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這部戲是小寶的成名作,我就是沖著這個理由看的。
在這部影片裏基本所有人的目的都是為了奪得武林第一的稱號,而出來打打殺殺的。
老實說,我並不喜歡這樣的影片,讓我感覺不到它對社會的意義,所以我把它歸類到武俠迷們的幻想片吧。
裏面有很多鏡頭讓我覺得很好笑很好玩,可能現在的電影跟以前的真的大相徑庭吧!這部戲裏面基本每次打鬥都要毀掉旁邊的東西,比方說敲個門把門打兩個孔,主角跟那些小籮籮的打鬥,那些小角色都要被打飛然後撞到欄杆啊什麼的,雖然人家家裏夠窮了,還是把牆給撞破了,對我來說這樣的段子很好笑。不是嘲諷,是好玩的感覺,感覺現在的片子比較不喜歡那麼誇張吧,科技發達了,弄點什麼光會比較有效果吧。
小寶扮演的三少爺,是江湖第一劍,卻是最不想要這個稱號的人,為此還需要詐死來躲避紛紛擾擾。然而真的是人怕出名豬怕肥,都躲起來當個無名小阿吉了,還要被人追趕。實在是相當無奈,難怪謝曉峰的臉上總是像塊木頭般毫無表情,他對這個追逐名利的世界或許太厭惡了吧。
在感情線上,比較感動的是那個啞巴,他不想要報答地對阿吉好,也莫名其妙地對他的友情到了死心塌地的地步。真的很讓人感動。在愛情上就比較奇怪,莫名其妙地阿吉和小麗竟然到了相愛的地步,實在沒什麼好的鋪墊。
總的來說,主角太幸運了,他擁有了所有人想要的稱號,想要的名利,情感,可是這一切不是他不想要的,就是最後得不到的。其實真的挺悲哀的.
影片對我來說比較特別的是,三少爺的寶劍有好多把啊,他去決鬥的時候竟然是帶一把劍的而不是帶他最擅長的劍,還有他的寶劍也太容易斷了吧。
姜大衛扮演的那個二少爺很好玩,瘋瘋癲癲的,傻乎乎的,其實他都比三少爺厲害了,怎麼不稱他是第一呢?可惜顛了...
我還是看不懂武俠片啦,可是太脫離現實了吧。所以就這麼草率地發表一下我的看法啦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却出乎意料的面对两级性评价
美国那边的评分才5分左右,
而豆瓣评分一如李安片的平均水准,
8分之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两级分化?
在婧婧看来,可能是两地对表达方式接受度的不同。
美国人想看一部反战电影,李安说:“不!”
李安的电影从不表达观点
他只是把真实拍给你看
《比利 林恩的中场战事》
描述的是一个从伊拉克战场回家休息的年轻士兵,
参加一场文艺演出,遇到的人和事,
并最终回到战场上去的故事。
这部电影选在11月11日美国的退伍军人节上映
不得不说非常有深意
经过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
美国社会中退伍军人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
给你几组数据:
美国目前共有3000名死囚,其中10%是退伍军人
120万退伍军人没有医保
5万退伍军人无家可归
退伍军人自***率比平民高50%
患有精神疾病的2.2万名军人失去福利待遇
他们是一群边缘化的人,
青春献给战争,毫无一技之长
有些还在战争中留下了严重的创伤和心理疾病
美国社会对他们的态度
从原来崇拜的英雄变成不安定的`盲流
政府对他们的态度更像是用完就弃的棋子……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美国主流社会当然希望
李安能拍一部高举反战大旗的影片
但李安并没有说教
而是把美国社会的扭曲拍给你看
每个人好似都很在乎战争,但其实根本不在乎
林恩的家人不在乎,
他们对待从战场回来的林恩就像儿子出了次远差回来,
父亲觉得他去战场
是磨炼,是必经的过程,是爱国的表达方式。
那些向他致以敬意的普通民众
只是对一个偶像倾诉爱慕,当成发泄情绪的渠道而已。
那个他一见钟情的女孩
也并没有把他当一个男孩看,
她是他心中英雄的符号,强大不允许懦弱;
只能上战场送死,不能临阵脱逃!
每个人都在谈论战争,却没人能真正了解战争!
