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讲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
2.要求:①要对论述的问题有正确的看法②用充足有说服力的论据③要言之有理,合乎逻辑。
今天又是一个下雨天。上午,徐老师让我们去操场观赏雨景。
细雨霏霏之中,广阔的大操场像是披上了一件朦朦胧胧、梦幻般的外衣。绵绵的雨丝,在融融春风的吹拂下,轻柔地洒在我的脸上、飘进我的脖子里,感觉凉丝丝的;用手摸一摸,滑溜溜的让人心醉神迷。
墙角边,倔强的小草早已耐不住寂寞,争先恐后地从泥土中钻出来。瞧,它们嫩绿色的叶子上挂着几颗晶莹剔透的小雨珠,似珍珠般圆润、如钻石样闪亮、像水晶似透明。一陈凉凉的风儿吹过,有几颗顽皮的雨珠儿顺势快乐地滑落到泥土中。
花坛中,那几棵绿意盎然、枝叶婆娑的桂花树,在和风细雨的沐浴下,显得格外的赏心悦目。那屹立着的四棵高大粗壮的梧桐树,宛如四位忠实的卫士守卫在旁边。它们伸展着数不胜数的枝枝桠桠,正尽情地吸吮着甘甜的春雨,那些幸存着的树叶儿随着一阵风儿轻轻飘动,仿佛在说:真好喝!真好喝!
最美的要数花坛边的那一溜矮树丛了,它们长着密密匝匝的深紫色叶子,开着星星点点的淡紫色小花儿。仔细看这些可爱的小花儿,它们的姿态却各不相同,有的长些,有的短点,有的朝外伸展,有的向里卷曲,真是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它们与绿草相映成趣,显得十分的和谐美丽。
春雨洗礼过的校门口铁大门,浑身湿漉漉的。那一根根饱经风霜的铁条上,缀满了不计其数的小小水滴儿,这些可爱的水滴儿给古朴庄重的大铁门凭添了几分灵动。
绢丝般的雨,轻柔地飘洒在校园里。校园里处处弥漫着春的气息,树是那么绿、花是那么美、空气是那么的清新雨中的校园真美!
它是一个本子,内容有大有小,装了很多知识的话,它就是很大本。装一点点,它就很迷你。
今天要介绍的是“星星手工书”,请看清楚说明书的使用方式。
首先,它不会自动说话,你要看着书上的各种颜色,一个一个按下去,它就会跟你讲话,你要用心听,就会知道下一不甘做什么。
接着要提醒你,书是很珍贵的宝贝,你不要粗手粗脚虐待它,要轻手轻脚、慢慢的翻页,客气一点。
这本书适合三至六岁的小朋友看,你的.年纪若是太大,就去看别本的书吧!不要跟小朋友抢。
最后是一个小小的叮咛,没事不要把这本书拿来咬,更不要吞食。
记住:书是你的好朋友,一定要好好爱惜哦!
闪电和六月的雨交融,把天和地交织在一起,渐渐的拉拢着这张网,把世界拢在一起,缩小,缩小,再缩小,缩小到在同一片天空下享受着一样的风和日丽,享受着一样的狂风暴雨。
雨落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角落都享受着雨的洗礼。阴暗的天空向大地无情的压下来,毫无保留的似乎是要回到盘古苏醒之前的那片混沌,暗无天日,毫无生机。
雨打在每一片花瓣上,残酷的打折了花的茎杆,花瓣洒落一地,又被雨坚决的打进泥土里,雨过天晴后,剑气被打落的花瓣,上面布满了折痕,像是一根根血管,血液流进泥土里,被腐蚀,被分解。
只出现在人们眼中美丽的花落了,它失去了往日的妖艳,它的命运,只有这样吗?不不不,当然不会,那是因为你没有看到她的眼,暴风雨过后,它的根扎得更深了。雨没有灭***他的光鲜亮丽,雨只是给予了它更强的生命力和比往日更加光彩夺目。
雨给予了花无数次的生命。
在世界的某些地方,那里没有花,只有仙人掌,只有胡杨林,这里便是沙漠。迷路于沙漠里的人,没有水没有食物,什么都没有,只有晒的人虚脱的太阳和滚烫的沙子,活着走出去?不不不,你以为那是绿洲吗?没有任何与外界联系的机会,你以为会在沙漠里发现救援吗?那是不可能的!?
