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人,他热爱蓝天,热爱飞行;他团结友爱,情意深重;他果敢坚定,敢作敢当;他勇往直前,全力御敌。他是谁?他就是爱国主义影片《歼十出击》中的主人公——岳天龙。
岳天龙是空军903师师长。他飞行技术过硬,带领903师共同抵御外来入侵的敌机。在一次演讲中,他这样说:“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我们的歼十战机,核潜艇都不比别人差!”这句话深深地鼓舞了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他的副师长印双虎虽直爽,但两人一直在暗地里较劲。对于印副师长,岳师长总是怀着宽容的态度,强烈地推荐提拔印双虎。他这种海纳百川,不斤斤计较的胸怀,深深地感动着我们。
最让我难忘的是岳师长在空中练习“眼镜蛇机动”的特技飞行动作时,引挚突然发生故障。印副师长下令返回,可印师长仍坚持练习。突然,引挚熄火,歼十战机急速下降。在这危难关头,印双虎命令岳师长跳伞,岳师长为了保全战机,减少国家损失,毅然决定作最后的尝试。最终,飞机平安降落。大家紧缩的心才放了下来。又有几个人,能到飞行员爱机如命的心情?这一次,岳师长凭借他不畏一切的勇气,在中国、在世界飞行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看到这,我不禁想到了自己:每一次,想和同学一起聊天,但又望而却步,只缩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每一次,老师提问,一紧张便什么也忘记了,只有过后一次又一次的悔恨;每一次组织活动,我始终不敢举起自己的手;每一次被误解,我也总是不敢向别人解释。自己缺少的,不正是一份岳师长般过人的勇气吗?
每个人的心里,都深藏一份勇气,如果可以拿出来,面对一切困难,任何人都可以实现一个个的不可能!
相信自己吧!今天,用勇气面对困难;明天,用勇气为祖国增光添彩!
让勇气伴我们飞翔!
今天中午,突然刮起了阵风,一点也不大,却让我兴奋莫名。
我从来都是讨厌这内蒙的风的。要么不刮,一刮就会飞沙走石。可我却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兴奋情绪牵引着,走出了屋,恍然就已迎着风浪骑上车。
骑着骑着,心情渐渐有了一丝异样,当我醒悟那是激动喜悦后,所有的感觉在一刻间寻回。似乎感觉到了一个个成眠的细胞在复活,它们叫嚣着,欢闹着,拼命感受着每一丝凉意。每多一秒,它们便多一分活跃,蹦跳着想要从我的身体里逃走,那风也跟着它们胡闹,带着冰凉的尘瞬间裹卷住了我。
我兴奋着,耳边响着风特有的震天大笑。怔忡间,眼前出现了许多人,有张狂自傲的,不可一世的,意气风发的。。。。。。我从来没有见过,可又隐约知道这是曹操,那是周瑜,所有人都举着樽,不知是在敬风还是在敬我。隐藏了十二年的草原民族的血,在这一刻被释放,满身的豪情冲破云天,!谁道女子是柔弱的,她们的豪气千云,是那些男人所不能匹敌的!
