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马虎虎翻完《街道的美学》,最喜欢的节是第三,关于空间的几项考察。尤其对"小空间的价值"和"留下记忆的空间"这两小节感兴趣。
"小空间"意味着什么?作者说:首先,它是个人的、安静的、想象的、有诗意和有人情味的。而我觉得,小空间是最富有故事性的地方。
电视剧情节。青春期的男生或女生,嘭地把房间门大力关上。父母一脸懵逼,敲门问道:赵日天,赵日天,你怎么了?赵日天将枕头蒙住脑袋,回应道:别烦我行不行,我想静静!于是,赵日天就在他(她小小的房间一个人静静,直到肚子饿。
电影情节是这样的。崔欧巴的正怀胎的老婆被冷血***手***害后,凶手没得到应有的惩罚,凶手还一脸不屑地嘲笑崔欧巴不能把自己怎么样。崔欧巴黑化了,表面上他像往常一样生活,实际上他数年如一日地在谋划报复计划,他的房间墙上贴满了凶手的社会关系,出狱时间,性格习惯,等等,就等待他出狱之后,亲手将他弄了。
还有,全世界的鬼片,都少不了厕所这种小空间。厕所里的镜子,坑,都是会发生故事的物。对了,在厕所,不许回头看。
还有还有,小时候玩过过家家吗,女主人指着这张小凳子说,这里是厨房,我要在这里摘菜,指着那几个被铺平的尼龙袋说,那里是卧室,我们要在这里睡觉。小小的女主人十分有条理,凭空就把堆放杂物的空地,变成了玛丽苏豪宅。不像那些男孩子,整天就在外面放动感光波,舞六脉神剑,耍乾坤大挪移。一点都不懂"打江容易,守江难"的道理。
呵,小空间,你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同学。小空间就是这么常见,琐碎,不可缺。
相对而言的大空间,是那不能让人静静,不能保守自己秘密和不能称其为家的地方。大空间的存在也是有它的价值的。比如,建筑与建筑之间较大的间距,可以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空间有足够的日照长度,比如,城中村楼挨着楼的状态被推到可以开发出更宽敞通透卫生的空间。
但是诚如芦原义信所言: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空间······是半途的空虚地段······对居民说,是使他们形成不愿真正定居只是暂时寄居的观点的原因之一。
所以,把大空间划分成小空间,让烟火气息在这些小空间里流窜,小孩笑闹奔跑在这些小空间里的声音被屋里腿脚不便在阳台晒太阳的老人听到,邻里邻居端着碗在屋外吃饭同时逗逗别人家的小狗小猫,这是建筑师,规划师和景观师在城市里应该做的事。因为这是冷漠大空间城市里一十分具有人情味的事。因为人们对大空间的回忆是茫茫然的,往往是一种到此一游的感知。
哇,这个塔真高!哇。这个楼好酷!哇,这个村好有feel!然而,细节是缺失的。细节总是需要被多观察才能看到,然而因为所置身的空间太大,往往日后只记得当时的氛围气场,全没有日常琐碎亲切记忆。
加斯东·巴什拉《大地与休闲的梦想》提到"出生之家",其实我们很多人孩提时代都有自己的"游戏天地"时间和空间定格得刚刚好的,充满日常琐碎亲切记忆的"游戏天地"
放学后天黑前的那段时间——《你的名字》里说的黄昏,既不是夜晚也不是白天,世界的轮廓变得模糊,传说中可能会遇到非人之物的时候。被喊回家吃饭前恋恋不舍的那块小空间——《言叶之庭》里说的"隐约雷鸣,阴霾天空,但盼风雨,能留你在此"的此地。故事性极强,也极富感情的当下空间。我觉得,这样的空间才是充满个人的、安静的、想象的、有诗意和有人情味的空间。
凯·林奇发表《城市意向》的四年之前,他和阿尔·卢卡肖克一起进行了关于对街道的儿时记忆的调查,根据测验卡片调查结果,了解到是铺装面、围墙和树木之类的东西,永远留在了他们的记忆中。每个人都是场景控,也许,那些记忆中的情感,情感中的记忆,又岂是那些散落的客观事物可以言喻的呢。
