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美国一部地道的商业影片《穿prada的女魔头》以精采而突兀的形式解释了这繁复的梦想与现实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我们在观罢一场视觉盛宴后,仍然沉思于这一现实性难题中。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安迪作为一个初涉社会的实习生,“不幸”地遭遇了一个魔鬼般的上司,她近乎变态的苛刻要求使安迪的生活完全围绕着她来旋转,以致安迪为此得放弃朋友、家庭以及恋人。当然,安迪可以从魔鬼那或得大多数女生梦寐以求的东西——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华丽进化。
这部电影谁都看得懂,无需分析什么,但其后的延伸与思考才是价值所在。于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就摆上台面,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你想要的,即你的第一选择是什么。不得不承认,很多电影为了抛出这种问题会自然而然的`采用各种手段使原本的一个可能存在的较中庸的答案分化成两个极端。像这部影片中的安迪在虚荣与理想中的选择,像蜗居中海藻在权力光环与自我尊严中的选择。幸运的是安迪只花小小的代价便做出了一个自己的选择。不能说她对还是错,因为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标准来评判别人的选择。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她的上司选择了自己的生活,尽管偶尔会羡慕一下安迪,而安迪则为自己的理想而生活。人生在此分道扬镳,算是求仁得仁吧!
影片其实是在用安迪的例子来教化观众在物欲中坚守自我。我们一直倾尽全力去追寻的理想也或许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现实。这对如今的中国其实是很有教育意义。但事实上,单就影片中的情节来讲,她上司的选择也未必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只是那不是安迪的生活。人生很少能平衡这两个极端来获得一种中庸,也不能鱼与熊掌皆得,关键是你必须在做出最后的选择后不要愧对内心的真我,这就够了。
在人生的分岔路上,现实与理想之间有着太多的无可奈何。当我们选定一条路后如果还被另一条所诱惑,其实是可以站在路口多观望观望,甚至往错路上走一小步的,当然前提是你还回得来。如果一开始就一头扎在一条路上固然坦荡,那人生未免有些许小遗憾,是吧。所有,有些朋友会说我不能做到有始有终,呵呵,其实那是我站在路口时已经望穿整条路了,无非是看看让人生丰富些。好吧,或许在如今的时代我只是还略显浮躁吧。
最后,朋友们,在梦想与现实的分岔路口,你们怎么去追寻?
我的网名叫“如风”,一直不想修改它,也说不清它哪儿好,但就是喜欢它。一次去英语聊天室,见到一个名叫“水无痕”的家伙,就聊了起来。她说我们的网名好像,她说她之所以叫“水无痕”是因为她希望像水一样,轻轻走过,不留痕迹,我告诉他“like wind,like freedom!”也许我骨子里就有那种到处自由飘荡的性子吧
中考完了,其实考的还不错,但真正让我苦恼却是学校的选择,本来曾打算留下来,但今年高考蒙自一中的成绩实在是对不起老百姓,所以我铁了心要往外跑。谁也拦不住。
母亲反对,强烈的反对。我知道,他舍不得我,但是我的前途不能仅仅因为舍不得而暗淡吧!我一定要走,她一定要我留!于是,每天她都要来劝我,每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到我耳朵都起老茧还在喋喋不休。我告诉母亲,我要走,我希望去到处闯闯。
其实,上昆明这个想法我早就有了,还在初一时,可能由于刚到青春期,每天都和母亲吵架,我告诉我自己,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高中时考到师大附中去,就可以摆脱这烦人的环境~~渐渐的,人长大了,懂事了,突然觉得以前的想法有点过于草率,有点莽撞。但是,我还是告诉我自己,你要努力!如今,中考的分数一颗颗揭晓,我离师大附中的距离也在一点点缩短,本来我还担心自己太害羞,还有点胆小,怕我在那强手如云的地方不好混。但是,经过三年的磨练,我已不再是三年前的我了,我一直在改变,在变得开朗,变得out going,而且我也了解到如果我北上的话,我的所有同学也是和我一样的外来客,大家都同病相怜,我的担心自然也多余了。所以我要走,而且我还要在三年后用我的努力来证明我现在的选择是正确!
