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这样的电视剧,表达敬意。
镜头的画面充满了美感:哈尔滨教堂建筑的雄浑、荒原雪景的肃***、顾秋研皮草的质感、警察厅布局的严谨。这样的一幅幅画面为故事的冷静、节制打下了基调。
故事的对白冗长,但严谨有力,我觉得节奏感很强,这也构成了这个电视剧的风格:
走过索菲亚教堂前面,周乙对顾秋研说了果戈理的名句“当歌曲和传说缄默的时候,建筑在说话。”
俄国人对顾秋研说“42岁的斯大林娶了19岁的崇拜者,婚礼上奏的就是《苏丽柯》。”
我最想说的是这个电视剧想表达的`命题,我把这个命题归为:对于理想主义者的想象。
剧里面的周乙是个理想主义者,充满宿命般的、悲剧的英雄感。周乙最后的死具有解脱般的意味,对于理想主义者,殉道的结局比理想破灭的结局好太多。
我不能想象真实世界里理想主义者的存在。因为追求理想经历的痛苦和煎熬、理想与现实的鲜明对比、以及面对理想的无力感都是横亘在理想主义道路上的无法逾越的障碍。
理想主义者也许曾经存在于乱世,乱世中的理想可以给人活下的动力和勇气,可以抚慰现实已经支离破碎的生活。
所以我庆幸见到了周乙。
但周乙的身上好像有一圈光环,可望不可及,这也是所有理想主义者的共同点吧。因为,也许,他们根本就不存在。
对于敌人,资深共产党人老魏说,他们都不是人,***害我们的兄弟姐妹。
理想主义者周乙说,我们都是人,只是世界观不同。信仰是没有仇恨的。
这话我觉得颇有胸怀,老魏搞暗***的时候难道***的不是别人的兄弟姐妹。难道因为他的信仰高贵于别人?
对于亲人,周乙说,我看着自己的儿子好像是看着别人的孩子,而对叫着自己长大的莎莎,却当成了亲闺女。
理想主义者内心有大爱,超越了血缘、仇恨,这是他理想世界的一部分。
在周乙样的理想主义者的想象里,他们是为了一个没有皇帝、没有权贵、没有剥削和压迫,人民能够有尊严的生活的新政府。
他会失望么?
《悬崖之上》是由张艺谋导演最新上影的谍战片,由于电影是改编自原创故事,所以影片中的角色在历史上是没有故事原型,但是张艺谋对人物塑造却能让观众感受到切实存在的情感冲动,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爱人,自己的亲人,看到了自己身边那些鼓足勇气向生活发起挑战的普通人。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张译率领的“乌特拉”小队为了完成任务与敌人展开生死斗争,在那个风雪交加的哈尔滨城,有多方势力割据角力,整个城市被肃***的黑色建筑分割着,影片的黑白色调也预示着光明与黑暗无处不在的斗争,这也是张艺谋一贯善用的色彩艺术。张艺谋也在影片中使用了很多动与静的对比,凸显了气氛的紧张和危机,比如火车上那场群戏,就是在平静中暗藏生死攸关的较量,动与静之间的对比,更加体现了一种对峙气氛。然而就是这种气氛下,更能渲染大家的情绪,让人在观影中心情跌宕起伏。
战争是残酷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生死前途都是随机的未知数。片中格外打动人的一幕是,张译和秦海璐约定,“活下来的去找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牵挂体现出真实到让人心痛的悲情,虽然经过苏联特训的间谍,他们会压抑住本能的情感,秦海璐直到最后一刻才爆发出的眼泪,让我突然发现,他们也是会伤心会流泪的普通人,在那些孤军奋战的时刻,谁也体会不到他们内心的煎熬。
《悬崖之上》与其他谍战片的区别在于,张艺谋把角色的心理揣度到了极致,看向孩子的眼神,躲在厕所里无声的哭泣,走向敌人时的决绝,是那个年代真实的情感,是残酷的事实。每个年代都有这样的无名英雄,我们其实只需要静下心来感受生活中来自家人和朋友的爱,用自己的方式勇敢面对生活,我们也可以成为自己生活中的英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