敏感细腻的作家们最懂得感受和将其感受描述出。苏童总是不厌其烦地将故事搬到香椿树街上演。苏童:说起香椿树街,基本上我脑子里是有地图,这个地图就是我从小生活的苏州那条老街。并不存在一条名叫香椿树街的街,但它确实自作家记忆里的西门外老街。奥野健男在《学的原风景》里也谈到了作家自己形成的空间的"原风景"——多年以后带着不可思议的留恋心情回想起时,小时候不理解的那些风景或形象的意义会逐渐得到理解。
《街道的美学》分上下两册,城墙、住宅、街道、空间、城市景观构成、格式塔心理学、"图形"与"背景"的关系,等等,暂时没消化好。这篇,算作不正儿八经的读书报告。没有提纲,写到哪算哪。最后想说,也许不是人人都懂美,但人人都是场景控,小空间很重要,留下有记忆的空间很重要。
在作者弗洛姆的眼中,对爱情的定义是客观而全面的。客观是因为他对于爱的理解是符合人性的,而全面则是他将爱放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考量。在书中无论是对爱的定义,还是对各种不同类型爱的阐释都更侧重于社会这个维度。在他的眼中爱情可以解释为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人们对于给与得的认知。我认为基于社会的角度去分析爱情是必要的。因为每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活。爱是维持各种社会关系的纽带。从弗洛姆对个人到族群到国家到社会的进化这一过程的客观描述中,表述了人为什么需要爱。掌握爱的知识,人将更容易摆脱孤独、恐惧和自身的局限,达到完整和统一。
当“哈罗德”接到好友“奎妮”的来信时,他仿佛才觉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存在。他手里捏着信纸,有如攥着一根细线,而线的那头是遥远的往事。时间早已成了“嘀嗒”声,没有了具体的意义。生命已然只剩下呼吸,每天都重复着同样是频率。沉闷,枯燥,乏味的生活,让这个家失去了原有的温馨,也让他陷入深深的苦闷。
“哈罗德”开始给“奎妮”写回信,并决定去看她,有时走路也是一种修行。也许当你走出车门真真切切用双腿走路的时候,绵延不绝的土地并不是你能看到的唯一的事物。他一边走一边给“奎妮”写信,写他的所见所闻,写他们年轻的时光。“哈罗德”边走边回忆着,自己曾经懊恼的、痛苦的都是那么珍贵。值得珍惜的、爱护的又都无法挽回。他开始一点一点的反思,婚姻、家庭、爱他的妻子,一辈子付与家庭的那个人,他有多久没有拥抱她?他开始给妻子写“明信片”,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他也能感觉得到她看到时的笑容。
“哈罗德”越走越轻松,虽然鞋子已经破的磨坏了脚,有时也会被大雨淋得湿漉漉,那一块小小的面包常常支撑不起疲惫的身体,但他却感受到了灵魂的愉悦。他不再需要用英里丈量自己走过的路程。他用的是回忆!是来自心灵的自我救赎!“奎妮”在病床上,抚摸着他的来信,分享着这一切,等待着他的出现。
“或许这就是世界所需要的,少一点理性,多一点信念”这是一段有关信念、救赎他人与自我救赎的故事。
已经退休的酿酒厂前员工哈罗德是一个有些内向沉默的老头,他和妻子莫林过着平淡、普通的生活。而某个周二上午曾经的友人奎尼寄来的一封写着自己已身患癌症信,却打破了他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让他开始了一场他从未预想到的旅程,一段救赎自己,救赎他人的“朝圣”。
