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中关于“仁”的言论不计其数,孔子对于仁也是最看重的。仁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做人的根本。仁是什么呢?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爱。爱亲人、朋友、同学、老师、同事、小动物、大自然等等,我们不只能得到快乐,也能得到他人对我们的爱。没有付出过爱心的人是可悲的,满怀爱心的人是幸福的。但是“仁”字说的容易,做起来却是很难的。孔子是如何做到仁的呢?“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另外孔子还提出里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了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的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以算仁了。
一天,9只野狗出去猎食,在一条路上遇到了一头正在猎食的狮子。狮子建议野狗同它合力猎食,然后一起分配食物。野狗们欣然答应了。它们打了一整天的猎,天黑时,它们一共逮住了10只羚羊。
狮子说:“我们得去找个英明的人来给我们分配这顿美餐。”
一只野狗说:“那何必呢?每个分一只就很公平。”狮子立即起身,举起巨爪向这位冒失的野狗抓过去,把它打昏在地。
其他野狗都被吓坏了,一只野狗鼓足勇气对狮子说:“不!不!我们的弟兄说错了,那不是合理的分配。您是世界的`主宰,如果我们给您9只羚羊,那您和羚羊加起来就是10只;我们9只野狗加上一只羚羊也是10只,这样我们就都是10只,这才是最公平的分配方案。”
狮子满意了,昂起头说道:“你还算聪明,不像你那个傻瓜兄弟!你是怎么想出这个分配妙法的?”
那只野狗答道:“当您冲向我的兄弟并打昏它时,我就立刻增长了这点儿智慧。”
野狗与狮子合作,本来就愚蠢至极,又想和狮子平均分配猎物,更是错上加错。如果聪明就不会做出与狮谋食的蠢事。
不要与虎谋皮,与狮谋食
打开另一扇窗:生活真的很公平
有本叫做《庞城末日》的书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
意大利古城庞培城里有位卖花女叫做倪娣雅。她虽双目失明,但并不自怨自艾,也没有垂头丧气把自己关在家里,而是像常人一样靠劳动自食其力。
不久,维苏威大火山爆发,庞培城面临一次大地震,整座城市被笼罩在浓烟和尘埃中,昏暗如无星的午夜,漆黑一片。惊慌失措的居民跌来碰去寻找出路却无法找到。但倪娣雅本来看不见,这些年又走街串巷在城里卖花,她的不幸这时反而成了她的大幸,她靠着自己的触觉和听觉找到了生路,而且她还救了许多人。因为她可以不用眼睛安全如常行走,她的残疾已成为她的财富。
上苍真的很公平,命运在向倪娣雅关闭一扇窗的同时,又为她打开另一扇窗。
世上的任何事都是多面的,我们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个侧面,这个侧面让人痛苦,但痛苦却往往可以转化。有一个成语叫做“蚌病成珠”,这是对生活最贴切的比喻。蚌因身体上嵌入砂子,伤口的刺激使它不断分泌物质来疗伤,到了伤口复合,旧伤处就出现一颗晶莹的珍珠。哪粒珍珠不是由痛苦孕育而成?任何不幸、失败与损失,都有可能成为我们有利的因素。
生活也真的很公平,它可以将一个人的志气磨尽,也能让一个人出类拔萃,就看你是怎样一个人。
你只有十分钟
一位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告诉我,他招聘人才的时间是5分钟,加上让应聘者走人他的办公室、入座、非正式简单对话的时间5分钟,总共不会超过10分钟。
也就是说,公司是否录用一个人,只有区区10分钟。所有的成功、失败都浓缩在这里。
我说,这不公平,也不负责任。他说:10分钟最公平,最负责任。
他说70%以上的应聘者走人他的办公室不会首先打招呼说声你好;50%以上的应聘者衣冠不整洁;30%的应聘者态度紧张;20%的应聘者目光游移。还有什么好说的?让他们走吧!每个人只有10分钟,而他在前5分钟就已经输了。我心悦诚服,应聘者的确已经输了。
想起一位公共关系学教授,他曾经在课堂上问我们:你们看过孔雀开屏么?同学们说看过,很美。教授说:每个人都要学那孔雀,10分钟让整个世界记住自己的最美。
那是《公共关系学》第一课时,教授的开场白。
每个人像孔雀那样用10分钟展示自己的美,好像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传统,我们喜欢相信日久见人心和细水长流。但在现代工业以分秒计算的工作时间里,你没有更多的时间表现自己。
你很优秀,可是你要知道,你只有很少的时间,10分钟,或者更少。可恨的上帝话说上帝把人世间安排得井井有条,合情合理,他很自得。可也有一件烦恼,让他坐卧不安,那就是在中国的一座城市里,有一位下岗工人阿明,整天忿忿地在骂他,他喝闷酒的时候骂他:“可恨的上帝!”抽闷烟的时候骂他:“不公平的老头!”睡闷觉的时候也在骂他:“一个偏向富人的恶魔!”于是上帝决定百忙之中到他家访贫问苦。
他扮成常人模样,从空中降落。他来到阿明家门前,见他白天在睡大觉,门也不关。上帝纳闷地说:“喂,亲爱的子民,醒醒吧。你看你的左邻右舍,都安装了防盗门,锁得严实。而你怎么大白天不关门就睡觉?难道不怕被小偷光顾吗?”
