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学校向每个班布置了一项任务:每位同学自己动手做一个风筝。我们还没有做过风筝,消息传到班上,全班就象小鸟一样叽叽喳喳的议论开了。“你说风筝用什么纸做?”“当然是用宣纸或报纸做了,你如果有布的话,用布做好了。”……回家后,大家各自大展身手,开始“劳动”起来。
由于还没有做过能飞起来的风筝,竟一时不知所措。还是妈妈提醒了我:上网查查制作方法。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打开电脑,开始搜索。找到后,就按照制作方法开始制作起来。
取竹篾子两根(各50cm左右),一根横一根竖,把横的一根的25cm处用十字线法系在竖的一根15cm处,系牢固,并于十字中间留出线头3—5厘米,用于连结风筝线。
再用线绕竹篾儿骨架的四端绕结一周,每边应撑紧。
把菱形骨架平放在彩纸一方,沿菱形骨架边线多出2厘米边剪出一菱形彩纸,然后,涂胶水在菱形骨架上跟纸边进行糊粘。
把菱形风筝放一边待干,再用余下的纸剪出宽4厘米的纸条,粘接成长度为100厘米的3个纸条,作为菱形风筝的配重,粘在菱形风筝的下端。
按照制作方法,我很快就做好了。由于时间来不及,我只用彩纸剪成花瓣形状,拼接成了花朵,简单修饰了一番。
满怀着激动的心情,跟爸爸妈妈到了楼下。心里不免忐忑不安,分不起来怎么办?这一切不就白费功夫了!妈妈拿着风筝,我拿着风筝线,随着妈妈松手的那一刹那,我奔跑起来。“成功了,你真棒!”妈妈喊道。我欣喜若狂!只可惜风筝飞的不是太高!
这次制作风筝,带给我很多的启发:我们要多亲自动手,这样才能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当然我们做的比不上外面卖的效果好!但这是我们自己动手得来的成果,毕竟在做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智慧跟耐心。做完并成果后,你心里的那种成就感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而且还充满乐趣!
星期五下午放学,老师布置我们双休日做风筝,他把材料发下来,让我们带回家,跟家里人一起合作做。
星期六,我和爸爸一起动起手来。我先去买来了浆糊、有颜色的彩纸、很细很细的几根线。备好了材料,我们就开始做风筝了。
我做的框架是土字形的,这是以前最古老的做法,可是做的好也很好看的。先用竹棒做好风筝架子,接着把宣纸用浆糊粘上去,又把它晾干。最后就是尾巴,我用老师说的方法把尾巴做上去,一个风筝就完成了。
这天刚好有太阳,我们就去试飞风筝了。把线穿上,再叫一个人在后面拿风筝。他一放手,我就跑,可惜第一次没飞起来,经过我观察,发现宣纸有地方破了,我马上拿透明胶粘起来了。第二次试飞就成功了。我一见风筝飞上天了,就飞快地跑,风筝就飞得很高。一不小心,线断了……
风筝就飞到上社那边了,我就追,后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追上。后来又进行了改进,我相信到风筝节那天,它一定会飞得更高。
我盼望着风筝节快快地到来,这样就可以痛痛快快地放飞了。
在一个双休日,我想起了张老师给我们布置的美术作业——做一个能飞上蓝天的风筝,便拿出材料开始制作。我拿起一张软白纸,粘在事先固定好的十字竹条上,在竹条交叉处系上一根棉线,风筝就做好了。我带着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举起风筝拼命第奔跑,可风筝就是飞不起来。一放手就直望地上掉,就这样一次一次地摔,不一会儿就破烂不堪了。
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这时,一只绿蜻蜓从我身边优雅自如地飞过,停在一片树叶上,我聚精会神地看着:蜻蜓的一对翅膀大大的,薄薄的,而且是对称的,身体跟翅膀一对比显得那样纤巧。我恍然大悟,我做的风筝,用的竹条那么粗,纸也那么厚,怎么能飞起来呢?我拆下竹条,把它削细扎好,用宣纸代替了白纸,这样减轻理理风筝的重量。我还把翅膀做得大大的,后面还加上三条长度都是十五厘米的“尾巴”,用来保持平衡。
我再次拿着风筝去试飞,果然成功了。
春天到了,万物苏醒,春风徐徐,让人感到凉快。我萌发了自己做风筝的念头。
说做就做,我准备好了做风筝的材料:有棍子、纸、胶水、透明胶、剪刀、绳子。这可是我第一次做风筝,所以不太熟。我先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成菱形,把两根小棍子搭成一个十字架,在中间接点上涂上胶水,这就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拿透明胶在菱形四边粘上,包括反面;第三步就是把十字架跟菱形形粘在一块,并用透明胶固定,把绳子从十字架上穿过打个结,绳子另一端绑在一根棍子上。就这样,一个风筝出世了。
我拿着我的风筝在花园里放飞,兴奋不已。
从这件事中我懂得了:只有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才是最快乐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