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修辞是的魔水”,的确如此。如果没有修辞,语言的形象就要减色,议论文也相应地失掉一定的`色彩。结合具体情节运用修辞,既有助于阐明道理,又可增加的风趣和吸引力。假如长句、短句、对偶、排比、设问、反问……源源从笔下涌出,使腾挪跌宕,波澜起伏,不仅可阅,而且可诵,可品。
比如有一篇议论文《一千个0比不上一个1》,其中有一段话这样写道:
一千个0比不上一个1;一千次承诺比不上一次付出;一千句空话比不上一次实践。0,看起来大腹便便,再加上“一千个”,更给人一种貌似强大的感觉,实则它依然代表着空无,代表着虚伪;1,看起来虽然骨瘦如柴,但它代表着真实,代表着存在。俗语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但在这些情况下,动动手却更有君子之风……
这段议论文字,由于排比、比喻、拟人、对比、引用等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强了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说服力,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感情,味道的确很浓。
假期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长兴湿地公园。这里可真特别!因为我们居然乘坐一艘大轮船进入了一个公园!轮船随着水流开呀开,我们坐在里面真舒服呀!
过了一会儿到了岸,我和爸爸妈妈顺着一条直往农田的路,走啊走,走啊走,来到了一片大田地,里面种满了金黄的稻谷。忽然,我看见一只蟾蜍蹲在农田里一动不动。我立刻捡起一根枯树枝伸向蟾蜍,不料被它发觉了。扑通一声,蟾蜍蹦入了一条小水沟里,消失得无影无踪,可能是被我吓到了吧。
虽然可爱的蟾蜍躲着我,但是我可不会放过这么美的景色。于是,我挥舞着枯树枝练着一套套属于自己的武功。爸爸妈妈见了都用手机拍下了我的一张张照片。待了好一会儿,我们沿着一条通往烧烤的田园小路一直向前走。走啊走,走到了一片开阔的草地边,那边有好多烧烤的器具,还有充足的调料,油、盐、酱、醋、糖什么的都摆在边上,还有帐篷和好多秋千呢!我立刻跑过去坐在秋千上,荡来荡去的,好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空中展翅滑翔。
过了一会儿,我跳下秋千向爸爸妈妈那边跑去。我们按路边的指示牌来到了花园小径、荷花池塘、松林果园……最后我们到了一座木头桥边。我们顺着桥走啊走,来到了一座茶馆。我想进去喝杯茶,爸爸妈妈不让我去,因为时间太晚了。于是,我就拖爸爸妈妈去芦苇池塘,爸爸妈妈答应了我的要求。那边有好多好多芦苇,长得很高很高。
在芦苇池塘的\'尽头,我们发现了一条通往码头的小路。走啊走,我们来到了乘船的地方。这船里好热好热,简直受不了了。等船靠到另外一座岸的时候,我急急忙忙地冲向船头,踏上台阶,然后我们到了一个停车场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爸爸不见了!我们找啊找,好不容易找到了他。原来,他去买烧饼了!我们吃着香香的烧饼,心里美滋滋的。最后,到了我爸爸的汽车上,我们乘着车开向南浔。
自然事物由于它能够部分或全部象征人的心灵、情欲、感情和人格的各种境界,人们认为它是美的或是丑的。白雪皑皑的积雪,孤耸入云的高峰,群星灿烂、月色朦胧的夜空,大海怒卷的惊涛骇浪……无一不直接或间接地唤起人们的感情,我们从松树那里感到了傲岸,感到了做人的的品格;从鲜花那里我们感到了生命力的充沛和幸福。
不管美是什么,我认为它不是事物本身的一种自然属性,就象绘画中光线的明暗、色彩的显晦,音乐中强弱音的转换,是艺术家们所赋予它的。一朵鲜花,一座巍峨秀丽的山峰,它本身并不存在着美与不美的问题,而是由人的内心世界复杂的因素所决定的。
艺术的美又不同于自然的美,因为它不同于物质现实。在艺术中,对象是为了美的目的而塑造出来的;在自然中,对象的存在并不为任何这样的目的服务,它有的只是美的因素并等待着人们去发掘、去想象。
同样,艺术美也不同于概念和知识。纯粹的概念和知识是不能引起人们任何美感的。我们在欣赏美的时候,并不是停留在抽象的思维世界中。在欣赏的`漫长过程中,都有个人的情感意志在操纵和指使。当我们把感情色彩投入到客观事物之中去的时候,其实际方式是有着相当大的个性上的差异的。并且我们的审美鉴赏活动有时也是和人的生理现象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欣赏最好的油画时,能够在观众的身上引起光滑、粗糙、柔软、坚硬、压抑以及我们身体上的不同部位的肌肉的紧缩和松弛等想象中的生动活泼的感觉,有的甚至包括一些原始的生理上的冲动。