话说回来,即使我的去意那么坚定,还是得面对很多问题,最主要就是我舍不得我的朋友们。今天整理短信,看着一个学期来每一位好友的祝福,鼓励亦或是无聊的`吹牛,都让我的心一次又一次的感动,震撼。我感谢他们,我不知道该怎样报答他们。上网时,碰到了每天叫我偶像的她,她问我高中怎么打算,我小心翼翼的说,也许,我会离开。然后,就是很久的沉默,我知道,我们的心都在痛。她缓缓的说,希望以后我们还能见面。那一刻,我的心真的在滴血。我真的很想很朋友们一辈子在一起,做一辈子的朋友。我也知道,如果我真的离去,那么即使我们还彼此记得,彼此牵挂,但真正存在的只会是那些曾经的记忆,就想我现在和我那些曾经的朋友一样。面对这样的选择,我也很痛苦!!
但是,我想,如果,可能的话,我还是会离开,去寻找我自己的另一片天地,因为我喜欢像风一样!
曾几何时,看着家中的挂历表在分秒中过去,伴随着我成长的脚步无声无息,中学时代的我初来乍到,一切都是朦胧模糊的。新的教学楼,新的教室新的老师与同学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军训的时候,跑步跳远时我在这一系列活动目光中,与他们相识并结为朋友。那一刻开始,我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很快正常的学习生活开始了,初一的我童真无邪无忧无虑不知从何而来。时间在一天天过去,我也在一天天成长,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和谐。转瞬即逝,三年的功夫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都长大了,要寻找属于自的天空了。或许时间流逝,或许光阴荏苒。真的我们历尽生活的一切,今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要学会坚强,要学会克服。回忆往事,像风一样离去。一切都化为泡影成为脑海深处的‘冰封’了。我的老师和我的同学们将永远分开了。
我们正如天上飘下来的雪花,一开始谁也不认识谁,但缘分将我们紧紧牵在了一起。三年的同学的生活已经过去,往事已一去不复返,昔日的一切将变成回忆。留给我们的只有感知和回味,如果我们留心会发现;‘世界上有一种友谊值得回味,那就是同学之间那份最真挚最纯洁的友谊。
往事如一首经典老歌,唱出了心中的真情,往事如一杯陈年美酿,品出了生活的点滴之处,往事如一幅优美的画卷,交织着幸福与梦想。当你真正回味过去时,你会发现;他正如一颗流星,从天空中划过天际,留下了最亮的光斑。
往事难忘,因为它充满了人生的哲理与学问,他会一直激励着我向前……
松树,大自然中随处可见。它不像玫瑰那样鲜艳,不像牡丹那样婀娜多姿,也不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那样亭亭玉立,但它却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
松树四季青葱翠绿、挺拔苍劲,看到松树,心情就会情不自禁地有所好转。
去年冬天,期末考试失利,我的心情就像一块重重的石头,压在我的心里。房间门被打开了,哦,原来是爸爸。他轻轻走进来说:“振作点,只要你不怕吃苦,持之以恒地学习,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坎儿。走,我们去爬爬山,散散心”。
大雪纷飞,白雪皑皑,小草枯萎,花儿凋零,人鸟声俱绝,远处棵棵挺立的松树吸引了我的注意。松树的枝条上落满了雪花,好像披了一层白色的棉被,松树却依旧苍劲挺直。不觉间便想起了一首小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松树虽承受着厚重的雪,可它却仍然坚强地屹立在风雪之中,虽然有些枝叶折断,但它们不惧挫折,重新长出新的枝叶。爸爸耐心地开导我说:“你看,松树也有它的.困境。你也一样,一次考试失利没有关系的,只要你能够不被学习路上的困难吓倒。专心学习,细心答题,成功定会属于你。”
这就让我想起了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她在一岁半时就丧失了视觉和听觉,面对这个不可忍受的痛苦,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她凭借坚强毅力战胜了病残,;贝多芬小时不幸失去了听觉,她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霍金诊断患有渐冻症,可他一直坚强地活了下来,完成了《时间简史》著作,成为了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他们,不在苦难面前退缩,迎难而上顽强生长,不正向风雪中的松树吗?
