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绽放为话题的作文600字记叙文

以绽放为话题的作文600字记叙文

首页抒情更新时间:2023-03-30 00:57:30
以绽放为话题的作文600字记叙文

以绽放为话题的作文600字记叙文【一】

晨曦。楼宇间泛着鱼肚白的天色。偶尔有鸟扇着羽翼在林子里穿梭,清脆的鸣叫响彻整个世界。学习的压力,父母失望的.眼神,一度让我失去了自信——我感到自己犹如困在黑暗的壳里,何处有出路?一夜未睡的我,眼见破晓,便走出家门,到村口我常去的那片林子里。

林子里的花还在沉睡,有几朵耸拉着花瓣,缀着的露珠似是昨夜偷泣的泪。然而,在这个宁静的世界里,我遇见了一只正在晃动的茧。也许里面的小生灵和我一样,总想去掉束缚自己的东西,可是不知从哪开始。我突然一阵心痛,便坐在它对面的一块石头上,静静望着那只茧。那只乳白色的茧,一开始慢慢摇动着,像是寻找出口。一会儿,开始剧烈地晃动着,与叶子摩擦发出极大的“沙沙”声,那是里面的小生灵想要解脱束缚吧。它可能也知道外面有美丽的世界,急切地想要从这牢笼中逃出来。

此刻天空已经染满了绚丽的朝霞,太阳像一个帝王俯览着芸芸众生,神圣又威严。林子里的花受到太阳的召唤,都苏醒了。木槿花上缀着几颗露珠,尽显娇态;望日莲洋溢着蓬勃的面庞虔诚地追随太阳;海棠着一身艳粉荷叶纱裙,挤出绿叶向太阳问好。满地的小草都挺直了腰杆,与露珠依依惜别,与百花迎接朝阳。

林子里热闹起来。而角落里的那只茧,一直未停止猛烈地晃动。有几只好奇的金色瓢虫爬上茧附近的绿叶,一会儿却被吓走。彩色温顺的鸟都不敢靠近这只疯狂的茧。茧在猛烈晃动中,终于破开一条小缝,里面的那个小生灵,正眨巴着无邪的眼睛,悄悄地打量这大千世界。我看见它的眼睛满是惊讶。曾经万分熟悉的世界似乎用另一种姿态展现在了它的瞳孔里。想必它是极快乐的,因为它更加用力地扯着那个困住它的茧。它急切地想要逃出来了。那条口裂得越来越大,天色却越来越暗。

不久,天空淋淋沥沥地下起了雨,那个小生灵停止了破茧,小心翼翼地将小脑袋伸了出来,突然被一滴雨水狠狠砸中,它急忙又缩了回去,眼睛里盛满了恐惧。林子里突然又暗又寒。而茧已经安静很久了。雨越下越大。我想那只小生灵想必是怕了,知道困住它的茧才是最安全的了吧。它应该是不会想要再出来了。我扫一眼四周,发现叶子都蔫蔫的,花们也都收拢起花瓣,藏进叶与草中了。小树林一片萧瑟。我自嘲地笑了笑,就要离开。可是一阵激烈的“沙沙”声,让我的脚步硬生生止住了。那只茧上的小口,又裂开了些。转眼一只金蓝色的蝴蝶,在纷纷细雨中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了!

我想不仅是我,乌云和雨似乎都被它震撼了,渐渐将洁净而美丽的世界留给了那只蝴蝶。太阳也一脸和蔼地将所有的光芒都献给了它。

我泪眼婆娑地看着那只经过艰难蜕变最后欢快穿梭在万紫千红中的蝴蝶,想到了自己,曾经的我以为自己会一直在孤独的世界里彷徨,等著名为时间的东西一层一层帮我疗伤。却最终发现,所有的坎坷都需要自己去闯,我们永远无法等时间帮我们一丝丝抽出茧壳,我们只能自己去争取。

不知不觉间,久违的快乐与自信从心底涌遍全身。从我遇见那只茧开始。

以绽放为话题的作文600字记叙文【二】

还是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我刚刚走进学校成为一名小学生,记得那时正值“”的中后期,学校正在开展批判“师道尊严”的运动,号召在校的学生起来造老师的反。我还小,不明白什么是“师道尊严”,只是天天参加批斗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在学校里学问最高的戴着眼镜的校长,天天被两个人倒剪着他的双手,向下压着他的头,让那些十六、七岁的高年级的学生们轮番批斗,中午晚上的还被关在学校的小房子里。由于平时总是听长辈们说那个校长是个大学生,学问人品都很好,平时是个很和气的一个人,因此我在心里一直对他充满了敬意,但却不明白为什么要挨批斗他,还把他关起来打他。

一天中午,几个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把我叫过去,给了我一把糖块,让我给关在屋子里的校长送去,我正巴不得做这件事,于是高兴的跑过去送给了他。当我把糖块递给校长时,我看到校长脸上充满了感激之情,眼里含着泪水,嘴里不停的说:“好孩子,谢谢你,好孩子。”

等我回来时,却发现那几个大哥哥大姐姐却在看着我偷偷的笑,还在小声的嘀咕着什么,我感觉到似乎是受了他们的捉弄,但却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其中一个大姐姐看我傻乎乎的样子,小声告诉我说:“傻孩子,你刚才送去的糖块,是我们几个用糖纸包的肥皂块,想让他好好受受苦,谁让他平时管我们那么严呢。”

