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完《名人传》后深有感悟。本书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他曾经说过:“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我觉得这句话说出了整本书的主旨。
这本书分别给我们介绍了三个伟人: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列夫.托尔斯泰。这几个我们“熟悉”的人,被罗曼.罗兰描写得淋漓尽致,自愧不如。
贝多芬,他在音乐方面有很大的成就,是家喻户晓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贝多芬长得并不漂亮,甚至还有几分丑态。他的人生是不幸的,贫穷围绕着他,孤独伴随着他,然而这一切还不够!双耳失聪让他变成了一名残疾人,病痛让他经常卧床不起。但贝多芬没有被打垮,仍然坚持着,当我看到他把树枝插到钢琴内部,咬着树枝感受音乐波动的事迹时,被深深地感动了。命运对他如此不公平,他却丝毫没有怨言,也从来没有放弃,甚至还在歌颂世界的美好。贝多芬的一生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世界给他一片黑暗,他却给世界一片光明。”
书中第二位是著名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我不得不佩服米开朗基罗的毅力,尽管家庭的重担拖着他的腿,病痛扯着他的'手,他仍一步一步往前跨。人们都太注意他的成就了,并不想去了解他的生活。他出门在外,处处有人讽刺,处处有人讨厌,要不是教皇保护,早就家破人亡了。我只想说:“米开朗基罗就是一块钢铁,千万次的捶打,只会让他更具有光芒”。
最后介绍的是托尔斯泰,他是俄国民族的伟大灵魂,是当代人民的光芒,是文学世界的一个太阳!他跟其他人不同的是,他是贵族出生,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使他债台高筑,只能逃之夭夭。不过,托尔斯泰很快改邪归正,先后出版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这两部作品引起了文坛很大的风波,深受人民喜欢。然而托尔斯泰很热爱生灵,他曾说过:“世界上还有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你们为什么都在这里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早春时节,正是赏梅的'最好时候。今天下午,我和妈妈步行去齐山植物园赏梅。我们不约而同地发现远处有一堵“红墙”,快步走近这堵“红墙”,原来是一大片红梅。我迫不及待地走进梅林观赏起来。一棵棵红梅树就像一个个阳刚的士兵,摸一摸它的树干,是那么粗糙,那么坚硬,连细小的树枝都直挺挺地周围伸展,真是一身傲骨啊!
最引人注目的是树枝上的那些小红点了。你别小瞧它们哦,这些可是红梅的花骨朵呢!有些花骨朵像蚕豆那么大,含苞欲放;有些花骨朵像赤豆那么大,挺有精神地吸在树枝上。盛开着的红梅花散发着阵阵清香,花朵颜色红得真好看,让我见识了什么是真正的“梅红”,我劲头十足地欣赏着红梅,妈妈的相机对着美景拍个不停,我们都陶醉在美景之中。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红梅不愧是家乡美景之一。
很少写到家乡,总觉没什么可写的。
一切都那么平常,又是穷乡僻壤。
家乡的东西也都常见,没什么稀奇。
莫说景象,连像样的地方也没有,这样的地方,到底可以写些什么呢?
