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好象当今社会的`一些受到了不公平待遇而不敢伸张正义的人,明明知道可以利用正确方法获得很好的保护,但怕受到不法分子的打击报复,却将正确方法置之度外,天理何在?国法何在!
这就好象一些弱势群体的一些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却不敢将不法之徒送入法院,那么,法律给予我们的武器又有什么用呢?2003年度十大法制人物,不都是一些敢于伸张正义、合理利用法律武器的人吗?
有人检举揭发省、市委高官长达14年,中间受到了不少打击报复,但他仍旧坚持到底,不就是为了法律的尊严,维护人民的利益吗?而有些人却跟这些人迥然不同。不但不敢同敌人顽强搏斗,反而还向犯罪分子低头、屈服,难道他们不相信法律永远是公平的吗?
看了这幅漫画,我感触很深。之所以那些犯罪分子那么猖狂,是因为一些软弱的人的无奈。我要提倡大家: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大街上人山人海,那只能让我更讨厌。我躲开人群,穿过一条条街道,找到一处人稍微少一点的巷子。在这里,我的脚步停滞下来,想稍感这一片清净。
可能也因为这份清净,我便有心情环顾了下四周。巷子里有一些墙已经倒了,在一处垮塌的七零八落的'墙边坐着一个老乞丐,不留意是不容易发现他的。因为那乞丐正坐在那,似乎已经和古墙形成一幅古画,浑然一体。来往的人们从乞丐面前走过,似乎并没有发现他,尽管他穿的破烂的衣服是如此刺眼,枯黄的脸是如此憔悴。
我看得入神了,心情又开始复杂起来。就在这时,一个蹦跳的小女孩跳进我的视野里,她好像对这里很熟悉。只见她很熟练地把手里的五块硬币放进了乞丐面前的破碗里,硬币落在碗里发出清脆的声音。乞丐抬起头看着小女孩,立刻笑开了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小女孩上前捋了捋乞丐的头发,顿时感觉这幅画更美了。这时,从女孩来的方向传来了一位中年妇女的喊声:“妞妞,吃完冰棍就赶紧回来!”“知道了!”女孩回答后,又对乞丐说到:“我明天再来哦!”说完她就走了。
看到这里,我愣住了,突然感觉背包一轻。翻开一看,原来一种叫冷漠的东西掉了。
八岁那年,应该沉浸在浪漫童年,应该在爸妈怀抱撒娇,是爸妈掌上明珠的我,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浩劫彻底粉碎了我许多的梦想——爸妈回农村老家途中出车祸,双双离我而去,独自留下我一人活在世上。抚养我的只有一位体弱多病的爷爷。懵懂的我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总感觉整个童年和别家的孩子与众不同。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是慢慢体味到父母离我而去给我带来的巨大打击。我埋怨老天爷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农村的生活一切让我害怕,没有安全感,我变得抵触,甚至是孤僻。或许是自卑吧,我没有勇气和别人交流,不相信老师,不相信亲人,我唯一能做到的是用冷漠构建成一层对自己的保护膜。也不能和我相依为命的爷爷抱怨什么,因为我知道爷爷担子很重,也没有能力承受过多的压力。
捱着日子,好不容易上了高中,高中开支骤然增大,我时常担心爷爷这回可能真的无法支撑我的开支了,辍学的念头经常在我的脑海里闪现。是啊,已是风烛残年的爷爷不但不能好好安度晚年,还要为孙女的读书事情奔来波去,我有时也觉得好愧疚,很自责,自责自己为什么不去打工赚了钱好好孝顺爷爷呢?这个念头容不了我多想。2015年初,爷爷因劳累过度,加上生病又没钱及时医治与世长辞,我再一次被命运的劫数冥冥注定了,突然想起了一句诗“身世浮沉雨打萍”,这句是对我最好的注脚呀!谁供我读书?我的未来在哪儿?辍学打工辍学打工是我最强烈的`念头。自感是命运弃儿的我又再一次让伤心冷漠的保护膜围了起来!
日子总得过吧,这个世界总不会让人绝望。果真,直至现在,我手中握着已是第二次1000元的国家助学金银行卡,感慨与激动言语我无法表达。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政策如及时雨、似春风慢慢滋润与温柔了我的内心,有时候我想它像一个悲天悯人的大菩萨,普渡苦海里人们到达充满温暖幸福光环的彼岸,这个菩萨就是我们伟大的国家!他为我的学业保驾护航,他能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尽情享受知识的美妙。
我没有理由冷漠下去,因为还有我的监护人叔叔婶婶爱着我,许多爱心慈善机构爱心人士爱着我,祖国呵护着我。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想我要做的事是:
打开心灵,敞开心扉。让所有的阳光照进我的世界,把我的阴霾世界一扫而光,让冷漠远离,关注每朵鲜花的盛开,细看每一棵青草的拔节;
努力学习,充实每天。捧读书本成为一天最美好的姿态,上课积极回答时获得老师的肯定是最美妙的瞬间,参加集体活动是每一天快乐的时刻;
认真做人,无悔青春。做一名真正的人,做一名勇敢的人,做一名敢于“扼住命运喉咙”的人,做一名心存感恩的人,做一名抒写最美青春诗篇的合格高中生。
……
国家资助的大爱,让我的青春不再冷漠!
德国心理学家格林曼特曾做了一个著名的“电梯实验”。他让自己的一名学生扮演“患病者”乘坐电梯,当电梯里只有两个人(“患病者”和一名同乘者时,“患病者”晕倒后,那个唯一的旁观者通常会立即上前施助;当电梯里有3个人(“患病者”和两名同乘者时,晕倒的“患病者”仍能得到很好的救助,通常是一个人负责安抚,另一个人打电话向警方或者医疗机构求助;当同乘者增加到4人时,情况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有人借故离开,尽管“患病者”仍处于危险中;当同乘者增加到7人时,选择离开的人会更多,最严重的一次,只剩下一人照顾“患病者”,其他6人一声不响地走了,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实验结束后,格林曼特追问冷漠的“离开者”为什么选择离开。“离开者”的回答大同小异:“不是有人在施救吗?我没有必要继续待在那里……”“有那么多人在现场,即使我离开,也会有人出手相助的。”“我看到有人走了,就跟在他后面离开了……”格林曼特认为,当有人在车站或马路上遇到危险或困难时,得不到及时救助,并非完全与旁观者的品德有关。在有很多人在场的.时候,一种群体性“依赖心理”的弥漫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有一部分人的冷漠则是消极的“从众心理”起了作用——跟随其他人一道离开,内疚感和自责感会在无形中减弱。
格林曼特在另外的一些研究中,还有一些颇让人意外的发现:在地铁车厢和马路上见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大多数人都想去帮他们一把,但真正采取行动的人却很少,不采取行动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害羞;而在一些车祸现场,有人袖手旁观,大都是因为血腥场面让他们感到害怕;还有一种情形,受困者得不到及时救助,是因为旁观者侥幸地认为对方并无大碍。
格林曼特的研究告诉我们,培养善良、正义的行为,仅仅靠道德反省是不够的,还需构建一种积极强大的心理力量——不让依赖、从众、恐惧、害羞、侥幸等心理因素打败自己的良心。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