只有雨,如果你命不该绝的话,或许会有那么一点的“天街小雨”唤醒你已经干渴的心。
雨给予你一次生命,或许可能让你活下来。但是,雨让你在这个美丽的世界多停留了一会,所以,你要感谢它,感谢这个用生命敲击世界的声音——雨声。
“下雨了,下雨了!”,同学们大喊着。这时正是我们放学的时候,所有学生一同冲出学校,都想早点回家。有的人撑一把大花伞,举得高高的,有的人立刻跑到屋檐下避雨;还有的挤到同学伞下和他一起走。这时,一个二三年级的同学拿着几本书遮在头上,慢慢地走着,忽然,一把伞出现在他的头顶,小男孩往上看,一副慈祥而又亲切的`面庞出现在他的眼前——那位姐姐把大伞举得高高的,微笑着对他说“快走吧,别感冒了!”“谢谢大姐姐!”美,就是你头顶的那把伞。
一场倾盆大雨过后,一个小女孩独自在路边走着,一辆汽车飞驰而过,污水全都向小女孩“扑”了过来。一位与她素不相识的阿姨赶紧跑过去,把小女孩搂在身旁,一转身,阿姨那洁白的衣服上都是污泥。阿姨亲了亲那小女孩,说:“快走吧,路上小心点哦!”小女孩向后看了看,看见阿姨背后那些污点绽放出一朵朵花儿。美,就是洁白裙衣上那点点污泥绽放的花朵。
一次大课间,我在走廊悠闲地走着,忽然一位女同学抱着一大叠书跑过,一不小心,书落了一地。另外一个同学见了赶忙弯下腰去,帮那位女同学捡起了所有书,并递给了她。然后微微一笑,跑回了教室。美,就是一次弯腰帮助的援手。
我们被美所感动着,美,还有许多的名字——热情、善良、勇敢……只要留心我们周围,只要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你就会发现,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初夏的雨,是一个美好的世界。
初夏的雨,是一个华丽的音乐团。那淡淡的阴云就是主持人,她薄如纱,轻如燕。她总会吓跑别人,最后连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瞬间,她的脸便开始慢慢阴沉下来。接着,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咚咚咚!嘀嘀嘀!哒哒哒!”雷公被这不太和谐的音乐声吵醒,它有些生气了。一声闷响猛击下来,令人毛骨悚然!又是一道疾飞的闪电劈下来,伴奏的又是一声响雷:“噼啪!砰啪!”这一切,开始打破我沉寂的思绪。“嗒嗒”,雨点们乐开了花。大树枝丫迎风飞舞,沙沙沙……树叶儿玩得可开心了,纷纷摇曳着身姿,飘落下来的叶子和着雨点儿在地上跳起了欢快的踢踏舞……
初夏的雨,是一个淘气的舞蹈家。它随着风的韵律在头顶飘洒,总是偷偷地借助雨伞和我亲近。时儿掠起我的发尾,时儿亲吻我的脸颊。轻轻的、凉凉的沁入了我贪玩的心扉,招惹我伸出手去与之游戏。看道旁的树枝在风雨里摇摆,雨呀,好像给树叶儿抺上了一层光亮的油,绿油油的叶片带着鲜艳的花朵,飘浮着丝丝清清的幽香。
初夏的雨,是一个技艺高超的织网师傅。户外的一切都笼罩在浓浓的雨雾中,那微微倾斜的雨丝密密地织就成无所不在的雨网。看那雨中朦朦胧胧的高楼大厦,纵横交错的道路和两旁的林荫道在雨中延伸,路上的车来人往洋溢着属于夏日的色彩。抬头望去,雨从那无尽头地方倾泻而下。极目远眺,雨从无边无际处绵延而来;俯首望下,雨悄然把大地润泽。雨啊,看天地万物都在你的网中央。
初夏的雨,是一个美好的世界。
1、论点
论点(需要证明什么),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
①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荒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因此,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②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千万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③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应该尽可能独特、新颖。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文题、开头、文章中间、结尾。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段落论点也是如此。当开始与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 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概括出的句子不应含有修辞等手法。
注意,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必须是陈述句。
2、论据
论据(用什么来证明)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
(2).理论论据:作为论据的理论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理论论据又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
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联系应该紧密一致。
3、论证
论证(怎样来证明)是用严密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议论文的论证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1.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
表明自己的态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这些看法和主张必须是经过认真的思考或者一定的实践,确实是自己所独有的正确的认识
和见解,或者是切实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张。要使读者感到有新意,增长知识,提高对事物的认识。
②必须围绕所论述的问题和中心论点来进行论证。开篇提出怎样的'问题,结篇要归结到这一问题。在论证过程中,不能离题万里,任意发挥,或者任意变换论题。如果有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都要与中心论点有关联,要从属于中心论点。所有论证都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了解分论点和中心论点。议论文的逻辑性很强,论证必须紧扣中心,首尾一致。
③“立”往往建立在“破”的基础之上。在立论的过程中,需要提到一些错误的见解和主张,加以否定和辩驳,以增强说服力,使读者不会误解自己的观点。
2.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有三种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效果。一篇驳论文可以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的力量和说服力。
①反驳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本身的片面、虚假或谬误,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 ②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的错误,以达到推倒对方论点的目的;因为错误的论据必定得出错误的论点。
③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矛盾等等。
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
二,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a、总分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三,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举例论证(例证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和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全面地论证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让人印象深刻)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5.引用论证(引证法):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6.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
