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春天的列车重庆作文(开往春天的列车作文300字)

开往春天的列车重庆作文(开往春天的列车作文300字)

首页抒情更新时间:2024-08-21 14:00:41
开往春天的列车重庆作文(开往春天的列车作文300字)

开往春天的列车重庆作文【一】

"我的心都凉了!我和他好像都在放弃,眼看我们过去的七年像个小孩儿一样在自己面前淹死。我们就站在那儿,见死不救。"

徐静蕾不愧是一个才女,说这几句时她的表情真是让人终生难忘。不要忘了,对于剧中人物小惠来说,那是一种怎样的刻骨铭心的痛苦呀!当爱情走到这样一步的时候,我真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建斌对于小惠是深爱着的,但他的潜台词是"谁还会爱一个事业失败、一无所有的男人呢?"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他已经默认了老虎的地位,在他的心目中,他所爱的人已经找到了自己所的幸福,为了自己所爱的人,牺牲自己又何尝不可呢?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男人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的崇高精神。这和前面他因为失业宁愿整天在地铁里兜圈子也不去告诉他所爱的人的心理是完全一致的。他不想让自己的所爱的人为自己操心,同时还他害怕这样做了,小惠就不再爱自己了。那么同,他们之间在七年前的那种浪漫、纯真的爱情又到哪里去了呢?既然已经认定自己所爱的人已经找到了她自己的幸福,建斌做出了决定:他要静静地离开小惠了。

生活一次又一次地同我们来开这样的玩笑,试想如果小惠没有意外地了解到建斌已经有三个月没有工作的消息,她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呢?我都不敢想象了。如果说这一切是导演的有意安排的话,那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男男女女们,又会有多少人走到这一步的时候就散了呢?

电影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导演的解决方法是戏剧化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究竟应该去怎么样来解决这么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回答的问题了。

开往春天的列车重庆作文【二】

今天在一个网友的空间上看了一篇日志,题目为《生命的列车》上面写到:"人的一生,就好比一次搭车旅行,要经历无数次上车,下车,其间时常有事故发生。有时是意外惊喜,有时是刻骨铭心的悲伤。一降临人世,我们就坐上生命的列车,旅途充满挑战、梦想、希望,离别,就是不能回头,我下车后,和我同行的旅客还记得我,想念我,我将感到快慰"随着深情的文字,动听的音乐,唯美的画面,怀旧的情思,搭上这一生命的列车,感受这生命的起点与终点,竟然感动得潸然泪下。感叹,生命是一场旅行,并且是一场苦涩的旅行。

穿越重重阻碍,随着一声啼哭,我们挣扎着来到这个人世。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便学会了哭。是否,在人之初就预示着这一辈子注定要与眼泪与苦楚相伴?从起点到终点,人这一辈子在哭声中开始,在哭声中谢幕。不同的是来到这个世界时,你的亲人都为你笑,只有你一个人在哭;而当你离开这个世界时,除了你保持沉默,所有的亲人都为你哭泣。

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才会承载太多的苦难。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而除了"生"是让人愉悦的之外,其他的过程均让人难以接受,衰老、病痛、死亡,我们这一遭都必须面对与历经,谁能说这样的过程不是苦涩的?不是辛酸的?不是撕心裂肺的'?两千多年前的庄子说:"不知说生,不知说死生",把生与死看做是生命轮回的一种形式,

而面对生离死别,我们很畏惧,不能像庄子那样超脱,真正做到坦然面对,举重若轻。其实,人到世上来一回,权当是赴了一次宴,吃饱了,喝足了,舒舒服服地回家去。有什么不好呢?

生命是一场旅程,一场酸涩的旅程。在生命的列车上,我们至亲至爱的人总无法陪我们走到最后,同样,你也无法陪伴你的至爱亲人走到最后,我们必须经历痛心的别离,在某个站点匆匆与曾和我们朝夕相处的人挥手道别。

从生命的起点到终点,人这辈子到底要穿破多少双鞋,穿旧多少件衣裳,理多少次头发,吃多少粮食…就是这些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已经是琐碎得无法算计,更何况还要面临诸多的人生大事,考大学、就业、恋爱、结婚、生子,哪一件样不是富有挑战性的,让人折腾的,甚至是千辛万苦的。

而婚姻这所大学里,又有多少人能顺应内心的需求生存,获得幸福?更多的人都在自己苦苦经营的小家里连爬带滚,鸡犬不宁,甚至伤痕累累。纵然,貌合神离,纵然,脚下的鞋子不合适自己,也得强装欢颜,一瘸一拐的走下去,暗无天日的走下去,然后,冠冕堂皇,骄傲自豪的说:这就是白头偕老。这样的路程是不是很艰辛,很违心,也很残酷?

