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看着对手接不了了,我心中暗喜,挑战成功了!我终于又坐回了我们班诗词大会的擂主宝座!
拿到奖品,才开心没多久,班主任就让我去她办公室。一路上忐忑不安,我迈着沉重的步伐,踏入了“地狱之门”,却见班主任正和颜悦色地看着我,我不禁松了口气。“快过来!”她冲我笑道。哦,原来是因为我诗背得太出色了,让我去参加比赛啊。听到比赛的名字,我不由得愣了一下,“爱阅读·善表达”,是这个我曾因胆怯而主动弃权的比赛!
上个学年老师也曾跟我提起,她说想要我锻炼一下自己,并将我们几个备选选手留下来培训了几天。在最后一天时,老师用一篇还未学过的课文为例,给我们出了几道题,并告诉我们这就是最终考核。那天下午,窗外阳光明媚,我们坐在教室里,却紧张又不安。老师开始出题了,听完题目后,我们开始翻书,我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抬头,却发现身边的同学都在急匆匆地翻书,我有些吃惊。两分钟后,老师问有没有人找到了答案,不知为何,我犹豫着,低下了头,这中间,包含了怎样复杂的心情,或许是不确定,是紧张,是不自信,更多的,是不敢,不敢举起手,不敢挑战自己。当然,最终我与这场比赛擦肩而过。
上一次老师让我参加,是想让我作为阅读答题者,这一次,却是古诗背诵者,同一个比赛,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时间,但是是同样的挑战,这一次还要退缩吗?还是接受挑战?难道我就这么甘心地把机会让给别人吗,难道我不想试一试吗,难道我还想放弃后再后悔吗?脑海里有两种声音在争执,它们喋喋不休,一个让我参加,一个让我放弃,令我更加犹豫。
不禁回想起上次回家后,妈妈一脸兴奋地问我结果出来了吗,我回以她一个疲惫、抱歉的笑容,低声说出了那个令我感到失败又后悔的结果,她脸上流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失望。嘴上轻轻念叨着:“没事儿,你能当上备选选手就已经比那些普通的同学好了,已经可以了,没关系的。”这次机会又摆在我面前了,我还要让妈妈失望吗?不行,我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班主任拍了拍我的肩,说:“好,挑战一下自己,快回去上课吧。”
很快,就到了比赛的日子。中午在队友家准备的时候,看着书上已经可以倒背如流的诗词,我突然变得底气十足。怕什么呢,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挑战。站在候场区,我一遍一遍地深呼吸,队友们走过来为我打气,我们的.手叠在一起,刹那,我仿佛真的得到了力量,紧张的情绪放松了下来。
轮到我了,我站在台上,看着满脸期望的老师,眉开眼笑的妈妈,和神情各异的对手,我的心突然就安静了下来。在向主持人表示了我已做好准备之后,我选择了一个数字,数字对应的诗是《登飞来峰》,霎时,我觉得脑袋一片空白,背得滚瓜烂熟的诗人名字忘得一干二净,正当我不知所措时,眼睛对上班主任那温柔、信任的眼眸,我从容地背出了这首诗。虽然没有想起诗人,但我还是完成了这个挑战!或许并不完美,但我仍然热泪盈眶,我成功了!我超越了自己!
现在回想,其实我一直在挑战:挑战擂主,挑战自我……于是我明白了,退缩不一定成功,但挑战一定很酷!挑战,我的青春旋律!
“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青蛙的一问使教授哑口无言。哲学教授以偏概全、思考片面,最终招来青蛙的质疑。青蛙敢于质疑权威的精神得到了动物们的肯定。
现实生活中,像哲学家这样的“权威”大有人在。有很多所谓的“大家”,他们行为高蹈,言辞高妙,仿佛天下老子第一,眼睛里全然没有别人;写点东西,雇人写评论,大加吹捧,风月无边;听到点批评的声音,大发雷霆,动辄打官司。这些大家其实是摆着“臭架子”,傲视他人,自以为是,可恨、可恶、可憎。在我看来他们连一只井底之蛙也不如。
面对如此繁多的假权威,我们怎么才能揭开他们的面具呢?