天地间,霎时便只余那不曾被带走的豪情和满含笑意的风。
今天,我们七年级全体同学在操场观看了《歼十出击》这部电影,我有了很深的感触。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名叫岳天龙的空军师长与副师长印双虎之间所发生的故事,他们由竞争对手变成生死战友,最后成为手足情深的兄弟,还一同扛起了保卫祖国领空的光荣任务,顺利完成了演习。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心中的自豪感情不自禁地流露了出来,我看到了我们国家空军的伟大,看到了空军飞行员高超的技艺,看到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看到了他们的大无畏,看到了……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是:师长岳天龙向副师长印双虎学习“眼镜蛇机动”的招式时,他的飞机进入“螺旋状态”,飞机失控“空中停车”,在即将机毁人亡时,岳天龙凭借高超的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功迫降。面对挫折,他不改初衷,继续从难从严苦练,终于完成“眼镜蛇机动”动作,并发挥成更加高难度高风险的战术动作,被印天虎戏称为“岳氏猛龙出击”。
我想:在最危急的时刻,岳天龙宁可冒着生命危险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战机,面对困难和挫折迎难而上,最终胜利完成了演习和保卫祖国领空的光荣任务,无愧于中国军人的神圣使命。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我们拥有的是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但面对学习上的暂时困难、挫折,我们很多人恰恰缺乏像空军飞行员那样的勇敢和坚持,甚至出现逃学与厌学的念头,想想是多么不应该呀!倘若我们是空军飞行员,学习便是我们的战机,在任何时刻都不能丢掉它,要像空军飞行员那样坚持不懈,迎难而上,将学习这架战机飞得更高、更远,不辜负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期望。
让我们永记歼十飞行员的精神,树立远大的志向,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没有想当诗人的诗人,至少在古代是这样。古代的很多诗人如李白,杜甫,屈原,陶渊明,陆游,他们或是想从政,仿效先王,整顿吏治,出将入相,做当世的管仲,乐毅。或是在战场上大显身手,驰骋沙场,***敌建功,可是都郁郁不得志,于是心生万千感慨,赋诗几首,便成了诗人。
他们也只能当诗人了,因为他们身上有一股让官场无法忍受的傲气。但他们能成为好的诗人,因为他们心中有一股子豪情,豪情一旦抒发,便成就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好诗。中国古代诗人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他们太狂,太傲。自以为才能出众,品行高洁无比,可往往他们根本不懂政治,却自认为政治一流。才华出众就不可一世,这就是狂;恃才放旷,看不起别人,这就是傲。狂傲决定了他们无法立足官场。李白第一次受到皇帝的召见,竟作诗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人。”还没说召你去封官还是***头,就狂成这样了。到了皇宫更是让贵妃捧砚,力士脱靴,难道不知道得罪了权贵,这官场就混不下去了?辞官不是因为“宫中妒***人”,而是李白太能得罪人。最后差点因为参与谋反被***,还不是他自己政治幼稚?屈原也狂傲。
自己是五帝的子孙便了不起了,觉得自己品德高尚,人品高洁,国君就必然会重用他。国君用人不只看才能的,还要看与众大臣之间的协调能力。人家高官要你一篇文章你都不给,谁能和你友善?三人成虎啊,所有人都说你坏话,怀王还能不信谗言而愤怒吗?在官场不算太黑暗的时候,就不能像渔父说的那样“沧浪水清晰的时候,就洗帽子,沧浪水污浊的时候,就用来洗脚”委屈一点自己和世俗同流合污一下?最后自投汨罗江,狂傲所至呀。
诗人们令人敬佩的是他们永不消退的豪情。正因为有了这种豪情,才会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样充满激情的诗句,才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豁达的人生观。
奔流不息的时间河水可以洗刷狂傲,但不会冲淡豪情。一位位狂傲的政治家死去了,死时满身伤痕。一位位充满豪情的诗人走来了,带着他们慷慨激昂的诗句。
他,生活在盛唐时代;他,满腹经纶;他,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他是被誉为诗仙的李白。
李白将要离开京城了,他的朋友们摆酒设宴,为他饯行。面对着用金杯装着的价格昂贵的美酒,玉盘中盛着的美味佳肴,他想到的却是自己受尽重重阻碍也无法实现的远大理想,。便放下了酒杯,停下了筷子。朋友们见他这样反常的行为,明白他内心的痛苦,也只能由着他了。
李白忽然问起大有作为的吕尚和伊尹,他们的际遇给了他一线希望:我不甘心!我一定能有所作为,我一定能让他们对我刮目相看,但前路崎岖,歧路甚多,我该怎样做呢?
他情不自禁地念出声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朋友们顿时停止了说话,都陷入了沉寂。
李白看着这些朋友们,觉得自己不应该再这样消沉下去,为了让自己和朋友们心里好受一些,他说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孤帆济沧海。朋友们,请不要再为我感到难过了,相信我,我一定能撑过去!