太多的人,在人生这一条路上,丢失了自己。苦苦爬涉大半辈子,却没有一天是为过自己。先是为了不辜负父母的希望,成龙成凤;之后,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管你愿不愿;再后来,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相夫教子,男人则为名为利打拼天下,养家糊口,再老一些又开始操心孩子的学业,就业,婚姻,家庭,还有他们的下一代。没完没了,周而复始,每个人的一生大多如此,又有多少人真正为自己活过呢?

生命是一场苦涩的旅行。我们四处奔波,却仍然乐此不疲,无悔这一生,因为苦涩之后,也会有丝丝甘甜漫上心头,让人回味无穷。

开往春天的列车重庆作文【三】

第一次观看《归途列车》是在重庆,2014年大三的纪录片课上。当时看的是大陆网传版本,没有英文字幕,因为熟悉重庆话,所以纪录片里的四川话对白都能直接听懂。在观影的'时候,我喜欢把自己同电影当中的人物进行角色对换,把自己放到电影发生的场景中,用心体会角色们当时的心境与矛盾。因此,第二次观看这部纪录片时,我依旧很有触动。但是对比前后观看的两个版本,我发现了一些细微的不同之处,现在的DVD版本中,字幕替代同期声的地方明显增多。导演为何在最后的版本中这样处理呢?我带着这个疑问,站在电影分析的角度,开始了一趟探索《归途列车》中人情冷暖的心灵之旅。

一列车的背后

大家都说这是一部讲春运的片子,但是我却觉得这是一部讲外出务工者生存、家庭、情感状况的片子。导演范立欣采用剧情片的手法,拍摄一个纪实题材,有主人公,有铺垫,有矛盾冲突,所以很能抓住观影者的眼球。在影片当中,导演把春运形容成为一场大规模的迁徙,每年约有1.3亿的外出务工者,将在春节前,返回离工作地几千公里之远的家乡。在这场浩大的迁徙过程中,火车是他们首选的交通工具,因此,买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成为他们这群人最关心的问题。但是往往会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他们需要排好几天的队买票,有时候甚至只能买到站票。但无论如何,能过年回家同亲人团聚就是对他们一年辛苦工作最大的安慰。因此,春运大潮的主力军就是这群外出务工者。

全片有两次出现春运大军的镜头,一段是在开头2006年春运,一段是在中间部分2007年春运。导演通过春运作为切入点来讲述春运背后的人和事。片子的主线是讲述一户外来务工者的家庭,通过这个家庭来表现这整批人群的特点。父母亲一代在外打工赚钱,孩子留在老家上学由祖父母带。可以看到在这群人当中,父母亲与孩子的交流是微乎极微的,他们希望自己能多赚钱让孩子继续读书有一个好的未来,但是在孩子们心中,始终认为父母是为了钱才离开他们,父母对自己的照料养育远不及祖父母。因此,片中的小女孩张琴才会有各种叛逆的举动,纠其根本就是一种向父母发泄不满情绪的方式。女孩的叛逆全过程,摄像机完完全全地纪录了下来。其叛逆情绪的高潮,也就是整个片子的高潮,在67分钟的时候,女孩顶撞父亲,父亲出手打女孩。

所以,从整体来看,春运大潮只是一个现象,在这个现象背后的暴露出的各种问题才是这部片子想表达的东西。从大方面来看,有中国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问题,农民不能依靠自己的田地养活自己,必须出来找工养活家庭。教育差距使得这一部分人只能在车间流水线上工作,付出繁重的劳动力,却只有很少的薪水。户籍等问题使得孩子们不能在父母的工作地上学,因此,这些外来务工者只能把孩子留在老家由家里年迈的祖父母照顾,长期分离。从小方面来看,这种亲人分离,就引发了留守问题。这群留守在偏远乡村的孩子,他们的成长没有父母的陪伴,对父母充满了不满情绪,看着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获得钱和自由,因此,也逐渐萌生了逃离这座山村的想法。他们不明白读书受教育对自己的重要性,只能通过自己的叛逆行为,向父母发泄不满情绪,殊不知,是对父母外出打工付出的心水的无情践踏。

视觉传达VS旁白讲述

整部影片的画面很富有张力。无论是描写群体的镜头,还是主人公家庭的镜头,导演都擅于捕捉人们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整部片子没有旁白,只有交代时间地点的字幕以及主人公的同期声。在第一次观看影片时,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父母亲两人坐在船头的那番对话,内容大致为每次收到家里的来信都会哭,会吃不下饭,必须要先吃饭才能看信。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两人突然坐在了船头,不是在船舱里。现在看来,也许是导演故意的安排,为了拍摄效果。但是紧接着又发现,在之前版本中主人公说话的声音是能听见的,但是后面的这个版本却只能听见一句对白,其余都用英文字幕显示,同期声由环境音给遮盖了。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女孩张琴的自述,奶奶与孙子孙女的对话等处。所以,在这个版本中,对话讲述的声音也有一定比例地减少。导演的用意在何处呢?