我这才知道是他们几个在恶作剧,而我自己却成了“帮凶”:校长正在受苦,我却给他雪上加霜。想到这里,马上转身就往关押校长的房子处跑,想尽快把事实的真相告诉他。但已经来不及了,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正押着校长往外面走,看来下午又要开他的批斗会了。

第二天,校长被调到另个一个学校去当老师了,我再也没能见到过他。但我总感觉到对不起那位文质彬彬的校长。高中毕业后我参军离开了家乡,其间多次向别人打听校长的下落,都没有结果。

到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许多的人和事都如云雾般的淡出了记忆,但只有这件事时时在心底泛起,心里总是有种愧疚感。前几天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一个书画展时看到一幅书法作品,写的是清代贤臣林则徐的那句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落款人和三十年前的校长是同一个名。出于好奇,我便问工作人员作者是什么人,工作人员对我说,作者是一位七十多岁的退休教师,书法作品很有造诣。我心里一动,便向工作人员索要了他的住址和电话。

那天,我先与他通了电话,而后去了他的家。岁月沧桑,他已经是个须发皆白耄耋之年的老人了,但却精神矍铄红光满面,给人一种道骨仙风洒脱无际的感觉。

当我把那年的事说给他之后,老人家先是怔了一下,而后仔细的观察了我一阵,随即哈哈大笑,说:“是你啊!好孩子,我一直在找你啊!三十多年了,我听说你后来考上了丰润城关中学,而后你又到了部队,还考上了军校当了军官了,我可是没想到刚才打电话的是你,也没有想到,那时的那个小孩子,现在都成了一个已过不惑之年的很成熟的男子汉了。”我看到老人家说这些话的时候,心情很是激动,眼里涌出了泪水,脸上布满了慈祥的笑容。

老师说,当年他接过我给他的.糖时,他正是又饥又喝的时候,可自己还没有来的及吃,就让那几个看管他的人给抢去了,说校长那样的人不配吃糖,那几个人把那几块糖吃了。校长到现在也没弄明白,他们几个吃了糖之后,脸色都很不对,每个人都恨恨的踢打了他几下,那天下午的批斗会开的特别狠。

我笑着对他说:“老师,当时连我自己都不知道,那几块糖不是真的糖,是几个大一点的学生用糖纸包着的肥皂,他们恶作剧,让我送给你,等我明白真相之后,跑着去找你,正看到那几个人押着你往外走,我也就没办法说了。”

老师先是一怔,随即大笑了一阵说:“这事过去这么多年了,难得你还记得啊,好了,过去的就过去了,我们往前看,不提它了,那时学生们都还年青,不明白事,都还是孩子吗!白天学生们打我批我,我从没往心里去,只当是自己在扫地呢。可我没有想到他们回到家之后,都被家长痛打了一顿,好几个学生的家长晚上领着自己的孩子到我面前认错,我只是一笑说,没有什么,都是孩子,这不是他们的错,以后好好学习就是了,”老师停了一下接着说:“当年打过我的学生们,后来的学习都很刻苦,好几个考上了大学,一个女学生现在是我的儿媳妇,一个男学生现在是我的女婿,他们和我的子女一样,都做了教师,而且现在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老师说完,脸上再次浮现出幸福的笑容,我看到,他的笑容里充满了欣慰、惬意和怡然。

我抬起头,却看到了客厅的墙上悬挂着的他自己书写的笔锋遒劲龙蛇狂舞的作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老师见我认真的看着那幅书法作品,便站起身对我说:“你能理解这十六个字要表达的内涵吗?”我说:“我年青,不一定能有您理解的到位,我知道这是清代贤臣林则徐座右铭,本意应当是:地球上属海洋再大,所以它才能容纳千百条河流,而正是海洋能拥有这样广阔的胸怀,它才是世间最伟大的;高耸凌云的悬崖绝壁因为没有过分的***,所以才能够直立千丈刚正不斜。这句话是说我们做人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具有像大海一样广泛胸怀的人才是可敬的人,同时要有修身养性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放弃无谓的享乐欲才能变得伟大。人若没有私欲,品格自然高峻洁清,不染尘泥,人若无欲品自高吗。”

老师微笑着点了点头说:“你理解的很对,四十岁的人了,对人生是要有所感悟了,‘世界上最宽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是雨果说过的话,话说的虽然浪漫些,但对于生活在今天的人来说,还是很有启示的意义啊。”

听了老师的话,我心里对“宽容”二字所包含的博大精深的意境又有了许多新的理解:

宽容,意味着你有良好的心理。宽容是一种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是一种境界,只有宽容,才会“愈合”心里的创伤,只有宽容,才使你不再患得患失。

宽容,意味着你不会再为他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宽容地对待你的敌人、仇家、对手,你就会拥有“退一步海阔天空”和“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这个世界纷纷攘攘,人与人难免有碰撞,即使心地最和善的人有时难免在不经意时伤害了别人,相互宽容和理解就显的那么重要。如果不能宽容,怨仇就会越积越深,伤痕就会越来越大。

宽容,首先宽容的对待自己,人的烦恼大多是来源于自己心里的,都是自己给自己画地为牢,作茧自缚;而只有对自己宽容的人,才能宽容别人,一个人如能胸怀豁达包容一切,才能纵横驰骋;若天天纠缠于无谓的鸡虫之争,非但有失儒雅,而且终日郁郁寡欢,神魂不定。

宽容大度,则能处处契机应缘、和谐圆满,学会宽容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会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乃至事业的成功。

宽容,对人对己都可以成为一种毋需投资便能获得的“精神补品”。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