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渐渐地小了一些,他看看脚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这一霎那,他忽然觉得它们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贵。
白天过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风雨。无论你怎样左躲右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既然如此,扬起脸,面对着风雨,叹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吧!那么,黑夜过去是白天,风雨之后见阳光,也就是另一种人生的必然了。
缓缓的走着,心情渐渐的轻松而愉快,小曲儿也不觉间哼唱了起来。晚风习习,不觉间云已经散了,夕阳在西山的头上又露出了艳红的脸。
他回过头去,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阳的余晖中另有一种超然之美。意料之外的一场风雨,情理之中的一份收获。
今天是大年初四,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哥哥一家带着春节的喜悦和礼物,去外公家拜年。
一到外公家,我和哥哥就迫不及待地跑出去玩。外公家房前有一片大的稻田,稻田里有一个水坑,我和哥哥玩起了往水坑丢石头的游戏,我们捡来许多小石头往水坑里扔。
玩了一会儿,哥哥觉得不过瘾,就去稻田里拔稻杆玩。我也觉得扔小石头不过瘾,于是,我捡来一块特大的砖头,往水坑里一扔,水全部溅到哥哥身上。哥哥大叫一声:“啊,你干什么?把我的衣服和裤子都弄湿了。”并连忙跑了上来,身上有一股臭臭的味道。知道自己闯祸了,我连忙解释道:“我是想看扔大块砖头能溅多少水花,没想到溅到了你身上。”哥哥说:“算了算了,还是赶快想办法把衣服和裤子烘干吧。”我说:“拿草烘吧。”哥哥就拿来了一大堆草并用打火机把草烧着,一会儿就把衣服和裤子烘干了。后来,我们又拿来一大堆砖头往稻田和水坑里面扔。
这次拜年真有趣!我觉得十分的开心!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一天的二十四小时更是转瞬即逝,大人们有做不完完的工作,孩子们有写不完的作业和拼不完的乐高,这些事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被电话、邮件、短信等一系列简单、繁复的催促而打断,让我们不得不放下手头的事情去做另一件事。我们的生活,正在被莫名地碎片化,被撕扯成一条条的碎片,任由它四处飞散……
一个双休日的午饭后,我信手拿起一本漫画书,慵懒地往阳台的椅子上一坐,准备看一会儿自己喜欢的漫画,趁着这冬日暖阳来放松一下自我。当我正沉浸在第三十四章时,却好像程序设定好了一样,妈妈突然喊道:“丹丹啊,妈妈现在比较忙,你能帮我照顾一下弟弟吗?”你瞧瞧,我才刚在画面了又走了几步,就被妈妈给叫了出来,唉,我真是“命苦”呀!可是,我对于妈妈的“命令”又不好不从,只好答应下来,强逼自己硬生生地走出画面。幸好,弟弟玩了一会就睡着了,我这才有机会“脱困”,重新坐回到椅子上,拿起漫画书,赶忙钻入画面!啊!那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章节还在!啊!终于又回到漫画里了!那叫一个舒服啊!
突然,电话铃声响起。“丹丹,接电话!快!不要吵醒弟弟!”于是,再次极不情愿地从画面中走出来的我听到了这样一种声音:“你好,请问你需要买房子吗?在黄金地段,现在很有投资价值的,需要考虑一下吗?……”“我买过了,再见!”说完,我干脆利落地挂断了电话,我怕那种声音继续唠唠叨叨地说下去,我可真就没功夫回到漫画中去了。放下电话,我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继续看起了漫画。
“好景不长”,爸爸的男中音温柔地响起:“丹丹哪,你眼睛不好,不要总是盯着漫画书看,快要考试了,你还是去多做一做课外练习吧,等一下我来检查啊!”于是,只听见笔尖不情愿地发出“唰唰唰”的.声音,只觉得时间在悄无声息地溜走……
过了好一会儿,爸爸温柔的男中音再次响起:“丹丹哪,去书法辅导班的时间到了,收拾一下,快点去吧!”我抬起了昏沉沉的头,甩了甩麻木、僵硬的右手,慢吞吞地走到洗手间的镜子前,镜子中的我,顶着一头乱蓬蓬的头发,大框的近视眼镜有气无力地滑落到鼻尖上,经过一番疯狂作业的洗礼,我的形象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我只好先简单地洗漱、
书法课快结束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这时,窗外飘起了细细的雨丝,它们随着冬日的冷风嗖嗖地敲打在窗玻璃上,好像在取笑我:“哈哈哈!这么大半天都不能安静地看完一个章节的漫画,你真是个大‘忙’人啊!”我禁不住盯着玻璃窗上映出的那个黑黑的我,呆呆地想道:“是啊!待会儿回家后,你这个大“忙”人又会忙些什么事呢?你该如何想个办法,寻个空儿回到漫画里呢?”