阿明被吵醒,不耐烦地问:“你是谁?”
“我是上帝。你不是每天都在骂我吗?我是特意下凡来倾听你的不幸和不满的。”
阿明看眼前这位大神果然仪表不俗,眉宇间英气勃勃。他于是懒懒地从床上爬起来,点燃一支烟说:“你就是上帝?哦,我想象中你应当是这个模样。你来得正好,我正有一肚子委屈要向你倾诉呢。你问我为什么睡觉不关门?你看我家徒四壁,小偷来了都会自叹晦气,你说我有必要关门吗?再说我的左邻右舍,左边是阿建家,他开饭馆,腰缠万贯,当然要安装防盗门;右边是阿宏家,他在一个合资公司当部门经理,收入颇多,他当然也要房门紧闭。只有我家穷得叮当乱响。上帝呀,莫怪我骂你,你实在是不公平,为什么给了他们那么好的运气和机遇,让他们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却让我穷困潦倒,生不如死呢?”“这你可怪不得我,因为你自己不努力。”
阿明不满道:“不要推卸责任好不好?这一切都是因为你不公平造成的。我们三人从前上中专时,在一个起跑线上,大家各方面情况基本一致。后来我们一同进了工厂,在流水线上工作,挣一样的工资,睡一样的宿舍。”
“再后来呢?”
“再后来我们就开始走上了不同的命运轨道,他们在你的偏爱下,越来越富有。而我呢,却成了你的弃儿,从没受到过你的眷顾,所以一贫如洗。上帝呀,你说我怎么能不恨你。做神要厚道!”
上帝也有一点内疚,但还坚持说:“子民,这事真不能怪我,机会面前大家平等,只是看你抓不抓。这样吧,我再给一次翻身的机会,如果你还穷,就再也莫怪我了。”
阿明喜道:“那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于是上帝作法,将手放在阿明头顶,念念有词道:“我是仁慈的上帝。为了公平、公正、公开,我愿再给阿明一次平等竞争的机会。现在让时光倒流,回到十五年前吧。”
于是瞬间,阿明恍如隔世,蒙蒙眬眬地又回到了从前工厂的流水线上,左边是阿建正挥汗如雨,右边是阿宏在埋头苦干。
这时,劳动科长忽然找到他们,说:“你们别干了。现在工厂不景气,产品滞销,你们只好离开。不过每人可以获得五万元的补偿。”
阿建很高兴,他扔下脏手套说:“我可以用这笔钱去开饭馆。”他早就有自己创业的打算。
阿宏也很高兴,说:“我想用这笔钱去上大学深造。”
阿明虽然不高兴,但他想,管他呢,这回有钱了,我要先痛痛快快地喝酒再说。
于是不久,阿建开了饭馆,当起了辛苦的小老板。而阿明则成了他饭馆里的常客,因为阿健说好要给他打九折优惠。但是很快,阿明的五万元钱就流进了阿健的腰包。而阿宏则报考了大学,几年之后他毕业了,进入一家合资企业,当上了部门经理。
再说阿健,眼看阿明失业挺可怜,对他说:“兄弟,你来我饭馆里打工吧,好歹有些收入。”
阿明不屑道:“我才不干这下三烂的活呢,又累又脏还伺候人。我要干一个体面的工作。”
于是他去应聘白领,但没人要,因为他的学历低;他去自己创业,又吃不了苦,也失败了。最后他只好申请了“低保”。
他又开始白天敞着门睡大觉了。而且一喝醉就骂上帝:“这个可恨的家伙,不公平的老头,一个偏向富人的恶魔!”