在我认为,导演是在尝试运用视觉传达的方式,讲述故事。视觉传达,指得就是通过看画面让观众明白导演想要表达的意思。通常,在很多纪录片开头,会有旁白讲述这部片子的背景,但是在这部片子当中,导演直接放了一大批人在火车站外等候,涌入站台,挤上车厢的镜头。他用画面语言告诉观众,我要讲一个和列车相关的故事。而后,镜头转向广州的工厂车间工人们在劳作以及四川回龙村老人和小孩在乡村劳作。其中,有简简单单的字幕告诉观众时间和地点,以及一些必要的介绍。例如,这座村子只有老人和小孩,大多数的青壮年都出门务工了。很简单地引出了这批外出务工者的现状和家庭情况。而后故事情节的发展也都是基于画面和对白。张家两口子买了很久的票,终于买到了回家的火车票,从广州到家,他们要坐火车,再坐船,再转坐大巴,可以说是跋山涉水。镜头记录了他们在外工作的辛苦以及对家人的思念。其中,片中母亲说了这样一段话,大概意思是,在琴一岁的时候,她就把琴扔给了祖父母,看着幼小的琴,心里十分痛苦,大家都劝她等琴大一点再走,但是为了给琴一个好未来,没有办法,她必须走。观众可以通过看到母亲脸部痛苦的表情,联想到那个骨肉分离的画面,加上背景音乐的烘托,有很强的感染力。但是导演同样只放了几句对白,就把声音调低,放上了背景音乐,用字幕告诉观众。当时我留下了眼泪。这种通过看,理解情感的方式,增加了观众与影片的互动,导演通过镜头带着观众体验,而不是通过旁白讲述告诉大家。因此,我想导演的这种处理,从很大层面上增强了片子的感染力。

是否为民族志电影(ethnographic film)

之所以会提出这个议题,是因为我觉得这部纪录片同我最近看的许多民族志电影很像。《民族志电影概述》中对民族志电影是这样描述的:“民族志电影通常指的是以田野考察为基础,借助于影视拍摄与制作技术,以视听形式对某一族群的社会、历史、文化、民俗信仰活动等给予描述与记录,通常类似纪录片,但是它更强调人类学知识的表现。” 结合我在视觉民族志课上学习到的Jay Ruby(1975对民族志电影提出的四条标准,几乎可以给民族志电影列出三个特征:一是要有田野调查,深入调查对象;二是要描述纪录一族群的社会文化现象;三是要表现人类学知识。在我看来,具备这三个特征的就可以称之为民族志电影。

在拍摄《归途列车》之前,导演就前往广州的各个工厂做调查,并且挑选出了张昌华这一家做为代表。外出务工者,其实就是一个庞大的族群,在他们身上有着相似的经历和处境,代表了社会一个阶层的文化现象。导演挑选出的这一个家庭是这群外出务工者家庭中普通的一家,但十分具有典型性。在这家人身上表现出的矛盾,其实就是这整个群体的矛盾。他们身上表现出的社会文化现象,就是这一群体的社会文化现象。整个拍摄过程,当然也是田野调查的一部分。导演和摄制组同外出务工者们一同抢春运火车票,一同挤火车,一同体验这种生活的辛酸。因此,我认为《归途列车》已经具备了作为民族志电影的第一、二两个特征。第三个特征,表现人类学知识。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及1986年由美国著名导演罗伯特.加德纳拍摄的《极乐森林》。这部有着长达10年争论的民族志电影,开启了视觉民族志电影的先河。他首创了不用旁白讲述只用画面记录来表现人类学知识,我认为,范立欣同样采用了与其相似的方式,创作了《归途列车》。

《归途列车》表现的人类学知识可以概括为如下这幅图表:

由图中红色箭头可见,最后,有一部分像琴一样的孩子,选择了像他们父母一样城里打工赚钱,踏上了新一代外出务工者之路。

以上三方面内容,就是我对《归途列车》这部纪录片的所有思考。之所以被其吸引,是因为无论站在社会、个人还是文化时代的角度,都能发现它是一部有血有肉情感饱满的片子。全篇影评纯属个人观点,如有异议,欢迎讨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