窗外,依然是细细的雨丝和嗖嗖的冷风……
这篇文章选材于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文章将词的意境具体化,写苏轼在沙湖道中经历了一场出乎意料的雨,暗示人生中的意外风雨,意外波折,又写苏轼在风雨中顿悟,他看透了世事,看透了人生的一种必然:以豁达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任何人生的挫折都将成为过去。以苏轼的豁达而有此感悟是一种必然,是一种情理之中。
文章选材独到,构思精巧,对人物的性格及命运分析精准,因而在依托《定风波》原词的基础上可以游刃有余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文章的第一部分几乎就是原词的精装再现。作者将苏轼在沙湖道中的境遇具体细致的描绘出来,使读者身临其境。第二部分则完全是合理臆想,依托原词,对乌台诗案前苏轼被擒的场景进行大胆想象,使之与眼前的景象形成关联:人生的风雨与现实的风雨。由此引发心灵上的呼应,促成本文观点的形成。
细致的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这些描写细腻美好,深得原词的韵味;这些描写目的明确,词词句句无不为主旨服务。结构清晰是文章的另一个特色, 两大主体结构既体现了原词的风貌,又形成了内容上的关联,深刻地揭示了主旨。
宋词,诞生于盛唐倾颓喷薄而出的宋朝,宋是词人辈出的年代。豪放派的苏东坡,辛稼轩;婉约派的李易安和柳三变,或壮丽或清丽的词赋,耀扬千年。
而我想说的,是他——“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柳永在家乡白水村曾有“一支笔”的美誉。他的家乡到处是一片碧绿青翠,在此处生长的柳永,脚步渐健,潇洒而风流。
柳永少年青年之时,有《鹤冲天》一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至此与功名无缘了,但他达观,甚至快活地开始了他新的生活。
柳永彼时年少气盛,一袭白衣,一匹白马,轻挠风尘浪迹天涯。当时宋朝歌舞升平,柳永混迹与歌女舞伎之中,在莺啼燕语中,挥笔之作令歌伎们疯狂的痴情。
“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这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歌伎们发自内心的呐喊。柳永之名,已在她们之间成为朝暮呢喃的痴语。
古时崇尚“学而优则仕”仿佛只有在这循规蹈矩的时钟之轮里有条不紊地走着、爬着,才能赚得前程似锦。柳七的初轨也是这时漏里的一条镣铐,但他后来,活在了时间之外,天地之外。
他风流,他潇洒,他不羁,但他随性在自由的国度里。为底层而吟哦,更为自己而高歌。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情种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是孤独的柳永;“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思邈,归思难收”,这是沦落的柳永。柳永高寿,死时74岁,亡在异乡,困厄潦倒,倒是在寻常巷陌里风尘卖笑的歌伎们将他好好安葬。“乐游原上伎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世上不缺风流男子,柳七,是风流,但他眼神中没有轻浮,只剩一汪清澈的泉水,盈盈于心,溢溢长流。
当年宋仁宗大笔一挥,将柳永除名。我想,应该感谢他吧!或许,他并没有想到,柳永怀揣一颗支离破碎的心,浪迹天涯,时而混迹于风尘女子中,时而漫步在荒原古径,时而又醉倒在繁华巷街处……
柳永不是一个站在政治顶峰的高官,也不是狂浪如李白般的游侠,更不是忧国思乡把栏杆拍遍的辛弃疾。他只是柳永,即使工于淫词艳曲,不免也有粉饰太平之作的柳永。他的生,生于时光之外,他的死,死在无人一隅。但他,却是耸然独立在远处的一抹时间之外的动人风景,时光流转,与他无关。
大年初一,我们家全体动员去给姥姥姥爷拜年。
在高速公路上,我们看见一辆银白色的小轿车在拐弯处翻车陷进了路边的下水道里。爸爸说:“过年了,最容易出交通事故,你们看这辆车就是一个例子。”哥哥:“如果他不开那么快就不会陷进去了!”
不知不觉中,已经到姥姥家了,在车里,我看见姥姥和姥爷站在门口迎接我们。妈妈下车便说:“爸妈,这么大的风你们站在外多冷啊,快进屋吧!”
客厅里,我的小表弟正在摆弄他买的炮,我爸爸没看见,就坐了上去,这下表弟急了,说:“你坐着我买的炮了。”爸爸笑着起身并说:“对不起,对不起!”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正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姥姥便走过来说:“妞,这是给你和哥哥的压岁钱。”我起身说:“谢谢姥姥,姥姥过年好!”这时,我的.小表弟也拿到了小姨给他发的红包,他放下手中的炮,打开一看,说:“才两张”这一举动又引得众人大笑。我不禁心生感慨:表弟才5岁就认得钱的多少了,真愧为老师的儿子。
吃完饺子拜完了年,我们又去黄河浏览区转了转。黄河浏览区的台阶又陡又峭,走得速度肯定会慢一些,这就引起了表弟的不满,对我妈妈说:“大姨,要不你把高跟鞋脱了再走吧,走得这么慢!”爸爸大笑说:“这小伙子说话还怪好笑的!”
这就是我大年初一拜年时所遇到的趣事,让人笑声不断的趣事。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