考试失败在所难免,我经常在学习中遇到挫折,但这并不影响我的学习。我站在松树下,静静的反思着,我想只要每次考试及时找出自己的不足,分析失败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在下一次的考试中,弥补自己的不足,总有一天,我会成为那束最闪耀的光。
晚上回到家,我坐在书桌前,点亮台灯,重新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我拿出错题本一道题一道题重新修正总结。
我要像松树一样,凭借坚强的毅力去战胜困难。松树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给予我前行的力量。
这是一本很接地气的哲学读物,书中内容主要聚焦在斯多葛哲学的实践方面,通过运用各种心理技巧,比如消极想象、控制三分法、过去现在的宿命论等,让我们能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并反思自己,更好的找到焦虑的根源,避免各种消极情感,真正体验生命的安宁。
作者威廉·B.欧文用比较通俗的语言介绍了斯多葛主义的起源发展、主要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主张,斯多葛派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及作者本人践行的体会和故事,属于比较“好读”的哲学书籍。
作者认为哲学应该指导人们过上一种幸福、充实的生活,而不是作为一门高深的学问使人望而生畏。
作者在书中强调践行斯多葛主义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幸福和安宁,让我们在健康情绪的引导下在生活中不会显得焦虑、痛苦、愤怒、贪婪和我们活着的社会义务(热爱我们的同类并积极予以协助)。
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诠释了斯多葛主义实际应用,比如采用消极想象法,把那些有可能发生的不利事情通过消极想象而达到对现存状态的满足,享受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把精力和时间放在那些能够控制的事情;对于可控制部分的事情要合理内化策略;没有必要在无法控制的事情上浪费时间,那样只会徒增烦恼、焦虑、痛苦。
所谓人生哲学,就是告诉你生命中什么事情是值得拥有的`,什么事情是不值得拥有的,以及如何去获得那些值得拥有的。采纳一种人生哲学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可以指引并修正你的行为,为你提供选择的标准,让生活简单化。如果缺乏人生哲学,我们就会有错误生活的危险——浪费生命去实现那些不值得追求的目标,或者以愚蠢的方式去追求那些值得实现的目标但是却无法实现它。
活着的最好状态,不是快乐,而是心灵的平静。没有内在的平静,就没有外在的安宁。按照斯多葛主义的建议,我们可以确定哪些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然后利用理性能力来消除自身对于这些事情的担忧,增加获得安宁的机会。
关于如何获得安宁,作者提出了几个建议:
1.要有自我意识,观察日常生活,定期反思自己在处理日常事务中的方式;
2.运用理性来克服消极情感(焦虑、愤怒、悲伤……)和控制***(名声、权力、财富……);
3.在不刻意追求的前提下,获得了名声、权力和财富,可以享受它们(这一点与犬儒主义的“禁欲”不同),但要随时做好失去的准备;
4.人是社会动物,必须与其他人保持联系,但要避免受到价值观腐坏的人的影响,并且要运用斯多葛学派的技巧来避免让其他人破坏自己的安宁(比如应对侮辱,采用幽默或不回应的方式,应多愤怒,采用幽默或退后一步思考等方式);
5.不幸福的根源在于贪得无厌和杞人忧天;
6.应对贪得无厌,运用消极想象的方式,想象自己失去已经拥有的东西,刻意给自己制造小的苦难从而对苦难产生免疫等;
7.应对杞人忧天,即焦虑超出自己控制的事物,则应该学会将事物分类:完全可控、完全不可控、部分可控;
8.对于部分可控的事物,采用目标内在化的策略(比如,把赢得一场比赛的目标改成享受一场比赛)
9.对于外部世界持有宿命论的观点,即过去和正在发生的事情都无法改变,因而不需要焦虑。
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用容易掌握的方法和技巧,穿越喧嚣浮躁的世界,到达幸福与安宁。
哲学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发现自己,更清醒理智地去面对世界。
本书虽是哲学读物,却没有学究气息,没有高言大志,没有玄思幻想,有的是简洁、明晰、流畅。因为建基于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之上。先贤们所提出的疗治之法,简单明了,直要害,代价微而功效巨,如消极想象、控制的两分法、宿命论等技巧,虽称为技巧,其实植根于深厚的人类心理,一见之下,便豁然朗、永难忘怀。读本书的最大收获,就是教会读者如何成为自己生命的观察者。在生命的历程中观察并反思自己,就能更好地找到焦虑的源头,避免种种痛苦,真正找回生命的快乐。
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书。从历史,方法技巧,理论,自身实践过程等等方面阐述了一种生活的哲学。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