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好的安排作文结尾材料

这是最好的安排作文结尾材料

首页抒情更新时间:2024-10-21 15:32:10
这是最好的安排作文结尾材料

这是最好的安排作文结尾材料【一】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在引导学生选择作文材料时,应放眼自己身边的现实生活。学生完全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去胡编乱造故事。

那么,学生们如何发现身边的生活材料呢?用明亮的双眼去观察生活,用智慧的大脑去思考生活。比如关注别人讲述的事情、自己寻找资料得来的事情、亲身经历的事情等等。我曾让学生以“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有位学生选择了本班一位同学被推荐保送“杭州高级中学”失败后重新振作的真实事件写了一篇记叙文,结果赢得了我和其余学生们的肯定。像这样以身边的真实事件为材料的文章自然就会得到读者的充分肯定与情感共鸣。从身边的事件中发现写作的素材,也就是学生参与写作的最真实的、最有效的行为。这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也是不谋而合的。

除了指导学生有所发现之外,还要指导学生平时一定要注意收集、积累这样的材料。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收集、积累材料的方法,以期有所帮助。

1、观察积累。客观存在的环境万物与丰富生活的种种特色,只有靠观察才能发现、掌握与积累,才能形成写作的素材与题材。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观察的过程,便是积累材料的过程。因此,要指导学生养成处处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观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并把观察的所得、所知、所感的各种细微特征及时记录、随时积累,这样才会使头脑中的材料越来越丰富,写作时便能厚积薄发,得心应手。

2、阅读积累。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而作为积累材料的阅读,主要指课外阅读。大量课外读物内容广博,知识丰富,经验纷繁,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兼容,是前人观察成果的结晶,更是中学生写作中可以广泛采撷的素材。

3、练笔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材料积累中勤于练笔,积累有形的文字材料,并从中提高运用语言技能。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用从阅读中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作。”练笔的形式一般有:读练笔,即动笔墨读书,包括词语摘抄,内容概括,佳句警句抄录,读后感,书刊评论等。观察练笔,主要是写观察片断、观察日记。视听练笔、活动练笔等,均可用日记形式写观后感、活动收获等。

4、活动积累。在亲身经历的各种活动实践中,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也是学生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这些材料情感性强,心理活动素材多,动态发展变化内容多,为其他积累渠道所少有。为此,语文教师应积极组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如采取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自编小报刊、课外阅读成果展、社会调查、专题辩论等中学生喜爱的形式,同时结合学校、班级开展的各种德育活动、节日活动、社会实践等内容,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有意观察,强化体验,从中积累真情实感,体验活动中各种人际交往的真伪虚实、优劣美丑,观察活动过程中各种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变化。活动中所积累的材料往往由于富有情趣而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再现容易,而且写作中使用起来容易抒发情感,达到文情并茂。

这是最好的安排作文结尾材料【二】

这是最好的安排作文结尾材料【三】

(一)时序贯穿式

人物的性格成长、事件的发生发展,总是处在一定的时间“线条”上的,所以,一般人在写记叙文时均会自觉不自觉地采用时序贯穿式的结构。如陕西一考生的满分《窗外的牵牛花》就采用了这种结构,该文先叙述“我”细致观察“爸爸”在“窗外”种的“牵牛花”,再写“我”获得了“努力拼搏,微小的生命也能结出累累硕果”的生活感悟, 最后写“我”理解了“爸爸”良苦用心。像这样的结构安排就使该文在线索上十分明晰,很有特点。

另外,为了增强记叙文形式的美感,有时候也可将贯穿全文的时序特别地“凸显”出来。现仅节选某同学所写的《的惨痛经历》作文的前三自然段,相信同学们能很容易地从中感受到这种写法的好处:

7:30 进入教室,8:00就要考试了,赶紧占个靠后的\'位置。

7:40 已经把所需要的公式写在了桌子上。提前准备,百战不殆。

7:50 老师走进教室,原来是号称“四大名捕”之一的谭老师,还有平日一贯严肃认真的教导主任毕老师。

(二)空间转移式

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展开都要以一定的空间为背景,所以,人们在写记叙文时也常常会采用空间转移式的结构。这种结构的记叙文,作者或者处于固定的观察位置,然后由此分别观察处于不同位置的 几个事物,或者处于行动之中,按照行 动路线,逐个展现观察到的不同事物。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形,“空间”的不断“转移”使文章条理清楚、内容充实就成了这种结构记叙文的最大优点。如湖北宜昌一考生的满分作文《我梦中的小屋》中这样写道:

山上,飘逸的云朵,婆娑的树木,瑰丽的花朵,奇崛的岩石,每一处都是一幅美丽的风景。

屋前,几株梅,几枝兰幽幽地开花;屋后,挺直的松,苍翠的竹在风中摇曳,地上的 青苔也仿佛跟着摇曳了起来。

远处,苍翠的青山蒙着一层淡淡的薄纱,极力想掩饰住自己的那份绿,可是 怎么遮挡得住呢?连空气中都似乎可以嗅到“绿色”的味道,苍翠欲滴是它最好的写照啊!