唯有质疑才可以撕开他们的伪善。美国国父华盛顿曾说:“怀疑论者是社会前进的力量”。没有了质疑,社会就会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像死水一般毫无生机。因此我们的社会需要质疑之声,需要一个声音打破这潭死水。
但我们往往缺乏青蛙般质疑权威的勇气,虽有自己的想法,却被强大的外部舆论所裹挟,发不出自己的声音。古希腊有句俗语:“我们总是习惯性地生活在别人设置的牢房里,牢门是开着的,我们却没有能够走出去。”只有不畏艰险,不得过且过,不唯上,不唯书,只唯真,我们才能寻得真理路上的小小珍珠。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吹响了质疑君权神授的号角;伽利略敢于质疑,“比萨斜塔实验”推翻了绵延千年的亚里斯多德理论;陈景润勇于对华罗庚《堆垒素数论》中的“塔内问题”提出质疑,将数学奥秘推向了另一个崭新的高度……孟子等人是“大家”,但在成为“大家”之前,他们无疑具有青蛙般的执着与大胆。
并不是哲学家们的话都是错的,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们的“失”往往表现在理论不能和实际相结合,搞出一些似是而非,有时甚至是很“雷人”的只言片语。想想赵括,自幼熟读兵法,但他带兵与秦国交战时,因缺乏实际经验遭到惨败,40万赵国军队被活埋;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学习苏联,坚持马克思的城市中心武装起义,结果导致秋收起义等一系列的失败;医生看病时一味遵循教条,不从实际出发,结果自然是耽误了病情。
所以,唯有从实际出发,虽然不必像青蛙一样坐到井里,但“接地气”必不可少,才能真正拥有质疑的“底气”,否则,质疑就会滑向狂妄与无知。“小人物”都是处在“接地气”的层面,只是别忘了“地气”就是你的“底气”!
就让我们以无畏于权威的勇气和实践中得到的真知灼见为指引,大胆的质疑吧,相信我们定能跳出制约思想的深井。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除了少数的残疾人不会思考外,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思考的,不论什么事,如果不思考,那是一定成功不了的。
就拿我们学生为例吧,为什么考试后发现,同在一个班的学生的成绩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学生从事的是脑力活动,所以思考是少不了的了,可是有的人勤于思考,有的人则反之。同一道难题,拿到这两种人的面前,第一种人会不厌其烦的思考,反反复复的计算,大有不做出此题誓不罢休之意,可是第二种人呢?他们会瞟上两眼,然后对自己说:这么难的题目,反正老师是要讲的,我又何必在这儿耗脑细胞呢?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第一种人欣喜若狂的做了出来,而第二种人虽然听懂了,可是毕竟没有第一个人透彻,在考场也只有抓耳捞腮的份了。“天才出于勤奋”也正是说的这个道理!
徐特立说过:“世界上的一切都需要创造,要前进就不能坐着等待,就要去创造。”而创造的前提也是思考,因为灵感是不会自己跑进你的脑子的。你必须抓住很细微的,哪怕是一瞬间的想法,然后慢慢的推敲,逐渐使之充实。而其中推敲的过程就叫做思考。
罗兰布歇内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1979年的一天边看电视边想:光看太没有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看它会产生什么反应。经过他努力的探索与思考,他终于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电子游戏机的革命,布歇内尔正是因为认真的思考,坚持到底才成功的,试想:如果在半途布歇内尔放弃了,不愿意思考了,游戏机的诞生起码会晚好多年吧!
综上所述,思考是迈向成功殿堂的因素,希望朋友们都能勤于思考,最终获得成功!
你们好!
你们知道吗?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地球上各种资源便会慢慢枯竭;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人们都会面临灭绝;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不仅是人类,那些可爱的动物、漂亮的植物甚至地球都会灭绝!那时,将是多么可怕的噩梦啊!
我为你们能有这样强的爱护环境防范意识而自豪,但我也为你们迟迟未改正过来的恶习而担心!“信阳是我家,环保靠大家!”是啊,城市是我们大家的,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共同改掉恶习,那样才能和谐美满。
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一个普普通通的白色塑料袋,象征着一个生灵的消逝。每年有多少人死于塑料袋?“白色污染”已成为恶名昭着的“环境***手”,危害美好的环境,我们乱扔垃圾,对自己有好处,省事了,可别人呢?也许会被这一个垃圾袋害死。我们于心何忍?