M德苏瓦尔认为,构成审美印象的基本因素是:感性感,即接触审美对象时,对我们感官所产生的直接效果;形式感,形式的特性对知觉所产生的直接效果;内容感,包括移情的那一瞬间的活动,以及间接联想二者。通过这三种基本因素,人类从对艺术和自然普遍欣赏中,从创作活动中获得了美感。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在这种情况下其基本特点是一种自发的外射作用。对象的审美效果,不仅依赖于它们实际上是什么,而且也依赖于它们的外观唤起了我们什么——审美移情就在这里发生作用了:“我们不仅进入到自然界那个和我们相接近的具有特殊生命感情的领域……我们不仅把我们精神的触角改缩起来进入到最微小的生物中……我们不仅伸展到树枝的由于优雅的低垂和摇曳的快乐所形成的婀娜的姿态中,不仅如此,甚至在没有生命的东西中,我们也移入了这些可以解释的感情……”(见洛采《小宇宙》第一卷585—586页)。
但是审美的情感不及真实的感情那么持久,消失得也更为迅速一些。因为它们更容易被其他感情所抑制,更迅速地从一种微妙的感情转入另一种微妙的感情。
审美判断有它自己的特征,不同于理智和道德的判断,不产生直接的利害作用,而往往受感情的支配。今天我们认为是美的,明天就不一定美了。因为人的感情产生了变化,审美判断也会产生变化。而且在审美活动中,也不存在着某种绝对的标准。
另外,风俗习惯对审美的影响在某种情况下可以说是颠倒美丑。
但不管怎样说,正是人类对美的不倦追求,以及对科学真理的不断探索,才使人类的生命真正值得活下去。
新鲜才有味道。如果语言人云亦云,老生常谈,人们自然会感到乏味。因此应巧妙地引用或活用成语、俗语、古语、谚语、歇后语、流行的新语汇和流行歌曲的歌词于自己的写作中,并且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比如一位学生写要正确对待生活时在结尾处写道:
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虽然在今天,人生中并没有那么多的鲜血,生活也不惨淡。但我要说:敢于正视困难,正视“荆棘”的人也是真的猛士。朋友,青春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让我们挺起胸膛,走自己的路吧!
这段文字作者由于借用了鲁迅和但丁的话,也使自己的增添了新鲜感。
总之,语言既可以耐人寻味,又可能使人味同嚼蜡。为了使你的议论文余味无穷,愿你用纸之砧、心之锤去锤炼语言,掌握各种运用语言的技巧。
爷孙俩坐在自家楼上的窗前向外望去,爷爷情不自禁地感叹到:还是以前好啊!能看到满天的繁星,叫人有无限的遐想。孙子说:满街的霓虹闪烁,真漂亮,还是现在好。
这反映了爷孙两代人的不同审美观,客观地体现了如何正确处理市场经济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天空蔚蓝,河水清澈见底,夜晚无以计数的繁星点缀天空,这正是爷爷所经历过的那个时代的环境。可是那时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远离了刀耕火种,但社会生产力仍不发达,人们的\'梦想只能是填饱肚子而已。
现在,随着年代的增长,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了电脑,有了网络,人类以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满街的霓虹闪烁,就是这个时代的缩影,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富裕和繁华。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人类开始不注意保护环境。随之而来的是气候变暖、山洪暴发,雾霾天气等灾害随即发生。我国当前就是这种状况。
上世纪50年代,英国首都伦敦初尝了工业化的恶果。
1952年12月,一场罕见的烟雾笼罩了伦敦上空,整个城市空气刺鼻,气味难闻,以后这个城市的空气就再也没有清新过。由此,伦敦变成了世界闻名的雾都。
经过50年的治理,今日的伦敦蓝天白云,绿树成荫,芳草萋萋,碧水粼粼,是一座美不胜收的大都市,也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我们绝不能再走伦敦城市发展的老路。
总体来说,不注意环保,对人类无疑是一种自***行为。
当前,发展是第一要务,在发展中做好环保,更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在对两者关系相互影响的分析中,提出有效措施,是我们务必要做到的。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保护好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才能进一步谈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应该是齐头并进,二者不可偏废其一。
我们有理由相信,用不了多久,爷爷所青睐的满天繁星和孙子喜欢的五彩霓虹,一定能同时出现在美丽的夜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