很显然,上面三段文字在写“我梦中的小屋”时就采用了“空间转移式”的结构:作者通过不断地“转移”观察“空间”,分别写了“山上 ”、“屋前”、“屋后”及“远处”的优美景色,大大拓展了“我梦中的小屋”的内涵,而观察思路由上(山上)而下(山下)、由 近(屋前)而远(远处),又确实使文章脉络异常分明起来。

(三)时空交互式

“时空交互式”结构顾名思义,是指将时间和空间相互糅合在一起,以此来组织材 料和编排内容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的记叙文,其内容一般都是时间跨度较大,而空间转移又比较频繁的人事等。采用“时空交互式”,有利于对处于不同时段不同空间的人事等有条理地进行叙述。如满分作文《精彩的乡村夜》中有这样的几段:

傍晚的太阳终于顶不住那沉重的夜幕,在昆虫和各种动物的催促下,被压下了地平线。……

这时,张家的小郭……

渐渐地,夜越来越深。这时,田野的各种昆虫……

……

夜更深了,……

限于篇幅原因,上面的几段文字,略去很多,但我们从中仍不难“估摸”到“乡村夜”的种种“精彩”之处。

(四)逐层深入式

逐层深入的写法符合人物性格形成、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所以,“逐层深 入式”的结构也是记叙文常用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比较容易掌握,因为只要我们能让文章在内容前后上表现出某种“意思”的 “递进”便可以了。如满分作文《最美丽的苍蝇》中有这么几段,从节选的每一段仅有的一两句话就可以看出它们在内容上“意思” 的“递进”:

大赛开始了,……

首先出场的是昌昌小姐,……

莹莹小姐姗姗来到台上,……

最后出场 的是美美小姐,……美美小姐获得了全蝇界的选美冠军。之后,评委们和观众边争吵边吃糕点去了。

(五)并列组合式

并列组合式的结构就是将有关“意思”相近的内容“并列组合”在一起,以达到充分揭示主旨的一种文章结构。如南通一考生的满分作文《感受四季?感悟芳香》就采用了这种结构模式,该文将春、夏、秋、冬四季的“感悟”并列在一起,还用“春之颂”、“夏之恋”、“秋之思”及“冬之盼”等四个小标题对其作了高度的概括,而小标题的形式也使全文在结构上显得极为新颖别致。

这是最好的安排作文结尾材料【四】

学生选择什么材料比较好呢?笔者以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选材:

这是最好的安排作文结尾材料【五】

请在“那句话刺痛了 的心”空缺处填上相关内容,然后以此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不少于800字。③文章写完后,空一行,注明使用了那种结构模式。如:本文使用了“时序贯穿式”的结构模式。

这是最好的安排作文结尾材料【六】

写记叙文要有真情实感,说实话,写真事,抒真情。唯有真情方能动人心弦,感人肺腑;唯有真情,才能使文章有灵魂,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作文心理学认为,情感的触发点往往与作者在特定时间内的特定环境中的特定情绪息息相关。只有把这种“睡着的情绪唤醒起来了”(日本作家小泉八云语),才能真正激起人物的内心情感波动。有一篇考场作文《我需要母爱》,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小作者流露了真情,勇于自我剖析,且写出了独特的情感体验。作者从自己放学回家写起,当听到母亲遭车祸的噩耗,跌跌撞撞赶到医院时,母亲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望着母亲头发散乱、满脸污垢地躺在急救室里,作者内心的情感似泻闸的洪水奔流而出:

“妈妈,你就这样走了,我和爸爸怎么办?我只是一个孩子,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你难道真的忍心就这样永远离我而去吗?我需要你对我的爱,哪怕是一天、一小时、一分钟、一秒钟都可以啊!妈妈,我的好妈妈……妈妈,你生前事事关心我、照顾我,而我却只顾自己玩耍,从未关心过你、孝敬过你,我真是太自私太吝啬了……妈妈,如果来世你能再做我的妈妈,我会加倍珍惜你对我的付出的每一点爱,请让我来世再报答你吧,我那善良而又美丽的好妈妈……”

这一句句或内疚或自责的话语,句句饱含真情,句句感人肺腑,倾诉着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催人泪下。

要想拨动情感的触发点,作者必须要将真实的自己融入到叙事中去,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在叙述的过程中,努力使自己或是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回归到事件发生之时。这种情感是真实可感的,不是虚拟编造的。在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的起伏,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头脑中获得的体验等都要符合生活逻辑。这就要求学生要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很有道理的。拨动情感的触发点,学生就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素材积累,尽量选择那些自己对学校、社会有体验的材料来写作文。类似的经历会激发人的情感的触发点的。我现在所教的学生曾于前年中秋节参加军训活动,第一次有了与家人分别的经历。本学期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他们十分有感触。结果在随笔中很多同学都情真意切地写出了由于分离而思念亲人的真实感受。

要想拨动情感的触发点,作者还要善于抓住读者的心理。因为写作就是在和读者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学生如果认识到了这一点,就会在叙事中想方设法巧设情节、渲染细节、刻画人物心理等。而不至于将叙事仅作为自己个人的无序的、随意地表达。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