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时四年级时的是吧。那天天气特别热,知了在树上欢鸣,刚上完体育课的\'我早已口干舌燥,跑回教室,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托肥”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可我还没吃好,无奈我只好与“托肥”暂时隔离。过了大半节课,口水已经不够用了,我瞄了一眼抽屉里的“托肥”,心陷入了争斗。一个声音说:“不要吃!现在可是在上课!怎么能吃东西呢?”另一个声音说:“吃吧!口渴着呢!”我静下心来想想:万一被老师发现,那不就……——笑话!不可以小心点吗?再说,老师也不会那么仔细的嘛!最终,后者获得了有效的胜利。我怕下身来,动作快速而微小,丝毫没引人注意,我叫同桌替我放好哨,这才肯放下心来。我怀着侥幸的心理吃了一个,抬起头,做贼心虚地向四处望望,没有异样,我不禁在心中偷乐。又过了一会儿,馋虫又开始勾引你我了。这时,我并没有了顾忌。低下头吃了一个,正当我要细细品尝时,身后冷不丁冒出一个声音:“上课都敢吃东西了?”我转过身,看清楚发出声音的正是老师。“没……没有啊!”我哆哆嗦嗦地说。“还说没有,嘴巴都鼓着呢!”老师讽刺道。我低下了头,浑像一个木偶,被老师拉上讲台,那记录着我罪证的“托肥”被甩到教室桌上。我低着头,感受到同学们射过来的炙热目光,脸上火辣辣的,手不停地揉着衣角下课铃响了,老师走了,我飞快地将那“罪证”扔进了垃圾桶,跑到位置上,埋起头,无声的流起泪来……
如果让我重读小学,我一定会改变对这件事的做法,在心中树立起:“上课就是上课,不可以随便做其他事”的信念!
《童年》写的是高尔基幼年丧父后,生活很艰苦,由母亲带到外祖父家。外祖父和他的两个舅舅都性情暴躁、贪得无厌、自私自利,经常凶狠地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有一次,高尔基犯了一点小小的\'错误,外祖父竟把他绑在板凳上,脱下裤子,用树条不停地抽打。外祖母扑过来,想把高尔基夺过去,反被他推倒在地,也遭了一顿打。而母亲只是苍白着脸,沿着长凳不停地跑来跑去,声音沙哑地喊道:“爸爸,不要打!不要打!”终于,高尔基被打得失去了知觉……
我不由地想起了暑假里的那件小事。那几天,我从早到晚一直都在看电视,晚上爸爸回来后,他骂了我几句,而我却不明白他的苦心,以为他不让我看电视,不服气,和他吵了起来,最后吵不过爸爸,从家中偷偷地溜出去了,结果害得爸爸妈妈到处找我,找了很晚很晚。
这件事至今让我羞愧万分,与《童年》中的主人公高尔基比起来,我的生活算很幸运了,我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爸爸妈妈都很爱我,可我却一直不满足,嫌这嫌那,不是嫌妈妈的小菜不好,就是嫌爸爸管我太多。看了《童年》这本书后,我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以高尔基为榜样,自强不息,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就像高尔基说的那样:“天才出于勤奋”!
从四月一日开始,中央电视台新闻便播出了系列报道“重读抗战家书”。在这些报道里,我看到了许多……英雄!有“为国战死,事极光荣”的戴安澜将军;有“誓志为人不为”的赵一曼女士;有“愿拼热血为吾华”的左权将军;还有“尽忠报国,取义成仁”的张自忠先生……
这些家书的作者有普通士兵,有抗战名将,虽然他们的身份不同,地位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想:保家卫国,赶走侵略者;用自己的生命和献血铸造起我们民族的骨气,国家的昂扬;他们从小家中走出,融入国之大家,他们在家书中,表达他们对家的思念,对孩子的期盼,对国家的情怀,他们是我们中华民优秀精神传统的最好践行者,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更加精彩灿烂。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一封封家书,让我们看到了那些为报效祖国,与亲人分散,与家乡辞别,义无反顾地冲进战场的先烈们!他们,不顾饿着的肚子、漫长的征途,不畏严寒和霜露、敌人的枪炮,步伐坚定,双目炯炯,肩上担着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他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搭建成抵御敌人的城墙,把一腔热血、青春无悔熔铸成鲜艳的五星红旗!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烈士远行,英名不朽。当年的那场战争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沙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却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让后人清楚地感受到当年的硝烟和苦难,感受到先烈们以死殉国的毅然决然。我听过一句话:“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爱国先烈们报效祖国的矢志不渝,勇敢刚烈,面对亲情是柔情似水的镜头,让我们永远缅怀,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做人要饮水思源,没有先烈们的舍生忘死,哪有现在繁荣富强的国家。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我们又哪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我们要感恩,也要珍惜,更要拼搏!感恩先烈们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珍惜着来之不易的幸福时光,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强自立,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拼搏奋斗!
最后,像伟大的先烈们致敬!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