这次上帝只好装做没听见。
在公平的世界里
考古学家威尔逊在周游世界的考察日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亲身经历的事情。在非洲的一个原始部落,人们发现部落中有人偷窃。于是,德高望重的酋长召集全族的人开会说:“为了使我们能够继续保持安宁与和谐的生活,偷窃者一旦被抓住,按照部落的规矩将受到鞭打20下的惩罚。”
但是偷窃者没有听从警告,继续偷别人的东西。于是,酋长再次召集全族的人开会,进行了警告,然而,偷窃者依然置若罔闻,我行我素。酋长第三次召集全族的人开会,忍无可忍地说:“偷窃者一旦被抓住,惩罚将增加到鞭打40下。”几天之后,有人报告说:“偷窃者已经被捉到了。”消息传开,大家义愤填膺,要看看这个胆大包天的小偷究竟是谁。
当偷窃者被带出来的时候,大家不禁发出声声惊叹。谁也没有想到,偷窃者竟然是酋长年老体弱的妈妈!
酋长终于开口了,用沙哑的近乎耳语的声音说:“亲爱的同胞们,为了我们部落的安宁与和谐,我的母亲也不能例外,务必受到鞭打40下的惩罚。”他点头示意,随即母亲身上的袍子被轻轻地脱了下去,与此同时,魁梧的酋长走到母亲身边,脱去了自己身上的袍子,露出那历经风霜、结实宽厚的后背。他紧贴着母亲的脸颊,轻声耳语,母子俩的泪水潸然而下。他温柔地将手臂环绕着母亲,用自己的身体做好了替母亲遮挡鞭打惩罚的准备。
他再次点头示意,无情的鞭子便一下接一下地打在酋长的后背上?
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公与平者,理国要道。在公平的世界里,在法规与制度面前,只有人中人,而没有“人上人”或“人下人”。不幸与公平一个青年人非常的不幸。10岁时母亲害病去世,他不得不学会洗衣做饭,照顾自己,因为他的父亲是位长途汽车司机,很少在家。
7年后,他的父亲又死于车祸,他必须学会谋生,养活自己,他再没有人可以依靠。
20岁时他在一次工程事故中失去了左腿,他不得不学会应付随之而来的不便,他学会了用拐杖行走,倔强的他从不轻易请求别人的帮助。最后他拿出所有的积蓄办了一个养鱼场。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将他的劳动和希望毫不留情地一扫而光。
他终于忍无可忍了,他找到了上帝,愤怒地责问上帝:“你为什么对我这样不公平?”
上帝反问他:“你为什么说我对你不公平?”
他把他的不幸讲给了上帝。
“噢!是这样,的确有些凄惨,可为什么你还要活下去呢?”
年轻人被激怒了:“我不会死的,我经历了这么多不幸的事,没有什么能让我感到害怕。终有一天我会创造出幸福的!”
