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去参观刘氏三兄弟的故居。刘氏故居位于江阴市西横街49号,坐西朝东,粉墙黛瓦,飞檐翘角,是一座普通的清末江南民居。
走进大门,院两侧的天竺就映入了我们的眼帘。这天竺是刘氏三兄弟的父亲刘宝珊亲手栽种的,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葱葱,珊瑚珠似的小红豆点缀在绿叶丛中,为这儿添了几分高洁、幽雅。从它细弱而又倔强生存的枝干上,我似乎看到了刘氏三兄弟的影子。
迈过一道门槛,我进入了第一进序厅。正中墙上高挂一块匾额,上书“刘氏三杰,江阴之光”,仔细一看,还是冰心奶奶的亲笔题词呢!匾下是刘氏三兄弟的巨幅头像,他们都微微含笑,默默地注视着人们。这就是刘氏三兄弟:文学家刘半农,二胡演奏家刘天华,音乐家刘北茂。左右两侧的墙面上贴着他们的生平事迹概述,仔细一看,让人不由得啧啧赞叹。起初还以为刘氏故居土得掉渣的'我,一下子被三兄弟的杰出成就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折服,故居在我眼中也高大了许多。
正堂右侧是刘氏兄弟的父母刘宝珊夫妇的卧室,一张老式木床,几个已经掉漆的衣柜,一切都显得那么简陋。左侧便是刘家私塾,正面挂着孔子的画像,靠墙整齐地摆放着四张长条桌子,那是孩子的课桌。当年三兄弟和周围的孩子在他父亲的指导下,在这里读书、习字、对课,刻苦地学习着。虽然他们家境贫寒、父母早逝,但他们没有因此自卑、痛苦,而是执着追求、自强不息,真让人深深敬佩。
穿过中间的天井,我们踏着幽幽的青石路,走进故居的第二进,中间是思夏堂,是刘氏兄弟为了纪念他们的祖母——夏氏而题此名。思夏堂两侧分别是刘半农和刘天华的卧室,卧室不足十平方米,摆上几件简单的家具就显得很拥挤了。刘天华的卧室里还摆放着二胡、琵琶这些他时时演奏的乐器,是他把“不登大雅之堂”的二胡和琵琶,从民间推向了世界,《光明行》《良宵》等不朽名曲从这里传遍大江南北。
顺着青石路继续向前走,穿过“老井”“晒酱台”“厨房间”,我来到了刘氏三兄弟小时候嬉戏玩耍的小院儿——竹园中。那几枝细细的翠竹在春风中轻轻摇曳,显得小巧朴素,可这小园留下了刘氏兄弟多少童年快乐的记忆。难怪,刘半农用他的《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千古传唱的诗作为世人讲述了这深深故乡情!
走出故居,回首遥望,《光明行》高亢激越的旋律仿佛在我胸中升腾,刘氏兄弟执着奋斗追求光明的精神再一次深深地打动了我。
我们先排队进入了三味书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讲堂,讲堂中间摆着老师的桌子,鲁迅的课桌摆在墙角。他的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子,这是因为他有一次迟到了,挨了一顿严厉的斥责,从此他就要求自己做什么事情都要起早。“三味”指的是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味如醯醢。鲁迅严格要求自己,所以学习、人缘、课余….样样都非常好。
一出三味书屋,我就闻到了一股臭豆腐的味道,尝一尝,臭豆腐有着独特的味道。看着清澈见底的河水和许多漂浮在水面上的“蚂蚁”我的心不禁痒痒的.,拉着爸爸要求做船。爸爸答应了,我穿好救生衣,坐上了乌篷船。我看着河水和周围的风景,河水时而汩汩的奔涌,时而哗哗的流泻。我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里。船不知不觉中已经靠了岸,我们上了岸,向划船的老爷爷挥手道别……
绍兴还有许多别的景色,柯岩、沈园、柯桥……都很好玩。我们依依不舍地向绍兴挥挥手,绍兴,再见了!
我的家乡在江阴,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有旅行家徐霞客,有教育家顾明远,有前新华社社长朱穆之……但我最敬仰的还是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今天,我们就怀着一股敬仰之情参观了他们的故居。
迈步走进故居的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两丛百年天竺,虽然饱经风霜却依然郁郁葱葱,充满生机。据说,它们是刘氏三杰的父亲,刘宝珊先生亲手栽种的,每到秋天还会结出累累红果。看着看着,我禁想起了刘氏兄弟,他们多么像天竺呀!经过自己的奋力拼搏,获得巨大的成就。
看过了天竺,我踏进序厅,一下子就被墙上那八个大字“刘氏三杰,江阴之光”给吸引了过去,它们金光闪闪,刚劲有力,听老师说,那是冰心奶奶亲手题的呢!
我由序厅向左一转,便来到了当年刘氏兄弟读书的私塾。墙上的孔子像下整齐地排列四张课桌,桌上摆放着八只砚台。看着空空荡荡的桌椅,我仿佛回到了从前,我仿佛看到了学生们正在刘宝珊先生的带领下咿咿呀呀地读书,我又仿佛看到了学生们正在专心致志地练字,先生在讲台前讲解着运笔的要领……
接着,我从两棵桂花树下穿过,来到了刘天华的卧室,除了一般的陈设以外,里面还摆放着一顶蚊帐,关于这顶蚊帐,还有一个故事呢!据说有一次一个客人到了他家,却怎么也找不到他,这时,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那位客人这才发现,刘天华先生坐在蚊帐里,不顾早已满头大汗,正刻苦练琴呢!刘天华练琴如此认真,也难怪他能成为一名享誉世界的大音乐家!而顺着刘天华的卧室继续走,便是后院了,我们的参观也即将结束了。
古往今来,长江后浪推前浪,英才辈出,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更是被古人震撼:李时珍跋涉千里,写出名著,被后人传颂;戚继光智斗倭寇,保卫边疆,留千古英名。正巧,爸爸去过旅游家徐霞客的故居,于是自愿作导游,为我解说。
我们首先来到了后人建设的徐霞客园,立刻被一部104幅的围墙石刻连环画所吸引,石刻讲述了徐霞客的艰辛路程、感人事迹,他旅游只为科考,为后人做了铺垫。他不满20岁便开始了旅程,他不畏艰险,发现并纠正了地理书的错误。游遍了大半个中国,才恋恋不舍地与世长辞,终年56岁。
接着,我们来到了古色古香的徐霞客故居,看着详细的图片资料介绍,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为了梦想,他不惜钱财,不惜工作,不惜前程,甚至不惜家人和生命。这时,我感觉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我的上空。
回顾他的一生,无处不惊险,徐霞客却以惊人的毅力,写下了大名鼎鼎的《徐霞客游记》。他靠的是什么?是兴趣,是渴求,更是信念,他的`信念如此坚定,公平的历史才给了他公平的命运,公平的一生。
徐霞客,你,是真真的伟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