昨日的青岛看片会结束后,不少业内人士觉得这就是一部程式化的好莱坞大片,特效、大场面一上来就给得很足,不管是戏剧结构还是人物设置甚至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观,都相当的“西化”,最具有中国印记的就是女主角景甜,也许是因为她是片中唯一一个善于英语沟通的中国面孔(刘德华会说但不常说,也许她是谋女郎中最受导演器重的一位,反正这位勉强二线的女明星在片中出尽了风头,她和马特达蒙的情感戏甚至能与“多国联军抗击饕餮”的主线并驾齐驱。
老谋子为何要拍这么个作品呢?据说一次传奇影业老总图尔坐飞机时俯瞰到长城,因为他之前还投拍过《哥斯拉》,所以突发奇想,将怪兽元素放在“遥远而神秘的东方”会怎样?于是就有了《长城》剧本雏形,最后兜兜转转到了张艺谋的手上,他看了以后居然特别激动,因为“中国古代文化、中国的家国情怀、中国人的这些劲儿,让我对这样的一个爆米花电影有了激动之处。”
在年龄相仿的导演里,李安拍了120帧4K3D的新技术,冯小刚玩了圆形画幅,这是不安于现状的导演激励自己的选择,但张艺谋这种铁肩担道义、永远热泪盈眶的范儿,最容易成为看官讥笑的对象,拍《英雄》时,百万雄师齐喊“风,大风”,到了《长城》里,他让英国的合唱团唱刘邦的《大风歌》,都是黄沙漫天中的苍凉与悲壮,可以看出他年轻时的西北情结并未改变,可人们还是认为他渐渐沦为了平庸的商业片导演。
为何再也拍不出《活着》这样的经典?大家通常这样表示着对老张的'失望。可据说在拍《活着》的时候,张艺谋曾经做过一个孤独甚至悲凉的梦。梦里他和同事一起在KTV里,突然遭遇袭击。张艺谋自己悄声和同事商量,由他喊一二三,大家共同行动,向前擒拿匪徒。结果口令发出后,只有张艺谋自己冲了上去,剧组的同仁只在一旁围观。他只能孤军奋战,不料歹人从腰间掏出一支手枪,照着张艺谋的脑袋开了一枪,噩梦惊醒。
这种孤独如今仍在,张艺谋曾经被业界赞颂的“中国表达”,现在已是向好莱坞抛媚眼的罪证。听说这次张艺谋为了遵循怪兽片既定的创作规律,不得已设置了个研究怪兽的科学家角色,刘德华饰演的王军师就承担这个任务,除了手握《饕餮指南》,他的实验室里还有各种古代中国的仪器……影院里此时发出了笑声。
但即便是这项无奈的安排,张艺谋也希望“镜头扫过,能看到各种中国古代灿烂的发明(仪器”,片中也出现了大量诸如火药、秦腔等中国元素。但即使说张艺谋没有了年轻时的灵性,也不能说他摒弃了当年的诚意。电影毕竟是资本的游戏,世界级大导演往往都要接拍一些套路化的商业大片,而且好莱坞的大片传达的往往正是美国的主流文化价值观,而诸多整天看着好莱坞大片的国内观众,却对张艺谋“展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意图嗤之以鼻,是否也是一种苛责呢?
张艺谋曾在采访中说,中国市场像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现在看来,老谋子已很难脱身,《长城》内外,孤独围城。
《长城》的预告片看的人热血沸腾,正片也没有辜负众望,激烈程度使得整个人在IMAX厅的座椅上都燃起来了。
首先要说的是场面够大,画面够美,一些设定非常富有想象力,比如军种的设定、长城机括的设定、战术攻击的设定等,我只想说这些特色很老谋子,画面真的是电影重要的加分项,雄伟绵延的古长城、冷寒萧***的明月边关、山水泼墨般的群山雾霭,把长城的神秘气氛营造的恰到好处;细心观察不难发现,服装道具亦非常考究,由当红小鲜肉组成的五个军种的兵器及铠甲相当具有质感;在特效方面,超震撼的大战场面让我想起了《霍比特人:五军之战》宏大的战争场景。排山倒海的箭雨,倾盆而下的火焰弹,不计其数的饕餮铺天盖地席卷围城的场面,在IMAX的大银幕前感受相当震撼,犹记得系着锁链的强弩射向饕餮的那个场景,放佛从鼻尖前一闪飞过,有这种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恐怕也只有IMAX3D了吧?
饕餮的外形设定完全出乎意料,在国人印象中,这个招财的神兽外形一直都是汉唐旗帜中的外形,很古朴,很有韵味,很中国化。电影中的饕餮则不然,个人感觉太过于西化,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哥斯拉与异形,有人站出来说毕竟是老外做的,作为一部商业片也要迎合西方观众的审美。这话没毛病,可是兵器与铠甲以及部分相关道具也是老外做的,质感与审美也还可以啊,并没有什么违和,只能说为了西方观众,饕餮的外形设计是失败的。
再简单说说特效和剧情部分。特效制作来自好莱坞的工业光魔与维塔工作室,绝对的好莱坞水准,毫不夸张的说,在特效部分和霍比特人五军之战真心零差距。剧情来讲主线突出,情节设定简单,但并没有“美女爱上英雄”的庸俗套路走向,Matt Damon和小甜甜之间相互的尊重比只见一面就爱得死去活来的情节更让人觉得走心。整个电影并不拖沓,节奏足够紧凑, IMAX 3D呈现的特效也足够吸睛,再加上片中的笑点也屡屡戳中观众,《长城》还是蛮值得一看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