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议的议题是“二十一世纪鸟类生存与发展战略会”。主持人是我们的天鹅小姐。第一个发言的是小鹌鹑鸟,它怒气冲冲地说:“我们鸟类已经没有任何生存与发展的地方了,现在不少名贵、珍稀的鸟类已成为饭桌上的美食,人们捕***的对象。虽然各国政府已经下了不准捕***野生动物的`通知,但是那些捕***野生动物的人依然置法于不顾,我行我素。我的亲朋好友全 被捉去当食物吃了,只盛下稀稀落落的几只。”“说的对!说的对!”其他的鸟儿叽叽喳喳地随声附和道。“好,大家请安静,我们来听听啄木鸟爷爷的看法吧。”天鹅小姐赶紧出来维持次序。啄木鸟爷爷摸了摸自己的白胡子,叹了口气说:“唉,当年我年轻气旺的时候,整天帮树木们医病——捉害虫,一天可食森林害虫三千多只,可我得到了什么呢?除了一个空虚的名号和一群可爱的孩子给我做了一个木屋子,可现在他们长大了,却把爱护鸟儿的宗旨给忘了,有的还用枪来打我呢!好险我没被射中。”这时,小麻雀发言了:“我觉得我最有发言权,因为我曾经被当做“四害之一”被人类捕***,差点灭绝。如今,无论城市、乡村到处都是我们生活的乐园。”一只小燕子说:“现在人们已经醒悟了,比如今天,今天就是全国指定的植树节啊!人们还定了有爱鸟日,为我们建设家园呢!”在一旁默默无声的丹顶鹤也发言了:“我觉得小麻雀、小燕子说的有道理。像我已经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了,现在已经受到了人类的全力保护。人们还专门为我们建立了生态保护区,大得很。让我们在那里快乐的成长。”喜鹊说:“人类已经开始行动了,原来城市里全是工厂排放的黑烟和污水,可现在已经好多了,城市里到处都能安家了”……大家热烈、踊跃的发言。最后天鹅小姐说:“一年一度看来我们鸟类的春天伴随着自然的春天也已经来到了!人类已经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口号,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也相信人类会与我们鸟类和谐相处的。因为人类已经认识到我们鸟类的重要性”
让我们鸟类与人类共创美好家园,共创美丽地球吧!让我们各尽所能维护我们美好的家园!
上述提及的文字都由门铃这一描写点展开,但行文实现了“差别化”,既为结尾的“点睛”议论作铺垫,又与叙事结合推动情节发展,值得我们借鉴。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首先,审题要准。抓住三点:“第一步”并非实指,而是比喻,把双脚跨出的“第一步”与比喻意义的“第一步”结合着写,更容易出新;所写必须是“第一步”,而不是人生旅程中随意的一步;“第一步”与后来的人生步履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影响力,文章应该点到;其次,确定文体——必须写记叙文,记叙描写不得少于全文篇幅的四分之三;再次,明确表达要求——将叙述与描写结合起来演绎主题,特别注意在做到叙述清楚的同时,要在描写的细致和多样上下工夫。
今年寒假,我和范布宁等三个小朋友一起去报了一个“素描班”,除了画架等材料,学费全免,连“学生”也是“老师”组织起来的。哈哈,其实是我想学素描,妈妈帮我组织的,因为她就是老师。
第一节课是教画圆柱。在正式画之前,先需要整理用品:铅笔要削好,画架要搭好,纸要铺好……我高兴得不得了,恨不得直接动手画,还得先看示范吧。先打一个框架,再打线条,深深浅浅……转眼间,一个漂亮的圆柱就诞生了,好像是放在纸上的,超有立体感。因为素描有高光点、亮面、灰面、阴影、明暗交接线五调子,把这五调子表现出来就有立体感了。看着妈妈画,我想:“这简单,看我的!”于是开始学妈妈的样子打框架。但有句话说的好:看事容易做事难。
刚开始打圆柱上面的那个扁圆时就发现:原来这么难!笔好像故意在和我作对似的,怎么也打不圆。而妈妈要求用直线组成圆,我却直线画成了圆弧。这时我一开始的高兴劲全像天边的云被风吹走了一样,无影无踪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勉强画好了我的框架,但“不幸”还是发生了:妈妈说我画得:1、太小;2、结构不对。两个原因就把我的这幅“佳作”PS掉了,并让我在反面重画。这真让我“欲哭无泪”啊!我只好老老实实地看妈妈是怎么画的,然后学着妈妈样用心去临摹,终于又一次勉强把框架画好了。看看范布宁:哇,她画得真快!但我告诫自己:不能急,画得太快会把好不容易搭起来的框架搞糟的。
接下来是在框架里用线条画出明暗,这样就有立体感了。打线条也是有讲究的,线条要打得两头一样粗细,做到“两头轻,中间略粗”为最高境界。但这种线条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练出来的,这是一点;第二点更重要的是打线条千万不能乱,打出来要一组一组的,并要有在角度的交叉。如先打横着的一组,再打斜着的一组;第三点是线条的深浅关系,如果要浅,则既可以减少线条数量,也可以把线条加深或变浅,除了手上用力不一样,加深或变浅可以用不同软硬度的.铅笔。
最后,我完成了那张作品。看着有些模样的圆柱,我颇有些自豪:这可是我的第一张作品哦!当时自以为画得不错,等到“培训班”结束,看看真是实在比较糟糕的。我的素描旅程作文青春人物素描作文课间十分钟素描作文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