袋好奇的打量镜头,剃着小平头,眼睛漆黑明亮,穿着胸前还沾着一片没有洗掉泥污的绒线衣,胸口还绣着一只腾空的老鹰。母亲剪着齐耳的短发,微微笑着,脸上圆润而没有一丝皱纹。我的眼睛和母亲生得很像,同样透着天真淳朴的神光。她穿着自己亲手缝制的圆头领口,盘线纽扣的夹衣,黄底蓝线的格子,是那个时候的母亲。奶奶倚着门洞哭着,我一步都不曾离开过她,即便是去十里之外的外婆家,没有奶奶也是无论怎样也熬不到天亮的。我那样懵懂未知的远去,奶奶不知曾想念了多久,母亲不知是怎样难过忐忑的心情,摸索着一条漆黑不安的路程,再不见故乡的明月。
于是就到了戈壁滩中一个叫平川农场的地方。我的故乡并不是什么秀美的山川,依然山峦层叠,黄土丘陵,却精致而温暖,无论是泥泞的深巷小道,绊住了乡人的脚步,柴门后狂吠的黄狗,苍老的门洞槐树,檐下呢喃春燕,路中横卧的灰驴,或是荒凉的远山,山涧的铃响,田里等待一场春雨的麦禾,更有山前的溪流,水中嬉戏的顽童,我只到了这里,才觉故乡是那样美好平静。戈壁上没有山峦,一眼望去的尽是无限的沙尘和低矮的土丘,无趣的天空里偶尔飞过的大雁,枯竭的太阳和月亮,时而照着几分孤寂,时而隐在黄沙的后面,只如一副老画中隐约的一滴墨点,分明只是严酷和淡漠。唯一的树木便是屋前的白杨,几块初垦的菜田,用煤渣堆成的地垄,也能长出西瓜和西红柿。西瓜只能分得几个,沙地里的产物,真是甘甜滋润。西红柿却要冷落许多,成片的长着,熟透了就腐烂在地上,只是口渴时随手摘来,在衣襟上一擦便咬,汁水流出,也是爽口异常。最吸引人的,是常停在门口的一辆三轮摩托,白色的车身,碗口大的前照明灯透着几分神气,我央母亲扶着使劲爬上座椅,还够不着车把,便使劲的在装有弹簧的座椅上蹦搭几下。一旁还有一个专门乘坐的车斗,上面安装着一只替换的轮胎,仔细地研究一番,不肯下车,就这样拍了我最喜欢的这张相片。我歪斜地戴着一顶解放军黄绿土布的帽子,皱着眉头,毫无准备的面对着镜头,脸比离家时圆润了许多,个头明显的长高了,可仍有谁不放心我,从旁边伸出一只胳膊拽住了我的右手,我的不快,不知是相机快门的.一闪,还是因着那只胳膊。
这个荒芜又广阔的天地,连云彩都少有生出些许变化。每天跟着羊群,跑野了的伙伴,穿过一阵旋风,夹杂着母亲的呼喊。无趣时便去追逐一只慌张的野兔,看成群的麻雀乱哄哄地冲向枯燥的天空。戈壁滩分明而单调的四季,只有风是无论哪里都不曾遇到过的,刮起时,天昏地暗,连小块的砖头都会跟着跑起来。把脸贴在窗户上,听砂砾击打玻璃的声音。昏黄的灯下,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着衣物。母亲的手已然粗糙,却异常灵巧,就在白天时,还干着男人们才能干得动的体力活,一手牵我,一手用一根铁夹,捡拾卡车奔驰中跌落的煤渣。结伴的妇人爽朗而愉快地开着往事的玩笑,生活的风尘打在各自的脸上,紫红色的脸颊,顺手扯下头巾,只一擦,便随风而去。
我们在这里只匆匆地度过了一年,就传来了要撤离的消息。有人悄悄地在黄昏的灯下哭了,许多家庭依然挺立着,便如屋前那排孤独的白杨,有的家庭,却已在风中被吹得支离破散。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再一次收拾起简单的行装,各自奔往不同的前程。母亲照着父亲军装的样子赶制着我的一件新衣,鲜亮而俊俏的深绿色棱角分明,袖子和裤管做得很长,卷起来露在外面,又把父亲旧军装领口的红领章拆下来,缝在我的衣领上,我异常喜欢,背着父亲的水壶,同母亲在白杨树前照了张合影。母亲从故乡出来,依然还是当时的模样,只是那件圆口的夹衣,已然变成直角四方的狄卡式衣服了。
离去时的记忆,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我们这个小小的家,穿越苦难,搁浅在现在的小镇。父亲的愿望伴随着许多痛楚,终于艰难地实现了,但却不得不拿出更大的力量,重新建起我们的归巢。奶奶从故乡赶来,是怎样的情景,我都已经忘记了,我们这个家族的爱,从来都深埋在心里,只一瞬间,都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行动表达。唯有那件鲜绿的军装,我一直穿了许久。幼儿园时有次邻坐的顽童故意抹了污渍在这件衣服上,我不知是怎样的愤怒,使劲地咬了他的手指,老师惊异的看我,就像看一条饥饿的小狗守护自己的骨头。
