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植物喻人作文片段(借植物喻人的作文700)

借植物喻人作文片段(借植物喻人的作文700)

首页抒情更新时间:2022-03-11 17:14:15
借植物喻人作文片段(借植物喻人的作文700)

借植物喻人作文片段【一】

杨树是一种常见的、极其普通的树,我十分喜爱。

它不像樟树那样,需要肥沃的土壤,又不像果树那样,需要人精心照料,更不像楠木以自己的名贵而孤傲脱群。然而它不选择环境,插在那就在那生根、发芽、成材的特性却赢得人们的推崇和喜爱。古往今来,多少人都赞美它,咏叹它。

我爱柳树,我更爱具有柳树品格得人。

在小时候,我去姥姥家,舅舅带我到河边玩。看到有几十颗杨柳,体态婀娜,姿态万千,它的身影倒映在水中,随着那涟漪的水波轻轻飘荡。舅舅情不自禁地说:“春天来到了。”我好奇地眨着眼睛问:“舅舅你为什么这么喜欢杨柳?”舅舅说:“长大你就会明白的。”我是懂非懂地点点头,随手折了一根柳条,插在外婆家的后院。

不久,我回到学校上学了,我还常常想起那棵杨柳。一天外婆发来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告诉我那棵杨柳活了,我高兴的连蹦带跳。终于放署假了,我来到外婆家,还没放下书包,就去看杨柳。啊,我亲手栽的杨柳真的活了!我抚摸着杨柳嫩绿的叶儿笑了。杨柳为什么不选择环境,插到哪里都能活呢?我去找舅舅解答。外婆告诉我舅舅毅然报名支边去了,临走时还带着一支杨柳。舅舅走了,我还在想着------

一转眼几个月过去了,舅舅给我寄来一张照片。照片上有很多人,都戴着红花,舅舅也在其中,似乎在对我笑,上面还有一行醒目的`字:“我要像杨柳那样,无论在哪里,都能生根、发芽、成材!”啊,我

明白了------

每当我看见照片,就想起了外婆家后院的杨柳,我似乎觉得,它不是栽在外婆家的后院,而是栽在我的心里。

我爱杨柳,我更爱具有杨柳品格的人。我愿做一颗杨柳!

借植物喻人作文片段【二】

一个普通的圆柱体,披上了红色的外衣,头上长着一根“天线”,这就是蜡烛。

蜡烛是一种非常普通的物品,相信大家都见过蜡烛吧!它非常便宜,满世界到处都是。看到这,你一定会感到奇怪吧,蜡烛这么普通,我为什么要大费周章的介绍它呢?的确,蜡烛很普通,但是它那种默默为他人付出的精神却深深吸引了我。它点亮了自己,照亮了他人,不求一丝回报。想到这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祖国花朵的培育者、祖国栋梁的支柱、为我们默默付出的老师。每天,老师早早地回到学校,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传授我们丰富的知识。大家都说老师是园丁,是茫茫人海中的指明灯。可我却要说老师是一支蜡烛。“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用辛勤和汗水培育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使我们成为祖国的贡献者,对自己从来没有一点儿私心,不求一点儿回报。如果生活中没有了老师,就如停电时没有蜡烛,人生会陷入一片黑暗。这时,我想起了上学期背的一句古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用在老师身上再适合不过了。老师直到白发苍苍,也还在坚持上课,就如蜡烛一样,为照亮别人牺牲自己。

写蜡烛借物喻人的作文写蜡烛借物喻人的作文

蜡烛,它是那么平凡,又是那么伟大。以后,我也要像蜡烛一样,为社会默默付出,无私奉献!

借植物喻人作文片段【三】

我爱小草,爱小草平凡无华的绿。每当春姑娘的脚步才踏上了大地,小草就像一个个迫不及待的绿色小精灵,从大地妈妈的怀中争先恐后探出了小脑袋,好奇的张望着这个美丽的世界,它们努力地伸展着嫩嫩的,绿绿的手臂,用小小的,柔软的身体,悄悄地、静静地染绿了整个大地。小草没有花朵的娇艳,没有大树的魁梧,但是试问谁可以像小草一样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它们的芳踪呢?

我爱小草,爱它的坚韧不拔、不屈不挠。春天悄悄地走了夏天来了。清晨,小草被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压弯了腰,露珠落下后,小草迅速地反弹了回来,就好似在和露珠玩游戏。太阳越升越高,盛夏骄阳像火一样地炙烤着大地。花朵垂下娇嫩而高傲的头,可小草迎着骄阳毫不退缩。忽然间,乌云密布,在狂风中,在暴雨里,娇嫩的花朵被折弯了腰,可小草一点儿都不畏惧,像一群勇敢的士兵,手拉着手、心连着心,紧紧地挨在一起,好像在嘲笑狂风暴雨:“别看我小,别以为我孬,风吹雨打后,我还是那棵小草。”狂风暴雨惭愧地退了下去,小草胜利了!它们欢快地唱起了歌,跳起了舞。

我爱小草,爱它那旺盛的生命力。秋天来了,小草最先唱起丰收的歌谣。萧瑟的秋风吹来,可吹不弯小草那挺直的脊梁,它舞动着那修长的手臂,远看就像一片金色的波涛。冬爷爷来了。厚重的大雪压着小草的身体,小草早已枯竭,当人们认为小草的生命结束时,其实小草正回到了大地妈妈的怀抱里,孕育着新一轮的生命。

我爱小草,小小的草志气不小;小小的草心在燃烧,梦想比海更远,比天还高。狂风暴雨中挺直了腰,风吹雨打后依然不倒;动荡中落地生根,苦难中不屈不挠,我爱你,小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