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调的现在,怎样存在,或许这是被时间催促的无奈。
世态、演变成如往的花落花开,抑制了现在、遗失了断断续续的未来。
时光里,我们被选择着。它如一条漫长的路,而我们皆是路上的步行者、也仅仅是步行着……在这路上,行人无数,有的只是匆匆一别,有的却又像似曾相识,再有的便是熟悉得莫过于熟悉的身边人了。彼此都在相互竞争着,一样的起点,从最初的落后到不屈的追赶、超越直至倒下。时光不短,却也短暂。一路磕磕绊绊在所难免,但只要有了向往,这些全当微乎其微的挫折了。但毕竟不是人人都有这般觉悟,若心已懒了、这路的尽头在心也已定格了。路不同、人不同、方向不同、终点自然而然也不同。这也就是老虎与老鼠的差异了。
很多时候,借口太多、行动太少。而时间便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恒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它在不断更替的昼夜里、验证着,妄想吞噬一切。久了、一切旁门左道,原形毕露,然后就是被时间不屑的省略了,没有余地。
永远都被时间抛之脑后。梦时、恍惚中。时间——悄然无息的过去了,很干脆的远走了。至今、脑海里回映着的只有现实和过往,至于那未来,便算是彻底的空白了。
再怎么说,在这沿路的里程,几乎什么都感受过了。虽并非那一路领先着的妖孽,或是那突然来个出其不意的后来居上,倒也不算早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的了,这也就构成了自己的。虽并非那一路拼命的,也并非那些玩世不恭、以毫无意义的个性来炫耀的。都说命运弄人,人何尝不是呢。只要还活着,就一直被狠狠的囚禁着,注定了些什么。但有实力的、不满足于现在的有实力的,当然可以选择勇敢迈出,跟命运叫板。实力的多少也就指明了未来的走向,无论何时何地,都注定了人群里的不凡。这显而易见的道理有时却也难免不故作一番“远在天边,近在咫尺”的无用之功……
道理都懂,可真正能做到的也只是少数,少数的平庸之人……。而换句话说,这坚持下来的也就奠定了他们的不凡。是一路璀璨?还是跌倒了的哀叹?
闲着,无所谓的闲着时。其他人或许早已开始暴走了,且是那种不顾一切的。这差别,也就在这无所谓的时间里,磨耗殆尽——以至诧异,弹簧一样,越拉越长,越来越远,最后崩断,再后来,便是一拉不可收拾的悲剧了,悲剧得收不回场了。
一样始点,每个人都是一样,白纸一般、简简单单。但随着时间的沉淀,也会逐渐发黄,免不了胡乱带过几笔,免不了让墨滴,到最后污渍斑斑。这么说吧,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走向黑暗的过程,只不过这其中意义不同。有的人是为了磨砺自己,坚毅的坠入,再凭一己之力跃出。而剩下的不过是自甘堕落的,进去了便再也出不来的——如寓言一般深刻,暗示着些许说不尽的未来式了。
斑驳的点缀着那些无中生有的。也许有的人早已有打算了,也许有的人已在不知不觉的思考了,又也许还有人继续一如既往的无所事事了,只能自嘲着说人各有志了。
时光匆匆略过,留下空壳。再想,只是后悔的不能再后悔的的坚强了。麻木的现在过了后,又成了一去不返的记忆了,到最后醒了,可是晚了,又成了向那时间乞求的人了……
更不得不说的是,玩命的觉醒者越来越多了,不能落下太多。这世态,坟墓太多,仅管残酷,但真正经历过了,雨后彩虹也不远了。
再说着,这所谓的寓言也不再是反复拘束着的大道理了,在寓言的同时加以预言着更多不知所措的未来。谁都逃不过审判,但就算再怎样,只需认清自己还是自己,只是独一无二的自己。就算未来断断续续,麻木不仁的世态也只是褪去光华的洪流,洗刷着、磨砺着一切值得等待。
时光存在,难以释怀,情绪似海,我的寓言与现在、未来都是我的无奈。
云雀见麻雀整天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就问:“麻雀太太,你为什么不飞高一点呢?”麻雀瞟了它一眼,说:“难道我飞得还不高吗?你瞧瞧公鸡。”
“公鸡伯伯,你为什么不飞得更高一点呢?”公鸡骄傲地在房顶上迈着八字步,反问道:“难道我飞得还不高吗?你瞧瞧鹌鹑。”
“鹌鹑姐姐,你为什么不飞得更高一点呢?”鹌鹑奋力从草尖上飞过去,得意地对云雀说:“难道我飞得还不高吗?你瞧瞧蛤蟆。”
后来,云雀遇到雄鹰,便向雄鹰请教:“雄鹰叔叔,你为什么飞得那么高呢?”“不,不!”雄鹰谦虚地说:“离蓝天,我还差得远呢!”