7.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8.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9.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分类
如果从文章内容的逻辑关系来分析,议论文具体的结构形式可分两大类:
纵式
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
例1.“层层深入”式,先提出论点后,循序渐进的去论证,把道理逐渐展开,最后归纳总结。 例2.“正反论证”式:先提出论点后,先从消极方面论证,然后进一步从积极方面论述。 横式
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
例如:
有“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归纳; 有“总论——分论”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证。
有“分论——总论”式,对所要论述的总是分几个方面剖析,然后综合归纳出结论。
总之,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明白中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词语。
常见结构
故事式开头
所谓故事式开头,就是开篇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用叙述性的语言,把情节表述清楚,然后由这个故事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的一种方法。用故事开头,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能自然而然地引出观点,并能激发评卷老师的阅读兴趣。
运用故事开头的手法,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精心选择故事,以利于观点的引出;
二、因为故事仅是一个由头,所以叙述不宜过细,篇幅不宜过长,能引出观点就行;
三、一个故事可以从多角度理解和诠释,在叙述时就要重点突出能够引出自己观点的那一个侧面,使观点的引出水到渠成。
层进式结构
层进式结构也称递进式、层递式,就是按照逻辑关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纵向开掘的一种结构方式。层进式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分论点时,这些分论点之间构成的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关系。层次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这种结构俗称“剥笋法”,一层一层地“剥壳”,最后显出其本质。
二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来写。这种论证结构的好处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论证深刻。
运用层进式结构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层进式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要恰当,要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不可随意颠倒;二、层进式各个部分之间的过渡要自然,要用一些过渡性词语承上启下;三、在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写作时,要明确回答各部分的内容。
点例法举例
所谓点例法举例,也叫排比论证法。就是运用排比的句式列举一组相似的论据,然后进行归纳议论分析。运用点例法举例,可以用较少的文字列举大量的例子,使例证全面而充分。此
外,由于运用了排比句式,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议论说理的力度、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使用点例式分析,要注意三点:一、几个事例的叙述角度要一致,要能够论证共同的观点,但又各有各的精彩;二、叙述语言要简洁,一般一个例子不超过40字;三、要在例后进行一定的归纳分析,指出共性,揭示本质,从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
假设式分析
所谓假设式分析,也叫假设论证。就是针对前面所举的事例,从反面进行假设,进而得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结论,从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运用假设式分析,事例与假设分析可以明显分开,即先叙事再反面假设;有时也可采用夹叙夹议形式。此类分析法常常用“假设不??”“试想如果不??”,引出与所举事例相反的情况,进而展开论述。
深思式结尾
在文章结尾设置疑问或反问句,能使读者在读完本文之后,对自身或者现实生活进行思考,从而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
题型
1、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率分论点) ⑴明确: 分论点可以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⑵方法 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结出中心论点; 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 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
⑴论证方法 (须为四个字)
①举例论证(例证法) 事实论据 记叙
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 道理论据 议论
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④比喻论证 比喻 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
①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4、 议论文的结构 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雨,淅淅沥沥的落了下来……
来的突然,来的匆忙。就这样莫名其妙的下起了。细小的雨声闯入耳畔,心好似也在下雨,冰凉、冰凉的。轻轻拉开窗,清凉的微风夹着丝丝缠绵的细雨撞了个满怀。我捧着一本《悲惨世界》,呆愣着矗立在窗边,书页哗哗作响伴随着风雨声,缓缓伸出手,感受雨的温度。果然,很凉,就像心头的感觉——冰冰的凝聚在心头。雨滴虽小,但却毫不留情的冲向手中,有点疼。视野随着银白色流苏般的雨帘渐渐变得模糊,似蒙上了一层纱,忽然觉得世间万物都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心禁不住一阵悸动。我的视线渐渐下滑,忽然我被一片绿色耀亮了双眼——窗边唯一的那盆万年青。密密麻麻的雨珠毫不留情的压弯了它那翠绿的枝叶,它却一次次直起身子用它那微薄的力量一次又一次地抗争,看着这雨雾中唯一一片耀眼的绿色,看着万年青那不屈的身影,我在那一霎间,我的心底涌上无尽的暖意,手中似乎感受到了丝丝的温暖,被雨帘笼罩的世界忽然亮了,似一束金光射入这迷雾之中,眼前出现了雨帘后的世界——一片绿色的生命,一片美好的未来。热泪忽然光临我的眼眶,泪珠调皮的在眼里转,一不小心“咚”,晶莹的泪珠滚落下来夹杂着脸上的雨水,感觉很烫。我胡乱摸了把脸上的水,分不清是雨还是泪,忽然感觉心情好了起来。轻轻合上窗,我坐了下来,看着窗外那盆万年青,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窗外的雨还未停,依然那么淅淅沥沥……而雨中的那盆万年青,依然那么顽强不屈,依然在风雨中抗争着……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