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的'下午,我和南京日报小记者一起来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参观气象博物馆。
一进校门,老师就带我们来到了气象楼的最顶端,我们看到了一个天气雷达,它像一个被高高托起的白色大皮球,直径11米,高68米,它可以准确预测天气情况,方便人们出行。皮球周围有四根又细又长的避雷针,像四根直直的绣花针,避雷针比大皮球还要高,只要雷电一碰到避雷针,避雷针就会立刻把雷电传送到地底下,从而起到了保护天气雷达的作用。天气雷达的旁边有三个卫星接收器,就像三朵绽放的茉莉花,它们的花蕊特别长,能更好地接受卫星传送来的天气信息。
接下来我们来到气象实验场,看到了三根风向针,它可以测量风的方向和速度。风向针后面有几个百叶箱,其中一个百叶箱里面放着四根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每天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空气湿度。
最后讲解员叔叔还告诉我们云可以分成高云,中云,低云三种。
今天的收获可真多啊!我以后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星期三,我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秋季考察活动。
我们先观看了4D电影。然后,我们来到了“古代航海历史馆”。在那里,由最早的船:羊皮筏、竹筏、独木舟等等,以及船上用品,如:铜锚、铁锚、橹……还有许多航海需要的工具:指南针,星盘和象限仪。见识了“世界上最小的船”——用核桃壳雕刻的船,“世界上最贵的船”——纯金雕刻的船。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海员馆”,知道了船长是如何驾驶船的,体验了在黄浦江上行驶的感觉,和海员们的服饰、怎么打结,还看了《航海日志》。
大厅里的明代船只“福船”,使人震惊,船头有一只龙头,船身上还有两只鱼眼睛,还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船上可供游客参观,甲板上还有可以逃生的小船……以及船员们住的小房间。
这次秋游的收获真大!
今天我去了博物馆。
一推开门,一阵阵冷气就扑面而来,伴随着冷气的还有一股清香淡雅的古典风味(其实就是一种盗墓的感觉……),这更促使了好奇心神经的发作!让我狂奔向了一个展厅。
这个展厅展出的是“北朝壁画”最先映入眼帘,也是最壮观的是一副长35.6米、最高点达8米的北齐高洋墓壁画,是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目前发掘的规模最大的北朝帝陵。墓室入口有一个大门吏俑,往里走就会看见一大堆陶俑陪葬“人”,这些陶俑手上都有一两个洞洞,应该是“拿”过什么东西。其他小篇幅的壁画因年代久远,地表塌陷挤压,墓壁变形,只等模糊看清一些仪仗人物,头戴漆纱笼冠,上衣下裳,双手持节;还有些画上画着神兽,除了青龙白虎还有些没见过的神兽各式各样,形态各异。但终究是要走滴!所以,下一个展厅,我来喽!
接着,我们上到了二层,到一个瓷器展馆,里面的瓷器有白的、绿的、红的、青花瓷的,花纹也各异,有牡丹的、喜鹊的、仙鹤的、龙的、凤的……拼拼凑凑到一起还挺好看!还有指甲盖大小的可爱动物,都是瓷的,特别精美,简直出神入化。这里最多的是瓷枕头,看着硬邦邦的,但是可以治颈椎病。
然后我们又参观了金缕玉衣,各种弩箭,还有马车等等,甚至原来古人的智慧,我们现在还学不来:原来古人做的金缕玉衣,金缕直径仅0.5,以现在的工艺,只能做到直径0.8,看来我们还要继续向古人学习!
5月24日,我怀着好奇激动的心情跟着爸爸去参加牡丹晚报小记者活动。我穿上新衣服、跨上书包、戴上小记者证高高兴兴地下了楼,爸爸开车带着我,不一会儿就到了定陶博物馆。
到达集合地点后,人还不多,我焦急地等待着,小记者们陆续过来了。人到齐后,我们排着队有秩序地往里走,不一会儿,到了参观区。博物馆的叔叔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为我们详细地讲解古文物的历史。我们一边参观,一边默默地赞叹。这里有许多古文物,以古发簪为主,展示了不同朝代的发簪。如先秦骨簪、先秦铜簪、汉唐铜簪等。发簪的材料由骨头、铁、铜、银、玉不断演变,显示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我看到了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今天真是大开眼界,走在博物馆中,如同走进了历史的星空,仿佛看到了古代女子佩戴发簪的美丽身影。其他小记者和我一样迫不及待地拿出相机把这些历史文物拍了下来,屋内闪光灯不停地闪烁。
参观完了,我们向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挥手再见,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定陶博物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