思来想去,惟有附近的山还可以写两笔,说是山,实际上不过是个小土丘子,或者说是小石岗,用书面语说就是培嵝。
但是,那山是我的灯塔,一看到山,我就明白自己离家不远了,望着山,也望着家,一股暖流就涌上了心头。
那山矮矮的,是地图上找不到的一个小不点儿,我们叫它“旗山”,听说有几十米高,可我觉得只有几层楼的'高度。
旗山本来并不小,连绵一大片,可人为的开山采石挖空了它,如今它只剩了一副空架子,中心的洞像怒目而视的眼睛,直直地瞪着苍穹。
从北边看,旗山倒还中看些,像一个标准的三角形,可当你登上这三角形的顶点时,你会发现,另一侧是切削整齐的石壁,削壁百仞,形容它还算合适。
旗山上很少有树。
山脚下有很多桃树,还有一些柳树,那是种在坟堆旁边的。
山脚往上也有坟堆,但由于土壤贫瘠,所以无法种树。
现在往山上看,坟包一个连一个,十分有趣。
山上没有树,所以山显得更加矮。
春天,山上有的地方冒出了绿芽,有的还是不毛之地,到了夏天,山下一片青,一片黄,青黄相交,错综复杂,就像《白杨礼赞》中描写的黄土高原一样。
秋冬时节,那仅有的草也枯萎了。
说“衰草连天”吧,它没有那么大面积,说“草木凋零”吧,它上面并没有树。
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现成的词语来形容它。
只记得那枯萎的草横七竖八地躺在那里,有些不屈的还站立着。
早上,有时还有霜结在草上,显得山也有了几分白了。
跑到山上,看着那凝霜挂露的草,也算一种悠闲的方式。
冬天,一场小雪过去,山更显得白净了。
走在盖着草的枯草上,那声音是与普通雪地上不同的。
当然,肯在冬天跑到山上喝风的人并不多,所以雪在山上能待很长时间,那是山最长也最好的妆束了。
等到雪化了,露出红褐色的土壤(平时是很难看出来的,因为那时大多是灰褐色),那柔软疏松的土壤是很有意思的,以前我们常用红色的细土捏泥巴玩,晒干了很硬,不易变形。
不过那是七八年前的事了。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
以前读赞美故乡的文章,总觉做作,自己写来,也不免同样做作。
其实,故乡是那种你不觉得美但又任何美景都比不上的地方。
生在苏杭的人未必认为苏杭美,生在大漠的也未必割舍得掉大漠。
故乡的胸怀像山一样广阔,它能包容你的全部情感。
生命是一声漫长而不可预知的远行,我们穿行在摩肩擦踵的人潮里,渴望穷尽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却不知那些柔情如画的风景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晓风冷月,杨柳落英都只是刹那风景,而真正能流芳千古的是一点一滴,细水长流而铸就的成功。
苏轼有言:“古之成大事业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以严谨、坚持为闪光点的德国人,总是身体力行地向世界展现这一光辉品格。例如:施坦威钢琴公司,起点并不高,却用日复一日的精雕细刻,让自家的钢琴享誉世界。又如,德国制造业有一种严谨坚定的“七圈半”精神,即对于螺丝钉只拧七圈半,不多不少,多年如一日的严格要求,无人厌烦,最终成就待业神话。安迪·沃霍尔说过:“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十五分钟的闪光时刻”。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唯有日日夜夜的潜心打磨,排除万千磨难后赢来的闪耀与荣光,方可在千帆过尽后,笑谈当年。
林清玄曾说:“能一鸣惊人的,必定在他不鸣则矣的时候养精蓄锐,能动若脱兔的,必定在他静如处子时洞察入微。”蒲松龄为著《聊斋志异》正是在家门口自设烟茶,他自称:“见行者过,必强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闲聊中获得了广泛的素材。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禁感叹,时光长短,萍聚云散,谁能抛开物欲横流的'世界,只在内心修建巍峨的城堡,让能掩掉市声繁华的尘世,只作泥淖中的无暇美玉。原来,一个有用看似渺小一步又一行,是会生出千万朵成功的蔷薇!
古今中外,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你可曾想过,一个光着脚在贫民窟里踢野球,每天心愿仅是“能吃饱饭”的一个小男孩,在历经风雨,拨开迷雾后,成长为一代巨星,他就是C罗,多年来,他一直用近乎偏执的训练来保持体力,欧冠捧杯当晚,他却独自回到健身房,完成日复一日的练习。东野圭吾曾用齿轮来形容那些每天精准地生活在预定状态下的人,而对于C罗,他更像一只陀飞轮手表,不像石英表需要电池,他无论时光流转、岁月变迁,一直“咔嚓咔嚓”地前进进着,出道二十年来他未曾错过一秒。
时光依旧美丽,尽管我们早已忘却当年星空,日子在跋山涉水中度过,总有生生不息的风景供你我欣赏,而那些细水长流的故事,才会被铭记。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