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叮铃铃,下课铃声响了,我把书收回了书包,走到褚广晋的面前,问他:“你知不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褚广晋开心地说:“‘母鸡’!”我吓了一跳,我对褚广晋说:“你是不是晕了?我问你知不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你竟然回答道‘母鸡’,你这不是和别人问你你吃饭没,你却说你九岁了,一样吗?”刚听我说完,褚广晋尖尖地冷笑了一下,便回答道:“首先,你听不听得懂白话?”我说:“不太懂,我只能听懂一点点。”褚广晋接着说:“那你应该知道白话中的不知道该怎么说吧?”我点了点头,他接着对我说:“那么好,你想想,用白话说的不知道是不是和我们说‘母鸡’读音很像?”我说:“当然啦!”褚广晋又说:“那就对啦!我所说的‘母鸡’意思就代表不知道呀!其实我是学别人的,”褚广晋接着说:“有一天,我们上校本课,老师问我们班的一位同学:‘你知不知道那位同学跑到哪儿去了?’被老师问的同学自以为是地说:‘母鸡’!老师听了后,觉得很无聊,于是就不问那位同学到哪里去的.事情了。后来,被老师问的同学走到我面前,告诉了我‘母鸡’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这才恍然大悟,我想:要是我把这个‘母鸡’用到生活中,那不知道有多么的有趣。于是我就把它用在生活中了。”
我听了后,说:“哈哈,这可真是一件好笑的事情呀!谁也不会想出这个‘母鸡’是什么意思呀!”
还有一次,褚广晋问我:“你有没有买过‘米米卡’?”我说:“我只听说过,没有买过,这种东西以前挺流行的。”褚广晋再次问我:“你知不知道……”还没等褚广晋说完,我就心花怒放地说:“‘母鸡’!”话音刚落,褚广晋和我都笑了起来。
这件事情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让我永远忘记不了,因为这件事情太好笑了,而且是和同学发生的有趣事情,希望下次还会有更多好笑的谈话。
当我们听到柴老师说:“一条边,一个面,我用一张纸完成。”大家都惊呆了!要知道一张纸是有二条边二个面,要像他说的那样,莫非这是一张魔纸?要不,肯定是一张神奇的`纸?……
咦?礼堂里突然哑口无声。只见柴老师动作利索地把纸条围了起来,然后,将纸翻转180度,再用双面胶粘接,神奇的纸条就这样诞生了。此时,同学们都很疑惑,这不像是一条边一个面呀?柴老师让我们在纸的中间点开始画一条线,我们惊奇的发现,线在纸上绕了一圈后又回到了起点。柴老师告诉我们,这样的纸条被称为“莫比乌斯圈”。
接着柴老师发问:我们在中间线剪一刀会会怎样?我们议论纷纷,有的同学还争论不休,应该还是一个圈吧?要不就是两个圈…我想想这也对,那也可能,拿不定注意,心仿佛因为纠结而支离破碎了。最后我还是随大多数人选择了两个圈,我想多数人的选择应该不会有大的差错。但最终的答案是一个大大的“x”。同学们都目瞪口呆了。这个结果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很多时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做任何事要先思后行,不要随大流,更不要盲目决断。
我像一颗沙漠里的沙子,饥渴的吸吮着水份,又像一株刚发芽的嫩苗,贪婪的掠取着营养。时间飞逝,转眼间60分钟就过去了。真的要好好感谢柴老师,让单调的语文课变成了生动的实验课,不但使我们明白了莫比乌斯圈的由来,更让我们体验到了快乐学习的乐趣。
人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圈子里,圈里有熟悉的环境、认识的人、习惯的事。这就是所谓的舒适圈。
诚然,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出于对安全感的需求而需要这样一个舒适圈,以求规避不必要的挑战,求得心理上的安逸。
然而,长期处在这名为舒适圈,实为避难所的圈子里,我在得到安全感的同时是否也失去了进步的机遇?在求得轻松的同时,是否也丢失了更美好的未来?比起安于舒适圈,我们更应该跳出舒适圈,于未知与挑战之中,寻得个人价值,寻得真理与进步。
跳出舒适圈,意味着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人在面临未知与挑战时,最有可能激发出自身的潜能,成就更高的生命价值。王洛勇离开故土亲人,只身来到语言不通的大洋彼岸,在文化不同、经济拮据的异国淬炼自己,终成百老汇华裔第一人,可见,国外的世界固然荆棘遍地,但个体唯有面对未知与挑战方能真正成长。
从历史演化的角度看,跳出舒适圈更意味着文明的`进步与延续。当原始人第一次走出熟悉的洞穴,面对无边的世界,人类的历史从此起步;当哥伦布离开欧洲大陆,开启探索远方的征程,文明的足迹开始蔓延。反观19世纪的旧中国,一味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闭关锁国,安逸于自己搭建的舒适圈,终走上被时代抛弃的消亡之路;而敢于跳出舒适圈的文明方可见进步的曙光。
跳出舒适圈,更是一条通往真理的大道。回望近代物理的发展史,面对摇摇欲坠的经典物理,有人畏畏缩缩,留恋于自己熟悉的领域,终无所获;有人却敢于跳出舒适圈,开辟量子物理的新天地,在不确定性的海洋中终窥得上帝的骰子。真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发展之中的,一味安于前人划定的舒适圈内而不思、不敢向外一步,只会成为无知的村民,终其一生也走不出无知山谷;唯有敢于跳出舒适圈的先行者,才能寻得那山谷外的真理。