上帝笑了,他打开地狱之门,指着一个鬼魂给他看,说:“那个人生前比你幸运得多,他几乎是一路顺风走到生命的终点,只是最后一次和你一样,在同一场洪水中失去了他所有的财富。不同的是他自***了,而你却坚强地活着?”公平秤有一杆公平秤,主人对它很器重,它自己也渐渐骄傲起来,吹嘘世间一切东西它都可以知道重量。起初没人愿意与它争辩,突然有一天,一天,一只被它称过的土豆实在忍不住了,问它:“你知道自己的重量吗?”秤答不上来,哑口无言。
有时,我们总是衡量别人的重量与优劣,却常常不知道自己的重量与好坏。我们只有更清楚地认识了自身,才能做到以公平的眼光去看待其它事物,从而赢得人们的认同与支持
太阳,你不公平
太阳,从来都是不公平的,至少我这样认为。住在北边的宿舍,便很少得到太阳的恩赐,在这冬季里,于是便多了一份寒冷与寂寞的感觉。
午饭后,再也不愿回到那个令人冷寂的宿舍。便与好友相约到学校操场上走走。学校是新建成的,宽敞、美丽,更主要是这里培养着在不久地将来就会成为我市教育精英的生力军。漫步在这样的校园,享受着冬日少有的阳光,一种久违了的愉悦与轻松袭上心头。不知不觉我们已走到了学校最西面,那儿是学校的垃圾集中处,因无人管理,垃圾堆得象小山似的,一阵腐臭味冲入我的鼻中,令人作呕。于是我赶快跑起来想尽快离开那个鬼地方。忽然,好友一把拉住了我,顺着她的视线————天!这是一幅什么景象!一个看起来只有七八岁身着校服的小女孩正弯着腰在连苍蝇都不愿接近的垃圾箱前捡垃圾!她熟悉的打开一包包的垃圾,把一些她认为有用的东西放进一只硕大无比的蛇皮袋里。这时,对面走来一对穿着时髦的有说有笑的女生。走到垃圾箱前,其中一个女生说了声:“我扔一下垃圾。”说着邹着眉用手帕捂着鼻子,一手拉着她那条高贵的裤子,用小指勾着塑料袋。到了离小女孩近10米的地方,很潇洒的让袋子做了个抛物线运动。袋子准确无误的落在了小女孩的脚边。小女孩迫不及待的打开袋子找出了她所期待的东西。外面的垃圾似乎都没什么价值了,小女孩又猫腰钻进垃圾箱,重复着刚才的动作??这一切都结束了,小女孩这才钻出垃圾箱,背起那个与她极不相符的蛇皮袋,一步步地向前移着,消失在我们的视野??
望着她远去的背影,难受与困惑涌上我的心头。好友凝视着远方,突然问我:“你说那个小女孩以后的背会变成什么样子?”“弓,一张弓。”我毫不犹豫的回答。好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我不由陷入了深思。七八岁的孩子本该在阳光的沐浴下坐在宽敞的教室里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而那个小女孩却过早地背起了生活的重担。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件事竟发生在这座所谓开辟教育改革新路线,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学校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然而这棵小树却过早地被压弯了,可惜;没人发现,可悲!“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连续看了两遍《感恩做人、敬业做事》这本书,掩卷沉思的时候,我想到了原来看过的一则小故事:说是一家外资企业的高管第一次来中国,中午当他看到员工的伙食标准时,他说:如果吃这样的东西,就不应该做事;但是,当他下午去车间检查工作的时候,他更气愤的说:这样做事的人就不配吃饭。也许这个故事是对中国当前职场最好的诠释:中国许多企业对员工缺少尊重,而更多的员工也缺少敬业,并且双方在此博弈中似乎永不退缩!
可是我反过来再想,如果改善员工的伙食,员工就敬业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想一想国家许多垄断性企业,有着超越他人的薪资,享受着他人无法比拟的福利,但他们中能有几人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呢!再者我们也经常听到公司高管因为损害公司的利益而被辞退甚至被公安机关调查,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工资不高吗?福利不好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为什么国人缺乏敬业呢?原因只有一个,是因为国人缺乏感恩。因为缺少了感恩之情,才把工作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因为缺少感恩,才把自己游离于公司之外;因为缺少感恩,所以才不懂得珍惜。
国人常讲: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所以中国人对别人的回报常常建立在恩情之上的。而在欧美国家,讲究的是契约精神,一旦你进入我们的公司,就承诺与公司签订一份契约,而这份契约的核心就是保护公司的利益。可是欧美也提倡感恩,因为有了契约,只能保证你不会做坏,但不能保证你做得最好,而只有感恩,你才会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公司一样,尽心尽力去做好每一个环节。所以感恩不仅仅是对中国职场的要求,而是对全球职场的要求。
一个缺乏感恩之人,是没办法得到社会认可的。缺少对父母的恩情,你会变得不孝;缺少对朋友的恩情,你会失去朋友;缺少上司对你的知遇之恩,你可能失去你的同事;而缺乏对企业的感恩,你将会失去工作的激情,工作中缺乏自律,敷衍了事。
其实感恩并不是要求我们每天挂在嘴上,而是只有我们心存感恩之心,才会想着去回报,而这种回报,才是我们工作的精神动力之源。为了生存,你也可能工作,但你可能只追求那一份工资,工作的快乐永远被那份工资的压力所影响。为了契约,你也会去工作,但你不得不时时刻刻的算计着你与公司之间的平衡。而只有心存感恩之心,你才会有一种轻松感,你会把你的每一份努力都当做是对恩人的回馈,你做得越多,做得越好,你心里的压力和成就感就越强,而且有了这种动力,你才可以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双赢!
