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主要描写的是淑英抗婚的故事以及与之相对的惠的悲剧事件。《春》不是表现为对美好婚姻的追求以及这一追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矛盾,而是表现为不合理的,丑陋的婚姻制度对于妇女的摧残和对封建专制的婚姻制度的控诉和批评。淑英和惠一样,要和从来没有见过面的男人结婚,这之间更是没有甚么感情基础和相互理解为基础的。可以说这种婚姻就是一次安排,一种结合,并且是被动的,注定失败的,带给双方都无限痛苦的结合。但是淑英最后对于这种婚姻制度进行了反抗,她逃出了那个家庭的束缚。然后,小说却让惠死去了。
事实上,巴金之所以这样将截然不同的命运赋予了她们,其实也是一种反衬,一种对比。更加鲜明地突出了惠,以及更多这样的女子的悲惨命运的结局以及被封建制度所迫害的心灵。惠的死亡就是一声再嘹亮不过的呐喊。然而,巴金仍然让我看见了希望。那就是淑英。她的挣扎,她的重生,她的反抗,她的声音无不展现了无限的战斗的信心。
看完《春》之后,我总是感慨很多,我觉得我们生活在当今这个时代,和这个崇尚自主婚姻,自主意志的社会中是相当幸运的。我们,可以在平等的氛围中,可以在自己喜欢的学术领域中汲取知识,大展宏图。并且,也能够在恋爱和婚姻中选择自由,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承担应当的责任。但是,读完《春》之后,我才领悟的更深,这些许的快乐,可以说都埋葬了很多不幸的人生。那是许多泪水和血水所交融的日日夜夜。
虽然我不能更真切的感受到《春》中淑英的那种挣扎,也不能很深刻的体味这中间的辛酸,痛楚,无奈,甚至是悲哀。但是,我却被她们的愤怒和面对愤怒的姿态所触动。
春天来了,一位姑娘也跟来了。你们猜一猜是谁?不知道吗?我来给你堤示,她吹了一口气,小草冒出了头,她对大树吹口气叶子也冒出了头。你们还不知道的话,再给一个提示,她对小河吹一口气,小河里鱼儿们都跑了出来,游来游去,她对动物的窝吹了一口气,小动物们蹦蹦跳跳地跑了出来,非常可爱。她对天空吹一口气,太阳爷爷出来了,照耀大地,温暖极了。你们猜到是谁了吗?我来告诉你答案她就是春姑娘,你猜对了吗?
春天过去了,冬天也有一位姑娘来了。你来说说她。
这个题目是女儿的语文老师最近一次在她作文本上的评语,昨天放学回来她很兴奋地给我看,我也很欣慰地笑了,并不是因为写得不错与否,最重要的是孩子现在不以作文为苦了。记得刚开学没几天,学校通知开家长会,那天下着雨,让人觉得打不打伞都问题不大的那种,轮到语文老师讲话的时候,除了告知家长需要提醒孩子预习和课堂上的讲课方法之外顺便说当天的作文题目是《秋天的雨》,是要模仿课文中的一篇描写的方法。开完会到家,我看了女儿的作文本,第一句就是“秋天的雨说来就来”,我皱皱眉头说:“你写的明明是夏天的雨嘛。”人家二话不说马上改成“秋天的雨悄无声息的”,再往后看,结尾是关于出彩虹什么的,简直无语。从那天起我把她书架上的有关写作文的书和小学生优秀作文之类的书全部请下书架收起来,她很不乐意,我说以后我们从最简单开始做起,作文完全要写自己的东西,不要那些别处看来的或是脑子中残存的只言片语,哪怕写不出多少字也不能信口开河,。总觉得现在有很多出版物过于多余,以前在一个私立学校,老师经常布置抄范文,她也养成了“参考”的习惯,可是并没有好的效果,从来没记得观察和留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或物,实在写不出就实行“拿来主义”,看来看去味道总是不对劲,写的东西我完全陌生,没有这些事和这样的经历啊,那就是她所谓的“日记”,完全是为作文而作文。
那一次的“专制”现在看来是有必要的,从不会写到被老师表扬,从没什么可写到什么都想写,一个又一个的素材,把身边每天发生的、亲身经历的事情记录下来,作为以后可供回忆的引子,这就是真正的日记。
秋天的雨是端庄典雅的。
不像唤起万物苏醒的春雨那样多愁善感,秋天的雨总是喜欢悄悄地到来,默默地离去。不像脾气暴躁的夏雨那样热烈粗犷,秋雨总是很认真的播洒他的露水,不多,也不少。
人们似乎并不喜欢秋天的雨。他不能给人们带来温柔贴面的感觉,他无法让人们尽情享受清爽的滋味,他也不能让我们领略皑皑白雪铺洒人间的美。
秋天的雨总让人感到一丝凄冷。昏黑的天空中,见不到乌云密布,看不到电闪雷鸣,只听到一阵阵淅淅沥沥打落在身旁,忽然感到一丝寒意袭来。
秋雨仍在独自挥洒,任凭人们在雨中穿来穿去。他不懂得春雨的柔情,从不耍夏雨的脾气,他只知道他的职责。
潇潇冷雨。其实秋雨也是潮润润的。他也想抚摩一下已经长大的庄稼,他也想给人们一丝关怀。只是,他不会表达他内心的情感。
他依旧在默默地挥洒他无私的奉献,毫无怨言。
看,他在微笑。哪怕没有人能够注意到他。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