而要真正做到跳出舒适圈,个体必须要有对未知好奇与无畏,以及一颗永不安定的心。后者驱动着我们对圈外世界的好奇,而对未知的无畏让我们坚定自己探索与前行的步伐。同时,社会必须要有进步与宽容的眼光,在外界变化的大趋势中窥得自身的局限,并通过不断地尝试从而跳出固有的舒适圈,在圈外的挑战中寻得发展与进步的机遇。
舒适圈能给我们一时的安全感,却无法带来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唯有跳出舒适圈,跳出这个安全的茧房,我们才能在圈外的狂风暴雨中,真正迎来云层背后的曙光。
我心里一边偷笑,一边蹑手蹑脚地下床,开房门,走到冰箱前,轻轻打开,因为第一次干这种事,我的心里好像有十五只水桶——七上八下的:要是老妈突然醒来不就完蛋了。顾不得多想,赶紧关上冰箱门,踮着脚走进房间,躺下,一边擦汗,边想算了,忍忍就过去了。
过了一会,我实在忍不住了。我用手捂着心,悄悄走向冰箱,不小心碰到了椅子,吓出了一身冷汗,心想这下糟了了,赶紧向后转,奔进房间,躺在床上装睡。过了大概一刻钟,我舒了一口气——老妈没醒。继续行动。
我做贼似的,轻轻挨近老爸老妈的卧室,把他们的房门关上,又回到房间,想先听听有没有什么动静。过了几分钟,没有动静,又过了大概五分钟,还是没有动静,于是,我忐忑不安地一步一步向冰箱靠近,越靠近冰箱,我的心跳得越快,我差不多可以听到“扑扑”的声音。我快速打开冰箱门,抽出一支雪糕揣在怀里,关上冰箱门,踮着脚尖跑进房间。我一把将门关上,撕开包装袋,走到阳台,把包装袋扔下去。把雪糕的上半节放在嘴里,忍着冰凉让它融化,然后不停地吸,吸得差不多了,再舔几下,然后一口咬下去,直接吞了下去。过了一两分钟,吃完了,我用力把棍子朝楼下扔去,然后胆战心惊地躺下睡觉。
过了几天,我一直担心有没有留下蛛丝马迹,有一天,看老妈心情不错,我也实在忍不住了,就把这件事讲给老妈听,她不但没有说我,反而笑我怎么那么傻。她还说限制我吃雪糕是为了我好。
后来回想起来,那支雪糕一点味道也没有。当时紧张的心情使我无法好好品味它的味道。
现在,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总感觉我自己是那么幼稚:开空调虽然声音大了点,可吵醒老妈也不会怎么样呀?为什么要偷吃雪糕呢?忍不住哈哈大笑。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网络交流平台成了大众阅读,交流信息的宠儿,从最早的QQ,到后来居上的微博,再到现在的微信朋友圈,使用越来越便捷,也和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相关。但我却想问一句:朋友圈的盛行,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朋友圈能为我们带来便利吗?的确,小小的朋友圈将我们与身边的家人,朋友相连。让我们可以随时看到别人的动态,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像在身边一样熟悉。用来关注不在身边的朋友家人再好不过,轻松拉近了距离。但是,朋友圈是不是没有害处呢?
朋友圈在带来方便的同时是否也存在着危害呢?答案是肯定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朋友圈也是一样。朋友圈的使用十分便捷,但也正是这种便捷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我们接收到的信息中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不明,是没有根据的谣言,而朋友圈却无形中加快了这些流言传播的速度,我们很多时候接收到的信息,都是无益的。例如:什么水果不能吃,吃了会引起某某疾病的传言。可如果真的深究或询问医生的话,我们不难发现,这类信息中有相当大的部分并无任何科学依据。很多时候我们也会有“人在朋友圈,身不由己”的感觉。例如:朋友圈广告满天飞,小小的朋友圈总被广告“霸屏”,有不少人将朋友圈作为投放广告的阵地,将原本用来联络感情的地方硬生生变成了“推销宝地”……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令人烦不胜烦。
朋友圈除了这些客观因素造成的弊端,还有其他危害吗?当然,除了朋友圈的客观因素造成的信息混杂等危害,还有我们自身造成的危害。朋友圈实在太有趣了造成了相当一部分人“拿起手机,点开朋友圈,然后在也没能放下”的`情况,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对新鲜事物有极大兴趣的青年人,他们对于新鲜,有趣的事物有着莫大的兴趣,而朋友圈恰恰拥有这样的特点。这就造成了很多人在工作,学习时,情不自禁的拿起了手机,去很久都没能放下,最后实在没什么东西可看了,依依不舍退出时,才发现自己原本做好的规划还一点都没有动呢,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导致我们的效率直线下降。
还有一些人因为朋友圈变的“社交无能”了,很多在朋友圈里极为熟稔的朋友,在现实生活中见了面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总而言之,朋友圈虽然带来了便捷的交流方式,但随之衍生而来的弊端也不少,我们应正确选择,合理运用朋友圈,真正发挥朋友圈的作用,让朋友圈为我们服务。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