《中国寓言》这本书里,有着大大小小的许多寓言故事,包括《拔苗助长》、《狐假虎威》、《买椟还珠》等几十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在每一个寓言故事的结尾,都有对寓意的概括,这些极富哲理的寓意,会使我们获益良多。例如《拔苗助长》就讲述了一个农民求苗快长而破坏了自然规律,最终得不偿失。书内辅有精美的插图,图文并茂,能激起我们的阅读兴趣,而且反映出一些道理,给我们经验教训。每一个寓言都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在我们阅读的同时,也能理解其中蕴含着的深刻哲理,警示我们不能重蹈覆辙,要引以为戒,以免踏上前人所走的错路,我觉得这便是之本书出版的宗旨。
相信这会是一本好书,书上的道理会给你许多启示的。
良师益友 《中国寓言》
阅读了《中国寓言》这本书后,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使我获益匪浅,前人的教训更给了我警示。例如《拔苗助长》这个故事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从中我明白了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如果强行改变,只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做事要一步一个脚印,从基础慢慢来,想一步登天怎么可能呢?
或许很多人明白这个道理,可真正做到的就不多了。有许多人也曾犯过这样的错误,操之过急,硬要改变原本的客观规律,而最终以失败告终。学习也是如此,就像建楼房,首先得打好地基,才能造得又高又牢固,如果地基没打好就急于往上造,那这幢楼房迟早是要倒塌的,不就得不偿失了吗?总之,做任何事都不可急于求成,要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才能把事情做好。
除此而外,《画蛇添足》这个寓言故事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做事不能与那个门客一样,凡事要恰到好处,多此一举反而会误事。生活中更要引以为戒,做事完成就可以了,再去多此一举,不但不好,而且会越来越糟。
还有《买椟还珠》、《调虎离山》、《南辕北辙》……这些富含哲理的寓言,让我们学到看事物不能只看它的表面而要看它的本质等等许多道理,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故事里让我学到了知识。
《中国寓言》这本书让我获益良多,从中得到的启示与教训会使我受用一生的,它将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买椟还珠”潇洒之极
有个人想出卖一颗名贵的宝珠,又怕人家不识货,就特地把装宝珠的盒子做得非常精美:木料用的是一种叫做木兰的名贵木材,又用香料把盒子熏得很香,然后在盒子的几个面上都装饰了红红绿绿的宝石。等把盒子弄好了,他才将宝珠装进盒子里,拿到集市上去卖。这么漂亮的盒子当然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很快,就有人把它买走了。卖珠人很高兴。可是,等他离开集市,买珠的人又回来了。买主说:我把盒子带回家后,才发现里面还有一颗宝珠。想来你一定为找不到它而着急了吧?我赶紧就把它给你送回来了。原来,卖宝珠的人把外包装做得太漂亮了,以致别人以为他出卖的只是这个精美的盒子。
这个寓言本是用来比喻那些有眼无珠的人的。我却觉得那位买椟还珠人的行为实在潇洒之极。
首先,这位买椟还珠者品位高雅,不计虚利,视珠宝如粪土。你爱你的金疙瘩,我爱我的土坷垃。在你眼里这珠宝价值连城,在我眼里它一无所值,还不如一精雕细刻的木盒子有趣有味。世人皆以金银珠宝为宝,那是因收藏此物有利可图;我却独爱此香木雕盒,只因爱其做工精致,让人爱不释手。在别人眼里可能不值钱,在我眼里可是宝贝。别人笑我多愚蠢,我笑世人多痴顽。
再者,这位买椟还珠者道德高尚,拾金不昧。看到所买的盒子里,居然多了一颗宝珠,便连忙追赶着送还人家。那可是一颗宝珠呀,就是不价值连城,也至少能换取一顿大餐。何况卖椟者已经走远,也不认识自己,只当又多***了价或买一送一的照收不就得了。人家都离开集市了,还要追上去还。你说,这人的道德不值得赞颂一番么?
既品位高雅,又道德高尚,这位买椟还珠者实在是可爱之极,潇洒之极!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