哈罗德一开始,不过是想给过去的友人寄出一封写着自己关怀的信。但当他步行走到第一个邮筒面前却未投出那封信而是继续行走想寻找下一个邮筒时,一切已经开始悄悄改变了。他走过了几乎整条福尔街,走到了加油站,在里面遇到了经历过姨母患癌的女员工,女员工的一句“如果有信念,你就一定能把事做成”为他种下了信念的种子,为他开启为救赎友人的“朝圣”道路。
65岁,行走87天,走过627公里,在这段行走的朝圣路上,不断有人加入他的队伍,却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理解他此行的目的,最后哈罗德从这群人中脱离,一个人孤单的到达了目的地。哈罗德在朝圣的路上默默的回想着自己的一生,他想到了自己悲惨的童年,一个爱自由胜过爱他的母亲,一个可能从未爱过他的父亲;想到了与自己有着深深隔阂,最后因抑郁自***的儿子;想到了在丧子后和自己渐行渐远的妻子;想到了为自己顶罪而被公司开除的友人奎尼。但他在慢慢回想过去的同时也在慢慢的和自己和解,他意识到是自己缺爱的童年造成了他的性格缺陷,让他不懂如何去表达爱,在儿子遇到困惑时,不知如何支持他,而造成了悲剧。儿子的去世与他的不善沟通,都让他与妻子关系逐渐冰冷。但他选择原谅自己的父母,他不再纠结于别人的过错,不再纠结于自己悲惨的童年,而是选择放下,选择坦然接受,去面对自己全新的人生。
当他完成自己的旅程到达医院时奎尼已经不能再言语,奎尼的生命像在风中摇曳的微弱烛光,随时都会熄灭。他最终也没能救回自己的友人,但他却救赎了自己,经过这段旅程,他变成了不一样的哈罗德,不仅是身体上的强健,更是内心的救赎与谅解,他与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妻子和解,带着坚定的信念重新开始了自己的人生。
可能这就是人生,我们有时也许不能够完成自己刚出发时定下的目标,却总能在路上收获到自己从前不曾发掘过的美好,行走的路上永远不要只顾目的匆匆前行,而是学着反思,学着感悟,学着理解。永远不去讲“不可能”,少一点理性,多一点信念,坚定的走下去。
“那么,我是谁?”——答案就藏在我们行走在的路上,就藏在我们慢慢反思自己,理解自己,与自己和解的过程中。
一个人的朝圣,最初不知怎么接触到这本书的,或许是朝圣这样的词语吸引了我,在我看来,朝圣,是神圣的,是难以亲近的,它为什么会出现在一本书的名字中?直到看完整本书才明白。
这本书花了我两段时间,开始时已快临近期末,医学生的魔鬼考试月,一切都向考试看齐,所以我只是看了一部分,考试完又想玩,又要过年走亲戚,以至于这本书的战线拉的太长,新学期,熬了几个夜,终于看完了。
哈罗德的朝圣,在我脑海里就像放电影,他一路走,我跟着全程脑补。一边看,一边疑惑着,朝圣,真的是朝圣吗?我看不然吧,或许换成探望?拜访?…………更为贴切。但当我看到结尾,才知道,哈罗德去疗养院看奎妮可以用拜访、探望之类的词,而哈罗德发现自己的内心选择却足以用朝圣了,因为只有朝圣,才能找到最真的自己。
哈罗德不顾妻子的反对,选择步行去见奎妮,我觉得可能当初哈罗德也是脑子一热,因为我发现一开始哈罗德总爱想起一些事儿。走着走着,离成功越来越近时,哈罗德却想放弃了,真的很怪,坚持了那么久,就要放弃?!也许是太累了,也许是不知见到奎妮说些什么,也许是那群随行者们捣的鬼,真的,那群随行者就像社会上的多数人的一个缩影,在他们看来,朝圣只是一次愉快的交易,简单行走的背后是名与利。幸运的是,哈罗德对随行者的态度从最初的接受,到包容,再到最后的默默离开,也许,他内心的改变是他还能坚持下去的一大缘由吧。
这篇小说主人公是哈罗德,退休生活暗淡无味,索性说走就走,待得豁然开朗,才觉,原来当初最美好。转而一想,哈罗德的故事像是在说每个人,弯弯绕绕兜了大半圈,最后又回到了原点,只是这个原点已经变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