有的人会想,就算我感恩企业,可是企业有没有感恩我呢,难道我总是无偿的努力而得不到回报吗?事实并非如此,只有你心存感恩,然后通过你的努力传递到公司,公司也会感恩的做出回报,如对你升迁、加薪、增加你的.福利。只有这样,才可能形成双方的互动,如果你总是等你企业先回报你,然后你才被动的付出,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大河没水小河干,如果企业没有赢利,那如何回报我们呢?
当然,有了感恩,只能说你有了精神上的动力,但是仅有感恩你还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得敬业。
可能一提到敬业,许多人会说;敬业有什么,只要上班的时间好好做事行了;如果对自己要求再高一点会说,只要自己做的工作不出错就行了,这应该算是敬业了。实际上,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敬业不但要求你做“完”份内的事情,也要求你百分之百的做“好”份内事情,而且对于份内的事情,你还要有能力去提高或改进。同时为了集体的利益,你也有义务去帮助同事提高他的业务水平,争取让你团队的工作达到最优,这才算是敬业。
一个人做到敬业是要经过艰苦付出的,首先,职业道德是第一位的,如果缺乏职业道德,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一但把持不住,你就可能身受其害。其次,业务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没有好的业务能力,敬业只能是一句空谈,这就要求你要时时刻刻的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第三,敬业要求你要有一颗宽大的胸怀,工作中出现的磕磕碰碰是难免的,如果因为个人恩怨而影响工作,那也算不上敬业。第四:也就是最重要的,你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只有你心存感恩,你才会敬业;而不是相反,你有了敬业的心,你就会去感恩。
现代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而做为企业的所有者,为了使企业增值,在挑选经营者的时候,首先看重得是经营者个人的品质和工作态度。我们想一想,如果一个人缺乏感恩之心的人敬业精神,他会得到企业所有者的青睐?近期发生的国美权利之争,为什么网络一致的抨击现任董事会主席陈晓,其中深层的原因我们可能不得而知,但是陈晓辜负黄光裕的知遇之恩恐怕首当其中,也被网上解读为现代版的农夫和蛇。想一想,一个缺少感恩和敬业的人能被中国人所包容吗?很难,因为他违背职业精神中最核心的问题:即感恩和敬业。
当然做为我自己,通过认真仔细的学习《感恩做人,敬业做事》,同时也回顾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感觉在许多地方也需要加强。如尽管也加强自己的道德学习,但对于涉及自身利益的,更多的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很少去换位思考;在敬业方面,也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到位的,有时候会对自己的工作挑挑拣拣,工作中偶尔也会出错,虽然不是大的错误,但如果不吸取教训,总有一天会因为这样的蚁穴,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
这本书给了我许多新的启示,我想这些启示以后一定会让我的工作做得更好。
近日读史,感触颇深。东汉冀州刺史苏章“今天请友饮酒畅叙旧情,明朝开堂审案秉公执法”,将贪赃枉法之好友,在家宴中飘飘然“人家头上只有一顶青天,而我却得天独厚有两顶青天”的清河太守绳之以法,在公正无私中撑起了“一顶青天”。
历史在延续,时代在发展。翻越历史长空,穿越时光隧道,我们更要深刻体味“一顶青天”,大力提倡公正无私,使其历经岁月的磨砺而愈加灿烂辉煌,经受时空的洗礼而愈加晴空万里。
公正无私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它是人类永远仰慕的美德,是一种可于天地共存、与日月争辉的高尚德性。一个人具备了公正无私的品德,就能光明磊落,实事求是,主持正义,扬善除恶。“公生明,偏生暗”和“有公心必有公道”等古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中国历史文化有着重大影响的儒家,一贯提倡公正无私。从古至今,“天下为公”、“公正无私”始终是先进人士追求的理想,公正无私者总会青史留名,为当时和后世永远铭记,以权、徇私枉法者始终受到谴责、鄙视。 “天下为公”、“公私之交,存亡之本”、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今天我们进行思想建设和政治建设的宝贵财富。