每个人都从儿时走来,儿时的经历,很多还历历在目,或许是我们一生永远的记忆。
这道作文题与生活联系紧密,可写的内容很多。选择作文内容的原则主要有两条:一是真实。尽量写自己经历过感受过的事情。只有这样,写起来才有真情实感,才有感染力,才能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二是要突出“儿时”两字。也就是说,“儿时”是这次习作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要围绕童心选材,组织好材料,安排好详略。
那时的我,是个很不起眼的小女孩,记忆中的`我每日头发凌乱,性格孤僻,从不敢抬头看人,成绩当然也是一塌胡涂,几乎没有什么玩伴,也不会有哪个老师多看我一眼。我有一个姐姐,平时我们相识的机会更多一点,她与我的内向与无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姐姐聪明漂亮,总会把自己的马尾辫梳理得整整齐齐,也很擅长儿时的游戏,我特崇拜姐姐跳皮筋时的高超技艺,在远处能听到她银铃般的笑声,对我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每次大考过后,姐姐总能拿回几本盖着大红印张的本子,供我们姐俩完成以后的作业,每当为此受过一顿指责后,我都会独自躲在无人的墙角哭泣。天知道,我咋就这样笨呢?
高中时,妈妈给姐姐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脆绿的颜色,就像初春小草的嫩芽,充满了生机和希望,细心的姐姐又在车把前绑了一条长长的丝带,远远望去,是我心中最美的一幅图画。或许是不想增加家庭的负担,羡慕的我只是骑着自己的小车晃晃悠悠的往家赶。半年后,火红的一辆自行车推回家中,那是我梦想中新的坐骑。现在想来,那是妈妈的一颗心。
十多年过去了,已是成年人的我渐渐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和人生的坐标。在外工作多年的姐姐早已不再是我成长的参照物,但我却经常想念她。
今天就是一年中的中秋节了,我很想家,想去看看深爱我一生,又时时给我鼓励的妈妈。
月亮会割耳朵
常友谊
夜晚散步的时候,小小的我总是用手指着月亮问这问那。后来,爸爸说了一句让我至今难以忘怀的话:“不要老用手指月亮!不然,月亮一生气,就会在半夜趁你睡着了,把你的耳朵割下来。”
啊?我一听这话,吓得不轻,赶紧把手缩回来,用手捂住耳朵。
从那以后,我就很少看月亮,更不敢用手指着月亮问这问那了——我着实害怕月亮哪天晚上一生气,把我的耳朵割掉。
后来,几个小伙伴在一起玩,记不清因为什么事说到了月亮,我一本正经地告诉他们:“我爸爸说了,不能用手指着月亮说话,要不然,半夜等你睡着了,月亮就会下来把你的耳朵割掉。”
年龄稍大一些的小刚不信:“我爸爸没说过这样的话。”说着,他就当着大家的面用手指着月亮背了三首古诗。
当时,我真的很佩服小刚:他不怕“割耳朵”!我还是为他担心:明天一早,他的耳朵要是被月亮割掉了怎么办?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跑到小刚家,结果大吃一惊:小刚的两只耳朵完好无损!看着我吃惊的表情,小刚得意地说:“昨晚回来后,我问我爸爸了,我爸爸说你爸爸是骗你的。”
我爸爸骗我?我不信!
这天晚上,我趁父母不注意,也用右手指着月亮小声地背了三首古诗。第二天一起床,我就跑到镜子前,仔细一看:嗬,我的两只耳朵也没事!
后来,我问没问爸爸,爸爸又是怎么回答的,我就记不清了。
说起来,在我们的童年里,大人们类似的“谎言”还有很多,比如“说谎话的孩子会被狼吃”“你再不听话,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这些是我们童年生活的组成部分。我想,如果没有这些“谎言”,我们的童年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不知道。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