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标准:3分。只要言之有理则可得高分。
据网上载到:一个从小就被家人溺爱的大学生,因新宿舍没有空调,而自***身亡。这个残酷的事实令我思绪万千。
品不优,乃溺爱之过。我曾经有这样一个密友——他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对其百般迁就,不分青红皂白地为他掩饰错误,对其过错既不教育,更不责骂。久而久之,他变得骄横张扬,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品德日益恶劣,以至走上了不归之路。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溺爱不是爱而是害。溺爱只是残害孩子的一种婉转的方式,它只会把孩子从一个黎明推向另一个黑夜,相当于引导孩子走上慢性自***的路途。把孩子沉浸在溺爱中,让他们为所欲为,最后只会断送孩子的前程,只会为自己留下悔恨。
我从不否认父母对儿女的宠爱,但绝对否定溺爱。因为溺爱是一种无原则的爱,在这状况下的孩子就如一匹脱缰的野马,最后或许会碎骨于悬崖之下。也许,有家长认为:给孩子灌输爱是我们天经地义的。对!给孩子灌输爱是你们天经地义的,但给孩子灌输无原则的爱是你们必不可取的!父母爱的出发点没有错,只是爱的方式犯了错误。把宠爱误解为溺爱,只会把孩子从辽阔的草原退下万丈深渊。
历史上有哪位名人是在溺爱中成长的?有哪一个能在溺爱中成名的?我国乒乓球坛的擎天柱——邓亚萍,她从小就在邓大松残酷的训练中成长,最后扬名天下。难道这不是邓大松对女儿的爱吗?他助女儿攀登人生的高峰,这不是爱吗?明显的是,他的爱不同于溺爱。假若,邓大松对于女儿只停留在庸俗的溺爱中,那么我国还会飞跃出这么一个人才吗?其实,孩子非得在溺爱中成长,也非得在苦难中徘徊。只要家长稍微控制爱的量尺,别让爱成为一种过错,那么孩子便会拉开与深渊的差距,始终置身于草原之上。
父母们,放开手吧,别让爱成为一种过错,别让爱成为自己的悔恨的眼泪,更别让爱成为残害儿女的毒药。
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诀,你即便问他,他实在也说不出。明代的学者吴梦祥自己定了一份学规,上面写道:
古人读书, 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工夫,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看来这个学规中,除了“不出门户”的关门读书的态度不值得提倡以外,一般都是很好的见解。事实的确是这样。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只要专心致志,痛下工夫,坚持不断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最怕的是不能坚持学习和研究,抓一阵子又放松了,这就是“或作或辍,一暴十寒”的状态,必须注意克服。吴梦祥的这个学规对我们今天仍然有一些用处。
这种学规早在宋代就十分流行,特别是朱熹等理学家总喜欢搞这一套。但是其中也有的不是学规,而是一些经验之谈。如陈善的《扪虱新话》一书写道: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用现在的眼光读这一段文字,也许觉得他的见解很平常。然而,我们要知道,陈善是南宋淳熙年间,即公元12世纪后半期的人。在那个时候他就能够提出这样鲜明的主张,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他主张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就是说要知入知出;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实质而不要死背一些字句,就是说要体会古人用心处而不可死在言下。不但这样,他还反对为读书而读书的倾向。他主张读书要求实际运用,并且要用得灵活,即所谓“透脱”。你看他的这些主张,难道不是一种反教条主义的主张吗?他的这个主张,过去很少有人注意,因为他的声名远不如朱熹等人,但是他根据自己读书的经验而提出了这种主张,我想这还是值得推荐的。
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中,如陆九渊的读书经验也有可取之处o《陆象山语录》有一则写道:”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接着,他又举出下面的一首诗: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①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这就是所谓“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扣住不放。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这个意思对于我们现在的青年读者似乎特别有用。
注:①[涵泳]:深入体会。 (节选自《不要秘诀的秘诀》
12.文中作者肯定的读书态度和方法是什么?(最好用文中语言作答(2分
答:
13.下面是关于本文行文特点和基本结构的分析,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2分 (
A.作者在引述古代学者关于读书学规和方法的经验之谈后,接着对其作阐释和评述,并且融入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B.引述陆九渊的诗句后,作者只对其中一句作了评述,是因为其他诗句与读书方法和态度无关。
C.引述——评述——再引述——再评述,如此循环,是本文行文的主要特点之一。
D.本文虽然有三段引述三段评述,结构看似松散,其实是紧凑的,因为有一条读书方法和态度的主线相牵连。
14.作者在引用陆九渊的诗句后,只对其中的“未晓不妨权放过”作了阐释,而不像前面两段在引用后作全面阐述,这是为什么?(2分
15.结合你的学习体验,谈谈文中倡导的读书态度和方法在我们学习中的作用。(3分
答.
⑴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⑵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论据;⑶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答题思路:事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当暮色悄然降临的时候,不远处袅袅升起一缕炊烟,安然地与天空相吻。从那一刻开始,人们已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开始了与家人齐聚的闲适。
这已是我的记忆。离开家乡很长时间了,我已渐渐忘记他们熟悉的音容笑貌,忘记了炊烟的模样和香气。
一天正奋笔疾书,心里莫名地想起很久没给外公外婆打电话了,特别想他们。我竟情不自禁地拨通了那个熟悉而陌生的号码。电话那边传来外公惊喜的声音,他关切地问我最近的生活情况。声音有点嘈杂,我可以想像这时人们都已在回家的路上,我仿佛可以看到有点模糊的炊烟升起,想起了与好友在屋前玩“跳房子”这一游戏的光景。“都很好。”我只能简短地说一句,因为此时已经泪流满面了。
我决定回家乡看看我的外公外婆以及那久违的炊烟。
车开得很快,我没来得及回想家乡的景象便在车站下车了。顿时我有一种惶恐的感觉。还好,扛着锄头的老伯伯向我咧开嘴笑,白白的牙齿闪现了一种健康的美,心情便舒坦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左顾右盼,寻找记忆深处的炊烟。但它仿佛被哈利波特施了隐身术般,不见踪影。走得很久很慢,明明很短的路,却花了这么长的时间。我有些失望,觉得自己与家乡与炊烟已失去了往日的默契。
天色很快便暗了下来。我便快步向家走去。忽然,整个人打了一个颤,便定在了那儿。眼前,是一缕淡淡的炊烟,带着点儿谷黄色,以一种淡定的姿态,悠然向上升起。有微风吹拂过,一种真切的味道充斥着鼻腔,我感到一股厚实的温暖,是家乡的味道。
这一刻开始,我的心与家乡紧紧地贴合在一切,我知道,它一直都在。
我张开手臂,向家跑去。而那炊烟,像一朵不知名的花,淡淡地绽放,风一吹,甜蜜的花粉散溢在心田。
从那一刻开始,我知道,心中的家乡会永远存在,像炊烟一般的真实,充满心中的每一个角落,走过生命的每一步旅程。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