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中国人都认为屈原是忠臣,所以每年炎黄子孙都来祭祀他。然而我认为他的忠诚固然可贵,但他的才华也同样不可忽视。
屈原本身是贵族,因而怀王让他担任朝中左徒。纵观中国历史,我们发现宦官外戚掌权的结果基本上都是覆亡,唯有屈原与卫青不同。这只能说明一点:屈原是个十分有才的大臣。《史记》中记载说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这些都足以说明他的政治才华之高。正因为他的政治才华“王甚任之”。
只可惜屈原虽然也有文学才华,但他的这两种才华并没有相结合在一起,并不像韩愈等忠臣那样上书直谏君王的过失。相反,他在遭诬陷后只是自己做《离***》来表达内心的忧苦。这一举动,我认为是不明智之举。不过好在《离***》的文学成就很高,因此还是受到世人们的赞扬。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就能的出一个结论:屈原的《离***》是被逼出来的。我们假设没有奸臣的陷害,那么屈原也就不会诉冤诉苦。换句话说,若不是楚国的那个社会环境,自然也不会出现楚辞。楚辞中的“楚”便有力地证明了楚国国君之昏庸。
我们赞扬屈原是歌颂他作为臣子对国家与君王的忠诚。鞠躬尽瘁的精神是我也赞同的,但是我却不赞同他自尽的这种做法。这种做法表面看起来是与国共存亡,但其实也表现了屈原的软弱:愧对现实而逃避。楚国灭亡之时,他应主动去承担责任。我认为他应这样就更忠于国君了:免官后先隐居不出,等到秦国入侵时便再向国君请愿做官,并表明自己尽忠于国家的决心。这样国君任用他的可能性就大得多。这样,即使楚国亡国了,那么屈原也只是死于秦人之手,而非死于自己之手。人们就更加认为屈原是尽忠之臣,屈原也能完成自己效忠的心愿了。不过我这一切都是空想,可能没有考虑到当时的楚国社会环境与屈原的心情。而且屈原要是按我所云去做的话,后人也不会用赛龙舟与吃粽子的方式来纪念他了。
屈原确实是伟大的,尽管有些事他做得并不好,但这一点也不能遮住他的忠诚与才华横溢。他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的骄傲。
屈原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的一颗闪耀着光辉的明星,屈原是一位心有博大志向却因遭小人毒害的公正之人。千古的疑问,千古的传承,千古的叹息,就在屈原投入汨罗江之后融入了历史之中,那从如今的角度去看屈原,又会是怎样的呢?
把栏杆拍遍,古今多少事,时空回转,流转到战国时期,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之中,无数的人为了所谓帝王手中的权力而丧失了生命,而屈原这位楚王的左徒却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你知道,有无数的生命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你能做到的只能是叹息。想一想你的朋友,和你同一时代的人,合纵家之苏秦身配六国相印,官为六国联合国部长,手中掌握着无比的权利,一曲合纵,使秦国数年不敢出函谷关,他拯救了黎民;再想一想你的敌人张仪,以三寸不烂之舌,大施连横,破敌于千里之外,达到了攻心为上的最高境界,玩弄六国与掌股之中,就像阳明说的那样“知行合一”。一曲合纵,一曲连横如同两位剑客在风花雪月的战国舞台上比剑术,比亮剑精神,试问屈原你的剑在哪里,是时候拔剑了。就像郭沫若的《雷电颂》一样,一丝晴空霹雳劈开了战国乌云密布的天空,劈出了一丝光明,那光明那晴空霹雳的闪电就是你的剑吧,屈原!
你也想像张仪、苏秦、孙膑、庞涓那样吧!在战国的舞台上挥刀呐喊,亮剑出鞘,烽烟起是来自浪淘沙,遇见他如春水梦里花。
可是,你梦里的他也只是“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你也只能像李白那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屈原你虽作《离***》,但你的愁字有谁能理解。屈原你的心中如果有怒火就燃烧吧,烧掉这个世界,烧掉这个战国,烧掉这些东皇太一,土偶木梗,大司命,少司命,燃烧吧,燃烧吧。烧掉这人间的一切邪恶。
妈妈说就我们两个人,炒一盘马铃薯就可以了。于是,在妈妈的指导下,我迅速刨了一个大的马铃薯,虽然刨的皮不是很干净,但妈妈说已经很好了,洗干净就行了。紧接着,我要将马铃薯切成细丝,“咣,咣,咣……”一口气切完了,天哪,这哪里丝,成了马铃薯条了,妈妈看着我的战果,笑了。“挺不错的,第一次能切成这样,很好啦!”正在这时,弟弟拉便便了,裤子也弄脏了,一点征兆都没有。我只好放下手中的活,去帮妈妈了。十几分钟后,等我再回到厨房,惊讶地发现黄色的马铃薯条已经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甚至变成了褐色,这让我大吃一惊。
我跑去问妈妈,“妈妈,马铃薯怎么变色了呀?”
妈妈看我一副好学的模样,语重心长地说:“因为马铃薯里含有淀粉,淀粉如果接触到空气就会氧化就会变色。而且当马铃薯削皮后,植物细胞中的酚类物质便在酚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化合,产生大量的醌类物质。新生的醌类物质能使植物细胞迅速的`变成褐色,这种变化称为食物的酶促褐变。”
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
妈妈又给我讲了好多关于马铃薯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我只知道,马铃薯就是我们常说的“土豆”,其实它还有很多亲昵的称呼:法国人称它为“地下苹果”;德国人称它为“地梨”;俄罗斯人称它为“第二面包”。在我国,马铃薯也有不少美称;东北人叫它“土豆”,西北人叫它“洋芋”,华北地区叫它“山药蛋”,江浙一带叫它“洋番芋”。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科学,我立马来了兴趣,也不感觉饿了,就决定做一个实验,看看如何才能使土豆不变色。实验开始了,我先把一个土豆切成4份,一份用柠檬水泡着,一份用盐水泡着,有一份用糖水泡着,还有一份用冷水泡着,过20分钟,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20分钟过去了,我一看,呀!在柠檬水、盐水、糖水、冷水里泡着的马铃薯都没有变色。看来,以后切开马铃薯都要放进水里泡着,不管什么水都可以,这样就可以避免马铃薯变色。
最后,妈妈趁着弟弟睡着后匆匆炒完菜,我们俩才算吃了顿午饭,吃完饭已经快两点了。
经过这一次体验生活,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我们应该多观察、多发现、多研究,让我们和科学一起成长!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