公正无私是一种基本的道德素质。尧舜让位、祁奚举贤、腹暾诛子阐明了公正无私、公私分明的道德品质。从本质上说,公正无私是处理人际关系时公平与正义的伦理原则,是调制好一切家庭、社团、国家及全人类关系的最基本智慧,也是共产党人应该追求和具备的价值取向;而,则是对公正无私的根本否定和最大践踏。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公正无私。公正无私、公私分明历来都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同样处于重要位置。分子之所以,就是因为私心贪欲膨胀,不能时刻警钟长鸣,最终成为害群之马,为世人所不齿。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严肃纪律,加强修养,始终做到公正无私、公私分明,为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贡献力量。
公正无私是从政的道德根本。古人从不同角度申论官德之内涵,首先强调的就是“公正无私”。《尚书》说:“以公灭私,民其允怀”,“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淮南子》说:“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等,都体现着为公不为私,秉公不徇私的精神。历史上众多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的廉吏如包拯、海瑞等千百年来始终被奉为官员的楷模。公正无私是政德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公正无私,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公正无私,不凭私意,不徇私情。只有这样,才能心底无私天地宽,理直气壮,挡住各种压力,顶住各种诱惑;才能肝胆可鉴,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真正承担起社会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论语》是儒学说中论述道德的一本书,不只在中国,甚至世界在上《论语》都是一部给人以深刻思考的书籍。孔子对做人的总结更是涉及方方面面。我觉得,如今《论语》对中国人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已经涉及了人生的各个方面。东篱子对《论语》的评价是:它以修身治国为诉求,以仁为根本,以善为指向,以学为方法,为人们构建了一座完美的道德之都。《论语》中许多章都谈到了做人的道理,读《论语》,而这里的读不是简单的浏览,而是读懂。宋代大儒程颐说过“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名喜者;有读了后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足之蹈之者。”可见只有读懂《论语》才能从其中获得我们想要的。读懂《论语》,走进这座道德之都,看孔子教我们如何做“人”,我们又如何会做“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话是《论语》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也觉得是做人最重要的一点。对于一件事,懂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如今有些人做事,只是当做任务来做,纵然做得再好也是没有乐趣的。快乐是人与世界合二为一,做事情只有以它为乐才会成功。结合我们的实际想一想:一件事,我们如果真的他当成爱好,真正留心、细心的做,还能有做不好的事么?如今有许多人说自己学习难,可是究竟难在哪里?还不是因为自己的兴趣没有在学习上么。今天想着上网,明天想着去KTV,学习怎么能不难呢?如是真正把心思放在了上面,那么难也是暂时的。由此我认为这里的“乐之”不只是对事也是对人。如果一个人乐于做一个好人,那么他就会不断地完善自己,以仁待人;相反,如一个人不乐于做好人,那么他就会自暴自弃,危害社会。因此我们必须乐于做一个完善的人,做一个有仁德的人,只有乐于做了,才能真正做好。所以乐之才是做人最不易的境界,正因为这样“乐之”者就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只有乐于做人的人才会成功。
做人无非就是这样的过程:学习——知己——知人——宽容——知礼——淡薄——仁爱——乐之,一步步的变得更加困难,但也一步步变得更加完善。其实做人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在《论语》中,孔子的每一处言论,都蕴含了他个人对于人生、社会的认知和理解。每个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孔子也有,但是孔子能不断地完善自己,能做到做“人”的最高境界才是《论语》留给我们现代人的最宝贵财富。从学习开始,让我们不断地努力并乐于去完善自己的人生吧,我相信我们也可以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我们也能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学会做人,学会让自己更好,让自己更加完善,对他人对社会更加有价值,《论语》便没有白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