1990年7月9日下午,他步履沉重地走出高考考场,心境一片灰暗。当时,他的父亲正等在考场门外,向里面张望。
刚走到父亲面前,旁边急匆匆地经过一个人,父亲招呼一声,那人热情回应:“你今天来送考啊?哦?这是你的孩子?”他局促地站在那里,因为,那个人是他读高一时的化学老师,他害怕老师问他考得怎么样。父亲正与老师闲谈,忽然,老师指着他对父亲说:“你的孩子有志气,那年文理分科,他写了一张很特别的志愿书……你的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
他一下子愣住了!老师的话使他回忆起两年前,那个初春的下午,他一个人躲在寝室内激情澎湃,为了上文科班,年少轻狂的他正起草一份志愿书,用的是语言,洋洋洒洒两页纸,表达了他多方面的抱负与志向,每一段结束语都是———我要上文科!我要上文科!当时,这份志愿书被老师们传阅、赞叹过,他幼小的`虚荣心也得意过。很快,他就淡忘了这件事,因为,他无法用短暂的激情去应对长久而枯燥的学习生活,他渐渐落后了。
可怕的是,成绩差导致他厌学,厌学导致他成绩更差,这种恶性循环持续两年,直至高考的到来。
所以,他宁愿没有任何人记得他当年写的什么“志愿书”,眼高手低、志大才疏,高考一败涂地的他,没有勇气去面对当年的豪情。回家的路上,父亲问起“志愿书”的事,他极力否认:没有这回事,是老师记错人了。
14年过去了。一天晚上,他与太太闲谈往事,就想起了“志愿书”。他从柜子里翻出一本1988年的,找到初春的那一天,是的,那份曾经令人不敢面对的“志愿书”,工工整整地抄录在里面,笔迹还带着他年少轻狂的情绪。他从头读到尾,眼圈热热的。他对太太说:“如果不是那位化学老师的提醒,我可能真的会忘记它,我可能会成为一个没有豪情的人,我可能会因为高考失败而沉沦……我得谢谢老师,谢谢有人记得我曾经的志向和豪情。”
1、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2、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3、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
4、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铭留青史,因为舍弃了“钟鼓馔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一样追求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历史。
7、“不事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为其碾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这是多么“异端”之举,多么荒谬之行。然而太白见不容于世之滋垢时,便愤然离去了。没有易安居士那“这次第,一个愁字了得?”的忧伤,也没有柳三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叹而已。
8、高远恢宏的理想。李白生活在盛唐时代,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申管仲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这是他执着的人生信念。为此,他“仗剑怯园,辞言远游”,广为交游,诗名远播、以期能入朝为官,实现济世的政治抱负,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为早日平息战乱,复兴大业,在隐逸多年后,又欣然接受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的恭请,满怀热忱毅然从戎。即使在“赐金放还”之后,年近六十之时,他仍壮心不已,准备踏上征途,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大军。途中因病折回,不久病死当途。
9、傲岸独立的个性。无论是得意之时,还是失意之日,始终保持傲岸不羁的个性。应诏入京之时,他一路狂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赐金放还”之后,他愤然呐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他不失耿介光明之志。“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中生。”面对炙手可势的权贵,他始终保持着人格的尊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西卒不复。”
10、豪迈超脱的人生。李白一生充满自信。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对未来充满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去帆济沧海”,这种乐观的情怀,让诗仙在坎坷的人生路上始终豪迈。他从来不怀疑自己的旷世才华,入永王幕府之后,他曾以谢安自比。“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沙。”这与隐居隆中却高吟《梁父咏》的诸葛孔明何其相似。他始终以豪迈而超脱的情怀去拥抱阴晴不定的生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即使是寂寞失落之时,也要“花间一壶酒”,用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何等的洒脱,何等的乐观。
1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12、桀骜不驯的李白把人生看作是一场漂泊,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自己设置的轨道上,不为周遭的一切所牵绊,包括富贵功名——尽管他也曾十分向往功名利禄;而淡泊名利的诗人陶渊明则毅然拒绝了朝廷上的钩心斗角,远离喧嚣,归隐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闲生活;还有范仲淹选择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态度,辛弃疾选择了时刻准备着为国捐躯,上阵***敌的人生道路——虽然直到双鬓斑白他仍壮志难酬。无论这些伟人的选择是否高尚,无论最终他们是否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只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选择,就应该义无返顾地走下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