爸爸,记得有一次,我和您一起去钓鱼,您顺手把装蚯蚓的白色塑料袋扔进河里,那白色的塑料袋乘风飘起,以“优美的舞姿”落进了池塘,这一落,不仅使塘水受到了污染,更危及到可爱鱼儿的生命!那鱼儿经常误食塑料袋而死,您就不能多走几步,把它扔进垃圾桶里?让我们对垃圾说再见。那谁心里也会觉得好受。
有一次,我经过一个马路边,那里臭气熏天,垃圾到处都是,你们说,那臭臭的垃圾,天一热,臭气就到处散发,既污染了环境,也会形成酸雨,危害人们的健康,每年死于酸雨的人高达4000人!天啊!那4000多个冤魂,死也不得瞑目。想到这里,我不禁泪水涟涟。蒙眬的泪眼前浮现出了几乎濒临绝种的“国宝”大熊猫;已经灭绝的中国犀牛,豚鹿,为他们而悲伤,它们那样不明不白的绝种了,到底为什么?这跟人类乱丢垃圾有必然的联系。那一片片随手丢掉的垃圾,毁了一个又一个活泼的`生灵!难道你们舍得离开这些可爱的动物吗?
所以,你们和我要共同努力,不乱丢垃圾,向垃圾说“不”。假如我们举手投足间显出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彰显出中国的修养与道德,让世人刮目相看!
亲爱的爸爸妈妈,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向乱扔垃圾说“不”,让垃圾也有一个安稳的“家”,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改掉陋习。只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我们每个人才能幸福、快乐!
祝爸爸妈妈万事如意、身体健康,能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你们的儿子:曾杰梁
20xx年6月11日
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要“学”且“问”。而“问”又从何来呢?自然是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才能获得渊博学识。
人们常常把知识比做海洋,海洋是无边际的,知识也是永无止境的。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方。正是基于这一点,世界才会有许多志士不耻下问,善于质疑,才能使社会越来越先进。如果没有对“特创论”的质疑,就不会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创立;如果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便不会有哥白尼的“日心说”的创立。所以,只有质疑才能使我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上的,绝对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达尔文对“特创立”的怀疑,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在于他随“贝格号”帆船航行了五年,观察和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考研和查阅了无数地质资料,才向根深地固的“特创论”发出强有力地挑战。可风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理论的深入研究。
可我们有许多青年,他们不善于怀疑。他们迷信书本,崇拜前人,不敢有任何的怀疑,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创见。半个多世纪前,鲁迅先生就曾通过《狂人日记》倡导这一精神。对于学习,我们就应该要敢于质疑,不能一眛地迷信书本,教材。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这样才能学好。
丁肇中就曾经告诫过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要增长知识,寻求真理,就必须多疑善疑,这才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有人曾问:“在自然界,谁的力气最大?”回答是多种多样。
有人说是大象,因为它可以把大树连根拔起;也有人说是鲸鱼,它可以顶翻一艘远洋巨轮。而我认为,力气最大的是蚂蚁,可以举起是它体重13倍的东西。原因很简单:其它动物都在想如何超越别人,而蚂蚁所超越的却是自己。
其实我们人类也一直在自我超越着。同行之间,你死我活的商场之战,这是一种彼此的超越;同学之间,明争暗斗的学海之争,也是一种超越,不同点太多,相同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都在超越别人。
总为自己定一个很近的目标,一旦侥幸超越了自己,才开始洋洋自得,不求上进。殊不知山外有山,直到不久后,目标又超越了自己,才开始慌慌张张地追赶。就这样反反复复,恶性循环着。因此,在我们的世界中,成功的事不多,失败的却不少。即使失败了也有自我安慰的方法:回过头去看看那些还不如我的人,心里便有了无限的满足。大概这就是我一直庸庸碌碌,平平凡凡的原因吧。
直到有一天,我读了蚂蚁的故事,才突然悟出了人活着应该超越自己这一人生真谛。回想起十几年的盲目与平庸,我并不后悔,因为我还年轻,年轻就是希望。只要希望不破灭,我就要把握住自己的每一次感动,全力以赴使希望变成现实。
让一切都从超越自己开始吧!只有超越了自我,才懂得再怎样去衡量别人的价值;只有超越了自我,才明白如何接纳自己以外的一切。
过去已成为历史,我们把它装进行囊,小心而认真地说“那是童年”,今天和明天才是真正该走的路,于是我们大声宣布“这是花季!”懦弱扔给童年,成熟写给花季,微笑着同往事干杯。而崭新的一切,都将从一个辉煌起点开始——超越自我!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